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邓特色,其一开始就公开宣扬:自己是开历史倒车 -- 海纳
还是有人认可他的:
在公元17世纪,欧洲的许多国家都在朝着君权更加神圣的方向发展。而民主制在英国的胜利,打乱了这一进程。它成为法国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发生,以及民主制在欧洲最终得以确立的重要因素。它同样为美国以及一些英联邦国家,如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建立民主制树立了榜样。虽然英国在世界上所占领土很小,但民主所传播的范围却极为广大。
Del
看这句话:毛走后,核心能力下降,导致生产力下降。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生产力=核心能力。难道毛时代的核心能力强,所以生产力强于邓改开的90年代,大于江朱、胡温所有时代?
在毛的时代,科技发展程度片面、不均衡,和同时期西方国家相比,商品极大不丰富,大部分工业品大概近乎空白;而改开到现在,科技和产品和发到国家大部分都接近、乃至反超。难道现在的生产力是因为胡温等核心能力强于毛周?
一句话:立场问题,或智商问题。
这是陈伟文将军的原话:
陈:南沙海战,我们最担心的还不是越南的水面舰艇,而是他们的飞机,当时越南装备有苏-22战斗攻击机,具备一定的对舰攻击能力。南沙离三亚很远了,当时西沙也没有机场,飞机从最近的陵水机场起飞,到达南沙的滞空时间也就4-5分钟,这么短的时间解决不了问题就得回去了,要不就没油了。所以我们当时就深刻地感受到,中国非要有航母不可,假如赤瓜礁海战中有我们自己的航母在附近掩护,那根本就不用担心越南空军了。现在西沙有机场了,去就方便多了,如果中国航母早点服役,训练有素,那就解决大问题了,我们夺取了制空权,越南的飞机就不敢起飞了。
关键是什么?是南海的地理范围超过了中国军事力量的有效投射半径,超过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海域,是当年中国力所不能及之处,即便可以打下来,也守不住,或者说承担不起长期驻守的高昂成本,就像当年的中印争议地区一样。
中国缺航母,缺空中加油机,更缺少稳定的军事支撑点,这些都是把南海变成中国势力范围所必需的硬件基础设施,而如何获得这些军事硬件,并不是陈伟文将军凭借一己之力可以解决的,只有中国整体的经济发展和国力上升,才能把它们从理想变成现实。
您指责邓小平没有把南海打下来,跟某些人指责毛主席没有把藏南打下来有何区别?
另外,有关陈伟文“抗命出击”的详细内容,比如他抗的是什么命,抗的是谁的命,希望您能在帖子里列举出来。
要不然,孙,蒋和毛怕都算犯上作乱的贼子吧。
和平典范是怎么回事?事实上已经说明了。
这要看大郎 卖的一手好炊饼。
邓说“社会主义优势是集中力量干大事”,正所谓说什么,缺什么。论干大事,邓是干么么不成。最早的大事,红七军最困难时期脱队,被旅欧大哥周打入冷宫。
邓的炊饼是什么?《雍正大帝》中,十四阿哥、年大将军,先后拥重兵,但刀架脖子上也不敢造反,一个掌管粮草调配的甘陕总督,就将掌握重兵的王爷和大将军,拿捏的死死的。
就是在毛主席手下当中华苏维埃首都县长时,毛主席亲手将邓点废成材。从此,邓是拿着毛给的资源,调配着其他人干事。
克强3指数:耗电量、铁路货运量和贷款发放量,耗电量和贷款发放量与邓无关,但在铁路货运量上,邓确实有一手,72年复出就在调配铁路运输上立了一功。
毛主席走后,继承人华想一切不变,但没有毛主席的对未来的洞察力和毛主席对群众的号召力,华如何能执行下去?
那么邓的物资调配,以金钱推动就自然成了备选。
问题是这笔钱从哪来?
邓的方法,是挪用长期发展,压缩科研、教育、军事。用来加工资、增加三公消费,进口汽车、彩电。
邓自己说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研没有经费哪来发展?邓有高招,西方引进,市场换技术。
89年西方全面制裁中国,邓氏经济被中止。
下回,说明 一下“市场换技术”怎么成为买办经济,为什么难以为继的。
88拿回的几个岛礁都守住了,若能拿回一些大的岛,更能守住。且中越陆接,若海上吃亏可陆上打。
62年的外部压力比88年大的多。
前30年靠开大会鼓动群众
后30年靠收税来收买群众
现在很多民国乱世文艺作品还不是不谈当时的背景(比如TG的军队为什么有战斗力)或者否定毛,都是有屁股的。现在的民国粉应该也在说毛是游而不击,乱臣贼子吧。呵呵
我回顾了自己上面的两个帖子,并没有出现色彩鲜明的褒义词汇,不知道您是如何将我定性为“捧邓”的?
您对邓的极端情绪我不做评论,但是您用自己的好恶标准来界定我的观点和立场,是否有些偏颇?
还有,当时的南海海战仅仅用了28分钟就结束战斗,可以称得上是速战速决,符合中共一贯的“占了便宜就收手”的军事思想,为的就是避免中国在装备劣势之下被对方拖入消耗战阶段。
当时的作战目标并不包含收回整个南沙群岛,擅自扩大军事目标,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事将领所为。您想要“多占一些大岛”——一些是多少个,大岛是多大?这种暧昧和模糊的军事命令,在形势瞬息万变的南海战场上有可操作性吗?
下面是南海岛屿面积排名,我将前十的“大岛”都在图上标注出来了,然后您实际感受一下,以1988年海战的发生地赤瓜礁为圆心画圆,所谓的“一些大的岛”到底意味着怎样的战场范围和战争规模:
岛屿名称 渔民俗称 陆地面积(平方公里)
太平岛 黄山马峙 0.43
中业岛 铁峙 0.33
西月岛 红草峙 0.16
南威岛 鸟仔峙 0.15
北子岛 奈罗线仔 0.14
南子岛 奈罗峙仔 0.13
染青沙洲 染青峙 0.12
敦谦沙洲 马东、黄山马东 0.09
鸿庥岛 南乙、南密 0.08
景宏岛 秤钩 0.08
南钥岛 第三峙 0.07
马欢岛 大罗孔、罗孔 0.06
费信岛 罗孔仔 0.04
安波沙洲 锅盖峙 0.02
杨信沙洲 铜锅、铜金 0.008
北外沙洲 奈罗下峙 水下
双黄水洲 双黄 水下
目前越南占据的岛礁最多,有28个;菲律宾占据9个;马来西亚占据3个。而台湾当局尽管控制的量不大,但所掌握的太平岛则是南沙群岛中最大的岛屿。
从图上看到,当时的中国,唯一有希望收复的“大岛”就是距离赤瓜礁约20公里的鸿庥岛,但是军棋推演的结果却不甚乐观:
关于88年南沙海战,以及永暑礁建设,在当时南沙海战结束后为保障永暑礁建设,海军抽调各大舰队舰艇到南海护航。北海舰队当时应为109、110两舰参加南沙护航。有一名军医,也就是北海两艘舰中的一名军医在当时写有日记,记录了在南海护航,保卫永暑礁建设的情况。
在日记中提到南海舰队曾做兵棋推演,目的就是收复鸿麻岛,这名军医所在舰的领导也参加了推演。推演结果非常不理想,包括主力登陆舰只和575号补给舰战沉,多艘主力战舰受伤的的情况下收复鸿麻岛依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此次推演的结果对军委的决定产生了较大影响,最终放弃了收复鸿麻岛的计划,集中精力保证了永暑礁海洋观测站的建设。
现在事后来看中越双方当时都过高的估计了对方的实力,尤其为越南苏-22攻击机比较忌惮,我方在完成了永暑礁建设这个首要任务后,没有进一步采取行动扩大战果,留下的深深的遗憾。越方也忌惮我方舰队的实力,对我永暑礁建设末敢采取进一步阻拦行动。双方最终末再开火。
我们身为键盘党,当事后诸葛亮当然没什么问题,但是用这样的上帝视角来苛求前人,是不是太过狭隘?
另外,有关陈伟文将军“抗命出击”的内幕,我在网上找不到相关信息,希望您可以补充。
无论是批毛批邓,得出的结论都相同,中国的领袖们都是一群草包。
不过在一群草包们的带领下,中国是越活越滋润了,难道楼主们的真实意思是骂美国的领袖们连草包都不如?
个人感受,宏观上建国以来从意识形态到经济到文化到军事,微观上从个人工作的稳定性到对未来的期许到生活环境,最绝望的10年,就是邓大人把持国政的后期和江前期,大致上也就是86年到96年的时间段。
当然邓叶胡万等等家的阿哥,格格之流倒确实是越活跃滋润,但毕竟我爹不姓邓啊。
红军时期咱们有制空权吗?抗战时有吗?在朝鲜有吗?日本人,美国人,苏联人,主席在的时候咱们怕过谁。怎么换了邓公连越南人都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