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文革的权谋与理想(修改稿)序 -- 语迟

共:💬260 🌺4232 🌵3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家园 语迟兄洋洋洒洒码了这么多字,

辛苦了。我赞同彭刘矛盾分析,不过有些观点值得商榷。简述如下:

结论:毛不允许军头掌权,重演北洋军阀故事。所以在彭德怀和刘少奇之间,选择刘,在林彪与邓小平之间,选择邓。这一政治遗产保留至今,否则今上军中打老虎是做梦。

分析:

(1)大跃进的起因--刘接班进程中急于出政绩,心急又要吃热豆腐,结果闹出了大洋相(1956年八大刘少奇当选排名第一的中共中央副主席。1957年底毛泽东向赫鲁晓夫通报刘接班任中国国家主席。1958年底,毛泽东不做下一届国家主席的提议得到中共八届六中全会通过。1959年4月,刘少奇在全国人大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并任国防委员会主席,成为名义上的中国国家元首)。

(2)彭德怀借机发难,上万言书打击刘。

(3)彭是除了毛之外,当时军中最大的实权派。原因:(一)朝鲜战争余威;(二)和刘少奇邓小平联手成功打击刘伯承和粟裕;(三)林彪养病。

(4)联手打击刘、粟并不是说彭、刘没有矛盾。正如语迟兄分析,高岗事件时两派曾爆发矛盾。但当时还有大量小山头控制着政军资源,所以彭、刘虽有冲突,但更急于收服这些小山头,所以尚能互相利用。

(5)然而,庐山会议时已经完全不同了。刘伯承和粟裕已被彭、刘联手打倒之后,彭军权到手,要向刘争夺地方权力。刘必须要搞掉彭,夺取军权,才能坐稳位置。两派矛盾迟早要总爆发。

(6)毛本来是要纠正刘的左倾错误,但在彭帅万言书的强力进攻之下,毛面临两个选择(一)维护刘的接班人地位,打倒彭;(二)接受军人干政。两害相权取其轻,撤了彭,把彭发配到挂甲屯吴家花园去了(颐和园附近,上风上水的好去处)。毛未同意刘置彭于死地的主张,免去彭国防部长和军委副主席职务,但保留了副总理职务。彭总不甘寂寞,1964年又上了一个八万言书,终于把这个副总理职务也玩丢了。

(7)彭倒了之后,刘封官许愿迅速扩张在军界力量,见风使舵的投机家们如雨骈集。加上原本就雄厚的政界实力,自以为可以不把毛放在眼里了。

(7)然而,毛对刘迫其打倒彭也是一肚子不满。1965年9月23日,彭被毛泽东请到中南海谈话,毛对其承认“也许真理在你那边”,并对在场的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称“我过去反对彭德怀同志是积极的,现在要支持他也是诚心诚意的。”彭德怀最终被派往四川担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第三副主任一职。

(8)1965年11月10日,彭德怀离开北京前一周左右的时间,毛泽东正式批准发表了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并示意全国报刊转载。12月21日,毛泽东公开出面讲话,进一步点透了他发动这场大批判的关键意义。他说姚文元的文章很好,但是还没有打中要害:“《海瑞罢官》的“要害问题是‘罢官’。嘉靖皇帝罢了海瑞的官,1959年我们罢了彭德怀的官。彭德怀也是‘海瑞’”。

(9)彭总挂甲之后,军队就大体团结在硕果仅存的四大军事家之一林帅周围了。在林帅配合下,毛真的“一个小手指”就搞掉了刘。

(10)可是,毛终究不会让军人专政的(林彪接班,中国很可能会出现类似朝鲜的先军政治)。于是在中美建交的前夜,忠心耿耿的林帅及时地摔死了。

(11)于是中美穿梭外交谈判,毛向西方索要了超高价码,美帝照单齐全付。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恢复常任理事国席位,中美联手反苏。和西方关系缓和意味着改开时代的到来已不可逆转了。但毛偏偏不为之背书,借华国锋之手把政权交与邓。

(12)文革前、文革中、文革后的政治斗争都在延续。但文革有一点不同:文革前是老干部之间互斗,文革后是改开派官僚的内斗,文革中则是老干部作为一个整体被斗。故而,除了林彪之外,老干部至少表面上不再纠结以前的老账了。习作为彭、黄、习的一员,在刘、邓家势力依然的情况下,居然有子弟荣登大宝,而且与刘的二代关系甚好,这也是历史值得讽刺的地方。

通宝推:呆头呆脑,笑任平生,ghui,秦王将,次席幕僚,东海后学,andylau527,陈王奋起,南门桥,驿寄梅花,
家园 种植园土兄洋洋洒洒码了这么多字

毛不允许军头掌权,重演北洋军阀故事。

这个,可能吗?

刘接班进程中急于出政绩,心急又要吃热豆腐,结果闹出了大洋相

反反冒进是谁?

毛本来是要纠正刘的左倾错误,但在彭帅万言书的强力进攻之下

彭是给毛建议书,供他参考,居然变成了强力进攻?

(二)接受军人干政。

莫名惊诧啊!何来军人干政?军队是听党中央的还是听彭德怀的?

彭作为政治局委员和副总理不可以发言?

彭被毛泽东请到中南海谈话,毛对其承认“也许真理在你那边”

彭当场就不承认,并指出“真理本来就在我一边”。更何况毛最后还是死不悔改。

彭倒了之后,刘封官许愿迅速扩张在军界力量,

你真行。彭倒了之后,上台军委副主席是林,总长是罗,变成了刘在军界迅速扩张?

12月21日,毛泽东公开出面讲话,进一步点透了他发动这场大批判的关键意义。他说姚文元的文章很好,但是还没有打中要害:“《海瑞罢官》的“要害问题是‘罢官’。嘉靖皇帝罢了海瑞的官,1959年我们罢了彭德怀的官。彭德怀也是‘海瑞’”。

《海瑞罢官》其实是毛要吴晗写的,是毛牵强附会自己打自己的脸。而且《海瑞罢官》创作时间上也是更早,难道吴晗小人物能预测中国政治风云?

在林帅配合下,毛真的“一个小手指”就搞掉了刘。

林的作用只是一部分,问题是毛大发淫威,强迫全体党中央投票通过,这其中包括所有中央委员(除了一个人假装心脏病发作没投票),这其中也包括周和所有在台上的人物。

可是,毛终究不会让军人专政的(林彪接班,中国很可能会出现类似朝鲜的先军政治)。

你真行

于是在中美建交的前夜,忠心耿耿的林帅及时地摔死了。

林死了不算,还得“及时”的,你真行。

于是中美穿梭外交谈判,毛向西方索要了超高价码,美帝照单齐全付。

后人还得继续努力,况且美帝也没有照单全收。

但毛偏偏不为之背书,借华国锋之手把政权交与邓。

你真行,毛身后的事情也被他预见到了,还让他的政策180%大转弯,毛一定很喜欢。

习作为彭、黄、习的一员,在刘、邓家势力依然的情况下,居然有子弟荣登大宝,而且与刘的二代关系甚好,这也是历史值得讽刺的地方。

这本来就是你通篇想象和牵强附会的结果,当然你就觉得不理解和讽刺了。

-----------------------------------

总的来说,你的通篇文字都不值一驳,我也是实在看不下去兼脑子有病所以稍微驳了一下。

通宝推:mopfish,
家园 回答

1. "毛不允许军头掌权,重演北洋军阀故事。"

Q:这个,可能吗?

A:你搜一下“毛泽东张敬尧”,“毛泽东黄炎培军阀”,“毛泽东林彪论政变”,“毛泽东八大军区司令对调”。

傅高义所作的《邓小平时代》一书中,毛泽东“考验”邓小平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据说,在中共‘十大’后不久,毛泽东为了考验王洪文和邓小平,曾经问过他们,自己死后会发生什么情况。王洪文说,主席的革命路线将会继续。邓小平深知各大军区司令员的权力,他说,可能‘天下大乱,军阀混战’。毛泽东认为邓小平的回答更好,同年底各大军区司令员就进行了大规模的对调。”

姑且不论此故事真假,起码八大军区司令对调是真事。

2.刘接班进程中急于出政绩,心急又要吃热豆腐,结果闹出了大洋相

Q:反反冒进是谁?

A:争功委过,老生常谈,何足为奇。举例:如果按邓的说法,淮海战役还是他指挥的呢(这也是为何粟裕回忆录大大小小的仗分析详尽,唯独不写淮海战役,为尊者讳嘛)。但是你读完往来军委与各野战军函电之后,就知道总设计师又往自己脸上贴金了(贴金本身不是错,如果虚构的历史角色能够帮助兑现现实的政治权力的话,就和穿高跟鞋或搬小凳子提高身高一个道理)。

关于大跃进,毛在7000人大会上讲“过去的错误,主要是中央和我负责,我负主要责任”。首先不争辩毛的责任--大跃进毛100%有责任,起码是领导责任。那么问题来了,毛说”中央和我“,那么谁是中央呢?正在全面接班的刘少奇算不算?小平领导的中央书记处算不算呢?小平站在稻子上那张照片算不算捏造的呢?

其实事情真相很简单:”反冒进“证明是错的,因为陈云的计划过于保守,许多资金和物资都没有用掉,周恩来、陈云被迫做了多次检讨。”反反冒进“则纠枉过正,也是错的,大跃进的后果大家都看到了。不要同一班人以为支持大跃进,就不能转向支持调整经济了。最左的人可以是最右的,因为从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一点也不难。

3.毛本来是要纠正刘的左倾错误,但在彭帅万言书的强力进攻之下

Q:彭是给毛建议书,供他参考,居然变成了强力进攻?FFF

A:难道非要用猖狂进攻这个词?他一个军人(第一号实权军人)干预政务那么深,难道不犯忌讳嘛?

(二)接受军人干政。

Q莫名惊诧啊!何来军人干政?军队是听党中央的还是听彭德怀的?彭作为政治局委员和副总理不可以发言?

A:本朝实权军人横跨军政两界,如不深自谦抑,下场多数都很惨。彭帅、林帅都如此。杨家将也如此。你可以发言,但你会死得很惨。

Q:彭被毛泽东请到中南海谈话,毛对其承认“也许真理在你那边”

彭当场就不承认,并指出“真理本来就在我一边”。更何况毛最后还是死不悔改。FFF

A:彭已被打倒,不具备威胁了。毛打击某人之后,如果服了,还是要继续用的。

Q:彭倒了之后,刘封官许愿迅速扩张在军界力量,

你真行。彭倒了之后,上台军委副主席是林,总长是罗,变成了刘在军界迅速扩张?FFF

A:刘少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并任国防委员会主席。你还忘了贺胡子,他1959年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罗瑞卿和贺龙倒台就是走到了刘少奇那条线上去了--谁敢不结交储君啊。

Q:12月21日,毛泽东公开出面讲话,进一步点透了他发动这场大批判的关键意义。他说姚文元的文章很好,但是还没有打中要害:“《海瑞罢官》的“要害问题是‘罢官’。嘉靖皇帝罢了海瑞的官,1959年我们罢了彭德怀的官。彭德怀也是‘海瑞’”。

《海瑞罢官》其实是毛要吴晗写的,是毛牵强附会自己打自己的脸。FFF而且《海瑞罢官》创作时间上也是更早,难道吴晗小人物能预测中国政治风云?FFF

A:毛的原话。有据可查。

Q:在林帅配合下,毛真的“一个小手指”就搞掉了刘。

林的作用只是一部分,问题是毛大发淫威,强迫全体党中央投票通过,这其中包括所有中央委员(除了一个人假装心脏病发作没投票),这其中也包括周和所有在台上的人物。FFF

A:”大发淫威“---哈哈哈,尾巴是遮不住屁股的,尊架的屁股终于露出来了。

Q:可是,毛终究不会让军人专政的(林彪接班,中国很可能会出现类似朝鲜的先军政治)。

你真行FFF

A:我同意你的结论。

Q:于是在中美建交的前夜,忠心耿耿的林帅及时地摔死了。

林死了不算,还得“及时”的,你真行。FFF

A:我再次同意你的结论。

Q:于是中美穿梭外交谈判,毛向西方索要了超高价码,美帝照单齐全付。

后人还得继续努力,况且美帝也没有照单全收。

但毛偏偏不为之背书,借华国锋之手把政权交与邓。

你真行,毛身后的事情也被他预见到了,还让他的政策180%大转弯,毛一定很喜欢。FFF

A:毛不是第一次当穿越者,虽然这是他最后一次如此。

Q:习作为彭、黄、习的一员,在刘、邓家势力依然的情况下,居然有子弟荣登大宝,而且与刘的二代关系甚好,这也是历史值得讽刺的地方。

这本来就是你通篇想象和牵强附会的结果,当然你就觉得不理解和讽刺了。

A:我很理解,所以才讽刺

通宝推:日月光,乡下大西瓜,透明,
家园 毛泽东、刘少奇大跃进前后言论对比录

  作者:黄岭峻整理文章来源:文革研究网点击数:4415更新时间:2007-11-21

  毛泽东、刘少奇大跃进前后言论对比录

  资料来源主要为网上《毛泽东力纠五风》一书,该书引用的是当年的报纸和文件等第一手资料,以及吴冷西等人的回忆。部分资料来源为薄一波的书。资料来自不同的段落,以A、B、C、D等分开。

  ——黄岭峻

  一、跃进前及跃进初(1958年8月以前)

  甲、刘少奇的有关言行及相应报道

  A

  1958年6月14日,刘少奇在同全国妇联党组织负责人的谈话中说:“中宣部印了一本有关空想社会主义的资料,其中有一段是康有为《大同书》写的。康有为27岁(一说25岁)写《大同书》,要破除九界,即国家界限、男女界限、家庭、私有财产………。毛泽东讲话时,也提到康有为的《大同书》(按: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书中说:‘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达到大同的道路。’《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471页--笔者注)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想法,在那时没有实现的条件,现在马克思主义者抓住了阶级斗争,已经消灭阶级或正在消灭阶级的过程中,这样,把空想社会主义者不能实现的空想实现了。”刘少奇在谈话中把托儿所、公共食堂等这样一些生活服务组织视为“大家趋向共产主义”。他提倡家务劳动社会化、解放妇女劳动力、办食堂、托儿所、洗衣房等服务性事业。他说:“可以搞很多事业,象空想社会主义者所说,小孩子多大年龄就到什么地方去,到处有花园,老人有养老院,还有戏院、小学、图书馆、电影院……搞得好可以达到这种境地。我们到共产主义不要多远,十五年可以赶上美国,再有四十年、五十年中国可以进入共产主义。’”

  B

  1958年6月30日,刘少奇在同《北京日报》编辑谈话时说:“共产主义社会的基层组织,现在开始实验”(按:当时搞农业合作社小社并为大社,有的包括工、农、商、学、兵内容,但还没有“人民公社”的名称,刘少奇称之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层组织”--笔者注)。“恐怕不能象现在这样,种地的净种地,做工的净做工,现在就要搞工农商学兵。”他还作了解释,“不能搞单打一,现在农业合作社已经开始办工厂、商店、银行、服务事业、洗衣房、食堂、学校,都归它。以后就在工厂、农村、学校发枪操练,工农商学兵都有了。他提出:‘我看,三、四十年之后,可以到共产主义社会,你们看,要不要这么长?”

  C

  1958年7月5日,刘少奇在北京石景山发电厂同工人谈话时说:“工厂要办食堂、托儿所、洗衣店,办学校、办农场,发点枪给大家操练。总之,工农商学兵全都自己干。”又说:“这样下去,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大有希望,不要几年就好了。现在苦干几年很有必要,不然过不了关,苦干几年就不那么落后了。现在赶上英国不是十几年,二年三年就行了。明年后年要超过英国,这不是假的。十五年超过美国的问题,其实也用不了十五年,七、八年就行了。大家干劲这么大嘛!不计上下班,干完就算数,有这么股劲,我看七、八年就行。”又说:“一是党的领导,一是大家努力,好好干,大有希望。中国进入共产主义不要好久,你们大家都可以看到共产主义。”

  D

  1958年7月19日,刘少奇在天津讲话中提出:“在并社时,‘一乡一社’、‘政社合一’。”他说:“一个乡一个社,将来是否叫社,农庄也包括不了,因为有工业、有学校、有商业、又有民兵,生孩子也有人管,实际上是共产主义的基层结构,这是组织起来的公社,有工业、有农业、有学校,生老病死都在这里,这是共产主义公社。”(许全兴:《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3年版,119、120、175、176页)

  E

  1958年7月14日到18日,刘少奇到山东省寿张县视察,报导说:“少奇同志还非常关心共产主义生活方式萌芽的出现。他说,现在有的地方组织了公共食堂、托儿所、缝纫组等等,使家务劳动社会化。”(1958年8月4日《光明日报》)

  F

  1958年8月6日,刘少奇派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副部长陈正人,带着康有为的《大同书》,到河北省徐水县搞共产主义公社试点,陈正人传达了刘少奇同志关于搞试点的指示,还把康有为的《大同书》送给一些人。(赵云山、赵本荣《徐水共产主义试点始末》《党史通讯》1987年第六期)徐水县委第一书记张国忠立即宣布“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成立公社,树木归集体,房屋也由公社统一分配,社员实行工资制,社员和干部大搞实验田,计划一亩山药产120万斤,一棵白菜500斤,小麦亩产12万斤,皮棉亩产5000千斤。这些将要发射的卫星庄稼,是在迈向共产主义的人民公社殿堂上空飘扬的鲜明耀眼的红旗,也只有人民公社才能竖起这样的红旗。试想想,一个二分地沼气山药堆就得花去成百个人工,成本更是不可计算,这除了几万人的人民公社,那一个普通农业社能够办得到!(康濯:《徐水人民公社颂》1958年9月1日《人民日报》)

  G

  1958年7月14日到18日,刘少奇到山东寿张县视察,报导说:少奇同志在参观了台前社亩产将达3万至5万斤的玉米,3万至5万斤的谷子,30万斤地瓜和宏伟社亩产15000斤籽棉的丰产后,赞扬他们说:“你们压倒了科学家,他们没敢想的,你们做到了,这是个革命。”这一讲话一传出,全国各地的实验田丰产田纷纷把原来亩产千几斤、几千斤的牌子换为几千斤、上万斤甚至十几万斤的牌子。假报导的丰产数也由亩产几千斤一跃报导亩产数几万斤,都顺着刘主席的爱好大胆地吹起来了。

  H

  1958年8月,刘少奇派人到山东寿张县进一步了解那里的高额丰产情况,写回的调查报告说:“今年寿张县的粮食单位产量,县委的口号是‘确保双千斤,力争三千斤’,但实际在搞亩产万斤粮的高额丰产运动,一亩地要产5万斤、10万斤,以至几十万斤红薯,一亩地要产一、两万斤玉米、谷子,这样高产的指标,当地干部和群众,讲起来象很平常,一点也不神秘。一般的社也是8千斤、7千斤,提5千斤指标的已经很少,至于亩产一、两千斤的根本没有人提了。”(刘西瑞:《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1958年8月27日《人民日报》)

  乙、毛泽东同期的言论和中央的决议

  A

  吴冷西回忆说:1958年3月,在成都会议期间,毛主席找我谈话,毛主席说:“河南提出苦战一年,实现四、五、八水利化,除四害和消灭文盲。辽宁要实现三自给(即粮、菜、肉自给)。我怀疑是错误的。河南提出今年办四件大事,有些可能做到,有些可能做不到。就算都做到,也不要登报。人民日报硬是要卡住。否则这个省登,那个省登,大家抢先,搞得天下大乱。一年完成不登报,两年完成恐怕也不要登报。各省提口号恐怕时间长一点比较好。我就有点机会主义,要留有余地。”毛主席说:“现在报纸报导要调整一下,不要尽唱高调,要压缩空气,这不是泼冷水,而是不要鼓吹不切实际的高指标,要大家按实际条件办事。提口号,定指标要留有余地”(吴冷西:《忆毛主席---我亲身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段》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63、64页)

  B

  1958年4月中旬,在武昌会议期间,毛主席专门找我就人民日报的宣传问题做了五点指示(吴冷西:《忆毛主席》):

  1

  近来报纸的宣传反映实际不够,但也有不实之处。如指标、计划讲得过头了。现在要调整一下,要压缩空气。鼓干劲的话要讲,但不要华而不实。

  2

  报纸在宣传的时候要慎重,比如说绿化,不能说种一些树就是绿化,要成活,成片,成林,象在飞机上看到湘南、粤北那样郁郁葱葱才算绿化。又如水利化,有的说一年实现的,有的说三年实现的,其实都不能叫“化”,只是改变一些面貌。又如说“四无”,应当相信可以实现,但也不是一两年或三五年可以实现的。一个“化”,一个“无”不要随便宣传已经实现了。即使订规划、提口号,也要留有余地,在时间和空间上说得活一点。否则,说一年或两年完成,那不是以后没事干了吗?要留给后代子孙一些事做。现在说苦战三年基本改变面貌,其实只是初步改变面貌,能否做到还得看一年。

  3

  报纸的宣传要搞深入、踏实、细致。我们讲多快好省的方针,报纸上不能只讲多快,不讲好省。我们是讲好大喜功的,大而无功,其实不是好大而是好小,不实就是无功。报纸对一些问题,要由小见大,要把许多杂乱无章的事情加以概括,从理论上把事情说清楚。报纸的评论,应带理论色彩,这就是深入事情的本质,抓住了规律。这样把纲提起来,才能使干部和群众方向明确。意识形态上和上层建筑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4

  现在全国出现高潮,出现许多新鲜事物,但也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记者、编辑要提高政治思想水平,能对眼前彩色缤纷的现象做出政治判断,有远见卓识,这不容易,但应努力做到。

  5

  报纸的问题带有普遍性,不仅人民日报存在,省报也存在,今年夏天要召开全国报纸的总编辑会议,讨论新闻宣传如何改进。此事要告诉陆定一同志,并报中央书记处。(此事我都照毛主席的意见办了。后来陆定一同志说,夏天太忙秋后再说)(吴冷西:《忆毛主席》70、72页)

  D

  毛泽东说:我们争取在十五年或者更长些时间,在钢铁和其它重工业产品上赶上或超过英国(中国确实在钢铁产量上,用十五年的时间,在七十年代初超过了英国。见薄一波的书)(刘少奇说:现在赶上英国不是十几年,两年三年就行。明年后年超过英国,这不是假的。刘少奇讲:我国十五年超过美国的问题,其实也用不了十五年,七、八年就行了。大家干劲这么大嘛!)

  E

  毛泽东说:我们的方向,应该逐步地有次序地把工业、农业、商业、学校、民兵,组成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刘少奇说:共产主义的基层组织,现在开始实验。恐怕不能象现在这样,种地净种地,作工的净作工,现在就要搞工农兵学商。)F毛泽东说:公共食堂、托儿所等社会性的服务组织,过去已经有了。(即在旧社会的中国、世界资本主义国家早已经有了,不是什么新鲜事……。)(刘少奇说:公共食堂、托儿所、缝纫组,是共产主义生活方式的萌芽。)

  二、在大跃进中、后期(1958年9月以后)的言论比较

  甲、刘少奇的言行和当时的报道

  A

  中共徐水县委作了一个《关于最近几年全面跃进规划草案》,送刘少奇看,少奇同志不仅在视察前看过,而且还记得非常清楚,于是少奇同志于1958年9月10日至11日到徐水视察,作了许多深刻而全面的指示:第一,少奇同志感到徐水的“工业发展布局”的“规划仍有些毛病”,于是引用孟子的话“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精辟地说明了生产计划安排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在肯定了这里公社社员要求实物加货币的工资制以后,也同样用孟子上述的话,指示县委,必须慎重考虑实物加工资的比例,以便满足社员们,复杂的生活需要。第二,少奇同志指示徐水县委按照《礼记》上面的话,修订规划,设法使非生产人员和非生产时间尽量减少。报导说:少奇同志还指示县委对全县工、农、后勤和文教各方面的人,力算一笔细账,又引证《礼记》上面的话“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野,则财恒足矣!”让县委根据上述细帐,设法使非生产人员和非生产时间尽量减少。第三,少奇同志指示县委要发展高中,以作为发展大学的后备;并且建议省委解书记帮助徐水大学解决三两个教员。少奇同志在知道徐水大学和县科学研究所共有一部分仪器设备以后,指示说:好呀!你们慢慢地就会办成正式大学,同大城市的差不多,或许比那还好呢!第四,由于徐水的公社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行了全民所有制,少奇同志又告诉大家,全民所有制还并不是共产主义性质的,希望大家努力,争取早日进入“共产主义时代”。少奇同志对徐水人民急迫渴望早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热情和干劲,都给予了最大的鼓舞和赞扬。第五,少奇同志还对徐水全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作了许多美妙而宽广的安排。(康濯:《少奇同志在徐水》1958年9月18日《人民日报》)由于少奇同志做了许许多多的重要指示,到了9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李先念等人到徐水视察时,徐水县已经实现了“一县一社,县、社合一”。一县一社,即一县一个公社,全县统收统支,统一核算,共负盈亏,原来各社队的收入统一交县,支出统一由县核拨,供给标准,工资水平全县基本上一致。徐水人民公社已经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某些残余,徐水全县没有一个小商贩,他们全部实行了供给制。(李先念《人民公社所见》1958年10月17日《人民日报》)青年一代不懂什么叫“共产风”,不知道什么叫“穷队和富队拉平”,“搞平均主义”,“刮共产风”等等,看了刘少奇在河北徐水县搞的“共产主义公社试点”的经验情况,看了李先念的简要介绍,就略知一二了。

  B

  1958年9月16日到18日,刘少奇到河南视察,9月24日人民日报以《少奇同志在河南视察时具体阐述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几个条件》为题目报导了这一重大新闻。这是当时办人民公社急待解决的问题,因为刘副主席在9月3日的人民日报社论中,已经强调,有条件的可以立即过渡到全民所有制,条件还不成熟的最慢不能超过三、四年或五、六年。那么,要创造那些条件才能过渡到共产主义呢?人民日报将刘少奇在河南视察时的指示,提纲式的归纳为以下几条:

  ---每个人都应当参加体力劳动;

  ---对小孩子必须强调社会教育;

  ---要由低级到高级实行供给制;

  ---工厂办半工半读到大学;

  ---工厂也可以实行半供给半工资;

  接着人民日报详细的报导了少奇同志具体阐述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条件:

  第一,使社会上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进行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每个人都应当担负起力所能及的劳动,体力劳动是搞吃穿的,每个人都吃穿,有人不能负担,别人就要加重负担。少奇同志特别强调说,毛主席说过,马克思、恩格斯都说过。这是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一个必要条件。

  第二,搞好食堂、幼儿园、缝纫厂,把妇女从家务劳动解放出来,参加生产。(按:在这之前,刘少奇把办食堂、幼儿园、托儿所、缝纫组放在第一条,说它是“共产主义萌芽,现在放在第二条,把它当作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条件之一了。---笔者注)

  第三,要搞技术革命,我在河北看到两个小高炉炼铁厂,一个厂要五百人砸矿石,另一个厂一部矿石粉碎机解决了问题,搞技术革命就能节约大量劳动力。

  第四,改进社会的劳动组织,也能节省很多劳动力。(按:这条很要紧,现在报纸上只登一句话作提纲,到19日,少奇同志视察江苏时就具体阐述了。---笔者注)

  第五,要提高技术水平和文化水平。

  报导说,少奇同志十分称赞河南的人民公社实行供给制。当吴芝圃谈到许多公社都实行供给制时,少奇同志说:这要由低级到高级,一半供给,一半工资的做法是很好的。报导又说:少奇同志说,学校办工厂,工厂办学校,也是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一个条件。少奇同志指示,要采取新的办法办工厂、办教育。他说,你们建立新工厂,不要照搬老工厂那一套,目前,公社实行劳动工资加奖励,除了吃粮食等以外每月发几块钱,社员就高兴得不得了了。公社可以这样做,那么按这个办法,工厂为什么不可以呢?工人也是农民,农民也是工人,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呢?新工厂也可以办学校,招一批初中生,就在这里上课,一个工厂就是一个高中。一天读几小时书,做几小时工,工厂即是学校,学校即是工厂。半工半读可以搞到高中,也可以搞到大学。要建立制度,每天六小时劳动,二小时上课,要比较稳妥,搞它八年到十年,一直到大学毕业,这样学生也多了,工人也多了,将来出来,即是大学生,也是技术工人。这也是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一个条件。《人民日报》报导还说,刘少奇在河南视察时,还“听取了新乡七里营人民公社、修武人民公社和遂平人民公社党委的汇报,并作了重要指示。”具体作了哪些指示报导没有具体讲。但从毛泽东1958年10月派吴冷西和田家英率领调查组到新乡七里营人民公社和修武人民公社的调查报告看,可以认证刘少奇指示的后果:实行一县一个公社,全县统一核算,统一收支,共负盈亏,贫队和富队一齐拉平;实行全民所有制,搞供给制,实行十六包;实行消灭家庭,搞男女老少分别编班,分开做事,分开居住等等。

  C

  1958年9月10日至11日,刘少奇到他的“共产主义试点公社”河北徐水县视察,当他听到有人说,给山药灌狗肉汤,亩产可以收120万斤时,即说道:“那么作真有效果吗?哈哈!你们可以养狗啊!狗很容易繁殖吗!”(1958年9月18日《人民日报》)

  D

  1958年9月19日到28日,刘少奇到江苏视察,在常熟县和平人民公社,他参观中稻丰产实验田,他问党委书记:亩产可以打多少?回答说:可以打1万斤。少奇同志说:“1万斤,还能再多吗?你们这里条件好,再搞一搞深翻,还能多打些。”(1958年9月30日《人民日报》)1958年9月19日到28日,刘少奇到江苏视察,又大谈“如何建设美好的共产主义生活及培养人民共产主义精神”问题“如何建设美好的共产主义生活呢”?

  刘少奇指示“应该做好五件事”:第一,要使社会上所有的人都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第二,彻底把妇女从繁锁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第三,大规模地进行技术改革,改革各种劳动工具,提高劳动效率;第四,改善社会的劳动组织,例如,规模较小的农业合作社转变成规模较大的人民公社实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农村劳动组织大进一步的改进,这种改进,大大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调配,大大有利于农村生产的发展。又例如,实行郑州提出的“男女换班,老少换班”,即使女人能做的事不再由男人去做,使老人能做的事不再由青年和壮年去做,以使男女老少能够各自担任自己力能胜任的工作。第五,发展多面手,一人多艺,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做好这五件事,不仅可以解决劳动力紧张的困难,而且将会使整个社会的劳动制度,劳动组织发生根本的变化。

  乙、毛泽东同志同期的言论和中央的决议

  A

  毛泽东说:中国是个大国,但是个大穷国。今年大跃进,但即使根据现在报的数字,全国农民年平均收入也只有70元上下。全国工人每月平均工资也只有60元左右,现在有些县委(按:指山东寿张县。刘少奇7月14日到那里视察,作了重要指示后,他们提出“苦战三年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口号,详见吴冷西《忆毛主席》137页)不知天高地厚,说什么苦战三年就可以过渡到共产主义。这不是发昏说胡话?说是“穷过渡”,马、恩、列、斯哪里说过共产主义社会还是很穷的呢?他们都说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必要条件是产品极为丰富,否则怎么能实行按需分配呢?有些同志(指刘少奇,下同)要“穷过渡”,这样的共产主义有什么优越性和吸引力呢?毛泽东又说:现在人民公社搞的供给制,不是按需分配,而是平均主义。中国农民很早就有平均主义思想,东汉末年张鲁搞的“太平道”也叫“五斗米道”,农民交五斗米入道,就可以天天吃饱饭。这恐怕是中国最早的农民空想社会主义。我们现在有些同志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这非常危险。北戴河会议规定了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五个条件,哪一条也不能少,缺一条也不能向共产主义过渡。谈到这里,毛主席很动感情地说:反正我不准备急急忙忙的过渡。我今年65岁,即使将来快要死的时候,也不急急忙忙过渡。毛泽东强调:“过渡要有物质条件,精神条件,还要有国际条件。不具备条件宣布过渡也没有用。要划清两条线:一条是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的区别,一条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区别。不要轻易宣布向全民所有制过渡,更不要轻易宣布向共产主义过渡。”毛泽东还说:“我们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不仅把杜勒斯吓了一跳,也把赫鲁晓夫吓了一跳。不过看来赫鲁晓夫还比较谨慎,他现在只讲12年内准备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条件,并没有说到那时就要过渡。我们有些同志(指刘少奇)头脑发热,想抢在赫鲁晓夫前头过渡,这很不好。苏联同志建设社会主义已搞了41年,我们才搞了9年就想当先锋,还不是头脑发昏?人有老中青,水有溪河湖海,事物都有一定的量度,有相对的规定性,从量变到质变要有一个过程,不能随意想过渡就过渡。”(吴冷西:《忆毛主席》---我亲身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段,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111-112页。以下应用简称《忆毛主席》)

  B

  毛泽东1958年10月对田家英、吴冷西说:毛泽东说,我们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这是没有问题的。现在的问题在于:什么是共产主义社会?现在并不是人人认识一致,甚至在高级干部中也各说各的,其中有不少胡说。因此公社化过程中的具体做法,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你们这次下去调查要带两本书,一本是中国人民大学编辑的《马恩列斯论共产主义社会》,一本是斯大林写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出发前要把这两本小册子通读一遍,至少把人民大学编的那一本看一遍,要你的助手也这么办。毛泽东郑重地说,他的意思不是要我们搞本本主义,按图索骡,对号入座,也不是要我们照本本宣传,而是想使我们对马恩列斯关于共产主义说过什么有个大致的了解,下去调查中面对眼花缭乱的实际情况,能够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能道听途说,人云亦云。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心中有数,头脑清醒,做冷静的促进派。毛主席还交代,下去调查时不要各级领导作陪,要找生产队长就找生产队长,不要公社书记,大队长参加;要找群众谈话时就不要干部参加;要找县委书记也只请他本人来谈,因为人多了谈话就有顾虑(同级干部如此,上级干部更加如此),找群众谈话时要有各个阶层的人物,尤其要注意中农的态度。还可以找下放干部谈话,他们可能顾虑较少。总之,要了解各种人的想法。助手中可以选一两个女同志,那样,同农村妇女谈话比较方便。他吩咐我们下去不要张扬。我带的一组用新华社记者的名义,田家英那一组用中央办公厅工作人员的名义。(吴冷西:《忆毛主席》)

  C

  毛泽东听取了田家英和吴冷西调查刘少奇去过的七里营等地回来后的实情报告后,发表评论说:〈一〉一县一社太大了。平均分配会损害富队富社的积极性,还是要搞“按劳分配”毛主席谈到一县一社时提出,一县一社太大了。县委管不了那么多具体事,而且全县各地生产水平很不平衡,平均分配损害富队富社的积极性。我们现在还是搞社会主义还是按劳分配。凡是有利于发展生产的就干,一切不利于发展生产的就不干。供给制只能搞公共食堂,而且要加强管理,粗细粮搭配,干稀搭配,农忙农闲不同,要学会勤俭过日子,不能放开肚皮大吃大喝,那样肯定维持不下去。其它只搞些公共福利事业,不要采取“包”的办法,量力而为。延安时期搞供给制,是属于战时共产主义的办法,是不得已而为之,不能作为分配方式的榜样,所以全国解放后,就改行工资制了。

  〈二〉两种所有制的接近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千万不能把两者混同起来。谈到修武县的全民所有制,毛主席说,修武不同于鞍钢,产品不能调拨,只能进行商品交换,不能称谓全民所有制,只能叫集体所有制。千万不能把两者混同一起,修武县委书记提出的问题,表明他实际上是不赞成搞全民所有制的,县里的产品不能全部调给国家,不可能也不必要,他作为一县之长,不能不慎重考虑,尤其是国家对县,在平常年景也不能完全保证按照县里的需要调拨给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遇到灾年更加不能保证,这也是明摆着的。他提出的问题使我们想到:如果生产力没有高度发展,像北戴河会议关于人民公社决议中指出的,产品极端丰富,工业和农业都高度现代化,那么,生产关系上从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分配方式从按劳分配过渡到按需分配,是根本不可能的。这两种所有制的接近,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

  〈三〉把夫妻分开搞集体住宿,不是给国民党对我们的诬蔑帮了忙吗?当我们汇报到有些公社搞集体住宿时,毛主席很生气地说,那种搞法不是给国民党对我们的诬蔑帮了忙吗?凡是这样胡搞的地方,我都支持群众起来造反。这些干部头脑发昏了,怎么共产党不要家庭了呢?要禁止拆散家庭,还是一家人大、中、小结合的好。(按:所谓搞“集体住宿”即刘少奇的“男女换班”“老少换班”的做法,把男女老少分别编班集体住宿,“搞军事化生活”,“以便男女老少各自能够担任自己力能胜任的工作”,就是共产主义“家庭革命”的办法,这就是刘少奇鼓吹的主意---笔者注)

  〈四〉几千万人上山,农业可能丰产不丰收,食堂又放开肚皮吃,怎么得了?谈到群众大炼钢铁的干劲很大,地里庄稼没人收时,毛主席说:1070万吨钢的指标,可能闹得天下大乱。从北戴河会议到年底只有四个月,几千万人上山,农业可能丰产不丰收,食堂又放开肚皮吃,怎么得了?这次郑州会议要叫大家冷静下来。(吴冷西:《忆毛主席》95---103页)吴冷西回忆说:1958年11月6日,毛泽东特意找我专门指示:“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天天作报导,发表议论,尤其要注意头脑冷静,要当促进派”。还说,他对报纸宣传有一点意见,过几天空一点了再谈。(吴冷西:《忆毛主席》104页)

  D

  1958年11月22日,毛泽东就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宣传报导,找吴冷西长谈,吴冷西回忆道,毛主席说:“做新闻宣传工作的记者和编辑,看问题要全面,要看正面,又要看到侧面,要看到主要方面,又要看到次要方面,要看到成绩,又要看到缺点。这叫做辩证法,两点论。现在有一种不好的风气,就是不让讲缺点,不让讲坏话,不让讲怪话。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好的事情不是一切都好,也有坏的一面;反之坏的事情不是一切都坏,也有好的一面,只不过主次不同罢了。听到人家说好,你就得问一问是否一点坏处也没有?;听到人家说坏,你就得问一问是否一点好处也没有?大跃进是好事,但浮夸风就不好。”毛主席强调,做新闻工作无论记者或编辑都要头脑冷静,要实事求是。下去采访,不要人家说什么你就报道什么。要自己动脑筋想想是否真实,是否有理。毛主席说到,据一些省委反映,人民日报在大跃进中搞各省进度表(如水利工程完成土石方进度表),放“卫星”(粮食和钢铁的高产“卫星”)等报道方法,对各地压力很大。结果“你追我赶”,大搞浮夸,这要引以为戒。毛主席讲了上面这些话后,又归纳为三个意见。他说:

  第一,要实事求是,报道时要弄清事实真象,不是新闻必须真实吗?一定要查清虚与实,是虚夸、作假,还是真实、确实。新闻报道不是做诗写小说,不能凭想象虚构,不能搞浪漫主义。

  第二,现在要下明矾,把混乱的思想加以澄清。听说人民日报有一篇社论讲人民公社从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时把时间缩短了,说三、四年,四、五年就行了,不要北戴河决议上写的“或者更长一些时间”那半句话了。那半句话是我加上的。当时的想法是谨慎一点好。现在看来还是太急了。你们删去那半句话就更急了,不知是听了那一位政治局委员的意见。(按:毛泽东的意见非但不听,就连写上中央《决议》的话也敢删掉,可见这位政治局委员非同一般,实权在毛之上---笔者注)

  第三,要考虑国际影响,今年我们宣传上吹得太厉害,不但在国内搞得大家头脑发昏,而且国际影响也不利。毛主席说:“我在成都会议上就曾说过,不要务虚名而得实祸,现在就有这个危险。杜勒斯天天骂我们,说明他恐慌,害怕我们很快强大起来。美国人会想到是不是对中国发动预防性战争。这对我们不利。何必那样引人枪打出头鸟呢?何况我们的成就中还有虚夸成分呢!即使真的有那么多的成绩,也不要大吹大擂,还是谦虚一点好………。”毛主席说:“新华社和人民日报,记者和编辑头脑都要清醒,多开动自己的脑筋,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随声附和。要调查,追根到底。要比较,同周围比较,同前后左右比较,同古今中外比较。唐朝有位太守,他审理案件,先不问原告和被告,而要先了解原告和被告周围的人和环境,调查好了才去审问原告和被告,这叫做勾推法,也就是比较法。记者和编辑要学会这种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其实这也是思想方法,是实事求是的方法。记者,特别是记者头子---这时毛主席指我说,---像你这样的人,头脑要清醒,要实事求是。”(吴冷西:《忆毛主席》108-113页)

  E

  毛泽东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采取一系列措施力纠“五风”

  第一节

  郑州会议1958年8月下旬,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以后,从9月开始,毛泽东相继视察了河北、河南等省的一些农村,发觉在人民公社运动中,由于受刘少奇的《高举人民公社的红旗前进》的社论和他在河北、河南等地鼓吹“穷过渡”等讲话的影响,出现了一大堆混乱思想。有许多人急于宣布向共产主义过渡,急于实行全民所有制,主张消灭商品经济等等。针对这种情况,他于11月2日至10日在郑州主持召开了中央和地方部分领导人参加的会议,即第一次郑州会议。着重研究解决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发生的种种问题。会议期间,毛泽东多次讲话,带头提出了一些纠正“五风”的意见:

  一、强调划清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集体所有制与全民所有制的界限,肯定现阶段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肯定人民公社基本上是集体所有制。针对当时普遍存在混淆两个社会发展阶段,混淆两种所有制的思想情况,毛泽东为会议安排的第一个议题,就是对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要不要划一条线,什么叫建成社会主义。他在讲话中指出,现在我们还是社会主义。大线是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小线是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这两条线一定要划清,不能混淆。他也肯定人民公社的性质,目前基本上是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毛泽东反复强调要划清两个社会阶段和两种所有制的原则界限。对于澄清混乱思想,遏制严重泛滥的“共产风”是有积极作用的。(毛泽东以上讲话内容,见他4日和10日讲话稿)

  二、指出取消商品经济是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强调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大发展。毛泽东在会上多次批评刘少奇和陈伯达等人主张取消商品经济的错误观点。他说:现在我们有些人大有消灭商品生产之势,有不少人向往共产主义,一提商品生产就发愁,觉得这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没有区别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商品的差别,没有懂得利用其作用的重要性。这是不承认客观法则的表现。毛泽东在讲话中强调:现在还是要利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价值法则来做为一种有用的工具。我们国家是个商品生产不发达的国家,现在又很快的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商品交换还要发展,这是肯定的,有积极作用的。10日,毛泽东在会上讲述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时说:有些同志读马列主义书时是马克思主义,一碰到实际问题就要打折扣,避开使用还有积极意义的资本主义范畴---商品生产、商品流通、价值法则等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三十六条(指会议起草的《十五年社会主义建设纲要四十条》1958-1972的36条---引者注)的写法就是证明,尽量用不明显的词句来蒙混过关。他说:有一些可怜的马克思主义者,要剥夺农村的中小生产者,我国也有这种人。有些同志急于要宣布全民所有,废除商品,实行调拨,那就是剥夺。商品生产不能与资本主义混为一谈,要看它同什么经济联系,商品与资本主义联系就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联系,就不是资本主义,就出社会主义。(毛泽东11月9、10日在郑州会议上讲话文稿)

  三、实事求是,不许说慌虚报;坚持走群众路线,不许强迫命令。毛泽东提出,要把改进干部工作作风,注意工作方法当成重点。他强调:提倡实事求是,不要说慌,人民是骗不了的。他修改会议决议草案时,专门加了一节《工作方法》:在人民公社中,由于群众生活的集体化程度更多了,干部工作作风的好坏,对群众生活影响更大了,必须特别注意坚持走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不允许用简单化的行政命令手段处理有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对工作中的成绩和缺点要采取老实态度,反对虚报成绩,隐瞒缺点。第一次郑州会议起草了《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草案)。

  四、建议读两本书,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澄清混乱思想,统一思想认识。会议期间,毛泽东给中央、省、市、自治区、地、县四级党委委员写了一封信,建议读两本书,一本是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另一本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共产主义社会》。他在信中写道:要联系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革命和经济建设去读这两本书,使自己获得一个清醒的头脑,以利指导我们伟大的经济工作。现在有很多人,有一大堆混乱思想,读这两本书就有可能给予澄清。(毛泽东:《关于读书的建议》1958年11月9日)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中,反复倡导读马列的书,力求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以统一思想和行动,这是一种高屋建瓴的领导艺术。第一次郑州会议起草了两个文件,一是《十五年社会主义建设纲要四十条》(1958-1972年),二是《郑州会议纪要》,后改为《郑州会议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根据毛泽东的意见,这两个文件都没有下达,而后提交武昌会议和八届六中全会修改、审议。11月12日,毛泽东致信邓小平说:“郑州会议就是一个为武昌会议准备文件的会议。”由于当时中央领导层许多人对于当时的经济发展形势仍存在不切实际的估计,继续坚持工农业生产的一些高指标,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存在的问题严重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尽管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思想主张,但第一次郑州会议仅仅为纠“五风”错误开了一次头。第一次郑州会议结束后,11月13日,毛泽东致信刘少奇、邓小平,要求中央政治局、书记处同志,再加若干同志,在几天内开三至四次会:①

  讨论第一次郑州会议起草的两个文件。当作问题提出,征求意见。②

  讨论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意见书”部分的第一、二、三章,各省也要照办。毛泽东说:这样做,是为了对武昌会议先做准备。所谓当作问题提出,即对每一个问题,都提出正反两面。例如,对一条线划清界限问题,提出划线好,还是不划线好?对商品问题,提出现阶段要商品好,还是不要商品好?其它问题以此类推。尽管毛泽东辛辛苦苦力纠“五风”,对刘少奇和邓小平等人进行耐心的沟通,然而他们在意么?没有。郑州会议结束后不久,他们照样利用人民日报鼓吹浮夸风。

  11月21日,人民日报以显著标题报道:广东又一个实现粮食平均亩产1000斤以上的省份。平均亩产粮食1600斤,30多万亩晚稻特大丰收,比去年亩产增加2.2倍。“共产风”、“高指标风”,他们照旧鼓吹,有增无减。

  第二节

  武昌会议为继续纠正“五风”,1958年11月21日至27日,毛泽东在武昌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人民公社问题和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安排问题。毛泽东在会上多次讲话,关于纠正“五风”的意见,有以下要点:

  一、批评抢先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空想,再次肯定我国现阶段的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毛泽东说:现在有的人吹得太大了(按:指刘少奇),我看不合事实,没有反映客观实际。社会主义建设我们没有经验,苏联建设社会主义已搞了41年,我们才搞了9年。现在一吹,吹得那么厉害,想当先锋,这不是头脑发昏?人有老中青,水有溪河湖海,事情都有一定的度量,有相对的规律性,从量变到质变要有一个过程,不能随意说过渡就过渡。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不但要具备有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而且还要有国际条件,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二、指出人民公社有两种可能性,要么亡,要么不亡。毛泽东在21日的讲话中指出:人民公社还是要议一下,总得有那么个决议,或者搞个指示。杜勒斯、蒋介石他们都说,我们不搞人民公社还不会亡,一搞这个东西,就一定会亡。你不要说他没有道理,总有两个可能性,要么亡,要么不亡。他说这一句,在我脑子里头,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人民公社究竟怎么办才好?经过这次讨论,如果是多数人,比如十个人里头有六、七个人,都说那个办法比较好,那个办法就比较可靠了。显然,毛泽东是要集思广益要大家出主意想办法,认真研究如何办好人民公社。

  三、强调要“压缩空气”,把根据不足的高指标压下来。11月21日,毛泽东就压缩工、农业生产的高指标问题说:“我们再一次唱个低调,把脑筋压缩一下,把空气变成低调空气。先搞少一点,如果行,有余力,情况顺利,再加一点。这有点泼冷水的味道,右倾机会主义了。”他说:“不要务虚名,而得实祸。现在要减轻点任务,水利建设,去冬今春全国搞五百亿土石方,而今冬明春要搞一千九百亿土石方,多了三倍。还有各种各样的任务,钢、铁、铜、铝、煤炭、运输、加工工业、化学工业,需要多少人力财力,这样一来,我看起来,中国非死一半人不可,不死一半,也要死三分之一,或者十分之一,死五千万人。死五千万人,你的职不撤,至少我的职要撤,头也成问题。要不要搞那么多,你多了也可以,以不死人为原则。你们一定要搞,我也没有办法,但死了人不能杀我的头。明年3000万吨钢(按北戴河会议决定1959年钢产量为2700-3000万吨---笔者注),究竟要不要定这么多?搞不搞得出?要多少人上阵,会不会死人?这次会议要唱个低调,把空气压缩一下。胡琴的弦不能拉得太紧,有断弦的危险。”11月23日,毛泽东在会上第二次讲话强调说:“我们的脑筋正在这里压缩空气。物质不灭,空气还是那么多。但是,压缩成液态或者固态,使它凝一点。关于生产指标问题,他说: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究竟什么指标为好?北戴河会议后两个半月的经验,对我是一个很好的经验,就想到恐怕明年2700到3000万吨难于办到,我们是不是可以用另一种办法,把指标减低?”他还说:“你说服我是可以的,你打我通是可以的,但是,你得打我才能通,你得说我才能服。你们现在说的那些根据我还不能服,我不仅要做机会主义,我已经是机会主义,我就是站在机会主义的立场上,为此而奋斗,不牵累别人,将来算起账来的时候,不打你们,打我。因为我在这里反冒进,以前别人反我的冒进,现在我反人家的冒进。”(按:毛泽东这里讲的“你”、“人家”、“别人”指的是刘少奇)由于当时许多领导干部头脑发热,武昌会议压缩工、农业生产主要指标仍然偏高。但毛泽东在会议上讲的这些话,确实反映了他当时要求压缩不切实际的高指标的心情。

  四、批评弄虚作假的浮夸风,要求经济事业越搞越合乎实际。毛泽东在会上专门讲了反对作假的问题,他强调提出:我看我们的经济事业是要越搞越细密,越搞越合乎实际。他要求人们讲老实话,说现在有一种空气,只许讲成绩多,脸上有光,得到奖励。要讲实话,比如讲牛的尾巴生在屁股后面,这是老实话,动物的尾巴总是要生在后面的。(毛泽东1958年11月23日在武昌会议上的讲话)

  五、强调破除迷信不要把科学破除了。毛泽东在23日的讲话中提出:破除迷信,现在有些人把科学破除了。比如,第一条科学人是要吃饭的。这不但是科学,这是自然规律,客观法则,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外的,没有一处地方证明人可以不吃饭。他强调指出,凡迷信一定要破除,凡真理,凡科学一定要保护。六、指出有一部分“资产阶级法权”的残余,现在还有用,不能破除,我们要保护它,使它为社会主义服务。毛泽东说:资产阶级法权,目前只能破除一部分。三风五气、老爷架子、工资过高过大的悬殊、猫鼠关系,这些东西要破除,彻底破除,反得越干净越有利,另一部分,工资等级、上下级关系、国家还带有一点强制性,则不能马上破除。

  

  

通宝推:springisok,acton,江南愿,山药糕,joomla,farrish,鹦鹉螺,侧翼,凯尔勒,zirun99,hwd99,笑任平生,向前向前,terron,ghui,驿寄梅花,小楼春雨,唐斩非,gy197666,偶卖糕的,诸法空相,年青是福,岳阳,桥上,天涯睡客,AIRAIR,高粱,西门飘飘,strain2,jboyin,乾道学派,西安笨老虎,陈王奋起,
回答
家园 这么有耐心对待小朋友,花你一下。
回答
家园 我也花一下园主

送花成功。恭喜:你意外获得 4 铢钱。1通宝=16铢

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3。本帖花:1

家园 本可以成一篇雄文的,可惜太多细节不严谨

例如,“官兵一致”是到长征才“真正实现”的吗?赣南三整、井冈山都在干嘛?

长征的一些分析实在不靠谱。

俺的结论:

1、无论如何,文格是浩劫,无论初衷有多美好。

2、太祖除了性格上有点可说的(本来人无完人嘛)一切泼向太祖的脏水,几乎都被证明是不经一驳的。这些脏水,正是为了掩盖文格初衷的美好。(只有张霖之无法解释,谁能提供更多资料??)

反过来,先总理被塑造为圣人,又掩盖了太多。TG内唯一近圣的(这里是指人格,跟下文的“圣”不同),大概只有黄克诚。

领袖原本就不可能过于仁慈柔软,方志敏、刘志丹被人称颂,结局就是被部下坑了。

3、为何文格不能成功,分析太多,俺说点直觉的玄乎的。

可以说,哲学是大杀器。原因就是哲学通往圣人神境,如玄幻小说的设定,“圣人之下,皆为蝼蚁”。

从宇宙来看,人类的存在实在是不可思议的。

人类之所以能够存活,是否有另一种“存在”,称为上帝、真主、佛……,或者更高维的生物,在保护人类?或者是最终审判的时间还未到。

那么,反过来,这个“存在”是不允许人类建造巴别塔的,也就是“人类大同”。

家园 张霖之的事情

所少年了,我也纳闷,太祖和张霖之无冤无仇啊,怎么就和张霖之杠上了?近年在一个资料上看到一个说法是:太祖在一篇内部材料上,看到煤矿死难工人家属上访的事情,张霖之大概处理不过来,毕竟到现在煤炭还占一次能源消耗的70%。这才有了张霖之不关心矿工,是走资派的说法。一时记不住是在那里看到的,以后慢慢查。不过,这符合太祖的性格和对当时形势的思考,包括对“城市老爷卫生部”,“才子佳人部”的定义。

家园 谢!我又可以说话了,嘿嘿

简单的说就是照顾穷人,用老子的话说就是行一会儿天之道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就是说天之道,打富济贫。人之道,则不然,打贫济富。

人类历史就是这两种道混合交替进行的历史,有时天之道比例大一些,有时人之道比例大一些。

最明显的就是战争时期天之道比例大一些,战争来了嘛,有钱的出钱,有命的出命,因为富自己不想打仗去死要贫去打仗去死就不得不少赚穷一点甚至给贫一些,和平时期人之道比例大一些。

但是,调整好天之道和人之道比例变化是非常难的,毛主席的时期是中国从战争到和平的转换时期,是从天之道比例大一些到人之道比例大一些的转换时期,简单的说还是照顾穷人,毛主席教育穷人要跟富人争取自己的权利,那就是造反有理,同时毛主席教训富人要善待穷人,那就是文革,社会变革不是具体案件具体处理的事情,一些无辜在文革中受了很多苦甚至死属于“火焱昆冈,玉石俱焚。”

通宝推:方天化几,
家园 林死是周的手笔

毛利用周治理国家,但也打击周的官僚牌,但最后学是官僚胜利,毛死后骂名一片,但毛却打造出了中国自己的工业体系,还有10亿的劳动人口,这两者,才是毛的最大成就,还有一个文革成就,是思想方面的,但能理解的人太少了。文革是未来的必然,但毛没有同盟军,工农学兵,都无法理解,所以也注定不会坚守。

没有毛的多方努力,中国不会有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完整工业体系,也不会有为工业体系配套的技术工人,同样官僚和军头们早就翻了天了。

刘是真正的走资派,而周则是务实派,两者都是官僚派,官僚必拉帮结派,不是我黑周,周是毛一生的对手,毛要建立的是一个理想的社会,而周则是一个务实的人。而周的实力远远大于毛,建国后所有跟周做对的,都会失败,现在的所有证据都表明,林是被家人给带上飞机的,而林的老婆则是被周给吓跑的,毛最大的支持者林的倒台,就注定,毛的所有布局都已经结束。

毛最后的布局,是把权力交到邓的手中,但毛还有一点希望,让左的四人帮,与右的老干部共同保着华,这样,让老干部管经济而让四人帮管宣传,这样,就能保证国家发展的前提下,不变色,但老人家死了不到一个月,就被华这个XX给破了,然后他也下台了。

有了军权,只要一个手指头就有干所有事。

通宝推:笑任平生,
家园 赵紫阳、陈云、王震在1988

1988年9月9日下午,王震在自己的住所与工作人员议论电视系列片《河殇》时说:“现在把什么都扣到毛泽东头上加以批判,说他讲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哪有这回事。这是下边人说的。我1958年给毛主席汇报时,他还不相信有人会说这样的话。他说过四、五、八(粮食纲要,即长江以南实现亩产800斤,黄河以南500斤,黄河以北400斤)和超英赶美。超英赶美是指钢产量,那时英国就是1000多万吨钢,美国6000万吨钢,毛主席讲要用15年时间赶超。这有什么错?实践证明,我们很快超过去了嘛!说毛主席要割资本主义尾巴,这是陈永贵同志提出来的。毛主席说,还是留一点吧!割尾巴,那还不割出血来,还能不疼?这是毛主席在召集我们一二十个人的会上说的,我当面亲自听到的。”

通宝推:桥上,盲人摸象,empire2007,高中三年,天白,terron,小楼春雨,黄世仁,次席幕僚,yiwensilan,阴霾信仰,迷惑不解,五藤高庆,回旋镖,邻居大哥,唵啊吽,李根,
家园 还是李敖讲得对

你们都能知道的事,老毛会不知道?从现实情况看,吹鼓手要么事别有用心,要么是不识世事没有阅历的狂热者。

家园 “所以否定毛,不是否定他一个人,否定的是整整一代人”

花这句,与我心有戚戚焉

家园 治乱二字,正好可以对应人之道天之道

治,肯定是人来治,就是人之道

乱,就是人治失败,天来治,天之道。

由于人治从没有长盛不衰,天来治总是会出现。在集体无意识之上,一个抽象的天的概念似乎是存在。

我的理解,这个是一个整体生命的概念,或者是一个系统概念。不管是中国历史的治乱循环,还是西方经济学的危机理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印证。

由热力学定律向外扩展推导,任何系统最终熵不可避免增大,系统不可避免崩溃。如果整体生命理论正确的话,社会和人体是一回事,最终都不可避免会崩溃。也就是说,人之道永远是拖时间,天之道就是有生也有死。

而人体已经给了最终解决办法,生殖,遗传。既然母系统不可避免会死亡,那么将最核心的功能和特征通过生殖方式遗传给后代,就是一定意义上避免死亡的永生。

套到国家社会上,就是罗马帝国由现代西方文明接力,日不落帝国崩溃有美国继承,中国的杯具就是钻了牛角尖,总想求长生,不去生殖下一代。

中国文明治乱循环,目前是世界最长寿的寿星,但寿星终究是要死的,生孩子才是正经。大航海搞新领土已经错过,星辰大海一定不能再错过。

通宝推:舞动人生,
家园 打倒标题党 赵紫阳、陈云在哪?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