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古老原创〗【佑派的敬礼】 之 [关不掉的收音机] -- 小人书

共:💬31 🌺1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大明英烈也挺好

喜欢常茂这小子

家园 读初中时,班上一男生有小半导体,他牛!

第四节一下课,一帮人立马围在他身边,为了听《肖飞买药》那个“解老转儿”!

听得入神,不要吃中饭了

家园 关不掉的收音机,永不消失的无线电波

记得最初,家里有一台电子管收音机,是上海无线电二厂生产的红灯牌。前脸的下部,象级楼梯似的并排探出几个按键开关,象牙白的颜色,让人想起手风琴。右上角是个“猫眼”,每当打开收音机,一片深绿便从中间裂开,向两旁拢成窄条,露出荧荧的绿色光底,仿佛幕布拉开显出舞台,我便知道,演出开始啦。

我那时相信,里面一定藏了许多小人儿,时常会对着“猫眼”,使劲向里面寻找张望。即使后来有了电视,我也曾想过,要是“猫眼”也有九寸大,或者哪怕只有四寸,那些小人儿都能让我给找出来。听节目的时候,要是有小朋友找来出去玩,我就会马上关上收音机,然后叮嘱爸妈不要对纽换台,惦记着回来接着断的地方往下听。回来后却往往发现,节目已经没有了,就会埋怨爸妈是不是动过了。次数多了才明白,原来节目是不等人的,错过了也就错过了。

收音机用得越来越熟,对出来的台也越来越多,实在找不出新台了,就把旋钮使劲地向两端拧,盼着能蹦出一两个新台来。虽然没碰到过皮皮鲁的遭遇,却也让我找出些不一样的来。只记得当时,父亲忽地从侧后冲上来,一把抢过旋钮,两下就将标示杆对到中间,然后随手拿起枝笔,在收音机的前面板上画了一道竖线,转过头来铁青着脸对我说:“以后对台,不许越出这条线,要不然就不许你开收音机。”母亲走了过来,用手胡鲁着我的脑袋,对父亲说:“他那么小,懂什么,别这么严肃,再把孩子吓着。”父母还是低估了我的政治觉悟,那软软嗲嗲的女声刚冒出来,我马上就认了出来,肯定是个国民党女特务,和电影里的声音一模一样。那时对国民党女特务,有种说不出的畏惧,觉着自己要是让敌人逮捕了,即使严刑拷打,我也不会说,敌人肯定发现不了我是好人,但就怕送来个国民党女特务,那样可就全露馅了。后来经历了风雨,茁壮成长起来,再也不怕任何的考验了。

收音机一个接一个地添,节目一茬接一茬地播,听得最多的还是音乐、曲艺和小说、评书。当然了,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党对群众的关怀,也随着电波传入千家万户,使我幼小的心灵也不停地温暖着。听过的曲子,留下深刻印象的很多,其中有两首,一个是《北京喜讯传边寨》,另一个是《火车向着韶山跑》。这两首曲子,给我小时候留下个奇怪的印象,觉着党找群众靠的是电波,群众找党还得靠火车。后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调频立体声节目,有个音乐欣赏栏目,介绍的曲目涉及古今中外,很多人最初的音乐知识,大部分是从那里获得的。曲艺可就更多了,除了大家熟悉的相声和快板书,还有单弦、三弦、琴书、时调,光大鼓就有五六种,那叫一个热闹,现在恐怕是都听不着了。小说听的多的,要数曹灿和关山,后来又出了个王刚,就是那位和?|专业户,说《夜幕下的哈尔滨》起家的。有一阵听小说,还听出个副产品来。忘了是哪个台了,中午播小说前,有段十五分钟的农村节目,让每每提前打开收音机的我,了解了不少农村的大好形势。节目一开始,上来就是一声亲切的问候:“农村公社的干部社员同志们,大家好。。。”紧接着就是播报消息,诸如:“XX公社XX大队XX生产队的社员同志们,夏秋大收期间,在村党支部书记XXX的 带领下,不畏酷暑,战天斗地,意志昂扬,取得了丰产丰收的好成绩。。。”其实印象最深的,还是在节目首尾和节目中间串联时播放的音乐,是三首二胡演奏的民乐协奏曲,每天都来一遍。后来也都知道了名字,开始曲是《大姑娘美》,中间过渡的是《喜洋洋》,结尾曲是《花好月圆》。要说具有五千年文化的中国农民,真是高效实干,从开始相亲介绍认识的《大姑娘美》,没几下就到了结婚办喜事的《喜洋洋》,十五分钟后已是入洞房的《花好月圆》啦。“小人书"提到的袁阔成播讲的《肖飞买药》,什么时候开始播的,没有什么印象了,只是记得,当刘兰芳在路边电线杆上的大喇叭里,嚷嚷什么“枪挑金花咕嘟,锏打银华咕嘟,摔死铜花咕嘟,撞死铁花咕嘟”的那阵,好像播过几回。那里头,除了在药店里说的那个“什么药汁儿药面儿白药片儿,纱布绷带二百二”以外,当绑完毛驴中队长或是猪头小队长以后出得药店,还有另一句顺口溜。说是肖飞携着裹药的包袱,迈步出了店门,看见鬼子的跨斗摩托停在那里,“突突突”地响着还没熄火,自行车也不要了,飞身片腿骑上了摩托,肖飞枪打的准,骑摩托也有一套,那是什么“一档推,二档拽,三档没有四档快”。还真没开过,也不知道说得是不是真的。

到了这边,比出来之前,听收音机的时间好像还多了。这边的电台实诚,播新闻的是二十四小时全是新闻,放音乐的是曲子白天黑夜地连轴转。听的是车里的收音机,通常是早晨出门的时候听新闻,晚上回家的时候听音乐,堵车的时候听着音乐,不知不觉地就蹭到家了。

元宝推荐:雪个,
家园 印象最深的是在收音机里听姚锡娟的长篇联播《红楼梦》

从此对姚锡娟的印象好的不得了。

那年唐宋诗词朗诵会的人马到了珠海演出,我还特地去后台请她给我签了个名

家园 姚锡娟是配“幸子”出名的啊

我一直把她想象成山口百惠的模样。是那模样么?

家园 写得好

“天气形势预报”您听过没有?在天气预报之后,非常慢的语速:下面播送,天气,形势,预报。八千,八百米,上空,有一个,高压气层。。。。。。那声音也跟女特务似的。

您这个绝对不能作为跟帖了。我想转贴到我的坛子去(清谈天地的一个版块),可以么?

家园 就是跟着凑个热闹,衬个景

没什么不可以的,高兴就成,我倒是没什么限制。

我记忆中的是“天气形势与海浪预报”,女广播员那叫一个耐心,陆上这里多少帕、海上那里多少米,挨着个地数过来,大概能念上半个钟头。

家园 那时侯的广播剧《希腊棺材之谜》很经典

还有各种电影剪辑,《流浪者》、《追捕》等等里面的歌曲好流行

家园 我家那儿是长江水位通报,

“......重庆,重庆,xxx米,涨,涨......城陵矶,城陵矶,xxx米,落,落......”慢条斯理的,催眠。

家园 那大概是嘉陵江吧,要是水冲起来,就没人打瞌睡了
家园 善良的人们啊,

纪念一下平凡的世界吧,还有那永不倦怠的播音者 李野墨同志。

家园 我觉得姚配的最好的是电视剧《海蒂》

同时配老奶奶和海蒂两个角色。

姚的丈夫是《大浪淘沙》的一个演员,记得姚是圆脸。

家园 《追捕》来啦

[MP=320,240]http://media.chinaradio.cn/chi/net_radio/entertainment/eg040611011.wma[/MP]

家园 拉兹之歌

[RM=320,240]http://ccit.musictea.com:8006/bj1999/else/dance/dance_folk2_07g.rm[/RM]

家园 呵呵,看小人书的文章就是享受:)

虽然不再听了,还是怀念那个年代。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