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越南在重蹈历史覆辙? -- 唵啊吽

共:💬46 🌺30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越共现在是进退两难

越共想要美援,可美援的前提就是越共下台。但是越共又不想下台,问题是越共的政改走得太远了,要美援下台的可能性非常大。现在越共是进退两难。不过,对于土共来说,越共不作死,就不会死。如果非要作死,也只能由他去了。天要下雨,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家园 我觉得事情没那么复杂

我觉得没那么多阴谋论,只从中美博弈的主流观点就可以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而且这几年双方的博弈基本都是这个逻辑:

1. 美国关心的是在亚太地区的话语权和安全架构。而不是南海那点油气。保住美国在亚太事务上的老大地位,这是重中之重,为了这个目标,美国是可以无所不用其极的。从目前情况看,决心很大,困难也不小。

2.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过去欠债太多,现在是在还债。需要痛苦一段时间,周围的小家伙也需要痛苦一段时间(以前太舒服了)。中国的目标主要是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油气和渔业这都是手段,可大可小。

具体策略上,以前我们的做法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换句话说就是以利益换主权:只要你同意主权在我,甚至于只要你说句话,这个地方是有争议的,那么油气资源就可以让给你一些。但是小伙伴们知道你这是空城计,没人理你这茬,该挖照挖,还要宣示主权恶心你一下。

见这招不管用,咱们只好把这些年攒下来的家底拍到台子上,发表点不同意见,你抢我也抢,你挖我也挖。用事实的争议回击小伙伴的回避。抢多少油是次要的,关键是告诉你,这是俺家的地盘,你不能无视我。

小伙伴当然没办法和咱家巨无霸PK,无奈何只好找美国去哭诉评理。

美国对这事也挠头。这事要是不管,怕小伙伴们冷了心,回头有事就叫不应了;可是要管的话,这事也没大到动刀动枪的程度,当然关键是动刀动枪的代价太大,不上算。

中国也很小心。一方面先占住理,不论是“自古以来”,还是“人不犯我”,总之在舆论上没辫子给你抓,也算是给美国这个“老大”留了面子;另一方面把破釜沉舟的决心秀出来给大家看,这是我的核心利益,我没有退路,要打要谈要走,你自己看着办。

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迟早有一天,中美之间在南海问题上的回旋余地会缩小到没法装糊涂,不得不打开天窗说亮话的程度。

到底谁才是南海之主?二选一,所有的国家都要做出选择。

这一天的到来还有几天?五年?十年?

不过我知道我们还没有准备好,而美国已经等不及了。

家园 还真有补贴

送花成功。恭喜:你意外获得 8 铢钱。1通宝=16铢

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7。本帖花:1

家园 还真有补贴

送花成功。恭喜:你意外获得 8 铢钱。1通宝=16铢

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7。本帖花:1

家园 南海主权才是中国最关心的问题

油气是次要的,手段而已。

以前我们说“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其实就是让渡利益换取对主权的尊重,但小伙伴们知道你在唱空城计,根本不理你这茬。

现在是“你来我也来,你挖我也挖”,用事实的主权声索来回击小伙伴们的无视,仅此而已。

家园 常万全训斥越南国防部长

外交方面,现在正撤回商务人员四千多人;暂停商务活动,甚至停止沟通合作。下一步呢?

实质举措方面,981继续钻探,半月礁等地继续“围海造田”,围绕三沙市基础建设的各项“大动作”递次展开,渐入佳境。

今天看到消息,常万全训斥越南国防部长了:

常万全会越南国防部长:不要一错再错酿成大错

2014-05-20 00:44:1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内比都5月19日电 赴缅甸出席中国-东盟国防部长会晤的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常万全19日下午在内比都会见了越南国防部长冯光青。

  常万全说,一段时间以来,越方对中方在西沙群岛海域正常、合法的钻探作业进行干扰破坏,特别是近期越南国内发生主要针对中国企业和公民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我们对此坚决反对并强烈谴责。在西沙海域正当作业是我们的权利,不是谁想挡就能挡得住的。越方应尊重历史,正视现实,从中越友好大局出发,不要一错再错、酿成大错。

  冯光青说,越南党、政府和军队非常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团结友谊,越军队不会采取使局势复杂的举动,愿与中方就有关问题保持沟通。

家园 中越争端会演变为战争吗?

中越争端会演变为战争吗?

一百年后,国际形势再度动荡不宁。美国已经从权力的巅峰滑落,但仍是世界上最大的霸权国家。美国的盟友们却日益老态龙钟。新兴国家一批一批地崛起, 却发现聚义堂上没有它们的交椅。国际政治的板块更猛烈地相互冲撞,新生力量急迫地想要填补看似转瞬即逝的权力真空。尤其南海快要沸腾了。那么,在东亚地区,会像一百年前那样,爆发新的战争吗?

中越争端会演变为战争吗?

  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百周年。100年前,一个塞尔维亚的热血青年在萨拉热窝街头刺杀奥匈帝国王储夫妇,引发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场 浩劫。这是因为当时的国际政治格局,已经燃烧到了沸点:大英帝国日薄西山,但仍然幻想着往日的荣光。美国的力量蒸蒸日上,却还只是一个信奉孤立主义的青春 期国家。一直梦想在欧洲大陆称霸的法国屡试屡败。德国作为一个后进者,不甘心被圈在中欧的狭小生存空间。俄罗斯本能地要拼命地对外扩张。朝秦暮楚、连横合 纵的结盟令人眼花缭乱。电报、机关枪等新技术的出现,让外交官和军事专家们目眩神迷。野心和贪婪、误判和偏执,一个错误的决策连着另一个错误的决策,终于 酿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悲剧。

  一百年后,国际形势再度动荡不宁。美国已经从权力的巅峰滑落,但仍是世界上最大的霸权国家。美国的盟友们却日益老态龙钟。新兴国家一批一批地崛起, 却发现聚义堂上没有它们的交椅。国际政治的板块更猛烈地相互冲撞,新生力量急迫地想要填补看似转瞬即逝的权力真空。乌克兰局势震动了整个欧洲,中东和非洲 的政坛发生着剧烈的化学反应。东亚地区剑拔弩张,南海快要沸腾了。

  在东亚地区,会像一百年前那样,爆发新的战争吗?

  和一百年的欧洲不同的是,如今,在东亚地区,较量的焦点不在陆地,而在海上。按照美国著名国际政治学家米尔斯海默的说法,海洋是一种“阻止的力量” (stopping power)。即使是航速最快的战舰,航速也不过35节(约合一小时65公里)。从海上登陆,占领别国的领土,更是困难。因此,海军的思路和陆军不一样。 陆军强调攻城略地,海军则仅关注航道的畅通、基地的保障。美国私人战略咨询机构Stratfor的首席地缘政治分析师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Kaplan)在其新作《亚洲大熔炉》(Asia’s Cauldron)中讲到,东亚各国之所以更关注海洋,恰恰是因为在这一地区,陆地边界的纠纷已大体尘埃落定。

  以中国而言,自古以来,中国防守的重点是北部,中原地区时刻要警惕北方的游牧民族策马南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尤其是和苏联交恶之后,国防的重点也一直是加强东北和西北的防守。最近20年,内陆边界出现了少有的稳定局面,才使得中国能够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海上。

  从渤海、黄海、东海到南海,中国的海洋战略重点也出现了转移。东北亚地区的热点是朝鲜半岛,黄海上有中日之间的对峙,东海事关台湾海峡局势,而南海 则是中国未来的命脉。东北亚地区虽仍有巨大的隐患,但大体格局已定,只要稳住阵脚,局势会对中国越来越有利。越过韩国、日本、台湾省这一条“第一岛链”, 就是浩瀚无垠、渺无人烟的太平洋(601099,股吧),非中国必争之地。

  但南海则不然。南海之于中国,犹如加勒比海之于美国,犹如地中海之于欧洲。如果加勒比海始终受制于英国、法国或西班牙,如果地中海仍然受制于阿拉伯 帝国或北非,美国能够是如今的美国,欧洲能够是如今的欧洲吗?从南海向西,是印度洋。21世纪,印度洋将成为所有的海洋中最引人注目的地方。这里连接着中 国和非洲、中东、南亚、中亚和欧洲,即将成为人口第一的印度虎视眈眈,这里又是穆斯林的贸易世界。打通印度洋,中国才能有自由呼吸的空间,而南海则是通向 印度洋的前站。

  卡普兰以地缘政治学者的冷静眼光来看中国的崛起。他认为,中国一定会谋求在南海站稳脚跟,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过去几百年的大国政治历史规律都得重 写。但是,他也指出,中国并非要在东亚称霸。中国是一个陆地国家,不会像当年的海国日本一样,有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冲动。而且,从美国的加勒比海战略 来看,中国的南海战略也不会像外界想象中的那样激进。的确,美国在1823年就提出了“门罗主义”,声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但是,这丝毫没有妨碍美 国海军和大英帝国的皇家海军一起在加勒比海巡航,共同打击奴隶贸易。门罗主义不是要把欧洲赶出美洲,而是想“冻结现状”(to freeze the status quo)。1898年在古巴爆发了美国和西班牙之间的战争,后来,美国在菲律宾再次打败西班牙,而这也不过是为了向欧洲展示实力,说明美国有能力打仗,而 且有能力打胜仗。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国务卿伊莱休鲁特(Elihu Root)说:“我们被诬陷为想要抢夺主权,但其实我们想要的只是保护的权利”。

  当然,历史无法简单地类比。美国当年在加勒比海并没有遇到强劲的对手。加勒比海对美国当然重要,但在世界地图上不过是一个偏僻的水域,欧洲列强并未把加勒比海视为战略要害。散落在加勒比海之上的,大多是一些很小的岛国,根本无法和美国抗衡。

  南海却已经成为全球的焦点。美国声称要“重返亚太”,其实它一直就没有离开。美国海军和空军力量的50%部署在东亚,就是为了遏制中国。但中国正在 奋起直追。中国现在有大约60多艘潜水艇,过不了多久就会超过美国的潜艇数量。到2020年,中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战舰规模很可能会超过美国的舰队。

  这种力量的转移带来了很多焦虑。东亚地区正在展开一轮新的军备竞赛。跟2000年比,马来西亚的军费开支增加了一倍。2006年,韩国决定在 2015年之前将其军费开支扩大一倍。就连新加坡这样的弹丸小国,也已经跻身世界军火十大进口国之列。这使得东亚地区的安全形势更加令人担忧。

  与一般的印象不同的是,东南亚国家并没有形成一致反华的立场。并非所有的东南亚国家都和中国有海域之争。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差异极大。

  缅甸和老挝仍然埋没在贫困的灰尘中,黯然无光。柬埔寨一派欣欣向荣,但其根基太薄。泰国的局势如果继续恶化,势必会成为一个第三世界民主制度失败的 典型案例。菲律宾始终没有被东亚经济的活力所感染,它更像一个毫无生机的拉丁美洲国家。新加坡如同一颗璀璨的宝石,闪耀着夺目的光彩,但它只是一个小规模 的城市。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印度尼西亚,几乎又是一个崛起的印度。但是,这两个国家地广人杂,国内政治盘根错节,民族国家建设 尚未竣工,这将极大地消耗它们参与国际事务的力量。

  相对而言,最有可能和中国发生冲突的是越南。越南始终对中国心存芥蒂。汉朝的时候,越南曾被划入中国的版图。到唐朝晚期,中原战乱,到了五代十国的 时候,中国已经陷入分裂,越南趁机挣脱了中国的统治。作为一个和中国接壤的中等规模国家,越南挣扎在极度的自傲和自卑之中。自傲在于,他们曾经打赢了美 国,自卑在于,越南和中国相比,也就是中国的一个省。越南政府极其需要渲染中国的威胁,以凝聚民族精神,稳固国内政治。中国和越南之间,有着很长的友好历 史,也有不少次兵戎相向。1979年,两国之间曾经有过一仗。如果不遏住历史的缰绳,两个曾经交战过的国家,往往需要不止一次战争,直到精疲力尽,才能达 到最终的和解。

  如果中越之间出现了冲突,会演变为一场全面战争吗?可能性很小。中越之争,主要是在海上。两国的陆地边界已经基本划清。海上的冲突,规模可大可小, 回旋余地较大,完全取决于双方的谋略和智慧。如果中越之间出现了冲突,美国会出兵干预吗?可能性几乎为零。尽管越南和美国已经暗通款曲,形成了事实上的盟 友关系,但越南并不像日本那样把希望完全寄托在美国身上。这不是因为越南和美国之间曾经有过一场残酷的战争,越战中有300万越南人丧生,美国在越南的土 地上投下了1500万吨弹药(超过二战期间欧洲和亚洲战场上投放的弹药总量),而是因为越南曾经上过当。1979年中越交战的时候,苏联就没有援助越南。 如果中越交战,美国凭什么会冒着得罪中国的风险,去帮助曾经把自己打得灰头土脸的越南?

  历史不会重演,但总押着同样的韵脚。一战百年纪念的钟声即将敲响,或许也会在亚洲激起回响。愈有大事,愈需沉静。南海,南海,令多少人难眠,令多少人魂牵。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她终将是一个和平与繁荣的亚洲。(来源:FT中文网)

家园 好帖有好报。

送花赞扬 关闭

送花成功。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家园 中国国内油价其实不高好不好

高是看跟谁比,跟美国和那几个石油输出国比是高一点,但是跟世界比,那就是各有千秋,跟欧洲比那就是低一大截了。

家园 盼只盼国内油价将来会低点儿

我盼望的这个“将来”,所说的是“两桶油”不再远赴中东、甚至美洲搞运销;更希望政府与俄罗斯持续多年的油价谈判,能取得巨大成效;也希望民营企业不远的将来,能够打破所谓的“国企、央企垄断”,等等。

这一切的一切,全在于中国深度钻探(陆上、海底)技术的不断提高,也在于我们在全世界找油取得更大成功(比如去年全资购买北美某石油公司),更在于中国的石油裂解技术取得更大进步(目前只有70%的裂解效率)。

家园 我就觉得很奇怪三点。

第一,美国从来没求着中国借钱给他,中国自己的金融政策跟产业政策决定了只有买美国国债,没有第二条路。

第二,石油价格高企,倒霉的肯定是中国,无论是民用还是工业用,石油在中国的地位越来越高,高油价是中国产业进一步提升的巨大障碍,而美国现在是油品出口国,价格高他得益。高油价拖垮了美国?

第三,太阳能产业在中国是个伪命题,如果美国再不打压,中国吃亏更大,中国的太阳能产业是标准的污染自己,幸福他人。从太阳能产业里得益的只有两种人,官僚资本跟地方财政,其他都是严重受损的。

家园 你的第一个论点我就不能接受

美国关心的是在亚太地区的话语权和安全架构。

为什么美国关心话语权和安全架构?

莫名其妙啊,美国在亚太有什么,亚太听美国的话对美国重要吗?

说白了美国要的还是对亚太地区剥削的机会和权力,为了这个目的需要一个被拖垮的中国。

如果南海石油储量真的如此巨大,我觉得楼主的论点完全不是阴谋论

谢谢

家园 是吗?

第一,美国从来没求着中国借钱给他

美国没有要求中国买其国债?或者你的意思是美国的这么多国债本可以卖给他人,中国爱买不买?。。不明白你的重点是”求着“俩字还是美国不需要中国买其国债。

不知道那么多美国人讨论美国欠中国钱的时候说的是啥~

家园 如果你认为打破“垄断”就能降低油价

那就白指望了。欧洲到不是“垄断”,为什么油价还那么高。现在到油价其实真心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

家园 中国这个外汇如果不买美国国债,能买啥?

无论是安全性,变现性,规模性来说,美国国债是目前中国巨额外汇储备主要投资渠道的唯一候选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