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抛个砖,胡侃一下大型弹道导弹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 constant
载实力的苏联不也率先挑衅?
美国战略空军也是很吓人的。
没有航天业的洲际核导弹威胁,拦截战略空军也很难。
核潜艇也很难防范。
无限堆积核武器原料,像当年苏联人搞的5千万吨氢弹再加十倍,假如苏联人研究不出洲际导弹,只需造一颗5亿吨当量的氢弹,用船随便扔到太平洋,也够世界人民喝一壶的。
而我怀疑超级大国、核大国之间出现危险的失衡,比如美国真的完成了丧心病狂的“星球大战”计划,可以完美拦截任何攻击的时候----没准,俄罗斯会在莫斯科造一颗5000亿吨当量的氢弹,把任何国家都吓死!
用人工装配,为了避免工程人员受到核辐射,不能进行更长时间、更复杂加工造成的?
呵呵,胡思乱想了。
看到那小型核弹头的精致程度,难免会想到机械手臂。
准确的说法是轻型反潜护卫舰。满载的时候也就1300吨的样子。与我们现在一个月出一条的056差不多是一个重量级的。这样一条小船不可能有防雷装甲带。面对一发即便是只有不到100KG装药的鱼雷也是无解的。因为鱼雷是水下爆炸。水的密度是空气的N倍。因此爆炸中传递给船体的力量也是空气中爆炸的N倍。更主要的是鱼雷在船体下部爆炸后,原水体与爆炸推送水体对军舰有个弯折的过程。(类似用手反复弯曲铁丝就可以将铁丝折断)所以水下爆炸的鱼雷很容易摧毁水面舰艇。
前辈的文章字字都是硬菜,多谢!
想着摧毁全球各大城市,那就只需要一种战斗部:两级起爆热核装置,重量1.5吨左右,当量200万吨到500万吨。至70年代初,5个常委国(就当TG已经取代常凯申了)都已具备了制造这样装置的能力;国际社会至今判断是否成为核大国的标准也是在此时划的线。咱们简称这玩意为大氢弹。
毫无疑问大氢弹很贵,但毁伤效果极佳,除了心理变态没必要再开发更大毁伤效果的装置了;不管有钱没钱只要能造那是一定要造,造到地图上所有大点儿的字都打了双叉为止。
造出了大氢弹,再把洲际导弹飞个全程,就算拥有完整战略威慑能力了。剩下的工作就是如何能在射前把洲际导弹保护好、在射后让弹头别被拦截。至此,这个国家在国防能力上算是有了底,不怕因为战争被灭国了。
大氢弹+洲际运载器的装备基本上算是建立强大国防力量的种种实现方式里最省钱的了,所以贫困如俄罗斯的大国反而会加速开发白杨M及亚而斯,以花费最少的方式巩固国防。当然现今的俄罗斯还不会像TG一样死活不承认战术核武器的合法地位,因为其还在吃苏联庞大核武库的老本,各类战术核武器多如牛毛,能用时当然要用。
---------------------------------------
而TG其实是很想搞战术核武器的。
滚滚苏军铁流对西德是致命威胁,对TG又何尝不是。翻开地图看看,TG的心脏地带离苏军最前沿集结地域最远不过一千公里,中间大半还是平坦的草原;想组织个依托有利地势的防御吧,最前沿阵地竟然只能设在离帝都不到三百公里的张家口;这是想上大纵深突击的经典教材啊,可惜只能当被打的一方。如此反纵深突击环境似乎比西德前线还要恶劣得多,要说TG没想过借助战术核武器瓦解苏军机械化集群突击,似乎没人相信。
可惜战术核武器是很费钱的,当时的TG确实拿不出来。单个的战术核武器肯定没有洲际导弹费钱;但战术核武器需求量太大,远不是地图上按字画叉那么简单。按理想标准,开阔地带消灭一个坦克连至少需要2枚千吨级的核弹,咱就说发发都命中,那对付国境线北边的两个方面军需要多少枚?1000枚估计还不太够。而TG在80年代能否拿得出生产1000发运载器的钱都要好好商榷一下,更别提配套的核战斗部了。所以TG要说:战术核武器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的;只要咱家有双闪光,那一定按最高标准战略报复。
其实TG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核资源大国,铀矿蕴藏量完全配得上常委国的身份;可直接把铀提炼出来造核弹那是连金三胖都舍不得做的超败家行为,怎么着也要放核电站里历练一下,变成了钚再造才能显出点水平。而TG的核电站规模明显和其常委国身份不符,可以说是少得离谱(这也从侧面证明了TG是真没发展战术核武器);这才是影响其战术核武器规模化的主要障碍。
---------------------------------------
按照美军单一整合行动规划,当舰载A6、A7攻击机的对陆打击范围开始涵盖苏联领土后,航母战斗群升级为战略打击力量,依托舰载机投掷核弹对次重点目标开展核打击。而当苏维埃红旗北方舰队、红旗太平洋舰队及黑海舰队并没有在远洋消灭这支可怕力量时,庞大的熊、逆火、獾机队就要载弹出征了。熊做耳朵和眼睛确定航母方位,獾做诱饵消耗其防空力量,最后逆火做主攻将其送入海底;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目的就是一条,拒敌航母编队于国境线1000公里以外。从解体后败家老俄流露出的资料来看,在80年代依托岸基航空兵对美航母战斗群进行打击的演练对苏军来说就是家常便饭,经常性大集群出击,心得体会让TG看了口水都能流干(可惜不知哪年才能实现)。
这样的历史情况能说明苏联没有与美航母战斗群进行近海大战的预计或主观意愿么,恐怕不能。
---------------------------------------
如果反舰弹道导弹能研制成功并顺利装备,在一段时期内确实是TG的杀手锏武器。
但做为一个准备长期华山论剑的武林高手,把宝都压在杀手锏上是不明智的。杀手锏短时间内确实能大幅提升自身的攻击力,说不定能做到独霸武林。可关键是眼下您也不打算真的杀谁、也没谁就挑明了要杀过来嘛,您说您费劲巴拉地练出个这杀手锏又不好意思马上就用;等您磨磨蹭蹭被逼无奈确实要用的时候,说不定对手已经有针对性地练出了金钟罩、铁布衫了。咋办,这会儿后悔当初没练以气驭剑了吧;剑走偏锋那是投机取巧,一代宗师哪有靠这个的。要我说咱还不如当初多耍点花招,能拖就拖、能赖就赖;争取尽可能多的时间躲起来该练啥练啥,综合提升武功水平。最不济咱把易筋经练完,内功搞扎实了,也能做到伤人不足自保有余吧。
觉得合理。呵呵,也许我是“伪”军迷,或者说仅仅是看了些涉及军事、政治的新闻、书籍而已,资料不足,得到的结论也就似是而非,或干脆没有什么结论了。
其实,我觉得中国不仅战术核武器很少,(比如像苏联空军用的“空对空核导弹”根本没听说有,),战略核武器的运载工具、弹头数目也好像少的可怜,据说才240发?
美国的重点城市似乎没轮遍啊?
比如住在纽约的河友,中美对射核弹的时候,显然没有小石城的河友安全----算上穿越反导系统,240发,就算多弹头,能扔到美国朋友头上的,恐怕顶多毁灭牛妖等重点城市,灭亡3、5千万美国人而已。
而美国的核弹头数目,足以把中国从南到北啃一遍。
难道就没人敢设想,万一美国统治阶级在经济危机中狗急跳墙了,依仗反导系统,一举核平中俄法英?或,干脆就核平中国赖账,顺便讹诈其他国家,以核武力建立霸业统一全球?
哈,扯远了,太离谱夸张玩笑了。
不过呢,电磁炮、空载激光反导系统、武库舰、电磁弹射航母、外骨骼战争机器、无人战斗机……这些武器,未免也太科幻了点,与其他国家的军事水平拉的有点远。
广岛长崎之前,谁能料到美国人真敢扔核弹呢?
2颗炸弹杀了几十万人,而且还要继续扔下去,彻底把日本人的精神打垮。
假如美国人的反导系统真的无懈可击,有了坚不可摧的盾,又有无坚不摧的核力量----会怎么样呢?
难道其他主要国家直接认输,承认美国霸主地位?
看到最近美国无人机随意在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拉克等“失败国家”随意轰炸的新闻,我不禁怀疑,美国人即使在英国轰炸“恐怖分子”,恐怕英国政府也只能忍受吧?
说啥进入社会就会被磨平棱角,那是因为智商不够。
假设敌预警机在我前线500公里外徘徊,我方被其指挥的空中力量有效压制。怎么干掉它?
最终的手段肯定是传统意义上的主动/双模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只要导弹的自主截获了目标,预警机很难跑掉;分歧与难点在于,如何把空空导弹推进到预警机附近。
两种实现模式:
一,高速飞机、飞航式火箭搭载。MIG-31搭配巨型空对空导弹就是这种模式,TG完全能买到,价格也能接受;但这个模式不能保证一定成功,多少有点神风特工队的意思。
二,利用中程弹道导弹做载体,把空空导弹作为载荷送过去。这就回到之前反复探讨的问题了,到底送到哪里合适?其实送到敌预警机可逃逸区的中心最合适。前面说了,这个逃逸区最大半径为150Km;那么被再入飞行器在25Km高度释放的空空导弹需要采用追击引导法攻击150Km外的大型慢速目标。考虑到空空导弹被释放时可以是很高的初始速度,那么采用冲压发动机保持M5的速度居高临下追击,看来并不难实现。
1.弹道导弹的瞄准是个什么概念,有哪些处理内容?前面不是已经接收到打击目标的信息了吗,为什么还要再瞄准?
2.白杨为什么要竖起来再瞄?为什么不可以在躺着时瞄好呢?这样也可以减少暴露时间嘛。
3.瞄准手举着镜头找惯性器件的小窗——这是在做什么?可否再进一步解释下?
多谢!
拿亚音速大型轰炸机来说,现有主动寻的空空导弹最大有效射程多少?
发射后对方会立即发现前提下……
另抗干扰能力如何
伯克级能被小艇炸个大洞、提康德罗加级被水雷整得很惨,都说明当代军舰的抗打击能力相比大舰巨炮时代是严重下降了。就算不是所有国家都会傻到用民船标准造军舰,但成本问题依然严重影响战舰挨揍后的生存能力。
所以我认为在不退回到主甲板敷装甲的老路上以前,一枚M2的飞航导弹搭载500Kg当量战斗部采用过顶攻击命中一艘万吨级现代化战舰的舯部,完全有能力将其当场腰斩。
------------------------------
至于美国号的挨揍秀,我是这么看的:
首先航空母舰造价极高,作为海军的核心在结构、装甲、抗爆上省钱有些说不过去,毕竟更值钱的地方多了还都没法省。所以航母的耐揍能力和其护航军舰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临场表现没有互相借鉴的价值。
其次美国号是常规航母,自身的燃油、淡水储备要比后续核动力航母大得多;既然是当靶船,自然要把油水放干净,那就等于平白多出了一堆浮筒,抗沉能力自然大幅攀升。
最后美国号诞生于冷战初期,海军要想在"只靠导弹决胜负"的理念中继续得到重视,必然要把航母摆在核攻击急先锋的位置上,积极参加单一整合行动依靠舰载机投核炸弹;用途决定设计理念,跑人家门口投核弹必然要担心被核鱼雷、飞航式核导弹报复,虽说都不太可能精确命中,但舰体总要能扛住周围的核冲击才行,于是大幅度针对性强化设计就是顺理成章的了。这样看早期的航母抗打击能力应该比现在的航母高不少才对,毕竟没有具体需求了就没必要在维持这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