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转】井底望天:为了忘却的纪念 -- 俺老孫
回想起以前《人民日报》和《环球时报》批判516的社论,其实这种结论,不是找个他娘的背去背黑锅,拍拍胸脯大喊几声“绝不”,就可以安枕无忧的。
光大声呵斥左边的想翻案的童鞋,或者右边想借题发挥的童鞋,也不会有啥效用。最好的办法,还是理解当年516发生的社会背景,如果今天有类似之处,就早点把定时炸弹给拆掉,才是该做的事情。
这里,我也含蓄地说几句。
在新中国刚刚建立的时候,中国绝大多数人都是文盲。比如我老爸,因为家里亲戚有钱,就算是陪堂兄弟一起读书,在县城读完了高中,在当时就算是很有文化了。那个时候的大学生都是宝贝(其实建国三十年后的80年代,大学生仍然是宝贝)。民国时代偶尔出一个到美国的名校读了个博士,就算狗屁不通、学术上毫无建树,现在也已经被人吹捧为啥大师了。哪像今天,中国人在世界名校的博士像下饺子一样,一锅一锅的。
那么,当新政府开始了全面扫盲运动、花钱把基础教育搞起来之后,就碰到了一个困境:小学得到大幅度普及,初中也增加了,但是高中、大学却因为财政的原因,没有得到相应的增长。
这样出现的结果,就是每跨一个等级的升学考试,有一大批同学就会被淘汰掉。我记得我在80年上高中的时候,初中到高中的升学率好像只有5%——这样的结果,就使得高中,尤其是重点中学的入门竞争非常残酷。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因为历史原因,出生于官僚阶层、工商资本家阶层、小资产阶层和知识分子阶层的孩子,因为经济状况和政治地位的优势,在学习成绩和各种升学资源上,要比普通城市平民和工农群众家庭的孩子占优。
新中国成立之后,当然又多了革命干部家庭的孩子。当然革命干部也要分高级干部和一般干部,毕竟高级干部的孩子,在出身背景上,其实更接近有优势的官宦商贾家庭。
因此,新中国当时实行了类似于美国的Affirmative Action的平权政策,就是在各种升学的考察标准中,从之前的主要看考试成绩,加入了政治表现和家庭出身的考量。
政治表现是比较容易的,因为大家的孩子,不管是真积极还是假积极,都可以在这里拉平。和美国看种族和皮肤颜色来平权(在美国,黄种人历史上也没有压制过黑种人,不知道怎么现在就被平权把资格给平掉了),中国当时是看家庭出身来平权。这种平权政策,从最开始的促进社会公平,后来就变 成了妨碍社会公平。
平权运动,从促进社会公平走到阻碍社会公平,是和官僚阶层——所谓革命干部的权力,以及权力增强带来的利益增强,是密切相关的。
为了制衡这种官僚特权坐大,从内部着手,有依靠体制内组织行为的整风,也有依赖传统儒家文化的修身养性——有“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的刘主席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从外部入手,也有号召社会人士和知识阶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制衡。
但是事与愿违,在官僚体系成功地压制了对他们特权的挑战之后,平权运动的标准,开始出现只讲出身、不论成绩的极端化。而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狭窄的上升通道,造成的独木桥效应,加上政治层面上异议阶层被打压,导致官僚权利极度膨胀——当年的“拼爹”效应,远远强于现在的官二代的强势。
这个就是后来公开喊出来的“老子英雄儿好汉”的官二代血统论的猖獗,可以想象,后来毛委员一撒火种,那种社会愤怒的汹涌澎拜。
工业化过程中的阶层变迁
新中国当时的领导人群体,在工业化尤其是城市化的议题上,理解还是比较肤浅的。
说起城市化,中国历史上,作为全球第一次工业化进程的北宋年间,就出现了大规模城市化的雏型。从北宋的汴梁,到南宋的临安,到元代的马可波罗眼里的杭州,都是城市化的极好案例。
后来明朝的政策,从户籍制度到海禁政策,导致了农村剩余人口,无法通过城市化而集中,反而靠通过湘西和贵州等地方去挤占苗系少数民族的土地、搞南疆长城来解决。
反而中国的城市化,是在马关条约之后,随着允许日本企业在国内开设制造业、在上海闸北大规模吸收苏北农村人口而开启。
新中国出现的情况,在城市就业出现不足之后,就再次把城市人口遣返回郊县,确实体现了领导层的传统农业社会思维在起作用。
其实在60年代之前,遣返城市人口去农村,已经发生过两次,并开始形成惯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无法顺利升学、无法进入工厂成为固定工,就意味着你会被从城市赶去农村,一生从此无望。而顺利升学、进工厂和进军队,关键的入门钥匙,牢牢掌握在官僚阶层的手里。
作为官二代的孩子,基本上畅通无阻;工农子弟挂在车尾;出身不好而成绩好的,基本上就升学无门了。
注:本文非全文,非广告。
2000年左右,通过看统计资料,发现停掉大学统考,与全国普及高中有强相关性。也与WG结束后,大学入学的阶层均一化强相关。
最终,事实上重构了社会知识结构。。。。
都是高考恢复以后的事情,WG期间,初中是直升高中的,没有淘汰率问题,也没有官定的重点中学。
这家伙为地蟾党故意选择性失明——
1、“这样出现的结果,就是每跨一个等级的升学考试,有一大批同学就会被淘汰掉。我记得我在80年上高中的时候,初中到高中的升学率好像只有5%——这样的结果,就使得高中,尤其是重点中学的入门竞争非常残酷。”
那时候中国高中率超过意大利,之后直线下降,受益于计划生育,1997才恢复
2、“新中国出现的情况,在城市就业出现不足之后,就再次把城市人口遣返回郊县,确实体现了领导层的传统农业社会思维在起作用。
其实在60年代之前,遣返城市人口去农村,已经发生过两次,并开始形成惯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无法顺利升学、无法进入工厂成为固定工,就意味着你会被从城市赶去农村,一生从此无望。而顺利升学、进工厂和进军队,关键的入门钥匙,牢牢掌握在官僚阶层的手里。”
拉美化就是它们的目标,农民来去自由哪来那么多奴隶?
至于后面的,招工、招兵、工农兵大学生算什么
还有农民也可以被招工招兵招生
文革里面其实高中是不考试的。就连上大学高考都没有。他哪里来的上重点高中,升学率5%。这都是文革结束后回复高考才搞出来的花样。
无题
那时候上大学倒是5%的入学率。初升中5%?
这个其实是现在这个年纪的“精英”们的一贯Myth。现在“精英”们一贯说当初自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筛选出来的。小学升初中筛掉多少,初中到高中又筛掉多少,最后上大学有筛掉了多少。所以上个大学,进了国子监就等于进士出身了。果然现在大多都是白领,至少中产了。
问题是,人家先富起来的,和现在富起来的大多不是啥高学历。而高学历的国子监们都在给他们打工呢。
算个啥精英? 岁数不够吖~。。。算精英的话,咋也当得起老奸巨猾这个词儿~ 那咋也要55岁之后吧~
80年上高中至少15岁了。到现在也该至少52了吧。也摸到“精英”的边了吧。
井老兄硬说
真不知道他哪里得出这个结论。
开国前的1949年,大学生才12万人。1951年,大学生15万人,其中工农子弟只占19%。到文革前夕的1965年增长到55万人,工农子弟占到65%。 从比例上看虽然工农子弟上升,但从数字上看,非工农子弟的人数也从51年的12万上升到了约20万。这叫做“出身不好而成绩好的,基本上就升学无门了”?
从本人经历来说,我父亲这边祖上是地主。但这并没有妨碍我父亲解放后读大学和成为专家。我母亲这边更糟糕,亲生父亲是国民党军官,我母亲被过继给他妻子的妹妹,养父的成分是工商资本家加地主。这也没有妨碍她在解放后上大学并分配到工厂担任技术骨干。而我本人上学时填的出身和成分也没有妨碍我一路读书上进。
所谓“有成分论,不唯成分论”不是说说的。而搞“血统论”的只是文革初期的几个官二代而已。而反对“血统论”的反而是江青、陈伯达和毛泽东。最后搞血统论的“联动”被定性为反革命组织而被取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