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颤栗的产痛 --第三章 被剥落的支撑 -- 史文恭

共:💬124 🌺1772 🌵2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估计是排长军转民的思路还没调整过来。

在战争年代“保证完成任务”、“坚决完成任务”的军人作风随处可见。

打仗是人和人斗,比决心、比毅力是常常能超额完成任务的。然而,搞生产、促发展是与天斗,是无法违背自然规律的。

TG的干部很多都是军队转业,习惯了打胜仗、完成上级任务是革命的唯一方式,却模糊了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以前是“只要塔山,不要伤亡报告”,转业后是只要粮食,不管老百姓死活。

通宝推:阴霾信仰,邻居大哥,老老狐狸,
家园 我的印象

五六十年代的地市县干部应该主要是抗战时期入党的干部,我的理解他们和红军时代的纯很多工农出身的干部不大一样的地方在于相当多的人受过初级的教育,大概可以算是小知识分子,具体的估计还得看楼主后面对干部出身情况的分析。

家园 苏中七战七捷,粟裕3万兵力对汤恩伯12万,歼敌5.3万

一,中原军区部队的安全转移,从国共和谈开始就是一个重要议题,但是一直就没有谈拢,顾祝同的大军反而越围越紧。你要是认为李先念他们在这样的环紧下,还敢裁军,那我真是无言以对了。

二,李先念不等最后的调停结果出来,而是主动突围,说明他们对和谈不抱幻想,对“破坏和谈”的罪名不屑一顾,有希望就坚持,一看要威胁到自己的安全,不图虚名,坚决打响起一枪。

围困中原的不是顾祝同,是刘峙。刘峙有俩外号:一是“猪”,一是“长腿将军”,抗战8年,未有胜绩。

苏中七战七捷只比中原突围晚了半个月。粟裕以3万兵力,面对汤恩伯12万人马,七战七捷,歼敌5.3万人。

中原军区6万多人马,面对刘峙22万人,就算不敢打,也可以趁早走。既然“对和谈不抱幻想”,还管什么调停结果呢?为嘛眼睁睁看着国军越围越紧、好几个月没有动静,直到被围紧了才想起来突围呢?

论位置,苏中和南京、上海仅一江之隔,离国民党核心地区比中原更近;论战略纵深,中原解放区20多个县、1300万人口、30多万民兵,回旋余地比苏中大得多。为何苏中部队敢打能胜,中原军区既不敢打、又不快走,眼睁睁看着自己慢慢被越围越紧呢?既然中原突围胜利了,李先念咋不带兵了呢?他的兵呢?

山东军区作为第二大解放区,主力去了东北,和新四军3师等一起,发展成4野;剩下的部队和粟裕的4万多人合编,发展成3野。3野、4野各有一多半的成分来自山东解放区。于此相比,晋察冀作为第一大解放区,最后整编成华北兵团,连个野战军番号都没混上。聂帅的兵呢?

聂帅首先有红一军团政委的资历(罗荣桓的顶头上司),其次有创建晋察冀的功绩、再次华北兵团拱卫北京,这三条足以保证帅位。但是排名倒数第二,比罗荣桓低。

王树声两次兵败扔下部队跑路,最后沦落到给唐天际做副手,55年授衔:唐天际中将,王树声大将,靠的是资历。

考虑到当时的交通通讯条件和各解放区的具体情况不同,中央指示弹性很大。各解放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班子。有些将领危机意识较强,比如罗荣桓、粟裕、黄克诚等,有些则害怕打仗、一心想过小日子。中央任命的中原局书记徐向前因病未能到任,决策层唯一能打仗的5师参谋长刘少卿又被排挤走了(参见双石大作《刘少卿》),导致中原军区领导没有一个能打仗的。如果主持中原局面的是粟裕、黄克诚、谢富治之类的将领,根本不需要后来付出巨大代价千里跃进大别山,解放战争可以提前一年结束。甚至说的极端一点,如果没有中原军区的领导,中原各旅各自为战,结果也要好的多。因为,中原麾下皮定钧、刘昌毅、陈先瑞、张才千等都是军政双优的悍将,军事才能比中原军区领导要强得多----这点连国军都非常清楚:王树声最后在鄂西北全军覆灭时,国军叫嚣的是“消灭老7团,活捉刘昌毅”,根本没有王司令啥事。

通宝推:吃土的蚯蚓,luguo,红军迷,邻居大哥,阴霾信仰,何求,迷途笨狼,西门飘飘,金口玉言,北纬42度,独立寒秋HK,脊梁硬,林风清逸,盲人摸象,
家园 人为地把两件事情扭成了因果关系

反“右”和广西等地农业问题一定具有因果关系吗?这里需要厘清很多问题。第一,反“右”过程中,是否广西的反“右”最严重?第二,是否其他地方的反“右”会波及到广西?第三,如果不反“右”,是否广西就不会出问题?第四,那些传统意义上的“右”派文人是否真的具有处理农业问题的能力?

通宝推:七天,
家园 打仗的时候,尤其是底层,哪怕大家都错了跟上大部队也没问题

毕竟那些大部队错了被吃掉的人不会复活,当时的干部大都是跟着大部队走活下来的

所以跟着领导走,跟着大家走没问题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

我觉得为啥放卫星的时候,那么多地方那么多干部会跟着风上,也和这个有关系

军事上我们再坚持坚持敌人可能就完蛋了撤了,可搞起生产来,经济规律是不会完蛋不会撤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学费是必须付的

通宝推:邻居大哥,老老狐狸,
家园 主席还是老了

使尽最后一点力气往江心岛跳过去,还是差那么一点点把半个身子留在了河里。一部分人拼命往河里拉,另一部分人拼命的往岸上拖。最后,好不容易上岸了,也跟主席`没啥关系了。后来的人说,主席啊,被你吓个半死,现在腿还发软发抖。我们不跳了,不敢跳也跳不动了。剩下的半边江,我们慢慢摸着石头过吧,一万年不差朝夕。

家园 邓整知识分子是一绝,整的现在还有知识分子给邓说好话

倒是很多军人不吃邓那一套。邓任政委的2野中,5个兵团正职,陈赓,谢富治,陈锡联,苏振华,杨勇,除了杨不确定,另外四个都和邓极不对付。无它,真枪实战中见识过邓的小人路数。

通宝推:乾道学派,
家园 有道理。只有身边的人才真正了解其为人。

只可惜知识分子按理应该更能洞察世事,而中国恰好相反。

家园 晋察冀裁军的事的确让人难以理解。

解放战争开打后,聂荣臻一败大同、再败张家口(这是聂帅一辈子最恨的败仗,在兄台的党史链接里提都没提),一时让整个晋察冀军区都怕了傅作义。除了聂荣臻指挥失误外,军队非战斗减员(裁军)是最大的原因。

之前国共和谈造成的和平气氛后来看来的是假象。只是,连聂荣臻这样的高级指战员也是不知底细?毛周到重庆谈判之前,执何政策没在中共高层做个统一?晋察冀军区大肆裁军不经过中央军委批准?

张家口大败后晋察冀军区受到中央严厉批评,聂荣臻也一度被彭真架空了领导权。不过,毛主席对裁军的事评价却是“轻描淡写”:聂荣臻太老实。

这有点像足球场上,假动作不但晃过了对方球员,也骗过了队友

家园 吊打捆绑农民,是原则问题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忘了?官兵一致、不许打骂士兵忘了?还别说吊打捆绑农民、军官就是打捆绑士兵都是要被清除出革命队伍的。

共军的战斗力从哪里来?军民鱼水、官兵平等。作为一个转业军官他不懂?

最为农民的上级,吊打捆绑下属,违背的是基本的建军原则,是原则问题,和“只要塔山”完全是两码事。

明明是在地方上染上的官僚的臭毛病,为什么非要归结到军队里去。

家园 文革中,广西是个怪胎

我也懒说了,比如人家其它省份两派分畸是对本省老大的斗或保之争,而广西是两派都对当权者不满,为斗而斗,比一比谁斗得更狠的奇葩……

家园 往小了说是军转民,往大了说是革命党转执政党的问题。

兄台把问题推到地方上,这个俺不同意。

试想,TG造反起家,干掉的就是国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然后建立起新政府。“在地方上染上的官僚的臭毛病”,这是从何说起。

TG就没有原汁原味的地方官僚,都是军队出身。即使有来自旧政府的,那都是经过了改造的。

家园 徐向前因病未到职后果很严重

军事上,中原军区司令员是李先念,但他长期倚赖的参谋长刘少卿被排挤走了,缺了重要智囊,新参谋长王震是兼任的,人家是一方诸侯要领兵在外,指望不上。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关键是中原局一把手极度悲观厌战,徐向前没来,中原局书记兼中原军区政委是郑位三,郑位三在鄂豫皖资格极老,当年武汉悬赏缉拿共党,董必武第一,郑位三第二,年纪轻轻就被称为“位老”。郑位三对中原局势极为悲观,一开会就是说各逃生路,要不就是说哀兵必胜,总之就是毫无信心。因为郑位三资格太老,别人也不好说什么。领导开会公开这么说,你让下面人怎么想?

家园 存粹是革命党转执政党的问题

留在军队的干部相对好多了。

“一切行动听指挥”的基石是士兵的荣誉感,一个官兵不平等、打码士兵的部队,是不可能产生这种荣誉感的。从这层意义上说,军民鱼水、官兵平等是共军战斗力的源泉。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共军打骂、虐待士兵的情况相对其他军队要少得多。

一旦转业到地方,各种各样的毛病就来了。因为新解放区的百姓没有老解放区百姓的组织力,无法对新官僚产生足够的制约,官僚主义很快就产生了。

所以,那些臭毛病跟军队关系不大。如果有关系,也是转业地方后把军队的好传统丢了。

家园 旧中国知识分子多是文人,文人多没有逻辑和操守可言

西人把写文章的人叫做“man of letters”,摆弄文字的人,真是绝了。

通宝推:七天,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