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获取知识这件事本身有意义吗? -- 黄土布衣
如果有,那么有多大的意义? 跟道德比起来呢? 随着年龄的增加,越来越觉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正是东西方文化分歧的根源。换句话说,如果世界是未知的,那这个对一个人来说有多恐怖? 这种恐怖会多大程度地促使这个人去寻求知识以消除恐惧感?
当然了,探讨这些问题都是“没有用”的。
有知识的人更能理解世界,适应世界的变化。当然知识是中性词,如果“好人”有知识,能够更“好”地去做“好事”,如果“坏人”有知识,能够更“坏”地去做“坏事”。
被我绕晕没有?嗬嗬
在实现星际旅行之前人类就灭亡了,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获取知识再多也不过是在太阳系里面打转转,在地球上讨生活,科学技术的的发展只会加速人类的灭亡。
中国人的天地人和宇宙观趋向于认为世界已经没有未知,失去了探索的动力。
对您这个问题的理解,我仍停留在那本书的水平上。
简言之,知识(号码博士)无法带来心理的安宁和大快乐,但已经是人世间能够提供的最好的东西了。要想寻找那种只有梦中才有的至真至善,要么仍然处于蒙昧时期的无知状态,要么就只有到死神那边去找,而作者貌似认为这两者其实是一回事(最后一章小约翰发现他们两个实际上是在一条船上)。
与其坐等着中基因大奖,不如学习如何直接打开奖金箱子,把奖金全分了。反正人类学会农耕之后,很难想象猩猩也还有机会自己进化出文明。之前出非洲的直立人可不只一波,但智人肯定是最后一波,因为奖金分完了。
“我知道得越多,就越觉得自己无知。”这是名言了。如果未知带来恐惧感,那么求知只会带来更大的恐惧感,这种正反馈会将人带入难以承受的境地。因此解除恐惧的方法不是求知,而是退回到已知领域,即心理舒适区。打个比方:你在黑夜中的篝火旁,四周是无限的黑暗,如果你对黑暗感到恐惧,那么合理的做法不是走进黑暗,而是和篝火靠得再近些。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求知的目的是获得比其他物种群体或个体更大的竞争优势。如果森林没有消逝,足够养活古猿,他们也不会走下地来。一旦求知带来的收益大于探索未知所支付的成本,那么求知就是经济的。这种经济到达一定程度,就会纠正人的偏好,将“求知”的需求层次从“安全”提升到“尊重”甚至“自我需要”。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大大提升了求知的效率,使反对求知的行为变得无利可图,而对现代科学体系掌握的差距就造成了东西方文化分歧的表象。
至于说根源,要看有多深,深到一定程度东西方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分歧。
因为不去获取知识的人,绝大部分都在历史长河中被淘汰了。。。。。
朝闻道,夕死可矣
“获取知识”太平,换作:探索宇宙本质规律如何?
另外,真理、真知,从来就不光是世界观,更是方法论,说得天花乱坠,结果寸步难行,必为伪知;
最为重要的是真知对于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掌握了这种本质规律,必然先知先觉,高屋建瓴,势如破竹。
真知难得,难在去伪存真,更难在心魔难除,偷心不死永无出期。
据我所知的第一人是孔子。他说“六合之外,存而不论”。那么,凡是我们观察不到的东西,都不在他考虑的范围内。 比如说抽象的“点”,“面”,“平行线”“原子”这些真实世界上不存在的概念因为不在日常观察的范围内,就一直被他和他的最随者们忽略了。 他更关注的则是经世济民,礼乐天下(道德),所谓的“朝闻道,夕死可矣“,也主要是指治理天下的”道“。
我所质疑的,正是孔子的这种“存而不论”,对抽象的宇宙本质规律莫不关心观点。
del.
del.
首先要搞清“知识”的含义。这一点很多人容易把它和“信息”搞混,让人觉得“知识”很有用。
比如说,某人要从西安去天津。他必须知道这样一些信息:没有直达天津的列车和航班;有西安到北京的列车和航班;这些列车和航班的票价及时刻信息....
当然,他必须知道这样一个(地理)知识:北京和天津的地理关系,二者很近。
最后,他还要知道北京-天津之间有高速、高铁等交通工具。
从上看,他出行一趟,只需要较多信息,而知识则需要的很少。也许有人会说,汽车、火车、飞机等等不是人类知识的结晶吗?是的。这些知识,对于行人来说,无需知道,只要有钱买票就行了。
因此,获取知识对于人类的群体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事,但对于某个个体来说,则轻微的多。
不过,对于某些特殊的个体,则又有不同。王小波有篇散文叫“思维的乐趣”,就谈及过这个事情。对于一些“科学痴”来说,获取知识就是获取快乐。
可惜西西河不是知乎,否则下面会有10000+字的回答和无数个赞。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提法及其失败,所以才会有1895年割地赔款之后的严复翻译兼再创作的《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这里要提一个观点,没有哪个树木能大于整个森林;这个世界是一个统一的相互密切联系的整体;宇宙、生命、人类社会,如果说宇宙是森林,生命不过是一颗大树,人类社会不过是树顶的一片叶子;不追根溯源,企图通过一片叶子看透一片叶子,归根到底,也就是一片叶子的层次境界。
另外,还要说,其实也说过很多次,毛主席的《认识论》《实践论》说得很透彻,实践而来的感性认识,必须通过思考,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第一次能动的飞跃;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这是一次意义更为重大的飞跃,这是因为:第一,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改造世界又需要理论指导。第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相互区别的。第一次飞跃主要是认识世界,第二次飞跃主要是改造世界。
我这里不是全面否定孔子和中国古代哲学,但历史就是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过程;孔子和中国古代哲学面对列强坚船利炮背后的西方科学是明显失败了,必须扬弃其中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部分,同时又要保留其中合理的部分,以求更加贴近实践和真理。
所以,要建立切实管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首先从历史出发,纵览人类的认识轨迹,然后,从底向上,宇宙<自然科学>、生命<生物学,古生物学>、人类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哲学>
这才有点用处,否则局限在孔子“六合之外,存而不论”钻牛角尖,那和死搬公元6世纪《古兰经》的原教旨主义者有何区别?
另外,还要提一个问题: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众所周知,地球的一切繁盛来自太阳,太阳是靠内部的核聚变来提供能量,现正处在稳定的中年期,而40亿年后,太阳将成为一颗红巨星,地球上的生命(如果还有的话)将迎来灭顶之灾,请谈一下你对此事的看法。(提示:"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齐奥尔科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