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中国四位文学大师的三分之二冰山(3) -- 北斗

共:💬10 🌺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中国四位文学大师的三分之二冰山(3)

作者:著名全虚派开派掌门厚脸皮伪大师老W 先生

话说上文,水浒中的神龙人物王进,完成了教育九纹龙的任务后,就在整个书中消失的无影无综.

不过是数月的点拨,史进的功夫就发生了质的变化.花拳绣腿变成了可以真打实斗的本事.应验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名师出高徒.

老夫对此有非常的体会.能享大名者,必有非常的本领.

这种点拨,是一种细化.也是一种关键窍要的指点.是非常珍贵的.传统功夫的修习,有让大高手给看一看,给句话的说法.老夫以为,那是很有必要的.

让高手点拨的意义在于,提高产品的精度和技术指标.

我们把低手看成一件产品的话,那低手可以认为是个次品.经高手点拨后,技术指标一提高,就可以变成正品了.如果天赋好一点,还可变成精品的啦!由此可见,水浒的作者施大人对功夫的深刻理解.当然,老夫在后面的例子中,你会有更惊人的发现.

前一个阶段,河里有位人士,把鲁智深评为上上人物,老夫认为那是有点眼力的.这位人士显然是读懂了水浒的.不过,老夫要站在功夫的角度,对花和尚的功夫做一点评点.

水浒中描写了许多真实的搏斗,非常的精彩.这点和三国只是写神大大的不同.而是非常的写实.这种写实,是对作者功夫水平的大暴露、大考量。

我们先来看看鲁智深拳打镇关西.那镇关西大怒之下,一手抄刀,冲老鲁就奔过去了.而老鲁一个跨步,就到了街上.

这是搏斗的行家选择有利的战场,也是顺势避开了镇关西的来势,可谓避其锐气.

镇关西赶了过去,一手去抓鲁智深.注意,镇关西犯了第一个错误.他不是用他占据优势的刀去劈鲁智深,而是用手去抓.显然,镇关西不过是一个业余的街霸,怎知那刀头舔血的勾当.

机会来临岂能错过,错过了那就不是高手,鲁智深一手按住,同时,就飞起一脚,只击要害,奔着镇关西的裤裆就过去了.

这在拳论中有个说法,叫见拳(手)就踢.职业和业余的区别立马呈现出来.

一方是放着优势不用,而另一方却是抓着机会就直奔要害.结果是不言自明了.

我们再来看鲁智深的三拳,一拳是鼻子,一拳是眼睛,一拳是太阳穴.这三拳都是结结实实.但是要命的是第三拳,太阳穴.这个穴是死穴,最容易出人命.作者处处透出了深知功夫厉害的笔触,令人叹服啊.

还有一个更精细的地方,就是鲁智深,打店小二,说是叉开五指.一掌下去,那小二就万朵桃花开了.注意那个叉开五指,就是非常精细之处,是拳学中的一个大秘密.叫:齐四梢.

拳书中对齐四梢有很好的解释,老夫也不多嘴.

不过老夫要说的是,那些武术手法中的牛舌掌啊,柳叶掌啊,根据老夫的认识,都是错误的.是外行吧.这又要让好多人批判一阵子的了.

反正老夫是伪大师,你们就凑活看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peifu, peifu....

flowers

家园 继续继续,呵呵,看老W的文章,

用来下酒最好,很写意。

家园 武松如何?

水浒最爱两人,鲁大和尚还有武松。

一僧一道。

六哈仙有空点点武松吧。先占座。:)

家园 多谢,有空,我一一点评.
家园 这文章都可以转到演义书场去呐。。。
家园 【原创】中国四位文学大师的三分之二冰山(4)

著者:著名全虚派开山大掌门六哈仙伪大师老W.

书接上文,老夫说到,那镇关西犯了第一个错误,那么,他的第二个错误在那里里?

其实,这第二个错误,就在他不该躺到街了,还要充好汉.这一点,他连天津的青皮都干不上了.

大家都知道,这天津的青皮嘛,啊,就是热血小虫他们那里那个地方的,一种特产.如果要严格的定义,虽然,青皮是流氓的一种,不过要是精确的说法,应该叫做硬流,也就是硬流氓.因为这硬流,是靠着耍横充楞过日子.不过,人家这耍横,还有横的技术呢.

例如,如果碰到他们打不过的人怎么办,这青皮就双手抱着脑袋,往地上一趴,干脆就不动了,只是说,你打吧,只要你打不死,大爷我就有你好看的.

这一般人,还就真的怕这个.也不是说人怕人,而是怕那个你无法预知的东西.什么事其实都不可怕,怕就怕在你不知会发生什么.普通人,没有集团势力,对这种不可预制的危险,还就真的没什么好办法.没有风险抵抗能力嘛.所以,好人,一般人,看见那青皮,也就躲着走了,呵呵.就像我看见热血小虫那一帮,嘿,咱躲啊.哈哈哈,哈哈哈.

话说这镇关西,真的,他妈的不识好歹,在灵活机动这方面,看来是连天津的青皮都比不上了.

他不说先把脑袋抱起来,而是直挺挺的,躺在地上,大叫,打的好,你说,这不是找死吗?

所以,花和尚的那三拳,才能够从容地,丝毫不差击中他的脑袋.

镇关西的两个错误,一是不知道用自己的长出,二是不知道保护自己的弱点,导致他终于丧了自己性命.

这里面还得说一下,人的命有时是很不耐打的.往往是,你觉的不怎么样呢,人命就出来了.

十年前,我的家乡,出了一个案子,就上无意中,把人在大街上给打死了.

一个年青人,去发廊理发,和人吵了几句,理完发后,到了大街上,被四个年青人堵住了.三个在前面打,一个从后面上去,把脖子一挟,坏了,这脖子就断了.人是当场就呜呼了.四个人都傻了眼,怎么回事啊,还没开扁啊,人就死了.怎么办啊,跑吧.

你看,一不注意就出人命啊.

所以,老夫我也给习武的人提个醒,凡事小心为上.

这花和尚也是,才三下子,人就没气了.可是鲁智深比镇关西的应变能力就强多了.他一边喊,你装死,一边后退,一边转身,然后撒开脚丫子,跑吧!!!!

水浒的作者,对生活的了解,可谓深矣.

家园 有点晕

萝卜酒是这么说的:会用刀的人,其实不用刀也能伤人, 刀也就是个幌子。 如果你的注意力全在刀上, 他的拳脚就可以随意伤人了。有些有经验的歹徒还故意左手持刀,就是诱你上当,好右手伤人。

会用刀的人, 刀刃是向上, 刀总挂在腰边, 不轻易出刀的,目的是一但捅进去就用腰力往上拉,这是军队在战场上用的立取人命的招术

老W又说镇关西输在没有出刀,到底是该出刀还是不该出阿?

家园 不矛盾啊

萝卜酒说的不轻易出刀不等于不出刀。该出刀的时候就出刀,至于倒底是什么时候出刀,那就看你功夫的高下了。

我的理解是郑屠本意是想拿着刀壮壮胆吓唬吓唬鲁达,不敢真砍,所以先拿手去抓。谁不知道拿着刀直接砍啊?哪有先用左手按住了再砍啊?这又不是剁肉。所以从这点看即使在那个时候郑屠心里还是有顾忌的。如果当时他出刀,我也不信他能把鲁达花了,只是多挣扎几个回合罢了。所以郑屠从一开始就判断形势错误,又下不了狠手不敢出刀,当然只有被人摁在地上扁了。

家园 这就是屠夫本色啊,呵呵

屠夫嘛,总是一只手抓牢了再下刀的。习惯了,哪有那么容易改的。而且人到了危急的时候,总是按习惯来的。哪有那么多时间去考虑。

武术,其实练的也就是这个反应模式。不虑而知、不学而能,说的也是这个东西。比如走路,人可以一边考虑其他问题,一边走路,却不必担心下一步该如何前进。这就是一种不虑而知。

而练习的过程中,就是要把一些动作的控制,由大脑皮质转移到内脑,或者小脑部分去。

而这也正是老W说的:

老夫以为,这个结论,说的是功夫修练成功后的一种状态.以及这个状态具有的功能.核心是功夫.表现是,只要你去进攻对方.不管采取什么办法(一般是徒手).而成功的修练者总能对付的了.似乎还很轻松吧.所以这个不虑而知,不思而能的东西,是一种能力.特殊的能力.这个能力发挥作用的时候,不需要思考,不须特意的去追求,就可自然的生发作用.

按前辈们的话来说,也就是功夫上身了。

这个细节也说明文学大师对各色人等的了解,其实是很深入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