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铁器时代的曙光——杂谈先秦铁器(1) -- 一介书生

共:💬52 🌺62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靠较大的比重富集

在高温下,星系盘物质聚集成团时,较重的物质会往中心汇集,此时若经历原行星团的互相撞击、合并,核区重物质就可能会被单独抛出。其中未被再次吸收合并的,可能形成小行星残留到后世。

关于天文学入门读物,可以去书店或网上书店找找,很多。

家园 上帝是个宇航员么
家园 【原创】铁器时代的曙光——杂谈先秦铁器(3)

五、从恶金到美金——春秋时期铁器的特点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冶铁也不是。

可以得到公认的是,中国冶铁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冶铸技术和产量很快后来居上,居于比较先进的水平。特别是战国时期,随着经济发展和兼并战争的需要,仿佛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一样,战国铁器发展有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变化。从春秋时期 “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鉏、夷、斤、斸,试诸壤土。”(《国语齐语》)到战国时期“夫吴干之剑,肉试则断牛马,金试则截盘匜”,其间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呢?

说到这儿,首先要弄明白一个问题,什么是铁,什么是钢,他们是怎么来的。自古以来冶铁工业所冶炼的铁,主要是块炼铁(熟铁)、生铁和钢三种,那么问题来了,生铁、熟铁和钢区别是什么?答案在于含碳量,含碳量0.5%以下为熟铁或者块炼铁,如果杂质少就是低碳钢。含碳量在0.5%-2%为中高碳钢,含碳2%-5%以上为生铁。在古代技术条件下,冶铁技术只有两种,一种是低温块炼法。一种是高温液态法。世界上最早的冶铁技术几乎都是从块炼铁开始的,制作块炼铁的还原法技术要求比较低,但熔点较高,产量小,且熟铁质软,需要反复锻打渗碳成钢才能增加硬度。生铁熔点低耐磨,但质脆,只能用浇铸的方法铸造,但产量大,经济性好。中国和西方的冶铁技术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欧洲一直以块炼铁为主,直到11世纪才开始用生铁,之前都是熟铁锻打成钢。中国则是长期块炼铁和生铁并存,特别是依托商周先进的青铜冶铸技术,在春秋中晚期就能大量熔铸生铁,大量农具和手工业器具基本上都是生铁冶铸而成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在春秋战国之交由贵族领主制向地主官僚统治体制转变,战国出现经济繁荣百家争鸣的局面,适合生铁冶铸技术兴起和迅速推广紧密相连分不开的,毕竟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技术进步导致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春秋中期开始,由于产量的增加,铁在农业和手工业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运用,比如《管子》“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輂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说明的齐桓公时期已经有冶铸生铁生产,发展到春秋晚期,不但能铸造小件工具,还能够铸造大型的刑鼎。《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前513年)“冬,晋赵鞅、荀寅帅师城汝滨,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着范宣子所为刑书焉”。能将有不少文字的刑书铸在铁鼎上,说明当时可以同时冶炼并浇铸大量的铸铁,冶铁术达到了相当的水平。这个记载也得到了出土文物的证实,1976年在长沙杨家山春秋晚期楚墓中出土一件铸铁鼎,1951年窑岭春秋战国之交楚墓也出土过一件铁鼎。

简单说,春秋时期铁器使用特点有三,一是铁器广泛使用在各方面,从实际发掘情况看,1998年前大约有42个地点出土近100件春秋铁器,分布于河南、山东、河北、安徽、湖南、湖北等13个省(自治区)34个县市中春秋时期,齐、秦、晋、楚、吴等大国统统在列。有钁、铲、犁铧、锄等农具,也有斧凿等工具,还有剑和箭簇等兵器。二是冶炼技术工艺的多样性。比如块炼法练出熟铁锻制铁条(江苏六合东周墓铁条)、生铁铸造的工具(湖南长沙杨家湾楚墓铁鼎),熟铁锻制成低碳钢的钢剑(长沙楚墓),错金银铁带钩(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三是冶铁业首先发展于南方。特别是楚国与吴越地区首先兴起,其次是韩国和周王城一带。比如《史记》引秦昭王闻“楚之铁剑利”。《越绝书》所载“欧冶子、干将凿茨山,洩其溪,取铁英”,铸成“龙渊”、“秦阿”、“工布”三剑。“作铁兵,威服三军,天下闻之,莫敢不服,此亦铁兵之神”。又比如前文提到的《荀子议兵》“宛钜铁釶,惨如蜂虿;”(宛原为楚地,后入韩。)

六、后来者,居其上。——战国时期铁器的普及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与春秋时期相比,到了战国初期,铁器已经得到广泛利用,数量有增长的趋势,但数量和分布地域与春秋时期变化不大。战国中期以后,铁器出现了突破性发展。主要表现在:数量明显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977年国内出土战国中晚期铁器一千三四百件,分布在13个省市41个县区。种类更加丰富,在农业和手工业上甚至出现成套工具以应对不用需求。兵器占比大大提高,出土各类兵器300余件,接近四分之一。铁范铸造、铸铁柔化、渗碳制钢的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到战国晚期,铁质工具农具全面普及,铁兵器部分已替代铜兵器成为主要作战武器。确切说,这场铁器时代的革命是颠覆性的,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面貌。

简单说,铁器的普及根源主要在以下四条:

1、采矿技术的进步。冶炼离不开采矿。战国时期,找矿、采矿、选矿技术均有突破性发展。在找矿技术上,至迟在战国早期已经掌握了根据地表露出和矿物伴生找矿的方法,比如《管子地数》“山上有赭者其下有铁,上有铅者其下有银。一曰:‘上有铅者其下有鉒银,上有丹砂者其下有鉒金,上有慈石者其下有铜金。’此山之见荣者也。赭石就是紫红色的氧化铁矿,根据土壤岩石显示的颜色探找铁矿,说明此时探矿技术的相对成熟。在采矿技术上,战国时期一改殷商直至春秋井小巷短、井多巷少,采掘工作面受限,产量不足的情况,采用立井、斜井、平巷联合采掘方法,由早期群井采矿变为下向式单框架竖分条采矿。同时,人工辅助矿井通风的方法开始采用。在选矿方法上,开始采用水流溜槽式选矿方法,极大地增加了矿石产量。在采矿工具上,殷周时期的小型斧斤和春秋重型青铜斧到了战国时期全部为铁器取代,熟铁或韧性铸铁的铁耙、铁錾、铁锄得到广泛使用。

2、炼铁技术的进步。一是炼铁高炉推广。从公元前513年晋国使用“一鼓铁以铸刑鼎”的事例来看,春秋末年已经使用高炉冶铸生铁。从出土的战国铸造铁器用的铁范和大量战国生铁铸件,器壁薄而外形细致,大都是高炉炼铁产品。二是鼓风技术改进。古代炼铁用作橐为鼓风器。《墨子备穴》曾说“灶用四橐”,当时攻城地道战中灶要用四个风囊,可以推测当时冶铁鼓风用的风囊也肯定不止一个。《吴越春秋》叙述吴王阖闾铸造干将莫邪两把宝剑,曾使用“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三是铸范技术进步。使用铁范呈批铸造铁器件,是战国铸铁技术的重大创新。与泥范相比,铁范可重复使用,生产效率高,技术要求严格,成品规格齐整。

3、生铁柔化技术发明和固体渗碳钢技术的发明。战国时期,生铁已经成为冶铁业主要产品。但早期生产生铁都是白口铸铁,耐磨但性脆硬,只适合铸造犁铧之类农具,不适合坚韧的兵器和工具,春秋战国之际,创造了铸铁柔化技术,即把白口铁进行退火处理变为可锻铸铁。到战国中晚期,在楚魏赵燕广大地区被广泛采用。如洛阳水泥厂出土的铁锛铁铲,辉县固围寸出土铁器大冶通旅顺出土铁锄铁斧等。同时,虽然高炉冶炼生铁大大增加了产量,但低温块炼法仍然使用,因为块炼熟铁是锻造铁器和渗碳制钢的重要原料。同时,渗碳制钢开始出现,比如前文提到的杨家山楚墓钢剑是用7-9层含钢量5%的薄钢片反复锻打而成。

4、冶铁规模的扩大。战国时期开始,铁器官营开始兴起。各国都有铁管建制,司马迁四世祖司马昌曾为秦主铁官。云梦秦简文有“左右府,左右采铁”当时主官铁矿的官,兴隆燕国铁范有左仓右廪的铭文,当时仓库主管作坊所在。齐国管仲实行官山海政策,秦国商鞅变法收山泽之税,秦昭王时设盐铁市官,都是收盐铁之税,从另一方面也说明冶铁业的也发达,、官府视之为重要税源。另一方面,民营冶铁业规模很大。邯郸郭纵、赵国卓氏、魏国孔氏都以冶铁为业,富埒王侯。

还有最后两部分,继续抗铁牛

通宝推:河区分,jhjdylj,天涯无,铁手,楚庄王,陈王奋起,决不倒戈,桥上,mezhan,关中农民,
家园 第一段那两句引文无法区分是说青铜还是铁吧?

尤其是第二句

美金、恶金,用来区分青铜和铁似乎也只是大家的理解。也可以理解为高质量的青铜和低质量的青铜吧?

家园 能区分明白的,不过又是一篇千字文了

您的观点与黄展岳先生早期观点一致。他曾认为“美金是指优质的青铜,恶金指的是劣质的铜”。但我认为还是郭沫若先生的为正解“美金是指青铜,恶金是指铁,铁在未能锻成钢之前,品质赶不上青铜,故有美恶之分”。原因有四:

1、这句话出自《国语齐语》,《管子小匡》管仲也有类似的话“美金以铸戈、剑、矛、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斤、斧、鉏、夷、锯、欘,试诸木土。”以戈、剑、矛、戟指代兵器,以斤、斧、鉏、夷、锯、欘指代农具和手工用具。后文《海王》篇《轻重乙》篇已经给出答案:“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輂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衡谓寡人曰:‘一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一镰、一鎒、一椎、一铚,然后成为农。一车必有一斤、一锯、一釭、一钻、一凿、一銶、一轲,然后成为车。一女必有一刀、一锥、一箴、一鉥,然后成为女。请以令断山木,鼓山铁。是可以无籍而用尽。”联系前后文,说明作为生产用具的恶金只能是铁。

2、如果将恶金解释为劣质的铜,就必须承认一个事实,即齐桓公或者随后某个时期,必须用铜大量铸造农具和手工用具,这个结论无论是文献记载还是出土文物都难以找到根据。黄展岳先生自己在后期也承认,战国时期基本上继承的是商周的木石农具,中间并没有经过主要是使用青铜农具阶段。

3、事实上,汉代以后韧性铸铁的机械性能才略超过春秋时期的青铜,即使按唐兰先生的说法:春秋时期诸侯割据,军队扩充,比如晋国城濮之战全军700乘,到昭公之时兵车近5000乘,兵器需求量大增,管仲给齐桓公出主意是“美金即青铜铸造剑戟等兵器,恶金即铁铸造鉏夷等农具,这样齐国兵器就大为充足”。这样理解前后文也比较顺理成章。

通宝推:铁手,桥上,
家园 我有点不太信任《管子》,

觉得不能作为管仲时的实录,后来累积上去的成分比较多。或者进一步说,我对战国诸子作为史料的价值不太看好,因为那时的风气使然。当然只是我的感觉。好文就不多夸了,也不是我这号的夸得了的。

家园 可以理解

但不能因为宋史是元代编撰的就否认其价值。另外最主要的是出土文物的实证,这就是新中国成立后先秦很多假说被实证或推翻的原因

家园 "fire"令下,万箭齐发

《指环王II》里面,弓箭手对半兽人齐射时,先喊一声“fire”。

你笑喷了没。

拟造古史时的以今度古大抵如此。

1《管子海王》不足为凭,因为其成书年代一般认为始于战国中期,彼时铁器已风行天下,不能排除"断山木,鼓山铁"烧的亦是一把野“fire”。

2

尤其是到了春秋时期,青铜农耕具的种类虽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这一时期青铜农耕具的考古发现地点大大增加,出土数量明显增多,类型也趋于多样化了。[13]譬如,江苏六合县程桥2号春秋晚期墓出土青铜锸、铲、凿、齿刃镰刀各1件;[14]安徽舒城县九里墩春秋晚期墓出土铜斧、锛、铲、齿刃镰刀等青铜工具计15件;[15]安徽涡阳圣方楼一个东周时期的铜器窖藏出土铜锸、镬、镰刀和侄刀等农耕具80余件以及其他青铜器。仅就青铜镰刀来说,春秋时期既有锋刃镰,又有齿刃镰,仅齿刃镰刀(据1985年的统计)就至少在20多个地点发现55件以上,并且包括三种不同的形式。[16]到了战国时期,青铜农耕具才同其他非金属农耕具一起,随着铁制农耕具的逐步普及而趋于消失。很显然,青铜虽然贵美,但在商周时期同样用于农耕具的铸造——尽管其种类、数量及应用程度远远不及青铜礼器、兵器及车马器等,尤其是春秋时期青铜农耕具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是农耕活动中金属农耕具的主体。

3 以上两点都不重要,读透文本,前两步都不用讨论。

严格按文本来说,

桓公问曰:“夫军令则寄诸内政矣,齐国寡甲兵,为之若何?”管子对曰:“轻过而移诸甲兵。”桓公曰:“为之若何?”管子对曰:“制重罪赎以犀甲一戟,轻罪赎以鞼盾一戟,小罪谪以金分,宥间罪。索讼者三禁而不可上下,坐成以束矢。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斤斸,试诸壤土。”甲兵大足。

齐国装备不足,咋办。

管子说,没有甲,没有兵,罪人给我们造。重罪罚犀甲一戟,轻罪罚

鞼盾一戟,内罪上交金,然后美金铸兵器,恶金为农具。

这个"罚金刑"(金非货币),也不是自管子开始

记住钧金束矢这个成语。

钧金束矢

铜三十斤,箭一束。古代狱讼双方致官之物。金者取其坚,矢者取其直。及断,胜者官司还其金﹑矢﹑败者则没入。

语本《周礼.秋官.大司寇》:以两造禁民讼,入束矢于朝,然后听之。以两剂禁民狱,入钧金,三日乃致于朝,然后听之。

孙诒让正义:故《易.噬嗑》为狱讼之象,其九四爻辞云得金矢,又六五云得黄金,即谓讼得直而归其钧金束矢也。

束矢已经出来了,钧金在这里

桓公曰:“卒伍定矣,事已成矣,”吾欲从事于诸侯,其可乎?”管子对曰:“未可。若军令则吾既寄诸内政矣,夫齐国寡甲兵,吾欲轻重罪而移之于甲兵。”公曰:“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制重罪入以兵甲、犀胁、二戟,轻罪入兰、盾、鞈革、二戟,小罪入以金钧分,宥薄罪入以半钧,无坐抑而讼狱者,正三禁之而不直,则入一束矢以罚之。美金以铸戈、剑、矛、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斤、斧、鉏、夷、锯、欘,试诸木土。” ——管子小匡

齐语的金分应该是小匡的金钧分,因为小匡下文还有半钧的薄罪,小罪应该是一钧,而按齐语则不明数量,与其他重罪轻罪的数量分明相悖。

这里的金只能是单一物质,而不能是青铜与铁的统称。

除了钧金束矢的传统可以上推至周易时代,年代太早,

除了青铜与铁单独统称金,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最重要的是罚金的目的是什么。

是没有甲,没有兵,罪人给我们造。

如果美金和恶金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你就直接下令,让罪人交美金青铜好了,要恶金干什么。

只是因为美金恶金是同一种物质,只有成色的区分,由于冶炼技术的限制,国家也难以定出成色的标准,只能笼统地罚金,然后再在制器时进行挑选,成色好的做兵器,不好的做农具。

通宝推:一介书生,
家园 兴致尽矣,此坑断更

连续四个月早七晚十的加班,工作终于完成了,但这个帖子已经没有兴致完成了。能否复更,随缘吧

家园 码字辛苦了

不过还是期待铁牛

家园 辛苦了
家园 天然单质铀的发现也是一个神奇的故事

但铝有一个好处,其氧化物通常为致密层,阻止进一步的电化学氧化,若在中性环境下是有可能长期保存的

家园 7、一切为了前线——总体战的需要是铁器发展普及的动力

战争对一个民族的生存是最大的负担。——埃里希?鲁登道夫

一个有趣的问题:铁器的普及为什么会是战国时期?马克思史学所谓中国历史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分野,恰恰是一个思想百家争鸣,政治变法维新,经济繁荣发达,社会变革进步的时期,更是一个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力功争强,胜者为右的时代。春秋时期尚存的灭国不绝祀没有了,胜则兴,败则亡,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总体战的时代揭开序幕,为了生存,各国纷纷通过变法,将每一份战争潜力都压榨出来变成实力。

从类型上看,从春秋到战国时期,兵器的使用始终以铜器为主,直到战国中后期铁器使用方较为普遍,但仍不是主流。农具由木石铜并用直接过渡到铁器时代,铁器和牛耕的推广大大促进生产力的进步。也促进了新的生产关系的变革。铁制工具的普及使组织纪律性更强,大规模营建水利工程和长城成为可能。生活用具铁制车马器、束身器、炊具的出现,显示出铁器真正进入生活领域,开始了普及化历程。

从时间上看,战国早期竖銎镢开始迅速流行标志着农具中铁器应用增加,兵器中铁质长剑和车马器的出现,表明铁器开始逐步应用于实际作战,炊具和带钩开始应用与实际生活。战国中期开始,铁器类型更加丰富,农具和手工业出现空首斧、工具刀、四棱锤、夯锤、镰刀等专用工具农具,兵器中全铁制矛戟箭簇、镦、弩机郭等部件和铁胄等防护装备的出现,先秦时期铁兵器类型全面出现。战国后期,农具和手工器具中的铁器分工更加精细,专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为了适应社会大变革的需要,也是为了适应生存的需要,从战国时期开始铁器逐渐粉墨登场,在社会生活中应用程度不断提高,范围不断拓展,数量逐步增多,类型不断丰富,深刻的改变了历史进程。虽然,距离它真正占据历史舞台的中央,还要度过几个世纪的漫长岁月。

后记: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虽然虎头蛇尾,但总比有始无终好。

从2月份开始。整整7个月忙于三级党委换届和上级巡视整改,周末基本无休息,加班已成新常态。将全文写完实在力不从心,抱歉诸位!

参考文献书目:

1、 华觉明《论中国冶金术的起源》

2、 谢乾峰《略论中国古代冶金技术文化》

3、 周则岳《试论中国古代冶金史的几个问题》

4、 童书业《中国工商业发展史》

5、 杨宽《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

6、 郭淑珍《秦俑坑弩兵在中国军事史上的意义》

7、 韩汝玢 柯俊《中国古代的百炼钢》

8、 杨宽《战国史》.

9、 北京钢铁学院《中国古代冶金》

10、 华觉明等《中国冶铸史论集》

11、 陈文华《中国农业通史》

12、 华觉明《中国古代金属技术》

13、 李京华《冶金考古》

14、 华觉明《悬案于今四十年_宜兴晋周处墓铝质残片来历的分说》

15、 陈振中《先秦手工业史》

16、 白云翔《先秦两汉铁器的考古学研究》

17、 黄石市博物馆《铜绿山古矿冶遗址》

18、 冶军《铜绿山古矿井遗址出土铁制及铜制工具的初步鉴定》

19、 卢本珊《铜绿山古代采矿工具初步研究》

20、 华觉明《世界冶金发展史》

21、 《湖北铜绿山春秋战国古矿井遗址发掘简报》

通宝推:年青是福,旧时月色,白玉老虎,花大熊,楚庄王,江南水,史文恭,阴霾信仰,脊梁硬,襄阳之裔,mezhan,ton,西安笨老虎,胡一刀,
家园 辛苦了!

感谢!

家园 铜后来退出竞争很正常

在金银都比较稀缺的时代,在纸币出现前,铜是货币的主要材料,大一统国家的官方货币是一个不能缺少的东西。铁作为工具材料可以,但作为货币材料密度太高了。而且铜币还作为对外贸易的媒介大批流向海外。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