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雾里看花——浅析俄罗斯最新型T-14“阿玛塔”主 -- 忘情
所有的词基本都是形容词。。。厚吖,薄吖,宽吖,窄吖~ ;。。你好歹用舱盖做依据来个粗糙的数据猜测/比较也好哇~
甚至。。
这种话你也能说的出来。。。外部的长宽高就是弹舱的长宽高???
算了,你实在不是个合格的军迷,这类话题以后不会再跟你探讨了~
记得你好像不是学文科的,咋这样?
火控智能化,自动化后:车长能点击目标,火力系统自动排序锁定,给锁定倒计时间,车长确定击发。这样可以有两人坦克。要是电脑观察,目标分析,都能云端处理,杀伤全靠直接召唤远程火力,一人都行。
尾舱厚度总可以跟炮管外部直径或炮塔高度对比一下吧?炮塔高度总可以跟已知照片人对比一下吧,虽然不特别精确,也又数量级概念了。
西方120炮和俄国125炮药筒直径都是150毫米,还有外边容纳的金属桶容器外径,你估计一下Amarta那炮塔后舱能容纳两层弹吗?
M1炮塔尾舱装几层弹,装多少弹,照片数据都找的到。。。
你这"合格""军迷/理科生"到此拿出过照片/数据吗。。。
(以后请您不要再跟俺的贴了,伺候不起。。。)
没有工程图纸,以照片作一粗略估计。
(美国人俄国人身材差不多,故假设美俄坦克人员出入口的尺寸大约一致。设其尺寸为 a )
图1:对M1A1的估算
据图1粗略估算M1A1坦克的尾弹舱尺寸为 (2.7x1.5x0.6)a ;
图2
图3
据图2图3粗略估算阿玛塔尾弹舱尺寸:(2.7x2x1)a
。。。
这就是我称阿玛塔尾弹舱巨大的根据。
没有附加的传感器、发射器、外壳(姑且不叫装甲)、尾部挂仓,
瞄准器窗口、抛壳窗都一致,也就是线图里描绘的
而且这个也要考虑传承、思路,黑鹰是唯一的俄式尾仓,那家伙大的。。。
转盘弹仓投影面积小,更容易击中的炮塔中没什么危险物品。尾舱式一旦侧面击中就风险极大。尾仓设计必然要求炮塔体积重量增加、防护要求提高。
以上 是我揣测的俄式设计的pros
但是以往苏式坦克还是在防护上强于同代的欧美设计的,不是第一款“重视防护”。倒是不再用压缩高度换取不易被命中了。阿玛塔就是一哪吒,原本属于90年代末、21世纪初那几年的
车臣的教训恐怕应该是坦克不适宜城市吧,城市中地雷爆炸物难防,从建筑打头顶难防。主动防御系统的场景更多还是野战、阵地突破吧
还有防御呢!要知道坦克天敌也很多。中间也是需要协调的。
车臣和叙利亚得出的经验是坦克在城市战中是不可缺少的。
俄军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的教训是在城市战中没有正确的运用坦克。
新式的主动防护系统是为了野战还是在城市战中也可以发挥作用,这个我们这些业余者还缺乏资料来加以判断,下结论为之过早。
二战以来一系列的局部高强度战争,得出的教训是没有打不中的坦克,也没有打不穿的坦克。那么在这些高强度局部战争中,明显的西方设计思想更有优势,或者说,苏式坦克的设计思想(把坦克和乘员作为一个整体考虑,一旦被毁就全完蛋)不适应这种战争。。。一种兵器设计出来是为了赢得战争,而战争有各种模式;苏系的设计思想没有机会在大规模的战争中检验了,故我们说苏系坦克彻底失败还是不公平的。
我比较好奇的是,既然阿玛塔的炮塔和乘员舱隔开了,为啥还要一个尾弹舱?猜测的话,可能有几个原因:1 在弹药基数全部放在炮塔里的情况下,隔舱不能保证殉爆时成员的安全, 2 炮塔里放不下一个基数的弹药。
还一个好奇的是,M1A1在伊拉克作战时,炮塔里放弹药吗?
我还是觉得这个尾仓只是挂载的附加箱体,前面一位老兄说的很有道理,高度不对不能推蛋入膛
类似的有中国99坦克上的,只是蓄电池;俄罗斯t90外销型号上是弹药,但仅是备弹储藏,需要从外面人工搬运。说白了更多是配重。
例如t72,除了转盘装弹机还有弹架油箱,车体完全可以放下所有需要的弹药。m1几乎所有都塞到炮塔尾仓,车体只有不到10发,算是特例。英法德的,尾仓备弹是少数,还有驾驶员旁边的。数量不是问题
对于殉爆,我知道的似乎首先是发射药火灾,经过一定时间才会弹头爆炸。以色列人号称能把这个火灾到爆炸时间延长,从不到1分钟延长到几十分钟。08年俄罗斯打格鲁吉亚,号称所有飞炮塔的都是格鲁吉亚的。前几年有叙利亚视频,被打中的t72成员像是孙猴子爬出八卦炉一样,火焰中窜出来逃命。隔舱要我说,有利于使用比较“暴力”的灭火剂,控制火灾范围,更利于逃生(大概没人喜欢八卦炉)。安全不在于是否抗得住爆炸,而是有没有足够的逃生机会。爆炸与否,似乎是弹药技术为主,老美的榴弹据说烧不炸。
我还对于“一旦被毁就全完蛋”保留一点意见,毕竟西方坦克统计样本几乎为0、受到挑战的条件完全不同。而且,还有个宣传问题。印象里06年,原本号称最重视防护的梅卡瓦被嘲笑了。也门那旮达调动勒克莱尔了,想想还是有点小激动哦
狙击小组 等于炮长和车长,问题是坦克还得有个开车的。干嘛还一人坦克,自动化到那程度了就无人坦克了
所谓防护只是提供足够时间逃生。。。然而,格鲁吉亚的不知道,叙利亚的苏系坦克一打就飞的例子太多了,应该能够说明一定的问题了;虽然西方坦克严格来讲没有经过这么严峻的考验,但我猜俄国的设计人员应该是做了严格的取舍的,人家做出这个转变考虑的肯定比我们键盘侠要严密。也许我说的不很准确,我这里完全没有认为西方坦克就解决了这个问题的意思,在防护方面,没有实际的考验,也许最多只能是比苏系坦克好点儿有限。
我上面问M1车体弹舱备弹到底有多少,就是觉着有一些“作弊”的嫌疑。。。美国人也是很怕飞炮塔的。其他西方坦克,包括梅卡瓦,都没有经历过双方实力相当下的战斗。可以说,苏系坦克的教训西方也会好好研究汲取。包括兔子的坦克,新设计估计也会考虑很多苏系坦克实战下的教训。。。苏系坦克的经验教训,是所有坦克设计者的教训,这里包括西方和兔子。
阿玛塔的尾舱,盖子与M1的很像,尺寸也接近,所以俺觉着是弹舱的几率还是不小的。至于“高度不对不能推蛋入膛”,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说;现有的自动装弹机,车体里的弹药是垂直的,入膛要翻转90度,不是也能做到?
用这么近景照片里相隔几米的两个平面内的东西比大小?!透视怎么学的啊,再不济也有点数字概念啊,Amarta 成员舱盖就算60厘米宽吧,尾舱厚度大约是炮塔高度的一半,尾舱厚度要是60厘米的话,炮塔就要约1.2米高了。。。显然不可能的。
数数象素点,这张图(原图网上很容易找到),尾舱厚度上大约80象素点,炮塔高度上大约160象素点,尾舱长度(总得在那个斜边前开始算起吧,到炮塔顶端遥控小炮塔加观瞄设备前)上也大约160象素点。
坦克全高图中约480个象素点,估计坦克全高(地面到主炮塔顶端)估计2米40的话,炮塔高度就是80厘米,尾舱有效长度就是80厘米,外部厚度40厘米。算坦克2米70高,尾舱长度也就是90厘米,根本容不下西方坦克炮弹(长度约1米),更别说全长更大的俄国125毫米炮弹了。。。
厚度上40~45厘米的外部厚度,好像能装两层,但是尾舱装弹机(如图中勒克莱尔的)待装弹都是转到固定出口,再推入炮,因此尾舱怎么也得跟火炮共线,而且两层弹不能高度方向交叠,中间得有旋转机构,还带推出机械,150毫米的可燃药筒外怎么也得有金属容器保护,上下再有钢板外壳,要装下两层弹药实在恐怕难以实现。
另外,量M1 尾舱厚度也不该用炮塔后面的储物吊篮吧。。。
当然这图是105毫米炮M1 的,装120炮弹估计能不能4层存疑了。
这图小点,但120滑膛炮弹还是很清楚,至少3层装弹也很清楚。
乌克兰内战中飞的T-73B3的,这种型号是俄国T-72的最新改型,只有俄军有。
一是作战环境的复杂程度,地面要比空中复杂得多。二是视野,坦克的视野比直升机小得太多了,二战很多德军坦克车长作战时喜欢把头探出炮塔可不是为了装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