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文摘】我眼中的越南铁路 -- 经典问题

共:💬12 🌺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我眼中的越南铁路

见到车友洪延风的“越南之旅”,颇有感慨,我也谈谈自己对越南铁路的观察。

两年前,我和几个同学到了越南旅游,走的是凭祥――下龙――河内的路线。由于是铁路迷,我对中越两国的铁路系统自然有一番观察,也有一番对比。

先从凭祥说起。凭祥市区的“北站”是旧的火车站,在这我竟然找不到进站口,原来一天只有一趟车停,小小的站房租出来做了投影厅。于是沿着国道向中越边境进发,离开市区约  10分钟,左边就是凭祥站,进入我国的第一站。继续前行,公路与铁路几乎是平行着向友谊关进发,在差不多到关口的的一个铁路道口,我发现一个怪事:这里的铁路是三轨的,除了我们的标准轨,中间偏在一边还铺有另外一根钢轨。显然,这不是普通的护轮轨。这是什么作用的呢?我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友谊关。

我国的十大关口――友谊关,带着历史的沧桑矗立在祖国的南疆,陈毅元帅的题字仍然高悬关口,关楼的累累弹痕诉说着它的过去。战争仿佛刚刚离去,但和平却是如此的重要。

办好出境手续,我提起行李走向南方。公路上的有一条明显的水泥缝,也是国境线,地上用漆写着“国道XXX线0公里”。我迈出了祖国的大地,站在了异国的土地上。

拍了几张照片,导游的车来了,我们上路了。在往谅山(越南北方第一大镇,边境游的必经之路)的路上,导游指着一个铁路货场告诉我们,这是跨境铁路的中转站,过境的货物就在就在这里装到对方的货车上。我早就盯着这个越南小站,果然看到我们的62型敞车,

还有应该是越方的货车,明显比我们的车小一个规格,我马上联想到刚才看到三轨铁路,难道他们用的是窄跪铁路?(我当时并不知道)

我的疑问还暂时得不到解答,但经过几个道口,见到的都是三轨铁路,只是没见到火车经过。还好,当我们吃完午饭,继续上路后,我发现铁路就在公路旁不远的地方延伸,我想我总有机会的。我们走的公路是广西与越南间的大动脉,正在改造,路况不好,但我乐于观察这个陌生的国度,也期待着与铁路的交会。

最早见到的是一座很特别的铁路桥,架在两座大山之间,中间有几座桥墩,公路从下穿过。但它的主梁很特别,有混凝土预制梁的,也有钢梁的,它们的架设也是毫无规律的,竟然是“梅花间竹”的形式。我想可能是越战的遗迹,被美军飞机炸断了,又临时架上,于是保留至今。“胡志明小道”果然名不虚传。(不知我的判断对不对)

不久,我就碰上行驶中的越南火车。我们乘的摇晃的小车竟然停下来,我伸出头一看,嘿!道口关闸了!!越南火车,你终于揭起盖头啦!我赶紧冲下车(车迷的习惯)。先观察一下道口,同样是三轨铁路,没有我们习惯的闪烁着的红灯,也没有黑白的栏杆(因为他们用红白色的),两个工作人员在维持秩序。他们的服装倒很眼熟,蓝灰色大盖帽和裤子,白色的上衣,手里拿着红黄旗,不知是不是跟我们学的。正看着,火车来了。先看到机车,绿色车身黄条纹,外形就像我们厂矿调车的小机车(请参看前辈侯延风的《越南铁路印象》)。后边拉着三节客车,一红二绿(不知有何不同),车门都不是在车厢最边,而是隔着一个窗口(据说除了两层玻璃,还有一层防弹铁皮,但我没看到)。列车一下子过去了(因为短),果然是窄轨铁路,车辆走的是窄的一对钢轨,也就是说火车是偏在轨道的一边走的,真是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还注意到工作人员打的旗语同我们一样:平举手臂竖起旗子,这是世界通用的吗?我想。开闸了,我要上路了。

在车上,我开始考虑三轨的作用。既然越方不用我们的轨距,为什么又保留这第三轨呢?如果是便于行车,可我们的车通常并不驶过来(据说南宁也有到河内的国际列车,应该是宽轨的,但我没看到。请大家讨论一下)。而且三轨道岔的结构应该是很复杂的,我试画了一下,几乎无法实现。因为旅程紧张,我没有机会去拍张照片,让我又增一个疑团。

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这次是在桥上。

我们的“日产空调车”在越南的“国道”上前进着,路还是时好时坏,不过我们的越南司机技术还不错,车倒还算平稳。下午三点多,我们驶近一条河,车沿平行河道的“引桥”向一座铁桥爬上去。我立即感到这桥设计的奇怪:公路引桥的方向不是顺着桥身的方向,而是垂直的,也就是说汽车爬到桥上要拐一个90度的弯才能过桥,而且拐弯处还有活动的红白栏杆,有管理人员在指挥车辆。排着队,我们的车终于爬上了桥,我一看就明白了:这是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桥上一样铺着三轨,但钢轨之间的空隙铺成了类似铁路道口的形式,让汽车可以通行。由于要照顾火车,汽车引桥才设计成拐大弯的形式。桥很窄,人行道还在钢梁外边,车道是单行线的,汽车要单向放行,更别说要等火车经过了。怪不得越南不是很多车的公路也塞车。可是这种低效率的桥我还经过了两次,有次还给火车拦了一下,我倒很高兴,只是过桥时有点儿提心吊胆,因为轨道旁的缝隙宽得怕人,我们的六座小“面包”真好象会一下陷进去。还好,越南司机带着我们顺利上路。

我没有我们国家铁路桥的资料,但我估计这种公铁两用桥应该不多了。越南的“开放革新”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路走来,越南在我的眼中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沿着公路的稻田,只有清新的空气,没有令我们曾经引以自豪的高烟囱,也不见大型的工厂。单看一看他们的铁路系统,我可以大致判断越南的工业化程度:铁路上行驶的列车不多,线路都是单线的,更不用电气化,不少地方用的是臂板信号机。另外,还有他们的铁路选线,很多是跟着公路跑,与路旁的民居“亲密接触”,我见到一段铁路,与公路就隔着一排平房,铁路后还是一排平房,铁路和平房不过2、3米的距离,每间平房门前一个小道口,铁路简直就是小巷,这在中国是难以想象的,难怪他们没有“提速”的概念,也可能越南没有《铁路法》。

看到了差距,自然有了发展的要求。回想新中国50多年,不是抱着“赶超”的态度,如何有今天的成就?发展才是硬道理!

越南之旅很快结束,但带给我的思考还是很多的。记得在回国的路上,碰上了拉货过越南的“共青团号”DF-4,威武而充满力量。我想,这就是我们的祖国!

(后记:断断续续,总算敲完了。希望大家多多指教,发挥群众的力量,为我国的铁路发展出谋划策,为中国的未来努力!)

家园 花花

花花花

家园 我没在越南坐过火车

倒是对越南的三轮车和摩托车印象特别深。

三轮车都是人坐在前面,车夫在后面骑的,我试骑了一下,结果绕着街心花园停不下来,四周的汽车都停下来给我让路

摩托车的倒后镜基本都不是Y字外向的,而是内向的,看起来更象是给骑车人边骑边照镜子用的。

想想都乐。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改观。

家园 【欣赏】小丫头

到哪里都像孩子一样,我们的驴子不知道要多操多少心哪,一定要多吃精饲料才行,要不然即使是神仙驴也经不住这折腾呀

家园 这个,这个,这个

(很不好意思的说出一句),咳,我不小不小了哎,只是,只是有点贪玩,玩起来就忘乎所以了~~小时候看蚂蚁打架都能看半天呐。。。。

我改还不行吗?

我,我这就反省去了。。。。

家园 呵呵,不错

小丫头不好意思了

可爱的小非侠就是这样在众多河友的关心爱护、批评教育下一天一天长大了

家园 铁路迷考考你:中国第一条国际铁路从哪儿到哪儿?
家园 【呵呵】考我来了

虽然我不是真正的铁路迷,不过可以回答你,中国第一条国际铁路是昆明至河内的滇越铁路

如果正确,别忘鲜花

家园 鲜花!但是在说名一下建于哪年就跟好啦!
家园 花, 谁让我是铁路子弟了的
家园 呵呵,你也是铁路迷?

我这个铁路迷是冒牌货,只是因为经常坐火车的原因,对铁路上的一些事情比较感兴趣而已,尤其对火车头感兴趣,呵呵

家园 是呀!忘不了上大学那阵子乘火车的经历!

铁路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特别象中国这样幅员广阔的发展中国家,负载着几亿国民每年几次大迁移的同时,也担负着整个国家物资运输的主要任务,因此常常被称为经济动脉.

去年,跟朋友聊天的时候谈到过将来建成的沪宁杭长三角的高铁(高速铁路),饶一圈只需3个小时,那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话题.想当年上海到南京都要5个半小时!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