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童年乐事:抓知了的n种抓法 -- 迷惑不解

共:💬59 🌺32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年一年我都能收有一千几百个蝉蜕

拿去药铺,不收!太多了

家园 老虎蜻蜓?緑緑的那種?
家园 可能是吧,查了一下,贴个图。现在都怕这种蜻蜓。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lz的第一方案需要改进。

一般是一根铁丝,做成圆形,外边围上一个网或者塑料袋,将其绑在一个杆子上。悄悄接近知了,大约在20cm 左右的距离突然加速靠近,知了一惊,本能的飞离树干,飞行的动作很大,很高的几率会在网里,网一般较深或者比较柔软,在移动的时候口子下面是封住的,而且知了的翅膀大,飞出去的机会很低。我记得我们五个小孩,两个小时能够抓一百个左右。

一般我们来比谁的知了叫声大,要么逗着玩,较少的时候会烤了吃肉。

家园 那这要耗费多么大的力气啊,得不偿失啊。
家园 上花
家园 蜻蜓用蜘蛛网是再合适不过了

用铁丝或竹条做个圈,再去缠点蛛网,不用很厚,蜻蜓体轻,很容易就粘上了。

家园 小时候晚上老去抓洞里的知了,北京话读(jī niǎo)

那种没变态的,也叫知了猴也是读jī niǎo

家园 随一篇

看到楼主高材,想起童年里的印象乐事,也就附合一乐,以活河水。

现在是很少听到蝉鸣了。说起蝉鸣,或许很多人的印象是在那炎热的夏天里,蝉儿无力地猫在树背,有一声没一声地干嚎:"我很渴!我很饿!"就象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蛙鸣。

我就说说我印象里的蝉鸣吧。夏天,每当第一丝晨光亮起,或许是蝉儿受不了那光亮的刺激,或许是漫漫长夜的孰不可忍,随着一声嘹亮而缓步拔高的起调,一声,两声,五声,八声。。。。然后,随而,三两分钟内瞬即汇合成了一场高音大合唱!我的乖乖!老大,才六点半不到耶!哪个成语啥啥"发人振馈"?叫震耳欲聋绝对不是夸张用法,现在闹市间招徕人客的音响只能算是小喇叭!这场高潮叠起的引吭高歌一直持续约半小时,所以我从此/一直/到以后,我都拒绝使用闹钟!我TMD小心灵受不了这么样的震撼吖!

家园 这位兄弟看来也是行家,呵呵。
家园 根本不用那么费劲

早点起来,趁着蜻蜓翅膀上的露水未干,飞不动,随便抓。不过,等太阳升起来,温度一上升,这法子就不灵了。

家园 是够残忍的

除了扫帚之外,竹竿也能打得下来。找那蜻蜓低飞的地方,一顿乱舞就是了。只是这种方法威力太大,打下来的小可怜多数连小脑袋都没有了,也就没得玩了。。。

家园 真麻烦啊

小时候在戈壁滩上抓过一次知了。戈壁滩上只有不多的低矮、少叶的灌木和梭梭柴之类的草,知了都爬在灌木的枝干上,很多,几乎可以说是排着队。

我们就拿着啤酒瓶,瓶口对着知了的头的方向,一拨拉,一个知了就进瓶子了。这样,很快就装满几个瓶子,然后就是架个火堆,再用铁钎把知了串起来像烤羊肉一样烤了吃。串的时候,头部一般是去掉的。烤的时候,洒点盐和辣子面,吃起来很香啊。

家园 尚未蜕化的知了

河南称之为“爬叉”,是非常好吃的食品。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