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再接再厉,锲而不舍——温家宝之子温云松出事,会否牵出温家 -- gzdcl
说是行贿受贿,不知这是和谁挂上了钩?
当年据说是486的铁杆的
不过,有可能和令计划一样,被打成486的叛徒,或是386提前安排进来的内奸了?
中国现行的选拔和晋升制度,优点是能上的肯定都是能人,无能的早就被一层层地阶梯给淘汰了。缺点人所共知,缺乏有效的监督。解决的方法肯定不能是连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所以,
1. 保持层层筛选,一把手指定接班人。
2. 任期结束时,公民投票决定去留,比如分为三等:
a. 留任。说明大众对一把手以往几年内的表现满意,希望继续下去。(留任几届可以另行规定)
b. 下野。属于正常结果。总不能让同一个人永远做一把手。
c. 恶性下野。公民对任内表现极其不满。
3. 责任制度。如果一把手被公民投票2c,则启动责任评估程序。
a. 下野的一把手,按照宪法,民法和刑法承担相应后果。
b. 决定其为接班人的前任,根据3a的程度承担相应后果,比如降级享受退休待遇乃至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等等。
这样一个体制的优点是,
1. 保证接班人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不仅因为选拔本身,而且指定接班人的一把手也要考虑自身下台后的待遇和政治处境(见3b),因而在选才和推举嫡系之间的平衡点会更趋于客观。
2. 公民投票较少受到媒体和利益集团的影响。完全不受影响很难,但是至少大家有过去几年实际生活水平和环境作为参考,比西方目前的投票全看谁的口号顺耳要靠谱得多。
3. 公民投票不决定上位,而以实际任期表现为根据决定下位,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另设一套监督机构的需求。甚至在理想状况下无需监督机构:实际表现决定去留,如果以2c形式下台,下一步由法律部门接手。
今天的选人模式,就是精蝇淘汰制,以学院知识为标准,忽视劳动一线的实践知识和能力。大处说就是丢掉了群众路线。现在一谈到这个,马上就能想到电影《决裂》。这个电影的主角表演不是太好,但是电影的主题非常鲜明、准确。其实,什么群众路线,公有制,集体经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都是工具,一句话,为了更好地为阶级服务。邓改理论瞎扯什么鸡巴蛋,什么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什么市场经济,什么不问姓社姓资……没关系啊,你可不问姓社姓资啊,你可以市场经济啊,你可以富裕才是社会主义啊——问题在于,最终,你为哪个阶级服务了?
据说和郭是八竿子打着的什么亲戚!
不要选举权、要否决权
到广州军区的第二年,张阳来广州军区担任政治部主任,两人在同一个班子中工作了四年,成为了老搭档。2012年,他们又分别更进一步,执掌了当时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两大部门,成为中央军委委员。两个老搭档又走到了一起。
。。。。。。
2007年,房峰辉调任北京军区司令员,大军区正职。
这时,房峰辉56岁。他是“文革”结束后历任北京军区司令员最年轻的一位,也是当时的七大军区司令员中年纪最轻的一位。之后的党的十七大上,房峰辉当选为中央委员。
在大军区副职不到三年半,就晋升大军区正职,并且如此年轻就拥有了兰州、广州、北京三大军区的轮调历练,这时的房峰辉被不少媒体称为“军界举足轻重的耀眼将星”。
在这时,房峰辉迎来了军事生涯中最闪亮的时刻。
打开房峰辉的百度百科词条,主要成就一栏写的是,建国60周年阅兵总指挥。这次阅兵后,2010年7月,59岁的房峰辉与张阳等11人在北京八一大楼晋升上将军衔。这也是自2004年9月以来,晋升上将人数最多的一次。
。。。。。。
2012年10月下旬,当时的中央军委还是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和总装备部四总部,时年61岁的房峰辉接替71岁的中央军委委员陈炳德,出任总参谋长。
房峰辉的出任“打破了多项纪录”。前几任总参谋长张万年、傅全有、梁光烈、陈炳德等,都曾有过至少两个大军区司令员的任职经历,但房峰辉只担任过一个大军区司令员。同时他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位晋升总参谋长的北京军区司令员,也是20年来就职时年纪最轻的一位。
在房峰辉担任军委委员期间,经历了许多大事,比如在他出任军委委员的第二年和第三年,老上司徐才厚和郭伯雄先后被立案审查。
再比如具有深远意义的军改。2016年1月,军委机关调整组建任务基本完成,由四总部改为15个职能部门,房峰辉任联合参谋部参谋长。
2016年8月26日,全军贯彻落实古田政工会精神领导小组会议召开,时任军委委员的房峰辉也出席了会议。可是他应该没想到,当时在会上痛批郭伯雄徐才厚,要求大家切实与郭徐彻底划清界限的老搭档张阳,在一年后相关部门调查核实其涉郭伯雄、徐才厚等案问题线索时,畏罪自缢了。
一直在团,一点实际也无的, 可以管一个省、一个国,管一个市怎么不行?小菜一碟。
不平等能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话,哪有资本主义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