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茗谈(117):细浪艇(一) -- 本嘉明
这真真难顶。 还好没老人家, 不然就糟了。
看来我大姨子家要自备发电机是对的。
不过我劝她搬来加州算了。 本大也来吧, 反正儿子也大了, 这边的大学还是不错的。
感觉与二战时日本用于特种作战的“甲標的”艇的思路有点像,这种艇的攻击武器为2枚鱼雷。
甲標的造了一百余艘,取得的战果不大,对战争进程的影响也不大。
454公斤其实就是1000磅
比如可以钻到海底里
大群细浪艇的战术感觉说穿了还是德国人的狼群战术,问题在于若潜艇要构成集群攻击力恐怕彼此间得有协同,若在巡航导弹攻击距离(上百公里)这个尺度上,潜艇之间如何协同?若要靠近点,问题在于,敌人若用飞机集中反潜,可不就一锅端了么?
坐等本大雄文。
1.住独立屋半独立屋的,很多人搬到地下室。地下室冬暖夏凉,因为有锅炉房热水器,所以一般温度都比楼上要高几度。如果是中青年,衣服多穿一点,可以抗过去。
2.老人的确难熬,如果没有子女照顾,在家里肯定熬不过去。
3.目前为止,似乎在家里取暖不当造成的伤亡比冻死的人要多。
4.最难熬的是平安夜晚上,气温达到零下15度。现在已经慢慢升温了。
5.据说最后没通电的,都是难度最大的。
这次大停电,据说是多伦多开埠以来最严重的。物资倒是不匮乏,超市商场只要没停电,都有充分的食品和饮用水供应。
停电不但影响照明,还导致无法煮食和供暖。多伦多大部分家庭的炉灶、供暖和热水系统都要用到电力。所以停电的当年,华人超市的瓦斯炉就卖断货了,很多西人则去买发电机。
停电加上低温和降雪,真是雪上加霜。周日周一周二那几天,没停电的MALL和图书馆积满了充电的人,也算是一景。但他们都只开放到24日下午。平安夜晚上,气温达到零下15度。即便如此,政府开放的避难所还没有客满,大部分人都选择1,在家硬抗;2,投亲靠友;3,住酒店旅馆。
1。航母只是战斗系统的一个节点,其他高科技武器也是,并不能因一两个节点的优势就能改变战场态势。最重要的是战斗系统的完善,一个节点处于劣势或完蛋了,能有另外的节点补上才是。
2。航母与陆航对比的优势在于平台机动,劣势在于数量。航母战斗群弱点在于被发现后,无法与陆航战机拼数量,当然如果战机都代差了就一切免谈。
3。上世纪为何苏联推崇反舰导弹,在于战机作战半径和导弹射程。如果导弹能在航母战机作战半径外发射(无论舰载还是空载),或有战斗机掩护突破进入射程发射就行。
最初都以为经过严格推算,后来才发现就是英制换算成公制造成的
“细浪艇支队”不是野战军,而是警备区。
这是“(手机的)蜂窝分布信号基站”模式,在“瓮城海域”里划20个“街道”,每片儿一艘细浪艇,20条艇熟门熟路,在自己的自留地里随便找个猫儿洞一蹲,绝对静音,就隐形了。美日的潜艇过来,你照走,我不露面,全程监视,直到走出这片儿。在海底铺一个秘密光缆网,每个区片里都有几个接入口,伪装成礁石/沉船等,潜艇定时过来用机械手接入,打卡签到报平安,顺便同邻艇和总部联络。
快打起来了,就再派10来条艇(可以是细浪艇,也可以是明级,宋级啥的)过来,大鸣大放地在全海域巡逻,谁也不许过。那20个片儿警仍然不出声。美日的潜艇敢动那10个巡警,便衣路人甲就在背后下刀子。美日的反潜机要飞来,不就进了咱们“东海防空识别区(二期)”了吗?拿竹竿捅下来。
和平时期,这一片的海底控制住了,美舰在水面上跑,不就是个虚面子吗?任他费那个油钱。围师必阙,中国要是从水面到水下,把这一片都占死了,俄国,日本,韩国怎么透气?人家不急眼才怪呢。咱们“让开大路(水面),改走两厢”。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我们回头再细讲这事儿。
以正合, 以奇胜, 有了水面力量, 加上这个细浪,把两方面都照顾到了。问题是水下通讯网不好建, 如果接入点固定, 时间一长肯定暴露, 成了细浪隐身和机动性的大罩门。
我估摸着md版的细浪工程,已经在我们的周边海域布设多年, 只是人家用的不是潜艇,而且只注重情报搜集和监视而已。 要搞我们自己的细浪工程, 得先破了这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