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美国求学执教的见闻和感受(0) -- changshou
我们不妨来做个思考实验。假设从今天起,美国欧洲都受到莫名的攻击,一切都崩溃,就像90年代初苏联崩溃一样。这个时候,中国就成了最安全,钱也最多的地方了。那么,你认为美国的学术界的那些大佬们,会选择中国为基地,就像30和40年代,以及90年代那样?然后,一切学术文章都用了中文?然后后一代学术界的精英就以中国为基地了?
如果是那样,那的确是钱多人强为第一因素。否则的话,请再仔细想想。学术不可能脱离整个社会环境。学术研究和传承是非常脆弱的,需要一个社会的全力支持,而且这个社会的环境必须恰好,研究和传承才能继续下去。不是钱多和拉人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是,中国现在有那个环境吗?要建立起那个环境,给钱就解决问题吗?
说到这里,干脆再举一个极端的思想实验。假如那时老邱在美国也呆不下去了,中国又搞了个什么百泰斗计划,而什么百泰斗计划的评委是某某,你说说看,下面的情况如何展开?需要一些超级想象力吗?
对不起,我都有些佩服自己了,居然想了个“百泰斗”的名号出来,嘻嘻嘻,因此用了那么多面孔。
也请去我们的另一帖,专门谈脑科学的,请去那边谈小孩的脑发育。我们的帖是:
“培养各种符合逻辑、有创造力的思维模式。而这些思维模式并不是像本楼楼主认为的那样是纯天然的,即“聪明的”, 而是需要家庭和各级教育机构的培养和呵护的。”
说得非常好。这些思维模式,包括了做数学题的能力,但是又远远多于这些能力。
而中国又比剩下的如印度拉美俄国等在安全和财富方面强很多的话,美国的学术界的那些大佬们当然会选择中国为基地。否则他们怎么办?
不过学术文章变中文这件事倒一时半会儿不会发生。英语在国际学术界已经有了近代以前拉丁语在欧洲学术界的地位。就算说英语的国家完蛋了,其他国家的学者除了继续使用英语交流外也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
那个年代也不仅是只有陈景润做了厉害的东东出来,当时中国青年数学学者里面在好几个领域都不错。
钱多是好事,但是要会用,要给需要的人用。
现在貌似自然科学基金方面的腐败相当严重,相当严重。
中国国内数学环境不是钱少的问题,是做假,贪图短平快,以及山头的问题。
一种学术的环境,学术的气氛并不是用钱就可以买到的。
在我看来,中国的问题在于抽得太紧,昧国的问题在于放得太松了些
中国要放松,关键在于实行林彪在东北战场的战术---一点两面,就是专业课程要抓紧,其他课程只要稍加了解,在高一高二阶段实施学分制,---每一门课程的学分由省级单位出卷进行统考,统考通过获得学分,高三阶段则集中于专业课程学习。
为了避免这样的省级统考的敷衍,规定每次统考的最低淘汰率。
这样在高三以前是面的学习,高三就开始点的学习了。
一个是当年的老师,哥大毕业。另一个是学生。
不多说了,不然也许就要曝光了,这个圈子很小的
如何用相对论来解释篮球让地球产生g大小加速度的问题。
但是其它绝大部分基础学科基本都是需要大把的钱的,否则什么事情都办不成。所以陈景润时代其实是不行的。
经典的车中小球。 把小球放到车外,变成地球,系统同样成立。加速地球的是系统的惯性力。惯性力虚拟,用来加速宇宙也没问题。
不是说要回到陈景润时代,而是说我们要有当年的精气神。
现在是有了钱,但是精气神没了,类似于行尸走肉,很多人就是在混,在赚钱,而不是在搞科学。
惯性力--为了在非惯性参照系中使用牛顿运动第二定律而假想的附加力。
我们为了使用方便,这么做是可以的。但是为了探讨一个更合适的表述宇宙运行模式的方法,更深一步去理解宇宙,那么这种不求甚解就不好了。
摘几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