-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西游记新证 第1卷 顶级神佛 第一章 玉帝本纪 -- 赫克托尔
太上老君的原型是老子,最早也最权威的传记见于《史记 老子韩非列传》,与庄子、韩非子并列。老子姓李,名耳,即李耳,也叫老聃。楚国人,到东周做了【守藏室之史】,即东周的国家图书馆和档案馆馆长,可能还有宗教事务司和司法部的职能,绝对是个高官,能做到这个职务,老子肯定是学富五车之人。老子与孔子同时代,出道比后者稍微早一些,孔子到东周求学,【问礼於老子】。当时孔子已经是著名的周礼大师,但东周毕竟是周礼的正根嫡传,老子的地位决定了他必然是当世周礼的顶峰人物,孔子向他问礼是问对了。
孔子的【问礼】既是讨教,也是检验老子学识的试金石,老子做了精彩的答复:【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大意是你孔子所问的礼,倡导它的人和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言论还在。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的品德,他的容貌谦虚得像愚钝的人。抛弃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罢了。
这番话的深层含义,笔者才疏学浅,也不在此妄加猜测了。总之孔子离开之后,对弟子们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把老子夸成见首不见尾的神龙。
老、孔的问对,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段佳话,但在儒生的眼中,老子肯定不如孔子。例如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在《师说》中说:【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老子)。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孔子向老子请教,成了孔子向不如自己的人不耻下问的证据。
公元前520年前后,东周不仅迅速率领,又发生了王子朝之乱,王子朝与周敬王并立,互相攻杀。老子作为文教的主管人,在意识形态方面也肯定有巨大发言权。王子朝之乱中,谁是正统,谁是叛逆的定性,别人不一定表态,老子肯定逃避不了。516年王子朝兵败奔楚,从守藏室带走了大量典籍,老子是【守藏室之史】,无论如何都是【典守者难辞其咎】。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子朝的追随者见翻盘无望,纷纷回到东周。513年,地位稳固的周敬王终于私下伪装,屠杀王子朝的旧党,洛阳城中肯定人心惶惶。老子在这场大乱中的角色如何,虽然史料阙如,但作为高官,肯定负有很大责任,而且他也不像是周敬王信任的人。为了避祸,老子只能离开东周,他选择向西走,秦国方向。行到大散关或函谷关,关令尹喜建议他在隐居前留下些著作,老子欣然接受,【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然后继续西行入秦,不知所终。
在司马迁的时代,关于老子的记载已经十分混乱。司马迁在同一传记中又说,老子可能是孔子同时代的楚国人老莱子,从未到东周做官。还有第三种说法,老子是孔子之后100多年的人物,几种莫衷一是,司马迁之后的人研究老子只会更加困难。
老子的著述《道德经》,也叫《老子》,含义深奥,道理精微,最大的妙处是可以很方便的由读者作出符合自己需要的解释。本来没啥理论的方士、术士,从中找到了将自己形而下的术,升华为形而上的道的工具。顺帝时(126~144),张鲁的祖宗张陵在巴蜀鹤鸣山创立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主,从此之后道教一直尊奉老子为中重要的神明。唐朝皇族姓李,冒称为老子的后代,道教也成了大唐的国教。热衷道教的唐玄宗,尊奉老子为大圣祖高上金阙玄元天皇大帝。
三清的概念出现比老子晚1000年以上,唐朝的《道教义枢》卷二云:“但知洞真法天宝君住玉清境,洞玄法灵宝君住上清境,洞神法神宝君住太清境。”经过漫长的演变,到宋朝才基本定型。三清之首为玉清元始天尊,第二位是上清灵宝天尊,老子屈尊第三,为太清道德天尊,也叫太上老君。
三清概念的理论基础,应该来自《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是大道,二是互相追逐的阴阳二鱼,三是三清,所以道教有一气化三清之说。
西游记中的老君和三清
大致说完现实世界中的老子和三清,下面进入正题。《西游记》中的三清,名单与现实道教相同,07回,玉帝请剿灭如来剿灭猴哥之后,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安天大会,三清也来道谢,他们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44回,猴哥三兄弟来到车迟国三清观中的三清观,看到殿上的三清塑像,猪八戒说【中间的是元始天尊,左边的是灵宝道君,右边的是太上老君】。
元始天尊为三清之首,精通【混元道果】。24回记载他住在上清天的弥罗宫,也叫元始宫(25回)。元始天尊还是道教的第一领导人,地位相当于佛教的魁首燃灯古佛,但实权远远超过燃灯。66回,为了镇压手握后天袋的黄眉老佛,猴哥去南赡部州武当山,向真武大帝,也叫上帝祖师、荡魔天尊求助。真武大帝知道,这是佛教世界的内讧,既要表明立场,也不能介入太深,找理由推辞不去,对猴哥说了一番陈年往事:【我当年威镇北方,统摄真武之位,剪伐天下妖邪,乃奉玉帝敕旨。后又披发跣足,踏腾蛇神龟,领五雷神将、巨虬狮子、猛兽毒龙,收降东北方黑气妖氛,乃奉元始天尊符召。】
玉帝是佛道两界公认的领导人,至少都得给玉帝的面子,玉帝的指令是世俗的,叫做【敕旨】,真武大帝必须服从;元始天尊的指令是道教体系内的,叫【符召】,真武大帝是全书7位天尊之一,在道教中服从元始天尊,因此真武大帝接受玉帝、元始的双重领导。
上清灵宝天尊的戏份极少,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老君出场次数最多,称呼很多,有太上老君(05回)、太上道祖(05回)、太上老祖(35回)等。05回记载,老君住在三十三天之上的离恨天兜率宫,宫内有三层高阁、丹房、八卦炉,人员有仙童、仙将、仙官、仙吏、丁甲。
玉帝是神佛的大盟主,各路神佛对玉帝的服从程度,主要取决于自己的神通和实力。玉帝对神佛们,采取又打又拉的态度,在拉方面,最重要的举措是每年都召开的蟠桃会,请神佛们来吃饭、联谊,王母手下的仙女们演出,提供耳目之娱。作为道教的顶级大佬,摘桃子的七仙女明确指出,【上八洞三清】是蟠桃会必请的客人。猴哥大闹天宫的这年,七仙女来摘桃子,猴哥听说自己不在邀请名单内,不禁勃然大怒。定住七仙女,搅闹会场,之后去老君的兜率宫偷吃了5葫芦金丹。一周天之后—天上的1天折合人间1年,七仙女身上的定身法解除,状告猴哥无礼,再联系兜率宫丢了金丹,猴哥不辞而别,确定是猴哥搅闹蟠桃会无疑,猴哥的乱子闹得太大,一口气得罪了王母、玉帝、老君3大实权人物,玉帝不来点狠的,天界大盟主就当不下去了,于是玉帝派李天王组织第二次围剿。
猴哥首次上天做弼马温半个多月,职务太小,且公务繁忙,不可能与三清打交道。二次上天做齐天大圣,开始没有明确职责,闲的闹心,在天上东游西逛,行踪不定,【见三清称个“老”字,逢四帝道个“陛下”】,猴哥只能在这个时间窗口结识三清。后来猴哥被玉帝派去专管蟠桃园,也就没工夫逛游了。
从后文来看,此时猴哥与三清的关系谈不上好,也说不上坏。但是猴哥偷窃老君的金丹,让猴哥与老君发生了直接冲突。老君除了法力高强,还是天界第一炼丹师和巧匠,制造出来的东西很多,包括猴哥的金箍棒、老朱的钉钯、观音系在金毛犼脖子下的紫金铃等等。老君炼制的金丹种类繁多,有延年益寿的,更有起死回生的。猴哥偷吃的金丹,是九转金丹,老君自称用来【伺候陛下(玉帝)做丹元大会】。【丹元大会】全书只出现过一次,更没解释这玩意是干啥的,【丹元】二字后文又出现一次,《第三十一回 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的开场诗中说:【金顺木驯成正果,心猿木母合丹元。共登极乐世界,同来不二法门】。31回的主题是老猪请猴哥回到取经团降服黄袍怪,化解之前因白骨精产生的龃龉,心猿、木母分别指代猴哥、老猪,这里的【丹元】指修行,由此看【丹元大会】,不像蟠桃会之类的集会,更像玉帝本人的修炼,从04回灵霄宝殿中有【天妃悬掌扇,玉女捧仙巾】,以及老君用【伺候陛下】中的伺候二字来看,修炼什么不言自明。无论丹元大会是啥,这批丹药都是专门为玉帝定制的,老君与玉帝的亲密关系显露无疑。再看玉帝对老君的态度,老君发现丹药丢了,跑到天宫找玉帝报案,玉帝和王母的反应是【玉帝即同王母出迎】,显得毕恭毕敬。
第二次围剿战争打响之后,玉帝命李天王为剿匪总司令,全面负责战争。战事胶着之际,来赴蟠桃盛会却撞上大战的观音,建议玉帝请外甥二郎神参战。观音所言,恰好符合玉帝的期待,玉帝早就看着李天王三方下注,尾大不掉,正想趁机提拔亲外甥杨二郎,正是犯困就有人送枕头,马上派人请二郎神参战,许以【高升重赏】。杨二郎没废话,立即带上眉山六兄弟和1200草头神参战,为自己进入体制内而战。眼看二郎神即将制伏猴哥,观音突然对老君说,要用自己的净瓶打翻猴哥,助二郎神一臂之力。观音此举绝对没安好心,擒拿猴哥,是玉帝抬举外甥的第一步,如此才有借口给二郎神【高升】,进而压制李天王父子,二郎神心领神会,参战前特意叮嘱李天王不要干预,围观即可,【列公(李天王等天将)将天罗地网,不要幔了顶上,只四围紧密,让我赌斗。若我输与他,不必列公相助,我自有兄弟扶持;若赢了他,也不必列公绑缚,我自有兄弟动手】,如此才能独占围剿的全功。
如果观音打翻猴哥,二郎神的全功就没了,符合李天王的利益,等于讨好了李天王。无论老君是否看懂了观音的居心,他都不能让观音出手,一来这是道教世界的内政,容不得佛教徒搀和;二来猴哥偷吃了老君的丹药,直接得罪了老君,更不能让观音出手,而让自己欠观音的人情,于是老君扔下金刚琢,打翻猴哥,第二次围剿战争胜利结束。第二次围剿是老君与猴哥第一次冲突,老君的介入,也让二郎神独占全功的计划破产,玉帝承诺的【高升】无法兑现,只赏了一批财物了事,其中最重要的东西是【还丹百粒】,肯定出自老君的八卦炉。
猴哥吃了老君的九转还丹,已成金钢之躯,刀砍斧剁、雷达火烧都奈何不得,老君再度跳出来为玉帝分忧,提出用八卦炉文武火锻炼猴哥。虽然更重要的目的是【炼出我的丹来】,但炼出来的金丹最终还要送给玉帝搞【丹元大会】,还是拍玉帝的马屁,玉帝自然从善如流,把猴哥交给老君处理。
49天的锻炼之后,老君开炉取丹,不料猴哥不仅没死,反而越活越茁壮,更把来抓自己的老君扔了个倒栽葱,不仅道祖的光辉形象毁于一旦,八卦炉也被猴哥蹬倒,炉子里面的耐火砖散落一地,更有落到人间的,形成火焰山。老君要么受了轻伤,要么忙于救火和重建八卦炉,也许二者都有,总之没参加后面的对猴哥的第三次围剿。
玉帝从未出手作战,法力如何不详,亲自出手对付猴哥也有失身份,三清中的老君被猴哥放翻,摔了个倒栽葱,道教系统中地位低于老君的人出手并获胜的话,等于打老君的脸,还方便出手的只剩下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他俩装聋作哑,迟至猴哥彻底被剿灭之后才姗姗来迟,明摆着在抗拒玉帝在道教世界的权威,“为了打鬼,借助钟馗”,玉帝只好求助外人如来,为此欠了如来一个巨大人情。从此之后,玉帝与三清结下了梁子。在整个天界,如来也靠镇压猴哥的成功,压倒了三清,成了天界第一高人,无论是否服气,各方口头上都承认他法力无边。
猴哥被唐僧搭救,脱离五行山监狱,加入取经团,发生在贞观13年年底。贞观15年秋,5个人畜的取经团组建完成,9月,取经团遇到了第一个考验,四圣试禅心,猪八戒丑态毕露,没通过考察,所以日后唐僧猴哥都成了佛,而猪八戒只是菩萨。第二个考验更加著名,取经团在五庄观,为了人参果风波,与地仙之祖镇元子发生冲突。镇元子在道教界的地位是个问题,他自称地位很高,他的徒弟说:【三清是家师(镇元子)的朋友,四帝是家师的故人,九曜是家师的晚辈,元辰是家师的下宾。】因此,镇元子不拜三清、四帝,只供奉天、地二字,显得口气很大。
另一方面,他早就听说唐僧要来,提前交代做了待客准备,理由是当年唐僧金蝉子在西天做如来二徒弟的时候,西天召开盂兰盆会,唐僧亲手向镇元子献茶。转眼间,500年过去了,镇元子投桃报李,准备热情接待一番。就在镇元子、唐僧即将再聚首的档口,元始天尊发下简帖,【邀】他到上清天上弥罗宫中听讲混元道果。如果镇元子真的与元始天尊是朋友关系,那么他去不去都行,事实却是镇元子带走了48个徒弟中的46个,只留下2个最小的—清风、明月看家,说:【不可违了大天尊的简帖,要往弥罗宫听讲,你两个在家仔细】。镇元子对元始天尊诚惶诚恐,唯恐违背了元始天尊的意思。
从整个五庄观人参果风波来看,元始天尊的地位比镇元子高得多,镇元子自称如何如何,只是吹牛而已,平时镇元子吹吹无所谓,元始天尊让他干点啥,他立刻照办无误。元始天尊不愿意镇元子搭上唐僧的船,故意在紧要关头叫走镇元子,待猴哥一怒之下,推倒人参果树,闹出惊天大案,才放回镇元子,坐看他如何收摊。虽说最后人参果复原,镇元子和猴哥结拜兄弟,却只是表面现象。镇元子和取经团从此结下了梁子,之后取经团多次遇难,猴哥却从来不找镇元子帮忙便是明证。
贞观17年3月—三春景候,猴哥遇到太上老君安排的金角、阴角大王,他俩都是老君的烧火童子,为了难为取经团,老君下了血本,给了他们5样厉害的宝贝。整个取经途中,拥有法宝的妖精不少,数量最多的,当属金银角兄弟。老君派他俩来,起源于观音菩萨的3次请求,让老君设下一个局,考验取经团,这是取经团遇到的第2个明确由神佛们安排的局。猴哥靠本事和机敏,将金银角双双制服,正准备整死他俩,老君及时赶到,救出学生,说明这一切都是观音安排,用于考验取经团是否诚心取经。猴哥听了大为恼火,骂了观音一句非常恶毒的话:【这菩萨也老大惫懒!当时解脱老孙,教保唐僧西去取经。我说路途艰涩难行,他曾许我到急难处亲来相救。如今反使精邪掯(kèn, 强迫, 刁难)害,语言不的,该他一世无夫!】诅咒观音一辈子做剩女,嫁不出去。
老君带着学生们离去,猴哥回见唐僧,说明事情经过。唐僧的反应是【三藏称谢不已,死心塌地,办虔诚,舍命投西】。《西游记》全书4次提及【死心塌地】一词:
第1次在第15回,猴哥脱离五行山监狱,加入取经团,【行者才死心塌地,抖擞精神,束一束绵布直裰,扣背马匹,收拾行李,奔西而进】。
第2次在20回,老猪老大不情愿的被迫加入取经团,【那呆子纵身跳起,口里絮絮叨叨的,挑着担子,只得死心塌地,跟着前来】
第3次在36回,就是唐僧听了猴哥的转述,死心塌地,【舍命投西】。直到此时,唐僧才完全断定,取经路必须走下去,开弓没有回头箭,即使是万丈深渊也得往下跳。
第4次在77回,为了彻底打消猴哥救唐僧的心思,足智多谋的大鹏对两个废物哥哥青狮白象说:【令小妖满城讲说,那行者必然来探听消息,若听见这话,他必死心塌地而去】
4次死心塌地,都与加入和退出取经团的决心有关,唐僧铁心取经,晚于猴哥和老猪,起到一锤定音作用的,正是太上老君老李头。太上老君是三清中最亲玉帝的,也是佛教集团积极争取的对象,具体去做此事的是观音。观音身为女性,有着天然的外交优势,老君可以不给别人面子,观音的面子一定要给。老君和观音的互动很多,猴哥大闹天宫的时候,正是观音忽悠老君扔出金刚圈,打翻二郎神。五庄观战役中,观音有意无意的透露,她和老君打过赌,看她的杨柳枝在老君炉炼过之后能否复生,老君赌输了,赌注不明。可能的赌注有两个,要么是此次让老君派学生为难取经团,要么是为她的金毛犼打造紫金铃。总之观音和老君的交往很密切,但观音是佛教世界中,除了如来最大的势力,也是最财雄势大的诸侯,有自己的利益和想法,与如来并不一条心,利用取经的机会贪污了如来的两个头箍。如来恨恨之余,在六耳猕猴战役中,数落了观音一番,后来又借取经团的手,拔掉了观音的最重要分舵和连锁店—通天河。观音靠近老君,也是老君在挖佛教的墙角,两位巨头各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配合的还挺愉快。
虽然金角银角是观音求老君派来的,但老君也不希望两个弟子轻易输掉,当年自己被猴哥摔个倒栽葱,现在正是找回场子的良机,交给哥俩5样宝贝,可谓下了血本。然而结果却让老君很失望,猴哥几乎没求人,便解决了2个学生,缴获全部法宝,是取经路上猴哥最辉煌的战绩之一。可以说,这次猴哥与金角银角的交手,是猴哥与老君的首次正面交手,上次丢翻老君,只能叫突袭,老君查看八卦炉,没想到猴哥能活着。这次老君有备而来,金角银角还有个老干娘狐狸精,猴哥依然完胜,让老君丢了更大面子,可谓颜面扫地,照这样下去,老君在天界就没法混了,必须想法找回场子。
平顶山战役前,猴哥可能对老君还心怀忌惮,此后不再把他当回事。贞观17年秋,取经团来到乌鸡国,从井里捞出乌鸡国王,唐僧要猴哥想办法,将国王救活,为此念了一把紧箍咒。猴哥没办法,上天找老君要能起死回生的九转还魂丹,言语轻慢,十分搞笑,完全不把老君当领导,最后假装把金丹吃了,老君急了抡拳要打猴哥,猴哥说这回我相信你给的丹药是真货,我没吃金丹,放在腮帮子里的嗉囊里去了。老君无可奈何:【去罢,去罢!再休来此缠绕!】猴哥这才离去。
贞观19年早春,取经团来到车迟国,与三清发生了最激烈的冲突,甚至是正面冲突。原来,20年前,本来信佛的车迟国发生大旱,正在危难之际,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出现,呼风唤雨、点石成金、指水为油,从此车迟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如果三大仙是妖精,那么也是取经路上最与人为善不作恶的妖精。唯一值得诟病的,是他们迫害和尚,让和尚们做苦工。
《西游记》的世界体系中有四大洲,最重要的是东土大唐所在的南赡部州、西天所在的西牛贺洲,按常理说,距离西天越近的地方,佛教势力越强,三大仙的介入,让道教势力获得了在西牛贺洲的重要据点。从时间上看,三大仙来到车迟国,建立三清观,颠覆佛教信仰,发生在贞观元年,远在贞观13年如来发动取经工程之前。和尚们在重压之下苦不堪言,20年间,2000和尚死了有六七百,自尽了有七八百,还剩下500个不死,倒不是他们生命力顽强,而是西天派来的六丁六甲、护教伽蓝保佑他们,夜里托梦告诉他们不能死:【他在梦寐中劝解我们,教不要寻死,且苦捱着,等那东土大唐圣僧往西天取经的罗汉。他手下有个徒弟,乃齐天大圣,神通广大,专秉忠良之心,与人间报不平之事,济困扶危,恤孤念寡。只等他来显神通,灭了道士,还敬你们沙门禅教哩。】2000和尚死了75%,没死光,平均每年死100个和尚,因此我认为六丁六甲、护教伽蓝保佑他们,发生在取经工程发动之后,大致在贞观15年,取经团最后一个成员—沙僧入伙前后。这既可以说明道教世界下大棋很早,也说明取经工程不仅仅是取经,还是如来借力打力,消灭一些不利于自己的势力。
三大仙的神通,说高不高,例如求雨,貌似不是什么高科技,但正规的下雨有完整的流程,由天庭水德星君下属的各部、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府的雷公电母、四海龙王合作才能下雨。龙王不能擅自下雨或更改雨量,否则会遭到玉帝的严惩,泾河龙王就是因为私改雨量而被处死。后来的凤仙郡求雨事件中,猴哥请龙王下私雨,龙王说没有玉帝的旨意,我不能下,你找玉帝要批文吧,给了猴哥一个不大不小的钉子吃。再看三大仙,执令牌、烧符檄,惊动了玉帝,迫使玉帝下旨同意下雨,俨然凌驾于玉帝之上。邓天君对猴哥说,【那道士五雷法是个真的】。其实,五雷法本身不足以让玉帝惟命是从,关键在于站在三大仙背后的三清。
也许有人质疑三大仙不是三清的人,但是从三大仙对假冒三清的猴哥兄弟的毕恭毕敬、诚惶诚恐,甚至喝了猴哥兄弟的尿来看,他们确实信三清,也不害车迟国百姓,将车迟国当成自己的老巢精心经营。然而三清也不是铁板一块,元始天尊、灵宝天尊是一伙,当然灵宝天尊的戏份比元始天尊还少,算作元始天尊一伙有些牵强,元始、老君有隔膜是肯定的。前者在道教世界与玉帝并称两位大天尊,以真武大帝为代表的道教神仙,接受玉帝、元始的双重领导,前者更像世俗君主,后者更像精神领袖。
元始、老君都与佛教世界的异议势力交往密切,元始与如来的大弟子弥勒佛过从甚密,老君则与如来的老师燃灯古佛多有交往。在与玉帝的关系方面,元始更加独立,似乎听调不听宣,老君则是玉帝非常可靠和恭顺的下属。
经过一番激烈斗法,三大仙都被猴哥除掉,解放了500和尚。此时取经路走了大约一半,猴哥老练成熟多了,临行之前,对车迟国王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今日灭了妖邪,方知是禅门有道,向后来再不可胡为乱信。望你把三教归一,也敬僧,也敬道,也养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猴哥是佛教的人,对道教却没有把话说死,系统提出了三教归一,和谐发展的理念,给三清,特别是元始天尊留了体面。通过取经工程,玉帝欲擒故纵,打掉了元始天尊的一个据点,略煞元始天尊的气焰。彼此更激烈的斗争,还在后面。
老君和猴哥的梁子,却因为车迟国斗法而激化了。因为猴哥兄弟大闹三清观,变作三清享受贡品不说,还把三清的像扔进厕所。如此奇耻大辱,加上过去的旧恨,老君要是不出了这口恶气,以后在天界实在没法混了。这就有了贞观20年冬的青牛精战役,相关过程,前面章节有所阐述。
青牛是老君派来的,拿着当年制伏猴哥的金刚圈。与其他妖精不同的是,青牛精心布置了一个局,等着取经团来跳。青牛伪装了一所大宅子,里面没一个活人,仿佛金庸笔下的活死人墓,却有许多无主的华丽衣服。猴哥外出化缘,唐僧、老猪、沙僧进了院子,老猪、沙僧见到无主的衣服,动了贪心。唐僧经历了多次考验,戒心很重,表示不能穿:【律云:公取窃取皆为盗。倘或有人知觉,赶上我们,到了当官,断然是一个窃盗之罪。】老猪不以为然,率先穿上,一贯貌似忠厚的沙僧也现了原形,不顾师父的反对,也穿上了。衣服一沾身,马上变成绳索,将他俩捆的结结实实,青牛不费吹灰之力将他俩擒获,手无缚鸡之力的唐僧自然也顺利落网。
猴哥化缘回来找师父、师弟,打到青牛精面前,青牛不紧不慢,指出你师弟偷我的东西,官司打到哪我都赢,占据了道德制高点。猴哥说不出理,只有诉诸武力,却又打不过,找了三波救兵,无论是天庭的李天王父子,还是西天的十八罗汉,统统不是青牛的对手。直到最后,才由如来暗示主人公,请出老君,轻松搞定青牛。让猴哥看看,还是老君的厉害。老君找回场子,玉帝也脸上有光,如来故意输一局,从此玉帝、老君、如来结成统一战线,燃灯、元始、弥勒大致是另一大阵营。此后历次战役中,天庭出手远远多于西天,天庭与西天的关系空前融洽,猴哥对玉帝也越发恭顺。
三清最后一次露脸,发生在弥勒佛的徒弟黄眉老佛的小雷音寺战役的尾声。猴哥面对弥勒佛的好后天袋一筹莫展,痛哭流涕。弥勒佛主动来找猴哥,自称【赴元始会去】,徒弟黄眉老佛趁机拿着家伙事溜走。弥勒佛公开承认与元始天尊的来往。另一方面,弥勒佛让取经团吃了些苦头,点到为止,主动出来制伏黄眉了事。既显示了本方的战斗力,也对如来一伙暗示,我们认栽了,不再给你们添乱了。
此后再无三清的相关记录,本章结束。
东胜神州是孙悟空出世的傲来国
啦啦啦
《三言两拍》各40个故事,总共 200个,碾玉观音是最著名的之一。中学课本收录过另一个鬼故事,《灌园叟晚逢仙女》。碾玉观音原来是宋朝的话本,三言几乎全文抄录,只有个别字句不同,改名为《警世通言 第08卷 崔待诏生死冤家(碾玉观音)》
开篇一大堆废话,引用了好多探讨春季的诗词。
这首《鹧鸪天》说孟春景致,原来又不如仲春词做得好:
这首词说仲春景致,原来又不如黄夫人 做着季春词又好。
这三首词,都不如王荆公看见花瓣儿片片凤吹下地来,原来这春归去,是东风断送的。有诗道:
苏东坡道:“不是东风断送春归去,是春雨断送春归去。”有诗道:
秦少游道:“也不干风事,也不干雨事,是柳絮飘将春色去。”有诗道:
邵尧夫 道:“也不干柳絮事,是蝴蝶采将春色去。”有诗道:
每句话下面是一首诗,喜欢诗词的人,可以看看原文。说完这些废话,才转入正题。
故事发生在南宋初年,宋高宗绍兴年间,浙江名城绍兴,也以高宗的绍兴年号得名。绍兴长达31年(1131—62),书中没说具体哪年。从后文来看,肯定在 1142--51 年间,1147年左右。1142年是岳飞的遇害年份,从此之后韩世忠彻底赋闲在家,闭门谢客,不问政事。1151年则是韩世忠的去世年份,后文提到名将刘锜在湖南湘潭隐居,过得很清贫,查《宋史 刘锜传》,1141—47的6年间,刘锜【罢宣抚判官,命知荆南府(湖北荆州)】,这6年是刘锜军政生涯中最凄惨的时光。为了纪年方便,我假定故事的开头在1143年。
我们知道宋高宗畏惧金人如虎,看到金军南下就逃跑,甚至在逃跑过程中,被金军吓阳痿了。1141年,南宋与金国和谈成功,签订绍兴和议,之后宋高宗处死了岳飞。与岳飞之死有关的人,名气最大的是西湖边上的四尊铁像,我称之为四大恶人—张俊、秦桧、王氏、万俟卨。本文还提到3个人,杨沂中、韩世忠、刘锜,也与岳飞之死有关。
先说韩世忠,他是本文4个重要人物之一,也是其中出场最早的。文章前面废话之后,韩世忠出场,文中称之为三镇节度使咸安郡王,没提名字。据《宋史 韩世忠传》记载,宋高宗绍兴十三年(1143),封韩世忠咸安郡王,十七年,改镇南、武安、宁国三镇节度使。因此咸安郡王为韩世忠无疑。
1143年春,韩世忠闲着没事,出来坐轿子遛弯,无意中发现一个姓璩的小姑娘,派人跟璩家父母谈,想把她买进王府。派去的公差找到璩家公婆,问他们,【小娘子如今要嫁人,却是趋奉官员?】老头说:【老拙家寒,那讨钱来嫁人?将来也只是献与官员府第。】公差说正好,既然你们家想投献,不如送到我们王爷家,璩老头同意,把女儿献给韩世忠,双方签订【一纸献状】,从此小姑娘成了王府的女奴。
这里有俩问题,第一是时代背景,第二是为啥平民百姓愿意投献女儿做奴隶。南宋初年有中兴四将之说,就是南宋的4大开国名将,他们是,张俊--害死岳飞的四大恶人之一、刘光世、韩世忠、岳飞。
韩世忠(1089--1151)的名气很大,出道也早,他是北宋末年西北方面军出身。韩世忠的性格、履历与鲁智深很相似。鲁智深的籍贯不详,拳打镇关西发生在西北的渭州,鲁智深效力于老小种经略门下,估计生于陕西或甘肃,韩世忠生于陕西延安,与韩世忠同乡也同僚。拳打镇关西发生在1113年八月中秋前后,此时韩世忠周岁24,正在西北方面军效力,鲁智深三拳暴打镇关西时,韩世忠可能是围观群众之一。《水浒传》说鲁智深参与征讨方腊,立下大功,韩世忠则亲自捕获方腊。只是鲁智深的年龄比韩世忠大不少,大约1114年春夏之交,鲁智深与三十四、五年纪的林冲结拜,做了林冲的哥哥,则鲁智深在35岁以上,生于1178年之前,比韩世忠大一轮。
因此,韩世忠从来不是宋高宗的嫡系,韩世忠的战绩,主要来自黄天荡之战,他的妓女老婆擂鼓战金山,据说此女叫梁红玉。别看韩世忠为宋高宗平定苗刘兵变,可是宋高宗对韩世忠一直不信任,作为一位政治家,他更愿意提拔效忠于自己的新生代将领,重点提拔俩人:岳飞、杨沂中。杨沂中后面出场,此处按下不表。
岳飞(1103—1142)出道比韩世忠晚多了,年龄比韩世忠小一轮还多,可以说是高宗一手提拔起来的嫡系将领。岳飞很能干,加上皇帝垂青,后来者居上,成了中兴四将中名气最大,战功最卓著的一位,其他几个老军头都羡慕嫉妒恨,其中也包括韩世忠,【飞在诸将中年最少,以列校拔起,累立显功,世忠、俊(张俊)不能平】。
可是岳飞越来越不听话,他被杀的导火索,不是十二金牌,岳飞被杀距离十二金牌还有一年半。两宋交际的时候,涌现出很多名将,他们同时也是军阀,所谓中兴四将,就是四大军阀。其中资格最老的是刘光世,但老刘能力平庸,刘家军战斗力低下,因此老刘成了被宋高宗解决的第一个军阀,1137年,解除刘光世兵权,刘家军解体,从此刘光世的政治生命结束,中兴四将剩下三大将。
1140年,岳飞北伐,取得郾城大捷,兵锋直逼故都开封,7月,在宋高宗的12道金牌催促下,岳飞被迫撤军。1141年初,金国首席名将完颜宗弼(金兀术),为报岳飞的北伐之仇,率领的金国最精锐的骑兵部队发动报复性南征,在淮西败于张俊的部下杨沂中和刘锜的联军,金国彻底丧失了对南宋的军事优势,南北双方的力量形成均势,两国都打算议和。宋高宗的注意力,转移到军队国家化问题上来,三大将和刘锜成了宋高宗的主要目标。
1141年4月,宋高宗解除三大将和刘锜的兵权,岳飞身为高宗的嫡系,却对此不以为然。虽说此时高宗和岳飞的蜜月早已结束,从河南召回岳飞,也让岳飞憋了一肚子气,但高宗还不至于就此动杀机,反而希望利用嫡系岳飞,解决韩世忠、刘锜。岳飞反对收缴刘锜兵权,遭到皇帝的否决,【岳飞奏留锜掌兵,不许】,刘锜的兵少,顺利被解决,打发到湖北荆州。韩世忠位高权重,就没那么容易搞了。4月,高宗封韩世忠为枢密使,名义上是南宋最高军职,实际上剥夺了兵权,调离老巢楚州(江苏淮安)。高宗派自己信的过的张俊、岳飞,去楚州清算韩世忠的淮东方面军。宋高宗的计划,是将杂牌韩家军分给嫡系张俊和岳飞,尤其是岳飞。
韩家军的军吏耿著私下议论说:【朝廷令二枢密(张俊、岳飞)来分拨军马。……军中弊幸,虽郭子仪、李光弼不能无,若一日顿革,未必不生事。吕祉之戒,不可不虑。】认为像这样整顿清算韩家军,可能引发不测,甚至兵变。总领财赋官胡纺将耿著告发,说后者蛊惑众听,秦桧立刻抓住机会,【捕著(耿著)下大理狱,择酷吏锻炼,欲诬世忠】,明摆着得到了宋高宗的授意,要把韩世忠往死里整。
从岳飞的角度说,解决韩世忠,将韩的军队拨给自己,这是好事。可是岳飞却大不以为然,之前削刘锜兵权他就反对,对清算韩世忠更加反对,【驰书告世忠】,警告韩世忠,皇上、秦桧、张俊要整肃你。韩世忠吓坏了,赶紧跑去见高宗,伏地自辩。老韩打了一辈子仗,只剩下4个手指,全身【刀痕箭瘢如刻画】,估么着会扒光衣服,让皇上看看自己为赵家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小赵被搞的很尴尬,好言安慰韩世忠,说没这回事,你回去好好歇着吧。次日高宗下令,停止讨论分军之事。
显然,小赵气坏了,小岳咋这样呢,我给你兵,为你好,不领情就罢了,还把我卖了,以后我咋当皇帝呢?秦桧、张俊也由此深恨岳飞。老韩知道,小赵不会完全放过自己,索性交出兵权退休,闭门谢客,尤其不见老部下。小赵看老韩挺乖,也就放过了他。
所以我认为,老韩半买半抢女猪脚璩秀秀,应该发生在1142年后的1143年春,就是他交出兵权后。史书记载,老韩整天闲的闹心,经常骑着毛驴围着西湖绕圈。
第二个问题是为啥老百姓愿意投献人口给大户。璩家老头是个裱糊匠,现在裱糊是个不错的行当。但是在南宋初年,天下还不太安定,刚刚经历宋金大战,文化事业还在起步,裱糊业可能还很萧条。璩家生计艰难,没钱嫁女儿。如果投献到大户人家,一来女儿有个饭碗,二来老头老太能拿到卖身钱,三来中国式奴婢的地位高于西方的奴隶。
如果大家看过《红楼梦》,会发现贾府的丫头们过得不错。有月钱--工资不说,年龄大了还可以外出嫁人,本文也说,后来韩世忠对璩秀秀说,将来【满日】,即奴仆服役到一定年限,将你嫁给玉匠—男猪脚崔宁。家主不仅要把女奴嫁出去,还要陪送嫁妆。对穷人家来说,投献子女为奴有利可图,是个很好的出路。贾府的丫头们最怕的反而是被【捻出去】。以晴雯为例,她声称宁死不出大观园,对有心计的丫头小红—也叫红玉冷言讥讽:【怪道呢!原来爬上高枝儿去了,把我们不放在眼里……有本事从今儿出了这园子,长长远远的在高枝儿上才算得。】本家也对女儿被赶出来,感到很愤慨,晴雯应了讽刺小红的话被赶出去,她哥嫂就很恼火,整天唠唠叨叨。就这样,璩秀秀进了韩世忠的郡王府,成了负责做衣服的女奴。
韩世忠交出兵权,宋高宗也就放心了,经常赏赐点东西,这天给了他一件绣花战袍,韩世忠很喜欢,秀秀仿制了一件,韩高兴,觉得有面子,手下有能与宫廷工匠水平相当的裁缝。作为回应,韩世忠打算送皇上点东西。他手头有一块玉料,召集府里的玉匠,讨论雕刻成啥东西。玉料上尖下圆,有人说,做成一对劝杯,就是酒杯,别人说不行,太浪费了。另一人说磨成一个【摩侯罗儿】,韩世忠说:【摩侯罗儿,只是七月七日乞巧使得,寻常间又无用处。】
摩侯罗是啥呢,我专门求助于京华烟云,得到了答案。金庸有个小说叫《天龙八部》,原意是佛教的八群护法神,第一部叫天(deva),第二部叫龙(Naga),所以叫天龙八部。天龙八部的第八部,叫 摩睺罗伽,梵文 Mahorāga,也叫摩呼罗迦。“摩呼罗迦”是大蟒神,人身而蛇头。在《首楞严经》中对摩呼罗迦有以下解释:“摩呼罗伽,此云地龙,亦云蟒神,腹行之类也。由痴恚而感此身,聋呆无知,故乐脱伦。修慈修慧,挽回前因,脱彼伦类也。”也就是说,摩呼罗迦是与天龙相对应的地龙,原本是腹行类,与希腊神话中的美杜莎差不多,人头蛇身。佛经又说,佛陀出家前有个儿子叫 罗睺罗。中国人翻译、传播佛经的时候,把罗睺罗和大蟒蛇摩呼罗迦搞混了。民间传说演变为,摩睺罗是小孩模样的木偶、泥人,女人在乞巧节使用,祈求多子多福。更多的参考百度词条【磨喝乐】。
韩世忠认为,摩睺罗只能乞巧节玩,还是女人玩的,皇上平时用不到,看不见,起不到讨好皇帝的作用。第三个玉匠就是本文的男猪脚崔宁,建议磨成玉观音,韩世忠同意,于是崔宁将其做成玉观音,这就是【碾玉观音】。高宗看了很高兴,【龙颜大喜,崔宁就本府增添请给, 遭遇郡王】。请给:犹请受宋朝由公家支付给随从、仆人等奉钱和衣粮的专称。从后文来看,崔宁是韩世忠雇佣的工匠,没有人身依附关系。韩世忠必须给他发工资,皇上下令【本府增添请给】,意为朝廷出钱加工资,也可能是韩世忠出钱,总之崔宁涨了工资,具备了半公务员身份,皇上高兴,韩世忠脸上也有光。
碾玉观音的起因于皇上御赐的战袍,手下见韩世忠高兴,起哄让韩世忠将秀秀嫁给崔宁,韩世忠欣然同意。由此也能看出,投献人口的好处,秀秀嫁给一个很有前途的工匠,比在娘家做个自由人可能更好些。
又过了些日子,一个晚上,崔宁在外喝酒,看到王府着火,赶紧往回跑。由于失火,王府里一片混乱,府里的奴婢们趁机逃跑了不少。黑灯瞎火的,崔宁与秀秀撞了个满怀,秀秀说现在王府烧光了,我去你家过夜吧。到了崔家,秀秀说咱俩订婚了你记得不,崔说记得,秀秀说今夜咱俩就同房吧,崔宁说【岂敢】,秀秀说你不同意我就说你把我骗到你家,图谋不轨。崔宁没办法,俩人睡了。
秀秀撞到崔宁前,先【手中提着一帕子金珠富贵】,摆明了要出韩府。我翻了翻《碾玉观音》的评论,许多论者认为秀秀是女追男,崔宁很被动,又很懦弱。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秀秀和崔宁的屁股不一样。秀秀是女奴,混的再好也是女奴,不如卷一批财宝跑路,这次王府着火,女奴们就跑了不少,估计她们不会空手。崔宁是自由人,受雇于韩世忠,没有人身依附关系,还跟皇帝搭上了关系,前途无量,跟着秀秀走何必呢?
再联想一下《金瓶梅》,李瓶儿逃出梁中书的府邸,利用了李逵大闹北京大名府,李瓶儿趁乱逃出,拐带【一百颗西洋大珠,二两重一对鸦青宝石】。李瓶儿是梁中书的侍妾,梁中书的大老婆是蔡京的女儿,醋坛子一个,梁中书喜欢的侍妾,她都要整死,埋在后花园。李瓶儿也怕被整死,随时准备出逃。同理,秀秀也怕这个下场,怎么说她都是女奴,韩世忠脾气暴躁,【性如烈火,惹着他不是轻放手的】,打死她如同踩死一只蚂蚁,所谓伴君如伴虎,时刻有性命之忧。
秀秀和崔宁撞个满怀,《金瓶梅》中也有这个桥段,西门庆和李瓶儿勾搭上,是从俩人撞个满怀开始的。俩人都假装没看见对方,撞完了开始搭讪,直到勾搭成奸。就这样,俩人逃出杭州,辗转逃到长沙,崔宁还得挂牌营业,出面招牌,写着“行在崔待诏碾玉生活”。
玉是奢侈品,崔宁的客户群是高官显贵,崔宁只要想继续干这行,就无法隐姓埋名。崔宁的手艺好,名气越来越大。一晃过了一年,1144年,出事了。南宋初年的另一位大将,刘锜,赢得了著名的顺昌大捷。岳飞的谥号是武穆,也叫岳武穆,金庸说岳飞留下一部兵书《武穆遗书》,两宋谥号武穆的人不少,就包括刘锜。《碾玉观音》说刘锜在被解除兵权之后,退休到湖南湘潭闲住,湘潭就是太祖的老家。刘锜很清廉,因此生活清贫。老战友太尉杨沂中听说刘锜过的挺惨,派人给刘锜送了一笔钱。到此,就要提这个杨沂中。
杨沂中是中兴四将之一张俊的老部下,追溯起来,岳飞也是张俊的老部下。岳飞脱离张俊早,成了宋高宗的嫡系,也算皇帝挖张俊的墙角。张俊打仗不行,军事上基本靠杨沂中。岳、杨都是南宋名将,杨的名气远不如岳飞,主要是他站队有问题。与其他时代一样,南宋的武将有结拜的习惯。杨沂中、岳飞是结拜兄弟,杨排行第10,岳飞称杨为十哥。
杨沂中出道,是一次作战,宋高宗亲自观战,看到杨沂中纵横冲杀,大为惊喜,问左右此人是谁,从此记住了杨沂中,仿佛唐太宗看到白衣白甲奋战的薛仁贵,从此简在帝心。杨沂中不仅善战,人缘也极好。例如岳飞死后,岳飞的湖北方面军惨遭整肃,宿将们混的很惨,岳飞的爱将董先屡遭打击,杨沂中看不下去,想让他到殿前司任职,却被朝廷以三衙将领不得有牵连的理由驳回了。
杨沂中常年留在宋高宗身边,统帅禁卫军,为殿前都指挥使,后兼领侍卫马军,步军司,三衙皆为其节制,自五代以来从来没有禁军三衙为一人统帅的先例,目的是三衙互相牵制,不让全军悬于一人之手。不过五代、北宋的三衙军是全国主要的军事力量,而南宋的三衙军地位已经下降到和各地驻扎的御前诸军地位等同,兵力甚至还有所不如,因此兼管三衙并不算什么要紧的事情,但也能看出高宗对他的信任,称杨沂中为我的郭子仪。
岳飞为了清算刘锜、韩世忠的事,与宋高宗、秦桧、张俊反目,加上韩世忠知趣的交出兵权,于是岳飞成了皇帝下一个打击的对象,免去了他的枢密副使职务,指使鄂州御前诸军前军副统制王俊,诬告鄂州御前诸军副都统制张宪与岳飞的养子岳云密谋,欲以兵权还岳飞。岳飞见势不妙,上庐山隐居躲风头。
别看岳飞跑到庐山,依然是南宋第一大军头,宋高宗要整死他还挺难,需要派个人把岳飞弄进京城杭州,才方便动手。谁去呢,就是杨沂中。杨沂中跑到庐山见岳飞,岳飞见了杨很高兴,一口一个十哥。杨带话给岳飞,让他入朝解释一下张宪、岳云的案子,岳飞大概以为皇帝念及旧情,不至于杀自己,就去了。到了杭州,被宰相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
得了岳飞好处的韩世忠跑去见秦桧,问他啥罪名,秦桧说莫须有。我以前认为,面对老韩的质问,秦桧可能很难堪,强行编出仨字。现在想想不对,应该是秦桧理直气壮,莫须有意为【难道没有吗?】韩世忠发了几句牢骚,撤了。韩世忠知道岳飞为啥死,导火索就是他,他不去说两句不行,说多了还会把自己牵扯进去,点到为止,说完就撤。秦桧也明白,一句话就把他顶回去。韩世忠也算给岳飞一个交代,之后再也不管了,也不敢管。至于把岳飞骗到杭州的杨沂中,也不管后事,让四大恶人闹,自己不吭声,没名列四大恶人,但宋高宗不介意在整死岳飞的事情上,多拖几个人下水,最后处决岳飞的时候,杨是监斩官。因此,史家们对杨不好定位,要想捧岳飞,就不能多提杨沂中,以至于杨的名气远远小于岳飞。
高宗非常信任杨,赐名杨存中。三大将被解决之后,大量兵力划归杨手下的殿前司,绍兴十七年的时候已经扩充到七万余人,成为诸军之冠。杨存中的职位也屡加拔擢,从少保、少傅直做到了少师,封恭国公,父、祖、兄弟都获得追赠,宠遇无人可比。高宗也赏赐杨沂中大量土地财宝,有人说太多了,高宗说,以杨的功劳,我给他整个西湖都不多。杨死后追封为和王,算封王了,注意他是一字王。
杨存中现在是宋高宗眼前的头号红人,依然给落魄的刘琦送钱,很能体现杨的性格特点,就是喜欢、善于结交,人缘好,即使是做戏,能做成这样也不容易。听说杨存中送钱,赋闲在家的韩世忠不甘人后,也送,派去送钱的人,是韩的老部下、老同乡,关西人郭立。郭带着钱到湘潭,路过长沙,撞上了崔宁、秀秀夫妻。郭立战功很多,可是文化低,爬不上去,只做了王府的【排军】,相当于现在的列兵军衔。他在王府见过秀秀夫妻,认出来他俩,秀秀请他吃饭,叮嘱别告诉韩世忠。郭立嘴上答应,回到杭州就告密了。
事情虽然过了一年,韩世忠依然不能忘怀,把他俩抓到王府,打算杀掉。韩世忠的老婆出来,说现在不是战争年代的前线,天高皇帝远,你想杀谁杀谁。韩世忠说有理,把崔宁送到杭州府审判,把秀秀送到后宅审判。这就能看出,崔宁和秀秀的身份不同,前者是雇员,后者是奴隶。前者要送官,后者由王府自行处理。
崔宁到了杭州府,马上撇清自己,说自己是被秀秀逼的,我可没想跑。官府判崔宁到南京,监视居住,算是给韩世忠一个交代。崔宁离开杭州去南京,走在路上,一顶轿子追上来,原来是秀秀。秀秀说,我被韩世忠打了30竹板,赶出王府,听说你流放南京,我特意追你,崔宁说好吧,咱们一块走。注意,崔宁在官府吧自己撇清,事后也没问秀秀的死活,完全是秀秀追着崔宁。见秀秀追上来,崔宁也没办法,那就走呗。
经过这番折腾,好处是崔宁夫妻被官府洗白了,到了南京,可以公开活动,买卖越做越大。当年送给宋高宗的碾玉观音坏了,皇帝请崔宁回杭州修理,修好了观音,皇帝高兴,给予崔宁更好的待遇,于是崔宁开了一间碾玉铺子,彻底自立门户。
秀秀说我还有爹娘,接来一块住,崔宁就派人接。去的人看到大门紧闭,邻居说,自从秀秀被抓回王府,老两口就整天寻死觅活,闹了几天,人不知道哪去了。过了几天,岳父岳母找上门来,一家 4 口过日子。
这一天,之前出卖他俩的郭立,路过崔家铺子。郭立一眼看到秀秀,神色慌张,扭头就走。秀秀反而把他叫住,说我们当初请你吃饭,让你别告发我们,你咋食言呢?郭立不敢说啥,好不容易脱身,进王府对韩世忠说我见到秀秀了。韩世忠说你可拉倒吧,秀秀被我下令打死了,埋在后花园,你还亲眼所见。
郭立我见到她了,活的好好的,韩世忠不信,说你耍我吧,咱们立军令状吧,郭立就立了。韩世忠派人把秀秀抓来,秀秀上了轿子,郭立一路押送。到了王府门外,郭立进去通报,韩世忠下令把人带进来,郭立又出去,撩开轿子帘一看,没人。问了抬轿子的,轿夫说我们也看到秀秀进了轿子,人哪去了不知道。韩世忠对郭立说,军令状你立了,打了郭立50 棍子。
崔宁听说这等怪事,去问岳父岳母,老两口说我们也不知道啊,出门找吧。走到湖边,俩人跳下去,崔宁找人打捞,啥都没捞到。崔宁一脑门子官司,回到家,看到秀秀坐在床上。崔宁的第一句话是:娘子饶命。秀秀道:“我因为你,吃郡王打死了,埋在后花园里。却恨郭排军多口,今日已报了冤仇,郡王已将他打了五十背花棒。如今都知道我是鬼,容身不得了。”道罢起身,双手揪住崔宁,叫得一声,匹然倒地。
秀秀带着崔宁一块下地狱,原来秀秀、岳父岳母都是鬼,老两口听说独生女儿被韩世忠打死,也不想活了,双双跳湖自杀。总共 4 口人,全死了。
《碾玉观音》最大的问题是,崔宁和秀秀到底相爱吗?我认为秀秀可能爱崔宁,集中体现在最后带着崔宁下地狱。即便如此,秀秀更多的是把崔宁当成逃离王府的工具。她对逃离王府早有预谋,身为裁缝,她平时不大可能接触到【金珠富贵】,要么这些东西是制作名贵衣服用的材料,要么是早就观察好的他人财物或王府宝库藏品,一旦王府失火,她立即下手,卷了【一帕子】。秀秀是单身女子,眼下貌美多金,独自出逃风险很大,身边需要个人,崔宁是最合适的人选,这才单等崔宁来落网。我认为崔宁不爱秀秀,至少不愿意跟着秀秀出逃,落入秀秀的圈套才被迫离开杭州。崔宁看到王府失火,赶忙跑来看情况,即使王府烧成白地,只要韩世忠活着,王府就能重建,给他开工资。在杭州市法院,他把出逃的责任完全推给秀秀,也不问秀秀的死活,把秀秀当成累赘,能摆脱掉最好,摆脱不掉就凑合过。归根结底,还是屁股决定脑袋。
全文完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秀秀应该肯定是爱崔宁的,话说这边王爷既然已经许配了婚姻,旁边人少不得开她的玩笑,她也肯定早早就私下看过崔宁,郎才女貌,彼此也该都有意思
到了起火时分,难道秀秀还能在那里拿着金珠傻等崔宁不成?本来就有心逃离,恰好遇上了心上人,这要再错过可就真没缘分了
崔宁既然被判南京监视居住,当然也该限时到达,难道还容留他在杭州盲流不成?
崔宁有手艺,听老婆的话,让接丈人就接丈人,纯粹就是一典型理科经济适用男:
我感觉孙猴子与如来和观音的关系不简单!
本来削刘安世兵权的时候,高宗就说把刘的军队并给岳飞统帅,结果反悔,还搞出个吕祉之乱来,四万军队北逃投金国
岳飞是个有心进取的人,不愿意给高宗当枪使,结果自己中招了
那个老子晚于孔子
因为这个老子的儿子在战国魏国做过大将,"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
太史公提出了一个家谱,按这份家谱,李假和李解都是和司马谈同时代的人,按何炳棣的解释:"景帝三年(前154)吴、楚七国叛乱,主谋是吴王濞,次之是胶西王卬。被平定后,遭最严酷、牵连最多的一次诛杀。负有辅导胶西王责任的太傅李解遭族诛应是不辨的事实。"
写的道德经那个李家被汉景帝杀光了
璩秀娘舍不得生眷属,崔待诏撇不下鬼冤家
冤家,冤家,说得一爱一咬牙
是此人十分爱惜羽毛,中兴诸将,岳飞最是清廉, 珍宝无所取/妇女无所爱,让他干背地里陷害人的事,他是有顾虑的
所以话本里绝没有编排鄂王 欺男霸女 劫掠民财的
如果岳飞没被杀,估计也和话本里的刘锜一样孤寒
当初看这篇,印象最深的是刘锜那首词:
"竹引牵牛花满街。疏篱茅舍月光筛。琉璃盏内茅柴酒,白玉盘中簇豆梅。休懊恼,且开怀。平生赢得笑颜开。三千里地无知己,百万军中挂印来。——鹧鸪天"
三十功名尘与土,一道贬书路八千。——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可惜人是把你当夜壶。
相信古往今来,良将名臣心中肯定激烈交战过无数次,转过无数次这样的念头。愚忠如岳飞于谦,认命伏法;不甘而后悔如白起韩信,铤而走险如王莽刘裕。
用道德评判,当然岳飞是上上人,恒温当遗臭万年。——可是所谓道德不过是皇帝老儿糊弄天下人的托辞而已。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那才是它们的真意。
再说赵家江山本姓柴,柴家江山本姓郭……一笔糊涂账!
说到民族大义,那更是一笔糊涂账,倘若能驱除鞑虏,就是刘豫统一全国,历史评价又会低于朱元璋吗?
这就是我从小以来最最懊恼岳飞的地方,自己死就死吧,还搭上岳云张宪,八大锤啊,锤震金蝉子啊……
就是现在的湘潭昭山,那个地方虽有山市晴岚之景,但物产不丰,人烟稀少,交通不便,不知为何隐居到那里去?其实隐居到岳麓山也是不错的,离大城市近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