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整理】关家垴之战使用炮兵的两个细节 -- 河蟹
应该也是老邓的人吧?
李呢?算是陈云邓颖超系统的?
老江虽然是陈李推上去的,但他本人其实更认可邓的主张,只是当时谁也不知道,而且他当时也确实不易也不便展开手脚,依然要等待时机便是~
老邓的军委主席的位置是老叶让给他的,让罗出山主要还是路线方针的问题,不是针对个人,否则没法解释老邓老叶后来的关系还是那么好,政治场面上的事情就不说了,就光那张双方互换孙辈抱着合影,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这不是装出来的。
这是自己的政治理想和路线方针的认可问题,是单单宫斗戏那么简单吗?
把每一个人都进行划线,也太教条了。
老木匠和会计走得近,但人自成一方巨头,干嘛非要把人划到马仔档次。
至于邓大姐,并不会因为她是总理夫人就能接收总理的支持者,要这样的话,江青就不会进秦城了。
老江认可谁的主张,这得老江自己说。凳公玩政治是大腕,搞经济,不是他的强项。
公开文件上有滴,而且也向广大党员干部传达过滴。
一个托孤老臣,一个二号人物,结果幼主下台,自己检讨,可不是什么“关系那么好”。
当然老叶毕竟不是陈永贵,虎死架不倒,这个老邓还是有些忌惮的,也不敢公然对他说什么“想不通,就组织处理的”的狠话,既然人家认输出局,自然表面功夫做足,合个影算神马,陈胖子批粟大将以后两家还联姻了呢,那又能说明陈胖子一句“阴”的考语是好话吗?两人关系铁吗?
拜托!
老陈的“笼子里的鸟”那时在中学课本都是被批的。他自己都承认“深圳一次都没去过”,那是认可老邓的路线吗?链接出处
其实他私下里说的是:(特区)不就是当年的租界吗?那我们还要革命干嘛,把李鸿章请回来不就行了吗?
陈是极度不认同文革的人,这在当时与邓完全是一致的。以后新公司开张了,发展路线有分歧很正常,但同样也解决了。
个人感觉,78年底中央工作会议、80年底政治局扩大会议。跳出来逼宫的都是会计。
是粟裕单方面高风亮节才促成了这桩亲事。陈对粟嘛,用楚青的话来说“人家是领导,几十年不来看一下”。
叶保华也只是组织上的认识问题,也就是是你说的“托孤与保少主”的问题,其实路线方针政策还是更认同邓的主张。因此关系好很正常。何况邓的出来,首先也是叶向华提出的,这还不够说明问题?
78-81、86-87、89-91、92……,那么多番的缠斗,非好基友不能为。
政治的、思想的、路线的分歧,最终会体现到组织路线上。
显然是最厉害最残酷的了,华才明白大势已去,只好自请退位了。
而在叶,则是改换门庭见行动了,古代逼君主退位,有一种叫“清宫”的头功,大概就如此类了吧。
所以老邓才会用华南这么大一块地方封赏他。
没有五虎上将合一的人也没办法
战争来了,哪怕没有五虎上将之一的人也得上,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叶帅最大的优点是清醒、不逾份,关键时刻敢于行动,但不会要价过高。
吕端大事不糊涂嘛!
叶邓关系不错,配合也不少。凳公揽权,叶帅颇谦冲退让。80年底,会计提出要明确下届党代会谁做报告,发难逼退英明,没想到凳公提出:不选70岁以上的老人。乱邦最终上位,这应当是凳、叶都认可的结果。86年底,乱邦还说过:要是老帅还在,可能就不是这种情况了。
叶帅是在1985年的全国代表会议上彻底退出中央委员会的,也是这一年,选平升任广东省长,家华升任部长。
关系不会差到什么地方去,好不好的倒也难说,后来倒是肯配合。比如选平同志,高干子弟当地方干部的不少,在本地当诸侯的好像建国后也只有他一个。叶的能力,以及心思在什么地方可见一斑。后来广东坐大,江朱削藩用尽手腕,那是后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