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童年乐事:抓知了的n种抓法 -- 迷惑不解
应该用纱布或纱窗上那种纱网效果跟好吧,至少捞鱼虫的话用塑料袋绝对没纱布袋好使。不过俺没捉过知了,只挖过其幼虫,比较外行
夏天来了,可以试试。
我曾经用一种非典型方法捉过一只幼虫:小时候夏天是光着屁股的,早晨起来跑到院子里,看到一个空了的洞,就撒了泡尿,结果里面慢慢的爬出来一只。正好俺娘在摊煎饼,就扔到灰里烧烧吃了。口味是不是很重啊。
小时候就听老人说是名目的。
捉蚂蚱。
我所说的蚂蚱,不是大家常说的蝗虫,而是指一种学名叫做中华剑角蝗的,是蝗虫的一种,长约十公分,我们这里土话叫蹬倒山或者哨马甲。
每年收玉米的时候,也是这种蚂蚱产卵的时期。捉到之后用一个小棒棒插住,放到火上烤熟,把脑袋一拽,里面的内脏就拽出来了。有一种非常特殊的香味。
记得原来有部电视剧叫做悬崖百合,就有这么一个镜头。
没竹子,一般是用整根的杨树苗或者梧桐木,头上再绑一根玉米秸的头。杨树或者梧桐木很干,不会抖的。
手要稳,慢慢靠近,最后要疾快。
关键在农村塑料袋好找,网子不好找。其二知了逃跑的方式决定了能立起来的塑料袋,比软塌塌的网子效果好多了。
用这种方式抓知了,与抓蝴蝶等是不一样的。抓蝴蝶的时候你要快速舞动网子,把蝴蝶套进去。而抓知了的时候,知了逃跑的方向一般是向后下方逃遁,此刻,塑料袋正好处在它的后方,这种方式的实质是布好了口袋,让知了猴自投罗网的。如果这个时候用软塌塌的网子,知了就很可能投不进来了。
小时候住在郊区,到处是蜻蜓,个人大概是看了本什么少儿科普读物,说蜻蜓是复眼,对移动迅速的物体敏感,个人就自创了一种徒手抓蜻蜓的办法:
选一个蜻蜓,它必须是抓在一个树枝上,停住不动的,能够得着的,很慢很慢地移动过去,很慢很慢地神出手,食指大拇指形成钳形,很慢很慢地靠过去,最好是从它的后方,逐渐可以伸到翅膀的地方,钳形瞬间合拢,就抓住了,成功率很高。
个人老母亲当时总是气得要命,大太阳底下,欠身出臂,一动不动,搞什么东西!
个人抓到了蜻蜓,玩弄一番,就去逗鸡,可以引来一大群鸡急吼吼地扑腾要吃,一个个眼神都凶神恶煞的。
有种很大个儿的蜻蜓,总在池塘湖面上飞的,极少停在岸边能够得着的地方,个人当时就有个心愿,能逮到一只。
终于有次,逮到了,还没来得及高兴,那大个子蜻蜓弯下身躯,在手指上狠咬了一口,痛呀!手松开,就逃掉了。
偏方、秘方大概都是这样无意之中创造出来的吧....?
跟红高粱里面的高粱酒是一样的。
这个办法你跟着妈妈做过,可能随着时间的流失,在记忆中有了些许的模糊。
其实这种方法不是挖地三尺,仅仅是刨开地面上三五厘米厚的土,要抓的知了猴也只是最近几天就要破土而出的,这样比挖地三尺要耗费的力气要小,效率要高很多,并且对于环境的破坏性也小(挖地三尺的话,会把很多很多的树根挖断)。
你说的那种挖地三尺抓出来的知了猴大小不一,有些还要几年后才能出土的情况确实也有,那就是在“杀树”时候的副产品,农村杀树,一般为了得到一些柴禾,都是把树挖出来的,这个过程中就会在不同深度的土壤里,挖出大小颜色不一样的知了猴来。
不知道我的这个记忆和楼主的记忆是否相符合。
到了夏天麦场里蜻蜓多的数不过来,我那个时候学到的最有效便捷的方法就是用农村的大扫帚扑,舞动大扫帚向在麦场上空成队飞行的蜻蜓队伍猛扑过去,每次都有三只五只的收获,很快就搞不少。
抓到蜻蜓后,也有很多种玩法
其一:活着的,翅膀也没损坏的,可以从扫帚上折下一个小细枝来,从蜻蜓的胸部穿过来,插到高粱杆或者什么细杆上玩,这个时候蜻蜓不停的煽动翅膀,挺好玩的。
其二,用针线穿过蜻蜓胸部,上边系个挡头,下面留个长长的细线,就可以放蜻蜓了,这个是当时小孩子最喜欢的一种玩法,两三岁、三五岁的小孩,牵着线跟着蜻蜓跑,总是一路蹒跚一路笑声的。
只是这两种玩法有点残忍啊。
扣碗里的知了猴,不能正常脱皮,用我们的话说就是会“乌鲁”了,这种情况知了的翅膀不能有效展开,都粘一起了。还有的直接就脱不下皮来,一半在壳里,一半在壳外,总之就是残疾了。这个是由知了脱皮的方式决定的,它必须挂到一个一定高度的物体上才行,在碗里,是实现不了的。
应该会是这样子...
您说的:
我不喜欢去"抠",费工夫,效率低。
我最喜欢就是晚自习放学的时候,当时路灯少,都带手电筒。回家的时候就多拿个纸盒子,沿路树干上手电一晃,见有个白花花或黑影突出基本就是。那蝉蜕壳的造型确实优美,高难度的空中下腰啊!
出壳了抖翅的时候最水灵,整个儿新生婴儿般水嫩。
我是不管它蜕没蜕变,都一把抓了扔进盒子里!
少的时候也就五六只,好收成时有三四十只一晚,就是在大院里晃一圈的功夫。
第二天,待它们长老成了,拿去--喂鸡喂鸭!高质量蛋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