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老照片】老画报上的TG潜艇部队 -- 潮起潮落

共:💬142 🌺69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老照片】老画报上的TG潜艇部队

某天,翻阅一本美国出的《远东各国海军指南》,这书已经很老了,1978年出版的。里面有几张TG潜艇部队的照片,看后有似曾相识之感。仔细回忆一哈,忽然想起照片曾登在早年间出版的人民画报上。经过努力,终于找到出处,《人民画报》1974年第2期上登过。小有成就感。顺带一问:有看过这期人民画报的么?对这几张照片有印象么?

捎带手把图片说明也敲了下来,有请感兴趣的过目。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艇长在认真练习使用潜望镜,以便进一步缩短观测时间”。这张照片拍得挺赞,艇长眼里有杀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轻潜水训练”

曾参加过在码头搞的逃生训练,跟这个不同,是从发射管往外爬。

话说那次有个哥们儿进了发射管很紧张,注水后使劲敲发射管。外边的怕出事,赶紧打开后盖,结果多半管的海水直接涌进了舱里,差点把锚机淹了。出管后这哥们儿推说耳朵疼,可能是关在黑洞洞的发射管里幽闭恐惧症犯了吧?其实没啥大事儿。一个老兵气得够呛,直接一脚踹倒~~~~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舵信班长(右)除掌握操舵技术外,还认真学习理论知识。这是他请水手长给自己上舵力分析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鱼雷兵为鱼雷发射做好准备工作”

潜艇的主要武器是鱼雷,加之鱼雷舱相对宽敞、耍的开,所以记者们都爱拍鱼雷兵,因此鱼雷兵是艇上出镜率最高的专业。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远东各国海军指南》。美国海军学院出版社,1978年出版。照片是从这本书里翻拍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找了找,发现那篇报道刊登在《人民画报》1974年第2期,文章的标题是《为了保卫祖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为了保卫祖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些照片登在《人民画报》1974年第2期,这是该期封面。

通宝推:mooncarxy,天天向上A,constant,本嘉明,kk,
家园 这么好的帖子咋就没人回复捏

哈哈,我来顶一下!

家园 这封面画我一定见过,可惜我只见到封面,没见过里面的内容

封面我用来包书皮了。

家园 是,封面纸厚,那时常用封面包书皮

内文纸薄,用来包作业本。此外,画报纸用来叠弹弓枪的子弹、叠纸飞机、拍元宝之类。

家园 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为了确保能从鱼雷管里爬出去,是不是潜艇兵的身材都一定要控制好呀?

而且增加了潜射导弹(巡航、反舰)之后,如果这些导弹垂直发射,或许可以设计能从这些垂直发射位弹出的可反复使用的救生舱。或者像美军用于特种作战的潜艇一样,有专门的小出水舱。

家园 鱼雷管内径比较大,只要不是相扑选手体型,

艇员都可以爬出去。

除了鱼雷发射管,也可在升降口逃生,垂发管搞逃生未见报道。苏联从第三代核潜艇开始,都设有集体式逃生舱(设在舰桥),世界独一份。

家园 替大胖子占沙发
家园 潜艇里的地方和坦克里有一比

坦克里装满弹药后身都转不过来。但在里面的时间毕竟比较短。

家园 个人感觉还是坦克更挤些
家园 鱼雷533mm,一般人孔480mm,还有更小的450mm

,就是发射管太长了,不好爬,费时间。

家园 应该是太有成就感啦!要是我找到的就绝对太有成就感
家园 库尔斯克之前还是之后?
家园 库尔斯克号为奥斯卡级

苏联三代艇分为攻击型核潜艇、飞航导弹核潜艇与弹道导弹核潜艇三种类别。

奥斯卡级为第三代飞航导弹核潜艇,设有集体逃生舱。

第三代攻击型核潜艇还有阿库拉、塞拉级、M级,这些艇也都有集体逃生舱。

第三代弹道导弹核潜艇台风级也装了逃生舱。印象D-4级没装逃生舱,是苏联唯一没装逃生舱的三代艇。

家园 但呆在里面的时间短。
家园 参观过两条美国二战的潜艇

以我中国人的中等身材在里面都感觉转不开身,走出去的时候长出一口气。真不知道水兵在里面是怎么生活的。

据说美国潜艇上的冰激凌特别好吃,别处没有。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