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救火队成型-中国版本的08火山在前面了? -- 范进中举
国企没错有政府资金会帮忙,但这帮忙也不是无限制的,国企那么多家,钱就那些,给谁不给谁很清楚。国企和政府要钱也不比银行贷款轻松。
你把财政部看成银行就知道实际的操作模式了。其实和私企向银行贷款一回事。国企扩大生产规模的内生性动力在于其绩效考核制度。这个制度里面虽然有利润的要求部分,但更多的是规模部分,甚至还有民意部分。这就是干嘛国企比私企要显得人性化的原因,说白了,国企比私企更把人当人看。
常见的还是资金链问题。
如果是说内部劳动效率有问题,那说明内部管理不过关,由于内部管理不过关而倒掉的,比较少见。
如果这个效率是说市场反应效率,所有大企业,都不如小公司,这个无论是私企还是国企,都是如此。当然,内部管理制度也影响到这个市场反应效率,集中型的管理方式对市场反应较慢,分散型的管理方式对市场反应速度较快。
现在不少央企和大国企,有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利润来自于非事业领域,这问题实际上还是他们很难在竞争性领域有所突破。
这里面有制度的因素,更多的还是人的因素,想进国企的,大多数都是风险畏惧者,根本不适合中国式竞争。
异客们,总会关注下老家吧。
如果土共真的愚蠢到就是要死在资本主义一个大坑又一个大坑里面,咱老百姓也拉不住是不是?咱老百姓还能给土共撒把土,把他们埋了是不是?
但是如果土共里面有聪明人,不想死,难道真的就没有办法了吗?只怕也不是。
咱中国又不是没有走过社会主义的道路,说白了,不论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都是活着的一个手段。
不说别的,就说农民城镇化吧,你怎么就认定农民城镇化之后就是要当无业游民呢,土共也完全可以把他们培养成农业工人,农业机械化,集体化劳作,这又不是没有现成的模式:农垦建设兵团。
至于地方债务,中国能免掉越南的国家债务,怎么就不能免掉国内地方债务?
国企高利贷化?说实在的,当把私企全部强制转变为国企,不就是一视同仁了吗?
中国不是没有余地转身,不想转身,无非就是有一批人着了魔的以为新中国灭亡了,他们可以得到更大的利益。
短期一般都不太好,长期看则是有赚不赔。所谓基建,都是基础性的一些东西,这个基础性东西标准有高有低,如果标准低一点,投入少一点,短期算可能会好看一些,长期算则未必了,因为整个社会在往前走,标准低的基建,很快就难以适应,只能“china
”重来,长期效费比很低。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其实一直在这方面交学费。最明显的就是我们的房子,5、60年代的房子在大部分城市里幸存极微,很多8、90年代建的在新一轮造城运动中也难逃一拆。这里面当然有很多因素,但窃以为“有多少钱办多大事”的思维,比较考虑短期的效费比是很大原因。
为什么说不能过分看基建项目短期的效费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建项目的必要性是由长期效费比所决定的。拿高速公路来说,不错,目前有很多高速公路通车后交通量很小,短期效费比一塌糊涂,但是要知道很多高速公路做工可时的盈亏平衡点就是在10年或者15年以后。事实也是如此,但凡10年前修的高速公路,目前没有一条不是早已达到设计交通量的。反过来说,如果10年前不建,现在来建,通车后几年照样没车跑,因为你以前没高速公路嘛,经济上不去啊。
因此,基建项目要上,而且标准要超前,这应该是没错的。钱从哪来?当然是借债了。而且是内债,而且是可偿还的,只要国家不乱,路能走下去,有什么问题呢。
源自FT中文网,只是转帖,并不代表认同。
幼稚的“做空中国”阴谋论
提到一点,很有意思:
资金流入的国家,真的不容易做空!
经济我一点不懂。但是货币啦债务啦这些东西,本质上它们就是流通的手段,理论上是相对公平的分配物质财富的手段。
把债务一笔勾销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因为它流通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但是肯定就不公平了,那么问题就是你觉得“公平”到底有多重要。
假设你这个系统的生产力足够强,处于生产过剩的状态了,那这个“公平”就是无所谓的事情。以前处理那些个经济危机的时候,不都是这么干的么。
明代进士有54%是从来没有出过进士的中小地主家庭出来的,总体上还是要靠考试真刀真枪拼命的。不是搞搞关系就可以的。社会风气你以为像现在这么乱?
雷曼的问题应该是超过美国救火队意料的,不过能让雷曼倒掉,后面还是有方案兜底的,总体上2008年海峡是美国救火队自导自演的大戏。
先别说明末,就说说晚明万历年间好了,那时候国事尚有可为,万历年间社会风气的糜烂从晚明的市民小说里就能看出来了。现在的社会风气,如果拿明朝作对比,顶多也就是相当于正德年间,社会风气虽开始走向奢侈,但从高层到基层还保持刚健锐气,高层还能锐意进取,中下层官僚尚有做事的动力,基层组织也还发挥着作用。如果从整个政权体系运作的角度来比较,现在也就相当于永乐宣德年间。官僚体系处于运作良好的状态。
真要是明末,社会风气已经完全糜烂了,从上到下,谁TMD在意国家民族的前途如何?官员只会高谈阔论,毫无解决问题的能力,文人士大夫堕落无耻到极点。明末进士的家庭出身跟社会风气是不是好的,有一毛钱关系?
中国的文人士大夫包括现在的知识分子,最大的问题就是厚古薄今。明末的风气,呵呵,中国历史上文人士大夫最无耻最堕落的时期,明末算第二,谁也不敢排第一,魏晋南北朝那些清谈的门阀士族都比明末那帮文人强。东林党,一帮以民为由,给士绅阶级谋私利的伪君子而已。就算其中有个把品节清高之士,也无关大局。
第二产业还包括建筑业, 建筑业包括土木工程建筑业, 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业和装饰装修业。建筑业增加值的也是按生产法计算, 无非三个步骤:
首先,计算全部建筑业总产出。建筑业总产出等于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的建筑安装工程价值、房屋构筑物修理产值、非标准件制造产值和装修装饰业产值之和。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的建筑安装工程包括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中的建筑安装工程、更新改造投资完成额中的建筑安装工程、其他投资完成额中的建筑安装工程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中的建筑安装工程。 如果看晕了也没关系, 这个就是用来验飞的。 呵呵。
其次。确定增加值率。利用资质等级四级以上独立核算建筑企业调查中计算出相应企业的建筑业总产出和增加值,求出相应增加值率。考虑其他建筑活动增加值率的区别,确定全部建筑业增加值率。
最后呐, 就两者开乘得出增加值。
根据老广的解释,GDP中的房地产部分是生产法算出来的。不知道您怎么看,反正我觉得怕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