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毕福剑和政治正确 -- 天王子

共:💬231 🌺2801 🌵8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家园 谢宝!

送花成功。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家园 他们不是立了个范跑跑么,还发明个头衔叫“敢不”

你干好事不算本事,我就“敢不”干好事,那才叫本事哪。

家园 私下骂骂可以,传到上司面前还全公司皆知,

甚至其他公司都知道了。更何况你骂的可不仅仅是上级,而是这个公司创立的董事会主席。还有,老人家去世多年,何曾把你逼急了?有本事你骂现任董事长啊,骂逝者还有理了?还觉得委屈了?

你在这个公司还能待下去?正常的公司都会选择放弃你的。

只不过,现在的央视正不正常,不知道。

家园 这个烟很明显不是专门给供应给一个人抽的

报纸特意拿毛泽东出来说,只不过是春秋笔法罢了。毛泽东自然不是道德完人,但你举的这个例子跟毛泽东本人还真没多大关系。

还有,如果你经历过计划经济时代,你应该知道计划经济时代任何生产计划都是指令性生产,指令性生产这件事本身跟腐化扯不上关系。计划经济时代,一个厂抽调一批人专门成立技术攻关小组解决xx问题这种事稀松平常。不能因为这件事扯上毛泽东,就贴上腐化标签。

打个比方,航天员的饮食也是专门经过技术攻关特供的,难道这也是腐化?特供本身跟腐化一毛钱关系没有。

家园 传说中的主席专用瓷

烧出一窑的瓷器,挑出几套最好的,其他都销毁了,这种弄法无论如何也跟保证主席吃饭的正常需要没关系。

你说的没错,我这也是从百度搜的,按你的标准叫春秋笔法。你有第一手的真实材料欢迎摆出来。

家园 那磁现在还有

littles还是非闲人有个帖子提到过,值老鼻子钱了!

家园 另有个说法,主席是68年开始抽雪茄的,李先念推荐

毛泽东从年轻时就开始抽烟,经常是一支接一支而且就喜欢味辣劲大的,到了晚年,老人家疾病缠身才不得不听从医生的劝告把烟戒掉。

烟龄长、烟瘾大加上不讲究,老人家一辈子抽过的烟无数。

1927年1、2月间,毛泽东在湖南长沙、湘潭等五县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时,抽的是“叶子烟”。当时湖南农村老百姓都抽这种烟,一问一答,云雾缭绕,参加座谈会的农民不把这个穿长衫的高个子先生当外人了。

战争年代,毛泽东抽的烟大都是战士缴获的纸烟,有啥就抽啥,他曾戏称为“吃百家饭,抽百家烟”。

纸烟断顿的时候,他就用纸裹上农民自种自晒的旱烟烟丝卷成喇叭筒,自制卷烟,这种旱烟没有经过深加工,油重劲大味辣,常常伴随着一股异味,但他抽得津津有味。尤其是当他下乡与农民开会、交谈时,相互递火,一起抽当地产的旱烟,放松自在。

50年代初,毛泽东抽了几年铁罐装的美国产“三五”。“三五”烟劲大,一般人呛得受不了,毛泽东在解放战争中抽过缴获的“三五”后就喜欢上了。

刚建国时的国产卷烟的质量很差,毛泽东说:现在做的纸烟质量总比外国人制造的要差,要拿点好烟招待外宾,纸烟两面没有中国字,都是外文,很不好。要搞一种较好的烟出来,不用一个外国字。

上海的国营中华烟草公司接受了这个任务,1951年,“中华牌”卷烟问世,1956年,“熊猫牌”卷烟投产。毛泽东就弃美国产“三五”改成抽国产的“熊猫”、“中华”了。

毛泽东对“熊猫”、“中华”很满意,但这烟口感好价格也不菲,毛泽东有时也感到吸烟花的钱太多。

1959年在武汉,他听说湖北产的“珞珈山”牌香烟味好价低,试抽后觉得名副其实,一包才一毛二(当年无嘴中华六毛,带嘴七毛二,熊猫还要贵点),就买了些带在身边,6月回故乡韶山时,老人家随身带的就是武汉买的“珞珈山”香烟。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毛泽东原来抽烟不用烟嘴。保健人员认为他抽烟太多,对身体危害甚大,就弄了一些烟嘴给他,说:“主席,你以后还是用烟嘴吧,这样可以过滤一些尼古丁。”他听后尽管不很乐意,但还是采纳了,后来也慢慢地习惯了使用烟嘴。

1961年6月,工作人员打听到国外有种烟嘴可装过滤药物,能大大减少尼古丁等有害物质的吸入,于是便委托外交部购买了两打。这年7月1日,外交部便买到了这种烟嘴。外交部派了专人将烟嘴送至中南海,同时交给毛泽东的生活管理员一张《往来款项结算通知书》:“我驻日内瓦使馆转来委托外交部收款书第49 号单据共4张,计欠165.60法郎,按0.569折人民币94.23元。兹将上项单据随函送上,即请将款交还本部财务科,以便转还使馆。”毛泽东的生活管理员本想在招待费中报销这笔开支,但毛泽东坚决反对,最终从主席稿费中开支。

1968年,毛泽东患了一次重感冒。病中,老人家还是想抽烟,但一抽便咳嗽不止。他感叹道:“人病了,烟都没味。”工作人员就此劝他戒烟,但他烟瘾实在太大。李先念知道了此事,就向老人家推荐他抽一种特制的“雪茄”:“这种烟既可以解瘾,又不会咳嗽。”毛泽东听罢将信将疑,就和同为老烟客的机要秘书徐业夫商量,请他试抽。徐也有气管病,且相当厉害,而烟瘾却并不比毛泽东小。徐业夫试抽了一段时间,感到确如李先念所言,便在毛泽东面前大吹特吹。毛泽东便说:“拿根烟来,先试一试!”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这种雪茄烟倒真是特适合患有气管病的老烟客。从此,毛泽东便开始抽特制雪茄。

这种中式雪茄源于四川什邡小作坊生产的手工卷烟,公私合营后,贺龙元帅将把主席赠送的古巴雪茄提供给什邡烟厂,支持其研制出口产品。64年开始,该厂开始生产特制雪茄,供应贺龙等中央领导。最初是在什邡本地生产,通过成都军区送往北京,71年913后,有关部门出于安全考虑在北京南长街81号开了一个生产小组,烟叶和技术人员都是从什邡过来的,卷烟的封口设备则来自越南。该烟包装普通,外观仅为白纸制成,毫无装饰,而且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即暂停未吸20秒后便可自动熄灭,不致于因乱丢烟头引发火灾。

又过了几年,毛泽东疾病缠身,连雪茄也不能抽了,不得不听从医生的劝告,才下决心戒掉了烟,此时已是他去世的前一年。

通宝推:马后炮,
家园 7501任务,操办此事的原江西省公安厅副厅长黄庆荣有回忆

7501任务缘起于1974年12月,是汪东兴面对面亲口交代给黄庆荣的。据黄庆荣回忆:

1974年毛主席身体不大好,有较长一段时间住在湖南长沙。12月份,汪东兴打电话要我去湖南,布置毛主席到江西的行程及警卫接待工作。

在湖南省委警卫接待处,湖南省公安厅高文礼副厅长拿了一个瓷盘给我看,瓷盘上的图案是毛主席喜欢的红色梅花,说:“这是给毛主席用的。”

我一看就觉得这些瓷器好粗糙,便说:“这个瓷红不红白不白的,不怎么样。我们江西造出来,肯定比这个好。”

汪东兴说:“你能行吗?恐怕也难吧。”

我说:“我可以试一试。”———这个被后人称为传奇绝作之景德镇烧瓷事件,就在如此平淡而轻松的气氛下确定了。

我从湖南警卫接待处得知,他们从醴陵定制了一些带梅花图案的家用餐具瓷器放在长沙毛泽东住处。1974年毛主席到湖南休息,用到这些瓷器时,微微皱了一下眉头,什么话也没有说。长期在他老人家身边的工作人员凭经验猜测,肯定是对瓷器不满意,却不知具体所指何意。

1975年1月份的一个晚上,我专程到景德镇,找市委书记李克时,与他商谈了为毛主席定做家庭餐具一事。我问:“你能做出最高水准吗?”于是他向我介绍了一些技术上的东西,表示景德镇完成这项任务没有问题。我与他反复商量,此事如果公开打着毛主席的旗号做,肯定要出大事,所以对外必须绝对保密,只能说是给上级领导做的,数量不多,要求很高。全部口头下达,不留任何文字材料。具体布置落实由李克时去办。

因为下达任务是做家庭餐具瓷器,所以每套并不是按通常那样以10个为单位,而是以3-5个为单位,供毛主席单独进餐或与家人共餐时使用,一套的总数大概有40-50件左右吧,具体数目我记不清了,但是绝不是像外面传说的一套有147件或200多件。

李克时找了国家轻工业部直属的景德镇陶瓷科技研究所。第一次做出来的画面有船、河流,无论从构思还是制作品质,一看就觉得不行。我提议,把景德镇的陶瓷技术高手调集在一起,成立专门班子来研究制作,李克时同意。这样就推荐了陶研所副所长罗慧蓉,经我们两次政审没有问题,决定要罗来负责。

李克时安排罗到招待所见我。为使气氛轻松一些,我们边吃晚饭边谈。我问:“你们现成的瓷器我们都觉得不太好用,能否另搞一个品种样式给我们?”

罗说:“可以,我们这里什么样的人才都有,什么样的瓷器都做得出来。”

我说了基本要求:“用料要最好的,绝对保证卫生安全,做出来要灵巧、好看、朴实、有个性特色,制作工艺要最好的,厚薄一样,不准有一点泡或一点疵。”

罗慧蓉当即表态:“可以办。但是人手不够,工作忙不过来。”

我笑着说:“人手不够你可以直接找李书记解决,钱的问题也找李书记。”

此后为加强领导,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由我当组长,李克时当副组长。分工:李克时解决资金和人力保障,要什么给什么;罗慧蓉在技术制作上负总责。此时使工作走上了轨道,时间已经到了1975年的4、5月份。

在此后的两个多月内,试制组设计了很多种图案,陶研所推荐出“水点桃花”、“翠竹红梅”、“双面绘芙蓉花”三种,造型也搞了好几种。考虑到毛主席酷爱梅花,“828”招待所1号院毛主席住处客厅里所铺的手织羊毛地毯中央的图案就是一片盛开的梅花,于是就选定了“翠竹红梅”。

开始试验烧制了好多次,花费10多万元,都没有成功,也用完了库存的高岭土。为此专门到江西抚州地区临川县,组织老百姓上山捡了两天,我记得还付给当地老百姓5000元,凑集了两卡车高岭土。拉到景德镇,发动陶研所全所职工用手工的方法从中挑出两吨精料。烧了两窑,因釉下彩达不到要求又报废了。我立即赶到景德镇,找罗慧蓉到招待所,请李克时向她单位打个招呼,随后就把她拉到南昌。一路上我什么话也没说,罗以为我要抓她显得很紧张。直到南昌郊外的“828”招待所,带她参观了1号院毛主席来江西住的地方,我告诉她:“叫你们做的瓷器就是这套房子主人用的。到现在为止,你是知道这件事情真相的第三个人,回去以后谁也不准说。”

这使罗慧蓉半天说不出话来,既害怕又高兴。随后她向我保证:“一个月完成任务,完成不了你就把我关起来。”

此后,罗慧蓉放下了其他工作。全所进入临战状态,认真总结前一段的经验教训,集中全力攻关,试了三次,又花了约十多万元,终于达到设计要求,时间大约是1975年8、9月份。从最后一炉中精挑细捡,好不容易才挑出了最好的10套精品分装成10个箱子。

这10箱瓷器的分配:北京中南海4箱、湖南省警卫接待处2箱、江西“828”3箱、×××1箱。

试制过程中,每次烧制一窑大约是几百件,好坏加起来总共约有几千件。做完以后,我下令:1、人员撤回。2、试制过程中留下的残次品瓷器全部打碎一个不留。3、销毁图纸。

后来罗慧蓉专门跑到南昌找我,请求:1、剩下的有些残次品比其他普通瓷器还要好,全部打掉太可惜了,建议不要全部销毁,一部分留在陶研所作科研用,一部分发给为此奋战了几个月的工作人员作纪念,保证绝对不说来由,也不卖。2、保留一套图纸。

当时,我没有答应。后来我同意了,但特别强调绝对不准流入到社会上。最后他们究竟留了多少,我不知道,我自己是一件样品也没有拿。

没啥“中办文件”,也没啥“汪东兴指示除按规定挑出正品送北京外,其余的要就地销毁。"

家园 谢谢补充资料

这些资料印证了我的认识:

1.主席抽烟是自己出钱的,一般的烟钱平时走工资账,特别多的钱(也才几十块钱)走稿费账。

2. 什邡雪茄烟不是主席一个人抽。主席抽雪茄烟始自什么时候有不同说法,但多渠道反映,主席74年戒烟,所以抽雪茄烟5年比较准,这个68年开始抽比较准。

3. 雪茄烟我也抽过一段时间。小时候偷抽得,大学的时候和在美国的时候,出于好奇,也抽过一段时间,反正我抽的雪茄都有自动熄灭的功能,因此一支雪茄可以反复接着抽,比较节省。一个人抽烟一天一包的话,抽雪茄10支可能都嫌多。

4. 国产雪茄价格低得吓死人,小时候上海的国产雪茄都是2毛钱一盒,商店里面有时会以一支为单位出售给想尝新的人。但由于烟味过于浓郁,一般上海人不习惯,销售欠佳。四川什邡这种雪茄厂估计也是效益不行的企业。

5. 主席一般不抽高档烟。我抽过中华,以老烟枪的角度来看,口味纯正,淡得像水,早上起床抽一根两根还行没,平时恨不得一次抽两支。我那时抽的烟除了万宝路希尔顿骆驼,就是自己做的水烟筒,味道强劲,湿润不伤喉咙,视中华为粪土, 偶尔自己也卷烟,都是地摊货,高级享受是新疆的莫合烟。

可想而知,中华熊猫这种高档烟不适合主席这种文凭低的粗人, 反而是四川什邡这种地方的无名雪茄,用粗劣烟丝制成的雪茄。今天的人们听多了老虎们的奢侈品, 以为主席九五之尊,肯定是高级烟,纯粹是以己之心, 度人之腹,谬以千里。他们如果真的抽了四川什邡的雪茄烟,肯定大骂现在人做了假货。

说个题外话,倒是小平同学抽的熊猫,口味真的纯正,但比中华更加寡淡。说明小平是真的懂享受,即使本人不是富豪,也是富豪他爹,毕福剑再骂人,也不能骂小平逼样的,因为逼样的,实指婢养的,没有财产,就是穷光蛋的意思。小平之后富可敌国,可了不得,还可以给你们这些逼样的们提供就业, 跪安吧。

哈哈,周末闲扯,和兄台一文。

通宝推:唐斩非,
家园 要看懂这段,还是要有点背景知识的,

我当时是八十年代的一个小学生.

警长给兰博ride,是为了把他送出那个小镇

家园 流散的7501瓷,起初价格也不高,最近1、20年炒起来的

80年代到90年代初,花个3、50元,就能买一件“7501”瓷,后来,这批瓷器的价格就渐渐上涨。

1992年,“7501”瓷收藏鉴定家马晓峰,在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地举办大规模的展览会,“7501”瓷开始得到巨大关注。文莱王室开出550万美元的天价希望将这批瓷器收入王室,未获同意。

1996年12月,北京太平洋国际拍卖公司公开拍卖80余件“7501”瓷,无一流标,成交总金额达800余万元人民币。其中一件釉下彩水点梅花和合器,拍卖金额高达66万元人民币。

此后湖南省国际拍卖行也将其征集到的90余件“7501”瓷进行公开拍卖,总成交额1143万元。

2003年,“7501”水点梅花酒具,被新加坡藏家以8000万元天价买走,创造当代瓷拍卖价格的最高纪录。

点看全图

“7501”釉下彩梅花酒壶

2002年3月4日,马晓峰将其收藏的565件“7501”瓷及其相关原始资料档案,完整地转让给“张稻房博物馆”。

2011年,北京保利春拍,一件“7501釉下红梅笔筒”126.5万元成交。

从1975年5月25日—8月31日,陶研所共烧制22窑,入窑14103件,实际出成品4200余件,平均合格率仅30%,当年从中精选出:釉上彩三套、釉下彩三套,包括9-15厘米不同规格盖碗,6-8寸和合器,茶杯、调羹、布碟、毛巾碟、文房四宝、品锅、饭锅、烟缸、茶缸,12厘米内外对画芙蓉碗、大饭勺、酱油壶、醋壶、胡椒粉筒、牙签筒、酒具、茶具等10箱,共有千余件。余下的,损耗外,江西828招待所拿到两箱,陶研所封存库房2000余件(82年春节,作为福利发给职工),除去不可能流入市场的,几次市场大规模拍卖被收藏的,以及历年流失海外的,目前能进入市场流通的“7501”瓷可能已不足千件 。

目前市场所见各类印有红色国徽图案,笔筒、茶壶器身等印有釉下白色主席头像及诗词,器底印有“中南海怀仁堂”款识的瓷器,均系近年的仿制品,另见有“丰泽园”,一九六二年或一九六七年制等款识的瓷器,均不是“7501”瓷。

家园 当年制作花了20多万,中办选走的那批估计现在要值几十个亿

究竟是瓷器本身的艺术价值还是…………?

家园 囧你一下,是太祖让人销毁的? 销毁说本身是谣言不
家园 反毛分子自取其辱了 抹黑半天变相宣传太祖抽烟还自己掏腰
家园 原来我还以为是汪东兴干的,原来汪也是背锅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