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一个愤青的预言:“莫谓言之不预也” -- 夕曦
刚刚一百年以前,一个23岁的青年,在与朋友(萧瑜)纵论时政的书信中预言:思之,思之,日人,实为我国劲敌也。二十年内,非一战,不足以图生存。而当今国人,却犹酣未觉,注意东窗事少。
当时,1916年,段祺瑞刚上台不久,为了能从日本政府获得军援,开始积极改善中日关系。中日关系开始趋暖,在这种情况下,怎么会打上一仗呢?还有人讲:“二十年的光阴,人间沧桑,世事难料,润之仅凭一己之见,就妄下断论,未免有点杞人忧天了。”
这个青年就是毛泽东。
现而今,网上有的是“莫谓言之不预”的东西,雄藐天下。可今天的预言与毛泽东百年前的预言有何区别?
没啥区别。如今的网友穿越到1916年,很多可以说出类似的预言。
真正的区别在于: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在同一封信中,毛说:。。。欲完自身,以保子孙,只有磨砺,以待日本。否则,即使纵横江山万里,也会屈于三岛,民众四万万,也将被三千万者,所奴役。
十几年后,当他的预言成真时,毛泽东已经是有准备的了。
从这本书里可以看到不少毛是如何准备的:http://www.my285.com/zj/zgxd/mzdz/index.htm
毛泽东和常人的不同,在于主动获得丰富的阅历、渊博的学识、以及深入的调查研究、缜密的分析判断能力,在这基础之上逐步形成超凡的洞察力,从而得出合乎客观规律的结论。1939年2月28日,毛泽东在延安第十八集团军总兵站检查工作会议上说过:“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
《论持久战》是表现其从预言到领袖的一个杰作。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所作的结论中说过:“坐在指挥台上,如果什么也看不见,就不能叫领导。坐在指挥台上,只看见地平线上已经出现的大量的普遍的东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领导。只有当还没有出现大量的明显的东西的时候,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
在预言后的第二年,1917年暑假,毛泽东和这个好友(萧瑜)就干了一件轰动全校的奇事。据毛泽东讲,事情的起因是,有一天,他在《民报》上,读了一则故事,说有两个学生,徒步旅行了全国。毛泽东说,“这件事对我刺激很大,所以我决定,先在湖南尝试一下。”就这样,他和萧瑜利用这个假期,步行游历了全湘的十几个县市,行程不下几百里,并写下了厚厚的考察笔记。
听到这儿,也许有人会说了,徒步游历湖南,这有什么稀奇的,现在有的背包客,还徒步世界呢!但如果我要告诉你,毛泽东他俩的这次旅行,是没带分文,完全靠乞讨来完成的,你还不感到惊奇吗?
说起这次游历,萧瑜也回忆,“我和润之出发时,除了换洗的衣服,和一把旧雨伞,还有的两样东西,就是毛笔和墨盒,因为这是我们用来乞讨的工具”。
周世钊也证实,那时,他俩外出游学,因兜里“无财”,只能仿照旧时的游学先生,靠帮别人写写对子,抄抄帖子,混口饭吃。
一个村里没几个会写字的。会写字还写得好,甚至能做诗,大概相当于现在不仅会写代码而且数学很好能写算法的高级程序员了。走到哪吃到哪不算难。
毛和萧此次徒步中的部分诗句。
其一,露宿
沙滩为床,石头当枕。蓝天作帐,明月为灯。
-----此诗是两人从一户农家得到一份满意的晚餐后,一时流连夜景,只能露宿时写的。
其二,赠刘翰林联句
翻山渡水之名郡,竹杖草履谒学尊。途见白云如晶海,沾衣晨露浸饿身。
-----此诗2-3句为萧瑜作。写此诗的目的是向刘绅打秋风,老先生不错,给了一个红包:四十枚铜元。两人以最快速度找到一家小店,饱餐一顿,花费8个铜元。
其三,题北宝塔
伊水拖篮,紫云反照;铜钟滴水,梅岭寒泉。
-----此诗是访安化城郊宝塔后所做,有《诗经》之遗风。
主席最好的朋友,新民学会的创建者,可惜后来分道扬镳了。不过说可喜也没有错。幸亏他没有走上革命道路,后来才给历史留下那么多一师早期的真实历史细节啊。
据我所知杨开慧最初钟情萧子昇,但是被萧子昇拒绝,这才给了毛泽东机会。杨开慧被何健抓了,萧子昇努力营救,可惜迟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