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新疆印象 -- 大西洋14
新疆,中国最大的省份,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小学学地理的时候,对新疆的形象记忆就是“三山夹二盆”,北部阿尔泰山,南部昆仑山,中间则是天山。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是准噶尔盆地,天山与昆仑山之间是塔里木盆地。开博之后,写有关汉字系列时,又八卦了一下“疆”字,说这个“疆”字古代没有,是康熙造的,表示部分第一横表示阿尔泰山,下面第一个田字表示准噶尔盆地,再一横表示天山,第二个田字表示塔里木盆地,最后一横表示昆仑山脉,部首一弓一土。什么意思?疆就是需要我们用弓箭去保卫的土地。八卦自然是胡说,是为上者歌功颂德的玩意。
疆自古(甲骨文)有之,引说文解字:
回过头来再说儿时脑海中的新疆:听过“克拉玛依之歌”知道新疆有石油;读了《西游记》知道火焰山地处吐鲁番,是中国最热的地方;还知道新疆水果很多,马奶葡萄又大又甜(当年没有吃过),极偶然的机会会吃到葡萄干,确实比京城能买到的要大的多。上了中学,知道了天山是新疆的象征,东西横贯新疆中部,习惯上把天山以南地区叫南疆,天山以北地区叫北疆,哈密、吐鲁番则称为东疆。除此之外,零零碎碎、八卦式的印象就是莽莽昆仑、雪山、牧场、沙尘暴及其他了。
关于新疆,除了唐僧西天取经吐鲁番遭难,正史也读过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那是2000多年前的事了,汉武帝为攻打匈奴,派张骞出使大月氏国(伊犁地区)。张出使期间两次被匈奴扣压,历经三年才得以回到长安。张向汉武帝出使情况,自此,“西域”一词正式出现在中国史书中。
又扯远了,再回来。实际上,47年前曾经去过新疆,自然不是旅游,而是“煽风点火”去了。除了乌鲁木齐,还去了石河子,也没什么印象,大概知道那是一个内地青年支边建起来的城市,与江西的“共青需”差不多的意思。参观了一个用甜菜制造沙糖的工厂,一股甜臭的味道,极不好闻。
本月中(10日-21日)又去了新疆,当然就是纯粹的旅游了。参加的是一个摄影旅游团,一位摄影爱好者,也是我的老同学老朋友牵头,包车旅游,路线由新疆后影协会安排。走的不是传统的南疆、北疆线路,而是中疆天山腹地。之所以选择天山腹地是因天山申遗刚刚成功,四个点去了两个。旅游旺季、十一长假已过,游人不多,景点秀美。虽然有些辛苦,十天行程3000多公里,每天披星戴月,清晨七点(相当于北京五点)起床,晚上八到才能到达吃饭住宿点,还有两天晚上住在牧民家,睡大通铺,没电少水,洗漱不便,不过,观赏到不少大都市中不可能看到的美景,实在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游历。
此次新疆游给我的印象是,不到新疆不知道什么叫辽阔,不见天山不知什么叫壮美。内蒙古也有着辽阔的草原,却没有大山做其背景;云贵十万大山挺拔俊俏,缺少的是广袤的平台。只有在新疆,莽莽的高山与广袤的草原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蓝天、雪山、青松翠柏、橘黄色的秋叶,草甸、羊群、骆驼、毡房、牧马人,构成了一幅幅令人陶醉的画面。
无图无真相,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从网上下两个博格达雪山的片,充个数吧。
博格达雪峰位于乌鲁木齐附近,海拔5445米,在乌鲁木齐市任何地方都可见到。离开乌市当天,赴机场路上见到(10日抵达时是晚上,没见到),山腰隐在雾气之(乌市为一盆地,污染亦很严重)中不见,雪峰浮在云端,真乃“天山”也。正所谓: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先把坑挖下,慢慢填了。
不到新疆不知道什么叫辽阔
那种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沙漠,远处横亘的天山,悠闲的牛羊……
美不胜收
新疆是个好地方
期待楼主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