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煮酒论雄(34):双熊会 -- 本嘉明

共:💬87 🌺958 🌵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完全不明白你对俄罗斯的好感从何而来,当年俄罗斯对中国造的

孽可一点都不比日本少。

八国联军中,其他的国家都可以原谅,唯独俄罗斯和日本不可饶恕。他们直接导致中国领土的大规模缩水,中国财富的巨额流失和中国人民的巨大伤亡。

甚至于二战之后,俄罗斯的阴影还长期笼罩在中国上空,别告诉我你不知道珍宝岛战役和铁列克提冲突事件,阵亡将士纪念碑上的字迹尚未风干,你就迫不及待跟俄罗斯兄称兄道弟了?

今天中俄不过是相互利用而已,内心却依然在相互防备,一旦外部威胁解除,双方立马会拔刀相向。这种基于冷冰冰现实利益的政治联盟反而极大激发你诗歌般的浪漫主义联想,是我感情太冷淡了还是你感情腺过于发达?

我真的很想知道,你这种莫名其妙的好感是怎么产生的,以及,如果中国跟日本签订了什么世纪合同,你是不是又要写什么煮酒论雄(xx):熊鸡会。

家园 历史上的沙俄和日本是一样的

今天的俄罗斯和日本则不同。

某一种学说,自德意志产生,在法兰西试点,到苏联集大成,至今世界上还有很多人相信,并结合本地实际加以奉行(比如说北欧),你不能说它是全盘错的。既然不是全盘错的,那么这些民族在它幼小时就慧眼识货,不证明了这些民族是有同情弱小的胸襟和打破不平等的血性的吗?

加拿大是一种半社会主义,芬兰是一种半社会主义。如果山东省拥有芬兰那样的条件(有若干世界级企业),山东搞成小芬兰,有什么不可以?

未来的道路,就是中俄一起摸索“新社会主义”的道路,一起走,走得稳。一个人想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就会有意识找什么样的朋友,所谓志同道合。如果中国想改宗修宪,那么找美国当朋友吧。

在中国人的语境里,朋友和客人,差别很大的。

有谁能知道未来是怎么样的?每个人向前看,其实都是迷茫的。行山的旅人,你想走哪条山路,就找哪一路朋友,有错吗?

历史不是你这样读的。忘记历史固然是背叛前人;妄用历史,那是背叛子孙。

一个民族,如果不能从历史和懦弱这两具尸体上跨过去,是不可能进步的。美国当年也要过饭------这我以前说过了------人家就待在这股怨气里不出来了吗?

家园 苏联玩命也没解决大推力煤油发动机稳定燃烧的问题

煤油发动机一直做不大,导致苏联的登月火箭用了30台NK15发动机,每台只有一个燃烧室,推力只有150吨,结果一台爆了就全爆了,彻底悲剧。SpaceX设想的“重型”火箭(离登月火箭还远)还是这个思路,用27台60吨推力的发动机,会怎样咱等着瞧吧。

后来苏联还是没解决这个问题,NK15的后代RD170用4个燃烧室才终于达到760吨的推力(4个燃烧室共用一个燃料泵,所以算一台发动机),RD180和191分别是双燃烧室和单燃烧室版,推力只有RD170的1/2和1/4。

苏联没能解决稳定燃烧的问题,就在另外一个方向上努力,把RD170系列的比冲(相当于油耗)做到了极致。

土星5火箭的F1发动机,美国十分轻易就突破了大推力煤油发动机稳定燃烧的问题,一个燃烧室就达到了680吨的推力,但比冲比较可怜。而且推力太大,登月完毕F1就变得毫无用处,直接进博物馆了。

现在美国要改进F1,看看美国能否突破大推力煤油火箭既能稳定燃烧,又能有高比冲的问题了。俺觉得,解决这个没这么容易,得花不少钱。而且更关键的是F1很难用到其他地方,万一哪天美国太空探索的目标变了(现在是换个总统变一次,小布什要登月,巴马要探索小行星),或者缺钱了,觉得用现有的航天飞机固体推进器将就将就行了,这项目就完了。

兔子有自知之明,刚做出来个120吨推力的煤油发动机,所以直接走RD170的路线去了,RD170每个燃烧室提供推力190吨,兔子想做个单燃烧室240吨的用来发射卫星,现在的长征5的基本模块是两台120吨发动机并联,用一台240吨发动机替换正好,再做个双燃烧室版就是480吨推力,用这个登月。

家园 现代控制技术恐怕N1就成了

控制技术,零部件质量。。。27台发动机应该还好。。。

解决稳定性也恐怕容易多了。。。

家园 不容易,SpaceX的发动机就出过问题

一台关机,靠另外的8台发动机延长工作时间把卫星送入轨道。SpaceX的理论认为,每台发动机出问题的概率是x,如果有n台发动机,而n比较小的话,一台发动机出问题根本就弥补不回来,火箭就得彻底完蛋,那么火箭完蛋的概率是nx,如果x=1%,n=3,完蛋率=3%。而火箭如果用比较多的发动机,一台坏了可以靠别人加班补回来,保证只有两台发动机同时出问题火箭才完蛋,火箭总体出问题的概率为了nx*nx,如果x=1%,而n=10,完蛋率=1%,所以这么干是值得的。而且因为n比较大,所以提供相同的总推力,它们的火箭可以采用小推力发动机,无论技术难度,成本,还是稳定性都容易解决。

但这个理论隐含的假设是,一台发动机出问题后不会影响别的发动机,而苏联登月火箭的悲剧就是一台爆了以后,把别的发动机也给引爆了,然后就全爆了。SpaceX的发动机还没出过类似的事故,不排除人家SpaceX技术高超,彻底避免了引爆别的发动机的问题,等着看吧。。。

家园 一切为了煤油

话说科罗廖夫因为自己的副手米辛做的发动机不给力,不得已去找格鲁什科。格鲁什科答应了,提出用肼基燃料,却当即被否定,科罗廖夫严厉要求必须用煤油。估计出于肼基燃料的固有自燃特点和剧毒性,科罗廖夫不放心。煤油不仅安全,还是各种火箭燃料里密度最高的,因此储罐可以做得比较小,煤油火箭更紧凑,在气动性能方面的优势无可比拟。但煤油也有坏处,高温下有严重的焦化积碳问题。俩人关上门大吵一架,终于谈不拢。科罗廖夫悻悻而去,逼着米辛搞30台发动机捆绑。

格鲁什科用肼基燃料的确是比较冒险,但有很好的理由。这时候冯布劳恩已经决定采纳基于燃气发生器开放式循环的F1发动机,而格鲁什科思考的是全流量分级闭循环发动机RD-270,不仅理论上领先一代,而且实验结果的确显著优于F1。RD-270的推力超过F1,其燃烧室压力更达到惊人的26兆帕,迄今首屈一指。F1的燃烧室压力不到7兆帕,猎鹰九用莫林1D,也是煤油燃气发生器发动机,室压6兆帕左右。美国航天飞机的氢氧发动机用分级补燃闭循环方式,室压不过20兆帕。

一般来说燃气压力高,温度也更高,这样喷射流速度才更高,反冲就越大。但高温高压燃气对燃烧室材料和制冷设计的要求也严格得多,美国人做到20兆帕就上不去了,而格鲁什科竟然在五十年前就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困扰他的是高温高压条件下,肼基燃料的燃烧稳定性难于控制。这个时候冯布劳恩大获全功的消息传来,勃列日涅夫命令中止登月计划,将几个火箭设计局合并,由格鲁什科统一领导。

格鲁什科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把米辛打发去教书

此前米辛的30台发动机捆绑方案当然是不成的。找格鲁什科?格鲁什科还在跟科罗廖夫怄气,不肯搭理他。于是米辛去求科罗廖夫的老朋友库兹涅佐夫。这人好说话,干活也利索,很快拿出NK-33/43方案。这是基于分级补燃闭循环方式的液氧煤油发动机。库兹涅佐夫本来是搞航空发动机的,大概觉得分级补燃闭循环不够有挑战性,又增加了一个富氧循环。美国人搞分级补燃闭循环就费死了力气,这多出来的富氧循环更是美国人的理论禁区,所以当他们看到NK-33实物的时候,当真是目瞪口呆。

格鲁什科的新任务是为航天飞机设计发动机。科罗廖夫坚持用煤油的主张,这时候他不声不响地接受了,不再继续试验RD-270。一开始,格鲁什科打算综合NK-33和RD-270的优点,设计高压富氧分级补燃闭循环的液氧煤油发动机。NK-33的推力不足,室压“仅”14兆帕,很有提升空间。但是RD-270燃烧不稳定的老问题又冒出来了。格鲁什科的最终解决方案是把燃烧室一分为四,作为基本设计一直不变。今天的RD-170有四个喷管,室压达24兆帕,推力和比冲都超过土星五的F1。据说美国人后来看到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你作弊!” 认为四个燃烧室应算四台发动机,F1仍是冠军

马斯克说过他“死也要死在火星上!” 大推力发动机是SpaceX的主要目标之一,几年来指标不断拔高。他的推进器副总名叫穆勒,上个月透露的最新指标是单台推力450吨,超过RD-180大约10%,以液氧甲烷为燃料,采用全流量分级闭循环方式。这当真是谁都没做过的新生事物。全流量分级闭循环发动机除了RD-270,只有美国的集成动力验证器,推力只有100吨左右,而且也是试验性质。如果不用RD-170的独特设计,甲烷作为燃料,其综合理论指标比煤油略好一些。但人家的成功就在旁边,你为什么还用甲烷?不能解决燃烧室高温烧穿问题,或者想彻底回避煤油的焦化积碳问题?不过在另一方面,全流量分级闭循环发动机在理论上更适合重复使用,而甲烷于助推级和上面级火箭都适用,符合马斯克以降低成本为目的的一阶优化标准:单一发动机设计,单一燃料类型。

但是的但是,以液氧煤油为燃料的上面级火箭发动机是早已面市的,这就是基于RD-170设计,推力小(80-90吨,其实一点不小),但具备优异比冲的RD-120。1990年中国买了两台,在它的基础上设计定型了YF-100,推力120吨,成为长征五的主力发动机。RD-120的燃烧室压力为20兆帕,据说YF-100的室压为18兆帕。咱们花二十年时间,这一指标距格鲁什科四十年前做出的成就仍然很远...

通宝推:渡泸,忘情,特里托格内亚,snark,知其何休,witten1,punishment,星海潮生,文化体制,侧翼,一介书生,牛栏山二锅头,发了胖的罗密欧,李根,北纬42度,
家园 穆勒是牛人

美国重要航天企业TRW出来的,阿波罗登月舱就是用TRW的发动机,而且在阿波罗13号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登月舱发动机严重超时工作,把人给送回来了,TRW后来被格鲁曼收购了。

克林顿要搞廉价大推力氢氧和煤油发动机,项目给了TRW,总设计师就是这位穆勒,氢氧机推力200-300吨,煤油机400-500吨,从推力上来看,你说的甲烷机应该就是这个项目再生,可惜这项目小布什上台后就给弄死了,穆勒走人去SpaceX。如果这个项目坚持下去,何至于今天会到被俄罗斯制裁的地步啊。

BTW,实在是佩服克林顿,真有远见,可惜后面跟个小布什,美国汽车业也是这么死的,克林顿要研究百公里耗油3升的车,小布什上来就把项目停了,没几年美国汽车业就死在油耗上面了。

另外,貌似NK33造出来一直没有用,冷战后美国人在一个破仓库里发现后惊为天人,赶紧引进。。。

家园 俄罗斯与日本是不一样的

不错从灭亡中国的野心来看差不多,但是动机论没啥意思,满清民国那怂样,哪个列强(或列不强)不想吞之而后快?

咱们只讨论效果。效果就是俄罗斯虽然占了不少地,但以外伤为主,没有涉足汉族腹地,而日本虽然吃的大部分吐了出来,但是它造成的是严重的内伤,打断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死了几千万人,让中国几乎送命,近代史上中国的第一大仇家的位置自然是跑不掉的,别的跟这个相比都不在一个量级上。

家园 是啊真佩服布什政府的'远见'

当年看电视,共和党观点人物一个,n民主党观点人物一个。民主党这边人说研究高效率燃油车怎么怎么好,还能让沙特跪在我们脚下云云。。。共和党这边人说,我们不需要,这是"American Way of Life"。。。

当时我就差点没把喝的水喷出去。

民主党虽然也有种种脑残,但共和党的反智也是脑残到极点。。。

家园 就是说现代技术减少爆炸性故障可能

检查控制能力,加上小发动机的指标中庸带来的负荷小,那种致命故障是不容易发生的。相对小故障软件补偿回来也容易。。。

家园 唯私企可有效规避美国政治的八年周期

SpaceX成立于2002年,六年之后猎鹰一型首飞,再过两年猎鹰九首飞。在第十年上,SpaceX的龙一飞船终于获得认证,得以加入航天船队承担货运任务的。昨天,在SpaceX成立十二年以后,它的载人飞船龙二进入全技术试验状态。估计三年之后,龙二可正式载人首飞。SpaceX工作效率已经足够高,完成载人航天任务也需要至少15年。中国921工程得到最高政治支持,花了11年。这个时间无论如何不能更短,而期间美国将经历两个总统,或许三个,新总统常对前任政策做重大修改。假如龙二的开发完全依靠联邦资助、由政府部门主导并受联邦官员支配,其命运将如何,实难逆料。

家园 请推荐关于苏联航天的书
家园 请教两个问题

如果以整个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为判断标准,在美国俄国中国的角力中,哪一方具有较多的正义性?任何以中国崛起为目的的行为都具有天然的正义性吗?

家园 从历史和懦弱这两具尸体上跨过去,我没有发现俄罗斯和日本的

不同之处,他们都是为自身的国家利益服务。

或者说他们唯一的不同之处是俄罗斯跟中国签了合同,日本没有签?

如果你对俄罗斯的感情是基于如此浅薄的根基,那么下面的解读应该能帮助你重新审视目前热火朝天的中俄关系:

“在双方友好热烈和谐的表面,俄罗斯以两个动作,表示了因普京此行未达目的,而对中国的不满——其一,是普京会见中国某前朝大佬,公然介入中国内政。美俄两国,在这方面都毫不含糊。当然,因美国对华尚有些许实力优势,且中美经济深度融合,所以美帝在介入中国内政方面,更深更广更无所顾忌,而俄罗斯则稍显谨慎收敛。内政掣肘外交,此又是一例。其二,在中俄联合声明发布之日,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专门邀请美国记者作专访,无风起浪地大谈俄罗斯‘没有责任’保护乌克兰的‘领土完整’之类,捏中国‘痛脚’。”

家园 这种“作弊”很常见啊

现在移动设备的CPU动不动就是4核8核,还不是因为电源和散热不给力限制了频率的提升,和RD170一回事,老美有啥资格笑话别人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