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中国官办经济要崩溃了么?中国要崩溃了么? -- tanhuan
看到一个帖子真理:【原创】中国官办经济的衰败和党国的存续危机,提到中国官办经济危机和党国存续的问题。这个话题让我有欲望谈,但帖子的作态又让我作呕,本着不在厕所里吃饭的原则,另起一帖。
对于官办经济,河里的大牛陈经当年是这样描述的:“官办经济不同于计划经济,也不同于市场经济,它的精确定义应该由中国各级政府的经济行为构成。” 在说中国(官办)经济的前途之前不妨先说说中国官办经济。
陈经是大牛,但官办经济这个定义还是很模糊。其实计划经济本身就是100%的官办经济,一切经济活动都在政府指导下运行,而陈老大所说的官办经济其实是市场经济时期,一个计划经济模式下的政府管理经济的这一特殊情境。
其实不管是什么社会制度,政府对维护经济的繁荣都有一定的责任,不管是自由主义还是凯恩斯主义,政府在经济活动中一直起着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的起作用;事实上冷战后欧美各发达国家都有或多或少的国有资本成分。而中国官办经济最大的特殊性其实在于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政府把经济发展作为官员政绩的最大标杆。
而这个特殊之处根植在TG的特殊性上:从必要性来说TG是一党执政,任何社会的问题都会直接,简接,暗示,明示地归罪于政府,所以就业必须保证,经济必须发展,政府不可能把这个责任推卸掉,更不可能把这重大的担子交出去(你会把小命交给别人么);从可能性上说中国改开之前的大政府/全能政府使得政府有各种可能的手段(银行,税收,能源,进出口等),以及巨大的资本(例如土地)来达成有效地管理。
在这两重意义上都没有本质改变的时候,官办经济会崩溃么?答案很简单,不会。
官办经济的策略可能会错,中国经济可能崩溃,但是官办经济不会在那之前崩溃。官办经济崩溃需要TG下台,或是国有资产(包括企业和土地)基本瓜分完毕,在那之前,短时期内政府有足够的信誉和手段去改。
所以与其简单地把中国经济的问题都归于官办,把官办的问题都归于政府,愤懑地认为TG是万恶之源,五毛都是脑残,不如归本溯源地看看中国经济会不会崩溃,目前政府搞经济思路的得失,至少心里更健康,看明白了也能趋利避害。
那篇帖子里说了一些中国经济的问题,我有同意有不同意的,同意的是中国目前经济增长对基础建设投资,出口(包括外贸加工业),房地产依赖过多,来自于技术革新的动力少;中国经济发展对环境压力太大。不同意的是中国的人口红利在消失,中国劳动力价格的优势在消失,智能机器人会毁灭中国发展的机会等等,当然最不同意的是帖子中悲观的预测。
先说人的因素。我其实对中国成为中等发达国家不报希望,因为中国人太多了,中国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就差不多了,中国在成为发达国家的路上会把全世界的平均水平不断抬高到一个令人绝望的水平。在这个基础上由于中国地域差别和教育水平差别,会使得中国一方面在部分区域是发达国家水平,另一部分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水平,在这个基础上,同等劳动生产率的工人(包括知识工人)仍然会保持一个相对的劳动力价格优势。而人口红利不能只看数量还要看质量,目前大学文化的人口只占9%,而大学录取率是75%(算上未参加高考的是35%),也就是说尽管劳动力人口总数下降,但是素质在上升。而劳动力人口下降也没那么严峻,目前我国基本放开了双独夫妇的二胎,把每年新增人口稳定在1600万(2002年之后基本是这个数字)以上应该没有问题,甚至可能增加(81-97年基本每年新增人口是2000-2400万,目前基本是育龄人口,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也就是说如果适当延长退休时间(美国退休年龄是65-67岁),老龄化的问题也没那么严峻。
再说物的问题。核心的问题是我们的产能过剩了么?从09年后,制造业的日子就不那么好过,某些产能过剩是很明显的,所以一方面必须开拓市场,比如走出去:一路一带,建设非洲;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国内的基础建设其实还差得远,上面说了我国有地域差别,缩小这个差别靠什么?靠得还是基础建设,比如高铁,比如总被人诅咒的下水道......当然可能回报比高的项目少了,但是GDP的目标不是也降了么,而且新增劳动力人口少了,就业压力也没那么大了不是?另一方面,我们的产能很多是落后的,能耗高,污染大的,撤掉是不正好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压力?或者转移到更落后的地方去,也可以减少地域差别。产能也是不断地在转移的,产业总是不停的在调整的,比如环保产业,智能机器人都是新产业(智能机器人其实不值一提,自动化搞了几十年了,不是经济革命仅仅是新产业而已)。官办经济的一大优点就是减少这些正常波动的盲目性,降低对经济的冲击(当然也因为官办经济有的时候反应有点慢)。
接下来说技术的问题,我国的科技投入如果看比例从85年起其实是一路下滑的,也是到了90年代末才开始上升,到03年才恢复到20年前的水平。但接下来是一个巨大的上升曲线,更重要的是投入中来自于企业的飞速上升,代表着企业经营者不管是国有还是私人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对应这个上升的是我国的企业在产业链上越吃越高端,高技术越来越白菜化。我国现在SCI论文数第二,引用数第四,可以不谦虚地说我国是第四科研大国。科研和工业不同,这是一个长线投资,长线回报的产业,从科技投入的上升曲线上,对比国外的停滞不前,再过20年后完全可以并驾齐驱。没错,我国的半导体比国外落后一代半,我们才搞定28nm,别人已经搞定14nm了,但真看起来,这个差距不过是3-4年而已,当然你可以说28nm是合资企业搞的,我还可以说那个14nm的核心设备也是外国的——在全球化的今天,尽管有人不地道封锁我们,但只要能满足军事装备的完全国产化就足够(这个国产化不必根究企业性质和知识产权,在本国土地生产就行)。在大多数高科技产品上(这个范围越来越小),我们确实有一代到两代的差距,但是因为成本问题,有一代差距的我们足够降低对方产品的利润率,慢慢拖死他;差两代的也能生存下去,不至于打起仗来没得用,国家扶持一下还可以继续开发。其实很多技术我们不是没有,只是生产不出有足够竞争力的产品。
最后说说钱的问题。中国的债务水平其实是相当高的,不但是政府债务,企业债务也很高,得益于高储蓄率个人债务倒是情况不错,同样得益于高储蓄率这些债务中外债的比例很少,主要是内债——恰恰又是官办经济的强项,就算万不得已一个缓慢的隐形通胀就足够消化掉了。
研究经济发展的理论很多,但主流经济学家基本都认为经济发展的要素包括人力资源,资本和技术;在这些理论的理想条件之外,现实中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市场问题。
我国经济另一个问题就是对外部市场的依靠仍然偏高,尽管这个比例在下降,比如外贸加工业的依存度就下降了30%。解决这个问题长期要靠内需,这个问题必须继续靠发展来解决,任何政治动荡都只能适得其反,这个发展除了上面提到的基本建设,科技投入,包括环保产业等等,还有是发展服务业,我国服务业在经济中比例仍然过低,尽管有很大可能是统计错误(小服务业偷税漏税严重),但是无论是加强管理(扩大税基也能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发展)还是继续提供政策引导(服务业其实市场化最高的部分)都能进一步提高内需;最重要的是解决小微企业的发展问题,特别是融资问题,这一块其实是世界难题,是市场不好解决的问题(全世界都是主要靠个人和亲友团,加上政府的资助),但也正是官办经济理论上的优势,尽管中国的官办经济这个问题也解决的不好。而更不好的是中国官办经济的副作用——市场的碎片化,我国说是一个国家,但是地方保护主义总是徘徊不去,这和官办经济是直接相关的,希望把GDP在政绩中的地位降低后这个问题可以更好的解决。短期解决外部市场的问题就是要继续开拓市场。这就要靠两手:一手是经济手段,一手是军事威慑。经济手段有各种自由贸易协定(给台湾补血的不算),有拉拢东盟和上合,有亚投行,有建设非洲.....军事威慑就不提了,蓝水海军还在养成阶段。但没必要把西方可能的制裁和封锁看得太重,在全球化的现在,经济封锁中国,其实是七伤拳,中国的全能政府对这种伤害的承受力高于西方的代理人政府(几千万人齐下岗这事我们有经验)而中国世界唯一(不是第一)的全产业链让中国受的伤害也比较轻。
说了一大堆,忽然发现我说的这些快和本届政府报告重合了。官办经济效果好坏看两个因素:决策水平和执行能力;在比其他经济体有着更丰富的手段的同时,也更依赖于一个运转良好的政府。从决策水平看,我基本是放心了,但是执行能力上令不出中南海已经是旧闻了,就不知道反腐能不能出战斗力了。
总结一下,对中国经济我近期觉得会有波折,因为有执行力的问题和国外干扰;中期看好,因为官办经济仍然有优越性,中国经济的基本盘仍然良好(特别是比烂地看),策略基本对路,反腐对执行力应该是有加成的;长期来说中国人均GDP和收入到了世界平均水平之后,特别再进入一个“新常态”(经济增长比全球平均只略高)才是历史的转折之处:中国目前的底子其实是国有资本主义,是向社会主义进化(哪怕是北欧社会主义),还是变成寡头的盛宴,甚至变成帝国主义,这才是关心处。
从我个人来说还是希望走社会主义的道路——无关理想,只是因为我没机会变成寡头。从这个角度说又很悲观,因为能变成寡头的基本都在台上。只希望TG被历史教育得清醒些,明白如果分得太快,自己未必能抢上热乎的。这个未来并不遥远,10年之后就可见端倪。
【先说人的因素。我其实对中国成为中等发达国家不报希望,因为中国人太多了,中国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就差不多了,中国在成为发达国家的路上会把全世界的平均水平不断抬高到一个令人绝望的水平。】
就是自工业革命以来,官办经济是各成功国家的普遍现象。中日美英法德苏都是如此。苏是计划经济自不用说,日本官商一体也没什么可说的,德国关税同盟+政府主导+李斯特经济理论+劳保法,法国一直都是浓浓的国企味道,美国统治者本身都是有产者,他们的意志本身就是政府的意志,虽然不是政府本身执行,但其本质也没什么区别,何况后来还有凯恩斯主义,英国则是政府引导人民去探险和发展生产,政府自己也出资,但更主要的是做好全方位的服务,甚至包括军事服务。
综合看下来,隐隐约约感觉(个人无力读许多书仔细考究)现阶段中国的官办经济,和英国模式最相像。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官办经济的水平也是在演变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能说现在的水平确实越来越高。我手里有些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不过卖个关子以后留着写主贴使用,哈。
资本是逐利的,资本的力量并不是在所有的方面都那么强大,有些很重要(例如国防、基础设施),但是不赚钱或是投资风险大的产业,肯定不可能倾家荡产的去搞,这就需要政府利用国家的力量(主要是财税和优惠政策)予以扶持。
再一个,整个社会的资本和资源是有限的,为免重复建设,站在国家层面,适当的予以调控,也是合理的。
TB的官办经济,陈经说的比较笼统,据俺的理解官办经济其实是以官僚的经济发展目标为基础的混合经济,体现在:1、政府利用权力对经济的运行平台进行干预,例如:审批流程、准入机制、投资方向、货币政策;2、政府利用国企或是投资平台的白手套,直接参与经济活动,这属于微观的范畴;3、政府利用投资引导、贷款或优惠政策支持私营经济抢占消费级市场,这属于官办经济的微(宏)观分支和补充,必须拿出来单独列明。
最近看到tiebout关于地方公共支出与居民投票理论,主要讨论地方经济发展、税收、教育等公共品与当地资产价格(主要是房价)的关联,就是地方管好了大家来就业、入学,资产价格也上涨,即使需要缴纳更多的财产税,居民也会选择迁入。tiebout模型更多的涉及城市管理、社会学,但是感觉和“官办经济”系列有点类似,不知道河里有大牛研究这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