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自伐其本?赵薇事件的一点不同视角 -- ifever
作为一个消息不灵通人士,很多事情都只能比别人慢上一拍半拍。就比如说最近小燕子赵薇的事情,尘埃落定了我才感觉有点东西说一说。
既然是消息不灵通人士在这里闲扯,那期待内幕八卦的童鞋可以洗洗睡了。写这篇帖子只是想从事件各方的利益关注点来做一点可能并不十分靠谱的分析。从人的本性来讲,能在这个社会上安身立命的基础就是经济来源。因此各人的观点通常都会有意无意的服从其经济基础的安排。表面上各人都会接受或者发展出一套价值观或者道德口号来掩饰自己真正的倾向,但实际上能够脱离自己的经济基础,尽量客观的发表意见的人永远是少数中的少数。把这个原则应用到阶级社会,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虽然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已经超出简单阶级分析所能应对的程度,但个人观点服务于其经济基础的基本原则仍然没有受到挑战。
赵薇这事掺和进来的除了直接当事人以外还有几方势力。反台独的网友不必说,另外还有哪儿都少不了的公知大V,背地里帮着删帖的阿里和腾讯,还有事后帮着洗地的以南方系为代表的一批新闻界人士。从利益基础看,这里面真正能够为国外某些势力服务的其实只有公知大V以及南方系两伙人。因为这些人的出身就是文化买办。严格说买办并不是纯粹的贬义词,只是一种职业或者谋生方式而已。改开初期这些人是最先接触外来文化的一批,在将国外的先进思想传播到中国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早期的南方系,确实是言人所未言,够得上媒体良心的称号。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逐渐跟上了世界发展的脚步,甚至偶尔还有超前之举。尤其是中国跟世界的交流渠道日益通畅,单纯文化买办的日子开始越来越不好过。如果没点独立思考能力,不肯付出辛苦,不管过去如何春风得意,也没办法在新一代人里赢得掌声。对文化买办来说,以前那种垄断话语权,随便从国外抄几句半通不通的话信口开河也能一呼百应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因此现在的文化买办们,如果没有及时转型,就只能躲在小圈子和僵尸粉里自娱自乐。无论是从维护自己利益基础的下意识反应还是对过去好日子的怀念出发,文化买办都更加喜欢过去中国那种落后得只能仰视西方的状态。因为那个时候才是买办们的黄金时代。即使中国因此垮掉,买办们个人也很容易找到脱身之计。所以从利益基础上看,以大V和过气媒体人为代表的文化买办是最有动机配合外国势力遏制或者扰乱中国的。
以马云为代表的阿里帝国则是另外一回事。我认为网上风传的阿里是外国企业,为外国资本服务云云并不靠谱。阿里巴巴大部分股权确实由外国投资者所有。但传播者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就是对阿里这样的高科技企业来说,股权和企业的控制权经常是分离的。因此被国外控股不等于被外国资本控制,更不能说企业已经成了外国公司。一个典型的例子是facebook,扎克伯格只拥有28.2%的股权,但却拥有56.9%的投票权。在这种情况下,投资方的股权其实更像是债权。除非企业清盘,否则债主不会成为企业的所有人。对于阿里巴巴来说,股权的情况更加复杂。在雅虎投资之后,马云的团队以不到10%的股权控制了约32%的投票权,相比于日本软银约30%以及雅虎接近40%的投票权来说,更像是三足鼎立的局面。而后面出现的支付宝出走,阿里改成合伙人制度更表明阿里巴巴的实际控制权还是牢牢地掌握在马云为首的中国合伙人手里。虽然以后局面如何演变无法预知,但至少现在,从企业的实际控制权来看,阿里巴巴还是一家由中国人掌控的中国公司。
另外,退一步讲,即使阿里巴巴真的是被境外投资者实际控制,从自身利益考量,阿里巴巴也没有动机去主动配合国外的金融资本来对付中国。这里应该明确一个概念,像软银,雅虎这样实业投资者和以热钱为明显特征的金融资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通过投资,实业投资者的利益已经和中国绑定在一起了。中国发展好了,投进来的资本才能增殖;中国垮了,他们也要血本无归。BAT在美国上市又怎样?谁都清楚这些公司的股价是和中国国力捆绑在一起的。中国陷入危机,小股东或许能够抽身,大股东是不可能全身而退的。也就是说,中国如果真的崩溃,软银和雅虎也得跟着破产。到时候他们和中国一样是国际热钱砧板上的鱼肉。
所以这些境外实业投资者实际上是要帮着中国说话才符合他们的切身利益。相反,以热钱为特征的金融资本则日夜盼望着中国倒掉,这样才有机会用低价来抄底中国的资产和财富。虽然金融资本作为一个整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同一家资本在某些场合是实业投资者,某些场合更像是抓住机会捞一把就走的热钱,但资本逐利的本质不会有任何改变。因此从自身利益出发,阿里巴巴没有为国外反对中国的势力帮腔的动机,持股阿里巴巴的软银,雅虎也是一样。
但现实是如果没有阿里系的帮助,小燕子不可能有那个本事拒不承认雇佣台独艺人的错误,还在封杀网上对自己不利的言论。马云这种自己砍自己脚脖子的行为只能解释成为了袒护自己的小圈子成员,维护眼下的投资利益,却忘记了自己的根基究竟在哪里的短视。
所有今天的现状,其实都离不开过去七十年的历史。中国在49年的起点非常低,用一穷二白来形容丝毫不为过。而财富的增殖速度是非常有限的。只有个别小国才有机会借助本身得天独厚的资源或者在大国博弈中的战略地位从外界吸取到大量的资本或者财富。像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国家,财富的积累只能靠自己胼手砥足一点一点的攒。这些现实决定了中国在几十年的时间内都只能勉强糊口,不可能有大量资源用来发展思想和文化事业。而且整天劳作只能刚够糊口的大众也不可能有闲暇去欣赏稍微高深一点的艺术。因此那些说中国建国几十年文化上乏善可陈(其实也不是真的乏善可陈)的论调本质上不过是用无米之炊来责怪巧妇而已。
考虑到这些,我们就很容易理解80年代刚刚面临国外发达文化产业的人们所感受到的冲击。玉米糊糊所能喂养出来的面黄肌瘦的孩子,跟喝洋牛奶长大的壮汉摆在一起当然是天上地下。因此最初见到市面的那一批人对洋人崇拜到五体投地其实是必然的结果。但是舶来的东西,尤其是文化,不可能一点意识形态的调料都不加的。于是在祖国只能提供玉米糊糊的时代,那一代有才华的人只能喝着毒奶长大。解毒能力稍差,就会不自觉的跪倒在外界强势文化的脚下惟命是从。最后的结果就是只有那些专业方向和思想领域相关的人,多少懂得一些逻辑思维,具有一定的历史视野,才有可能从洋牛奶中辨别出毒素和营养。其它大多数人,特别是像赵薇这样专注于自己专业的人,都只能不加分辨的照单全收,成为洋文化最佳的洗脑对象。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发现八九十年代越是聪明人,越是专业上有造诣的人,往往越是满口“自由民主”,对欧美的那一套崇拜的不要不要的。原因很简单,在祖国只能提供玉米糊糊的情况下,洋牛奶喝的越多长的越壮;喝的越多吸收的毒素自然也是越多。到了今天中国国力的强盛已经不用再说。但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文化界唱前台的主要还是八九十年代喝着毒牛奶成长起来的一批人。像赵薇这样成名之前就在台湾剧组里成长起来的演员,三观不正其实是很自然的结果。实际上对小燕子来说,不管她现在是不是新加坡人,她的经济基础,影片的市场都在中国。所以支持台独对她来说也是个折本的买卖。只是过去的毒牛奶实在喝太多,意识形态上已经被彻底洗脑,真把自己当圣母了。
赵薇事件其实是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这个例子说明了文化是如何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的。如果我们没有培养起自己的艺术家,构建起自己的意识形态,就会招致这样的结果——虽然经济发展了,但时不时就笨手笨脚的干出一些自己砍自己脚脖子的事情。不过也不用过于灰心。因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还是中国发展的速度有点超出常规,导致文化和意识形态有点跟不上经济和国力的脚步。只要保持足够的警惕,注重发展真正接地气的文化和思想,这个问题最终会随着中国的发展而自然解决。
啥是文化买办?买办就是进口代理商,是商业行为,是有利润的,所谓文化买办买卖啥东西?
按照如此说法,去参加奥运会也是文化买办行为了。
赵薇这个电影 从剧本到演员都是广电部批准的,这个审批是很严格的。修改剧本和更换演员都得再次送审,这个成本太大。这才是为啥有赵的不理睬。这个观点我早就说了,人家也是国内市场求财的,怎么可能和民意做对。
赵薇这个事情很明显了,民意是可以操纵的, 本来几个粉丝吵架 谁会关心啊 ,但是一夜之间小粉红的帖子网站上到处都是。这个背后就是有黑手推动了,最后连解放军报都发评论了,这种事情就太奇怪了。我没有看到啥删帖,大量炒作这个事情的帖子我是看到了。实际上 就算是赵薇资本能量大,她最多能控制几家民营网络媒体而已。很多网络媒体没有删帖啊,大部分网络媒体背后都是各地政府和党政媒体控制。 国内政府控制一切媒体严丝密封的,岂是一个小资本能对付的。
请看下文:
“胡适挟外力以凌政府为荣……故其形式虽有不同,而重外轻内,忘本逐末,徒使民族遭受如此空前洗劫与无穷耻辱。”(1960年9月8日)
“此人实为一个最无品格之文化买办,无以名之,只可名曰‘狐仙’,乃为害国家,为害民族文化之蟊贼,彼尚不知其已为他人所鄙弃,而仍以‘民主’、‘自由’来号召,反对革命,破坏反共基地也。”(1960年10月13日)
“闻胡适已于昨由美起飞回国,其存心捣乱为难可知,而且若辈所谓自由主义之文化买办们从中纵容无疑,应加防范,但以忍耐为重。”(1960年10月18日)
这是老蒋在1960年9月,10月间日记中对胡适的评价,"文化买办"一词不绝于耳,而且老蒋在这里给几十年后的某些人解释了什么是"文化买办"。
其实在老蒋给胡某人用上"文化买办"评语的几乎同时,大陆上给胡用上的也是一字不差的这四个字。这里姑且不论给胡某人戴上这顶帽子适当与否,但至少说明了当时"文化买办"一词的普遍性。莫非老蒋老毛有志一同穿越了半个多世纪回来盗用了西西河的自造生词不成?
就打开瞄了一眼,不是喜欢的文风,果断不看。
开头就是“不是消息灵通人士”,后面又神叨叨,云山雾罩,要是看下去,估计得死不少脑细胞。
tg给老蒋的定性就是买办资产阶级的代表。陈伯达的书里说 刘少奇称自己红色买办。这不是狗屁不通的政客们捏造出来的生词吗,用来攻击自己看不惯的独立知识分子? 那个学术界理论界用了这个词? 辞海新华字典上有吗?
要说文化买办,那李大钊 岂不是最大的文化买办,把共产主义引进了。老蒋不骂中共,反而用文化买办骂胡适。自从小学3年级后,所有的课程连体育音乐都是西方引进来了,个个都是文化买办。
现在没有帝国主义 ,中国也不是半殖民地, tg在国内牢牢控制着媒体金融人力土地几乎一切重要资源,世界上最有钱最有执行力的政府,GDP和进出口已经世界第一了,哪里来的来买办?
用买办 特别是文化买办给人家盖帽子的不是无知 愚蠢,就是用心险恶的文革作风。
不明白楼主是怎么得出赵薇支持台独的论断的。
如果赵薇支持台独,那么阿里、腾讯删帖岂不是支持"赵薇支持台独"?二马是不是早该被拿下?
赵薇用了一个支持台独的人当主演。这个事实的背景是:一、这是过了审;二、大家都在用;三、用了也没事。(出现这种背景的板子应该打在谁屁股上?)
现在突然冒出一帮人利用政治正确大炒这个事,可以推断圈里的势力不同水火。
换主演,就得让片子重头开始,就得让前面的投资大部分打水漂。投资方当然不愿意,肯定要搏一搏。这个时候已经不是赵薇说了。
马云那些人那么做,其实他们不是所谓维护自己圈里人,而是出于对普通人一贯的无视。在他们看来,普通人就是一群蝼蚁,如猪如狗,而他们自己,是上帝。
不出所料看到下面几个ID,一贯的把普通人思维往歪路上引,所有我们支持的,他们就一定反对。
送剧本审查的时候演员不一定已经选好,所以演员审查不是前置的,所以条例上有一句话, 如果主要演员已经确定,可以送审。
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赵薇事先选定了演员并送审的, 这一点不宜自我认定。甚至可以反过来想,赵薇面临这么大的压力,都没有透露演员曾经通过审查,我们可以合理猜测戴立忍没有过审。
我国电影审查制度里,开拍前只审剧本,其实也就是剧本梗概备案。不备案不准拍;备案20天后没意见就可拍。拍完后审片才是实质。不存在开拍前审演员的说法。
对于禁用某类演员,没有制度上的规定。都是广电下通知,比如像有吸毒等劣迹的从业人员。以前汤唯、现在的韩国明星,都没有明确的说法,但谁都知道为啥被封。
对于戴立忍,他参演的《判我有罪》在今年5月6日公映。此片没被广电拿下,所以我才说戴立忍是“过了审”的。
过审不过审,根据的是剧本。
只要演员本人没有明确的负面社会意义,一般不禁止。以前戴立忍参演的片子,知道的人少,没有广泛的社会认知,广电总局睁一眼闭一眼就算了。 赵薇的片子中是第一次被大众认知,并且被人多次提醒, 赵薇绝对不是用人失察, 而是认为自己可以扭曲舆论,或者压制舆论。用不用戴立忍其实不是大事,赵薇企图操纵舆论才是大事。
这次赵薇失算了, 赵薇和之前的周子瑜事件是互联网舆论的分水岭, 标志着新一代的群众洪荒之力觉醒了。周子瑜事件证明了自己的觉醒,赵薇事件证明了自己沛不可当。
http://www.beihai.gov.cn/14397/2015_6_5/14397_452050_1433483512516.html
审查其实就是两种心态的综合体现:
1,统治集团:“任何对我有不利影响的事情都不允许发生。”
2,审查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任何对我个人发展不利的事情都不允许发生。”
第一种心态所带来的是:不允许任何电影会使观众认为——我、我做的事情、我做的事情所带来的结果——不够好。换句话说,电影里不允许国家不强大,社会不稳定,人民不幸福不正直思想不健康,不允许有危机,不允许渲染矛盾和冲突,不允许反对无神论,不允许对未来持悲观态度。(但也不允许过分赞美,因为那看起来像是嘲讽。)
第二种心态强化了上面这些,把禁止的范围扩大,使得一些即便领导们并不在意的事情,也变成了不允许。比如不允许涉及现实中的部门、省市、机构、组织,除非得到它们的书面许可。不允许扎堆拍某个题材,以免群众有意见。(update:最近看到一份不同意拍摄的审查意见把我惊呆了,因为这份意见不仅仅对影片主题、内容提出了意见,居然还用了一整段对剧本质量提出了批评,称故事不完整云云,也就是说哪怕你没有政治、暴力、色情、迷信等方面的问题,故事“写的不好”也不行)
再看知乎一条
我虽然不是影视业从业人员,但是三十分钟前,我身上发生了一件事情,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帮助大家理解我国的文化审查制度。
就在三十分钟前,我们小组接到通知,我帮忙打杂的项目被砍了。
这是一个知名的二战游戏品牌的续作,已经在欧美上线。
我们本地工作室要负责国内版本的审批,本地渠道接入等工作。
工作已经进行了一大半,版号著作权这些手续也已经基本完成。
然后,这个项目今天被叫停了。理由是:
『今年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