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医改 -- dzhao
GDP的9.5%。如果光医疗就占了9.5%的比例,这个社会还能发展吗?还有前途吗。
比如所有的医院包括民营医院事实上免税,培养医生的花费往往走教育口,国有药厂的超低价格内含补贴。
算起来和英国大致上不会有多少差别。
而且人家进口医疗器械也是免税的,药品不太清楚。医学生培养都是走的教育口。医生培养我国也不是归教育。国内药厂药品价格拿到国际市场上比根本不低。我这里有一个加勒比海国家的Drug formulary,上面的药物价格跟国内比多数便宜。另外:这里住院免费,包一日三餐,门诊规定一定量的药物免费,卫生投入占GDP的7.5%,
也就是说即使包括了计划生育,卫生支出还大大低于3.2%(2014)。这还是政府卫生支出年年大幅度提高的结果。英国为17%(2014)。
地方各级总预算由本级政府预算(以下简称本级预算)和汇总的下一级总预算组成;下一级只有本级预算的,下一级总预算即指下一级的本级预算。没有下一级预算的,总预算即指本级预算。
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下同)的预算组成。
http://www.mof.gov.cn/preview/jiangxi/lanmudaohang/zhengcefagui/200908/t20090817_194360.html
另外,给大众印象政府投入比例低的原因主要是医保是费,不是税。这块每年有一万几千亿, 如果把强制缴纳的医保改名叫税,立即就会发现中国政府对医疗的投入超过世界上大部分国家。
政府支出部分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支出。“据初步核算,2015年全国卫生总费用预计达40587.7亿元,其中:政府卫生支出12533.0亿元(占30.88%),社会卫生支出15890.7亿元(占39.15%),个人卫生支出12164.0亿元(占29.97%)。人均卫生总费用2952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百分比为6.0%。”这个6%其中政府支出只占百分之二不到。比起你算的英国NHS占百分之六要低很多。英国在欧洲卫生支出不算高的。性价比比较高的国家。
最近正好经常泡医院,三甲,二甲,社区医院连轴跑。社区医院患者大幅度减少,因为以前能开的药都没有了。三甲医院手术红包大幅度涨价,一个微创手术红包行情是一万,这还是有人认识的内部优惠价。二甲医院拼命做检查,看个门诊,先开一大碟监察单子,并且价格也不便宜,一个血常规尿常规要500多。
但长期投入不足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就当他是发展中的问题吧。
中药或者中成药是否需要做一致性评价?
不做的话,这块似乎有很大的操作空间啊。。。。
而一致性评价得先解决产品的标准化。这两个都难难难
所以有的时候,不是国家不重视中医药,而是从现有的逻辑出发,中医药需要补的课实在太多了。
中医诊断也是,往往缺乏直接一致的数据支撑。国医大师越来越老越来越少,徒呼奈何
我理解的国家的思路是先发展,在问题中发展,在发展中解决问题……
譬如中医优势病种单病种收费标准(譬如腰椎间盘突出),目前提倡的中医诊断器械(把脉,脉象等,现在都在搞统一标准描述)标准化,国家给予各种扶持。
不过也可以说一些。
医院及医生现在的改革,可以看出两条主线:医联体与医生自由择业。
前者试图解决大型三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各种矛盾:患者流动,医疗水平差距,防止既往医疗中出现的马太效应。
后者还配套了一个事业编制改革,医生职称改革,说到底,就是逼医生流动起来。至于流动到哪,可能是私营医疗机构,也可能会有部分到基层。
你所提到的地方上的做法,应该是医联体的要求,这些其实还是在试点摸索之中。我提下我的猜测:现在医联体越来越有成为一个个以三级医院为首的公立医疗集团的趋势了,地方医联体之间会以区域划分来分配患者,就像生源与校区的关系一样。这也是为什么我看到公立医院目前都在玩命的按卫计委的各种规范上限来建设扩张,因为这将直接关系自己以后的地位。医联体内的医生,将会强制在医联体内自由流动、轮流坐诊。
而对于医生:扩大供给,弱化名医的影响力。额,大家有没有想过什么样的医生是名医,其实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概念,只是简单的认为:大医院的主任及副主任医师,就是名医。规范化医生培训、所有临床医生将只有一个临床的称谓,是极可能发生的事情。
国内医生提起美国医生,各种羡慕嫉妒恨
美国人也真牛,医生供给由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GME)来控制,这是个第三方组织,人家为自己的就业控制医生的产出,还美其名曰为了保障医疗质量。于是全社会来为之买单。
我怀疑@花大熊要大声抗议了这个做法了。。。。
把脉,脉象等有可能标准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