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美军的M1A1/A2到底能不能被击毁 -- 百战长缨
在城市战中,攻击方向可以变换的更容易,背后的装甲相对薄弱,感觉抗40的火箭筒还是可以的,但是顶盖绝对抗不住,挨上一发,就完蛋。
但是谁又有那个实力和美帝争取制空权?
美帝的反装甲力量是空军(航空兵),而不是靠坦克对决坦克。
炮和弹不能分开看,干爹M1用44倍径的,但是弹好,L2A6/A7用55倍径的Wu弹是不行的。不过汉斯的DM53长杆穿甲为900毫米,极限号称可以达到1040(这个估计是个例or忽悠)。
125的炮毛子目前肯定不行,2A46M打3BM42(T80和T90都是用这一组合)2km距离穿深450毫米,不能击穿M1主装甲。
以现有的技术和装备来说,毛子炮+弹不太可能有太大的质的飞跃——因为第三代T系列已经很难装填比3BM44M更长的炮弹了,除非对自动上弹机进行重大改进。
里面的间隙装甲用的是沙子=。=
顺便还有个毛子比较恶心的事情:
出口到伊拉克的大部分是BM17是BM15的训练弹,你没看错就是训练弹。BM15是钢芯前面夹一块钨或贫铀,为了夹得住,前面很粗。而BM17是训练弹,目的不是为了穿甲,而是要模拟BM15的弹道。虽然没有夹那块钨或贫铀,但前面仍然很粗,穿甲还不如前后一般粗细的钢芯弹...
结果交手了,那是一边倒,没办法。航空兵太强大了。如果美帝没有制空权,F111,A10,AH64根本没有机会。
M1那是最后才用的。而且由于观察瞄准火控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更别提穿甲能力了。
M1可以脱离接触,与T72保持距离,这个距离超出T72的击穿射程,而M1还可以打得准,更能打得穿。一边倒不足为奇,夜战更是一边倒。武器的差距太大,除非是遭遇战,或者是突袭。貌似伊拉克的军队没有几次这样的案例吧。
几轮空袭下来,都完蛋了。
四天。想起来解放战争时期,国军将领说过的一句话,就是五万头猪,共军三天也抓不玩。
哪个国家的出口版都是猴版,只是这个猴子的似人程度不同。苏修的出口,那是绝对差别最大的。一贯皮厚心黑,不奇怪。别说伊拉克是猴版了,就是苏修自己的T72,要跟M1火拼估计都占不到便宜。
武器只要不是代差,人的因素就是决定因素。怎样的作战斗志,怎样的牺牲精神,怎样的战术素质,才是关键。
就算人工装填在开始阶段不算很慢,但是,战损一批装填手后怎么办?新人不熟练,无法达到以前的装填速度。自动装弹机因为不需要装填手,就不存在相应的训练问题。
想办法已经属于无奈之举,还真的能当饭吃吗?导弹二营创造了奇迹,才有那样的好事,军中单位个个都创造奇迹?
这句话应该对美军说更合适。
你真是不把志愿军战士当人看。朝鲜战争的苦,不是常人所能想象的。本站就有华虎兄的一个帖子,你可以仔细看看。
http://www.cchere.com/topic/126187
此外,虽然毛泽东力排众议最后出兵了,但战争的残酷依然远远超过毛泽东的想象(其实是他对现代化的战争水平认识不足),以至于他的很多战略与战役设想都没有能够实现。更不用说其他政治局委员开始都不同意,他们的见识也不是白痴和傻子的见识。
但是没见过窝弹区中弹的例子。
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只用了31小时就占领了科威特全境。法赫德亲王如果当时在北京的话,他根本就来不及赶回科威特去。
当时有两个地方发生了较惨烈的战斗:国防大臣艾哈迈德组织了科威特士兵在国防部大楼抵抗,并战死;法赫德亲王及两个儿子组织了王室卫队在达斯曼王宫(科威特元首官邸)抵抗伊军,也都战死。
二人及下属分别为科威特军人及王室挣回一些脸面。
太祖说过: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您这正好反过来了,战术也藐视。
炒面这一项,就够忙活了。连周公和朱老总都动手炒面了。
武器的差距轻武器相比不大,但是火炮这里差距相当大,而现代战场上大部分的战果都是火炮杀伤的。几乎没有制空权,后勤压力的更大,后期能打坑道战也是后勤改善的结果。地形因素也是有利条件,如果是大平原,估计。。。
另外米格走廊不值得夸耀,那是米格的短腿造成的,前线是没有制空权的,只有高炮和高机。
战死14万+,重伤也差不多这个数字,貌似最后因病致死的还有四万多吧,一共损失了四十多万还是可以的。相比美军,受伤了有直升机接走,我们呢,只能等着炮火封锁完事了才能运下去。连毛岸英都给凝固汽油弹烧死了,别说普通的士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