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写给沉默的大多数-朱令案 -- 西行的风
有人帮贝贝解释了,不知道有些人情以何堪。
Such a dark side we get into.
互联网救助——童话还是骗局?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3-05-21 13:48:01)
转载▼
资料来源:帮助朱令微盘,95mail.zip
文件内容:由109个文本文档打包而成,其中数字标号为1.txt-108.txt的文档是由BIG.TXT切割而成,BIG.TXT系从unix服务器转出的原始文件。
文件真实性:发自帮助朱令网站,可以确认真实性。某些数字标号文件系分割错误,因此只对BIG.TXT的内容进行分析。
此次分析是模拟网络求助早期的工作,因此对初诊邮件进行分析是最有效的。
初次回信提出需要更多信息的邮件有7封,直接简单做出诊断的邮件有36封。这36封邮件共搜集到75个关键字,关键字出现最高频次的分别为放射物(Radiation/Radioactive)和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都达到8次,其中格林-巴利综合症与协和医院诊断结果相同。而模糊的认为化学品中毒(Chemical)和重金属中毒(Heavy Metal)的分别有5次和4次。认为红斑狼疮或系统性红斑狼疮(Lupus)的也有4次。
而Thallium出现了3次,与汞,脊髓灰质炎,肉毒,自体免疫,频度是相同的。换句话说,按照网络医生的诊断,在做过辐射剂量检验之后,仍然最应该考虑的是格林-巴利综合征(诊断结果中有一例分析是ADEM,病症与格林巴列及其类似,具体可参考我在天涯的文章http://bbs.tianya.cn/post-free-3303455-1.shtml)。其次,狼疮,肉毒,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等都是检查的方向,而不仅仅是铊。
关键字出现频率与网络中宣传中的30%,60%,80%等各种说法严重不符,在无人暗示的状况下,不可能直接得出铊中毒的结论,而在协和明确排除铊中毒的情况下,还努力验证铊中毒,只能说是有先见之明的引导。
3互联网求助
结果是不幸的,互联网求助只是一个神话,无论从获得邮件的具体数量,还是对网络医生的诊断建议来看,希望通过广泛散发病历,求助于网络诊断, 并获得正确强诊断结果的方法是荒唐的,除了使很多人陷入大量的无意义的信息中,没有任何意义。而相信主治医生带来的诊断结果仍然是最靠谱的。在诊断初期,医院没有诊断设备而病人家属由于某种不明原因没有将病人样本拿到专业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和医院轻信第三方证言而排除了真实病因才是这次不幸的真实原因。
真正的网络求助也无法带来任何有效的诊断结果。这个神话之所以会产生,基本可以认定是源于某个已经知道病因的人各方面的暗示或选择,因此才有可能在海量的信息中提取到真正有效的内容,而最后避免了更大的悲剧。
邮件样本的提供者:
虽然少量的邮件并无法证明某些事实,但是已经足够可以驳倒某些谎言。如果还打算自证清白,整体邮件的副本已经是必不可少的,这些邮件或者需要展示给所有关心这个事件的人,或者应该成为警方进一步侦查的证物,至少,如何能得到真正病因,需要说清楚。
这个只是5月份的邮件,显然这些人没有注意到4月28日蔡全清已经公布了朱令确诊铊中毒的消息,还在积极的提供分析,不过这个样本倒是也可以看作是无先验提示信息下医生对病情的分析诊断。重要的是4月份的结果,UCLA李新的网站上列出了4月26日之前给出铊中毒意见的84位外国医生的名单,但是可惜没有原始邮件。其实为了洗清贝志城的嫌疑,更重要的是4月20日之前的邮件,看看那些外国医生作出了铊中毒的诊断,占给出诊断意见的比例是多少,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贝志城4月18日就跑到协和去在医院走廊里站了大半天,坚持要求协和考虑铊中毒的可能性。
有些人贴的那些东西明显就是当搅屎棍的,真没什么讨论必要了。
“我是你的真相”的工作还是有意义的,特别是这个诊断意见柱状分布图。如果实在没有4月份的邮件的话,那么拿5月份的样本去估计4月份的诊断意见分布,也未尝不可呀,因为给出诊断意见的人显然不知道4月28日朱令已经被确诊的消息,他们的判断并没有受到先验信息的影响。
小贝被怀疑,并不是今年才有的,2006年的时候就提出过这个疑问了。有这个疑问也不奇怪,凶手就是报案人这种情况也是不稀奇的,特别是几年后的北大铊中毒案,最先坚持要医院按铊中毒处理病者的就是投毒人。我也不明白,为什么时至今日,也看不到什么4月18日之前,准确给出铊中毒诊断意见的外国邮件。这些邮件,对解释小贝4月18日在协和医院的行为,是至关重要的。
这事情出来以前他跟朱令基本都没什么交集,14处的人也没把小贝当嫌疑过,这事情往小贝那里扯根本就是搅屎棍。特别是他后来吵吵那么多年,如果是贼喊捉贼,相关知情人也不是傻子。
翻译也不是小贝一个人翻译的吧,不过我记得最早说法是他写了一个程序,好像还有另外一个人,统计这些回复邮件里专业术语关键词出现的不同词频,类似马尔科夫链那种,搜索引擎也有模块做类似的工作,这倒挺符合他计算机爱好者特点的。
看来需要反复强调一个事实:在陈震阳的化验结果出来以前(4月28日),有且仅有凶手一人知道朱令中毒。其他人可能怀疑中毒,但不可能知道。是陈震阳的化验结果帮助人们跨过怀疑与知道之间那条鸿沟。
你是否可同意我对与此事实相关的一个逻辑推理:铊化学知识及对(投毒所用毒剂中的)铊含量的了解并非凶手投毒罪行得逞的必要条件?
如果同意,请合并以上陈述后再思考贝志诚同学的描述就明白可疑之处:在确诊之前,甚至在上网咨询之前,他不仅强烈倾向于中毒这个病因,而且直接提出铊中毒的可能性。就是说,贝志诚同学的言行不仅在时间上超越了其他人,而且有可能超越了凶手本人!
这个表面上违反因果律的现象可能有多种解释。不幸的是,其中一个解释是贝志诚同学与凶手或有某种关系。既然贝志诚同学自陈多年来追凶不懈,向他指出这个嫌疑有何不妥?
你不同意,可以拿事实来反驳。你要有4月份的邮件,直接拿数据打脸不好么?
要是没有,就别整啥“没讨论的必要了”。没讨论必要,你回这帖子干嘛?合着,只有跟你观点一样,附和你的,才有讨论的必要?
现在这波,远比前几次混乱,许多东西以前印象没有出现过。当然你可以说是真相挖掘的更深入了,但我到觉得,以现在互联网的现状,有心无心的各种直接间接的谣言更接近现实。比如这个小贝4月18号向协和的人一口咬定就是铊中毒,我以前真没这个印象,我印象最早的说法是写了一个程序统计不同关键词出现的词频,然后把结果给医生参考。
现在基本就是一个站队问题。
贝志诚之前跟朱令根本就没有什么来往,说高中暗恋过朱令简直是扯淡。
小贝4月18日在协和的事情,是有很多报道的。
《医院:被延误的病人和从不延误的权力》 2001/02/19 15:41 三联生活周刊
贝志诚回忆说:“4月18日,我到ICU病区门口等大夫传送我们翻译好的EMAIL,希望他们能够采纳,但是我从早上8点等到下午5点,除了少数愿意看但是不起作用的年轻大夫外,其他人谁也不看。”时任ICU主任的大夫还说他们这是在给院方“施加压力”。所以这次甚至在海外都很有影响的、十分人道和富有国际主义色彩的“网上求救”运动以无效告终。
《关于朱令事件的几点说明—贝志城》:2006-01-03 14:07:00 天涯论坛
《朱令:十年一梦仍未醒》2006年01月18日11:06 新民周刊
“哪个同学见到朱令那个样子都会想尽办法去帮她,当时因为我们宿舍正在做internet的实验,而当时几乎没有人知道internet是什么,只有北大、化工大学、中科院计算所三条线路有internet。”2006年1月13日晚间,朱令中毒11年之后,贝志诚向《新民周刊》记者回忆。
震惊之下的贝志诚向朱明新提出:“阿姨,能不能通过互联网救朱令?”随后,贝志诚和另外几名同学一起把朱令的病情用英文电子邮件通过互联网发往国外,朱令的乐队同学、后在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任教的黄开胜等人在1995年4月至5月期间从贝志诚那里取回从国外发来的一部分电子邮件,共1635封,并逐一进行了阅读,黄开胜在1998年4月25日的一份书面材料中提供的数据显示,“提出诊断意见的电子邮件有211封邮件认为朱令是铊中毒,占提出诊断意见的电子邮件总数的79.92%。”
但是4月18日清晨,贝志诚拿着邮件认定的诊断结果送给协和医院时,最后的结果是苦等一天,“协和表现得非常傲慢,除了几个年轻的医生愿意看,其他医生都拒绝看,最后朱令父母只好自己去找相关部门鉴定铊中毒。”贝志诚说。
至于2006年2月以后的有关4月18日贝志城在协和的报道,那就实在是太多了,就不用一一列举了吧。
来河里时间不长,可也有两年多了,还真没见过这样霸道偏执的。
94年的时候信息技术还不发达,估计朱令同学们翻译借助的工具也就是词典。Guillain-Barre(格林-巴利综合征)怕是字典上不好查吧。但是铊应该是专业词典都会说明的词。我们经常只注意到自己懂的东西,如果其他的病症的英语词不好查,很多时候我们就留意到我们看得懂的东西。而且简单看了朱令的同学的背景,普遍理工科,他们更容易注意到铊而非其他病症。这样的话,脑海中铊中毒就被牢牢印上了。
你没撞,你扶老太太干嘛?糊涂官判葫芦案。
以前我还觉得不可思议,现在看这些人就明白了。
就拿最简单的问题问问这些人,小贝是怎么进入女生宿舍的或是乐团驻地,然后不被人发觉的?这些人大概以为小贝可以隐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