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容易被忽视的干部收入与新业务拓展之间的关系 -- Ace
如果一个组织里老板给大家营造的企业文化是:谁发现狗屎谁吃。那么结局一定是大家都抬头望天,老板说,地下有狗屎,大家都说“没看见啊!没看见”。老板也只能无奈的抬头望天,“我其实也没有看见狗屎”。从此,“天下再无狗屎这个物件儿”,大家不过是踩着狗屎状的黏性物质一同艰难的前行。
收入机制决定了一个企业面对业务拓展机遇时候的本能反应:是恶狠狠地扑上去呢?还是装作没看见,尽可能的绕道走。我用马克思的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来简单分析一下。
A企业干部的收入构成主要是工资+奖金。工资是死的,奖金是各利润中心的年度利润提成。企业A里的各级干部的大部分面对业务拓展的态度一般会是“装作没看见,尽可能的绕道走”。工资是死的没啥激励,激励就是奖金,而奖金几乎100%与当期经营的主业相关。新业务拓展首先是要冒险,因为收益与风险同大同小,所谓风险管理并不能控制风险,只不过是用一些历史总结的套路把可以不必冒的风险去除掉,为了一个大收益该冒的大风险一点都不会减少(很多企业管理者在这里犯错误,错误的以为通过风险管理,反复的论证可以减少风险,其实结果是减少自己可能的收益。决策的拖延给了对手先发机会,你的预期收益随时间减小。到今天来决定是否需要做以及怎么做淘宝已经是一个“无风险的决定”,但也已经“没有收益了”,这个世界人人都是马后炮高手,稀缺的是马云这样放马前炮的企业家。企业增长停滞的根本原因就是不愿意冒险了)。其次,新业务的收益产生都是远期问题,而决策的责任与风险都是现时就很巨大,这给企业各级干部巨大的心理压力与焦虑,很可能其导致的消耗远大于当期业务运作,这时让他们去决策,经济激励怎么形成闭环?当下的决策责任巨大,今年的奖金不会多一毛钱,未来真要做成了,这个新业务的收益很可能与他们无关,这么个场景,你说得有多高的个人觉悟才能驱使企业干部们在当期积极决策支持新业务拓展。所以,在很多企业,新业务拓展不适用公司对当期业务的经营决策流程,一般都是直接交给大老板“独裁”。更多的企业做大了,基本上新业务拓展就很难了,看到十拿九稳的时候,扑上去也不过是捡拾一些冒险者留下的残羹冷炙,所以大企业极难有高增长。
B企业干部的收入是工资+奖金+股票,而且这里面公司股票收益占据相对大的比例。这种企业激励体制下,公司的大部分干部会倾向于积极支持创新和新业务拓展。股票的价值反应的是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市场预期,是未来预期的现值,这是神奇的股价黄金法则,用于管理可以解决前述问题。股票激励可以在经济上把公司的新业务拓展与自己当期的收益挂钩形成了正向激励的闭环,驱使大部分干部倾向于支持新业务拓展,因为他们当期的冒险与承担决策责任一旦获得股票市场的认可,马上通过股票价格就会有当期的经济回报,工资与奖金则继续对他们手头当期经营主业进行评价与回馈。市场里典型的“创新性企业”都是B类企业,比如苹果公司高管的收入构成,股票收益几乎占据主要部分,工资奖金快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成功的互联网企业不仅对干部,甚至对核心员工都是B类激励模式。当一个企业成功的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能够持续运转的B类企业,我们会发现他们的大老板都是“非常有闲”的参加很多的社会活动,对业界各种“深邃思维的发声”,显现颇有时间去“思考未来”,王石,马云,马化腾等都是这样。反观A类企业的大老板就始终是显得“很苦逼”。
在美国和中国,A类企业占据大多数。只有极少数优秀的企业能够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能持续经营的B类企业,他们在体量变得很大之后都能够持续获得令市场高度瞩目的高增长,我们都看到这个事实。
关键是平衡好是能力贡献还是资历决定分配
有资本的组织,主要是后者
因此没活力
中小企业老板往往是周扒皮,该拿的提成赖账
经济激励体系的建立或曰股权激励模式,是社会利益分配体制中的一项大事。
经济激励不光存在于企业,更存在于党政部门。
为什么许多党政干部要从桌子底下拿钱---贪腐呢?因为我党虽然通过提干升官从政治股权方面对体系内官僚群体进行了正向激励,但忽视了对官僚作为经济社会个体在经济方面进行激励,所谓有名无实是也。既然是特色社会,就要特事特办,不要纠结于原教旨或某些正确的废话。
我为啥要先谈党政口的经济物质激励呢?
同在宇内国中,政府与企业两类组织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与互通。我党若能想明白腐败发生经济根源,并实施对旗下干部物质激励模式,必然会带动影响到企业界,故而,光凭企业内干部争取利益分配模式更改,独木不成林!
----------------说正题----------
~~~企业所有者在制定企业经管规则时,不可能按照无所有权者利益最大化去考虑问题。无所有权也就无话语权更无权参与利益分配。故企业干部在企业内部制度所划定圈子之中注定无法获取应得利益,所有者即使愿意分股激励,那也是偶然之局部,不代表全部,可望而不可求。
~~~企业干部欲求多劳多得,多冒险多获利【富贵险中求,人不得外财不富】,有如下现成模式: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这是股权激励进行时;自己组织团队利用企业资源平台,分包项目获取等同于股权的自激励效益;通过自己分管权力谋取个人利益,类似于党政干部贪污受贿;在本企业产业链中选取自己各项资源最有比较优势一点经营之;离职创办同类型企业。
当然还有其他取利之道,希望Ace河友指教。
--------趋势由自己改变,等不到,盼不来-------
希望企业所有者老板们分股分红等于要它们命,特别是在传统行业。
企业做不大做不强?活该,死掉也好,中国这么多企业不差它一家。
独占独吞赢者通吃----这种利益分配格局是在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双重影响下造成得,你我莫奈其何!我们唯有改变自己。
要么也吃黑钱,要么离职在同业经营自家企业。不要看不惯,也不要争论谁对谁错。没有用。
世道如此,不能太认真。我们在讨论如何做大他们的产业,他们却躺在钱堆里睡大觉,何必呢?
马云任正非,于我如浮云;王石王健林的话,还不如我放个屁;身家亿万的大小老板,跟我没有一块钱关系。
想办法挣自己的大钱,这是我们最大政治正确,是天理。
-------------------
Ace河友有时间的话,希望听听您对股权激励模式具体实施办法的思路,能结合某个企业案例最好。我感觉,不分股的企业很难再更上层楼,同时,中国企业界的现有利益分配格局也到了非改不可地步,股权激励,似为一途?
不光企业,亦关乎政治。
期待---
资本拥有方与大功者之间立足点不同,思考问题的模式不一样。
极少数人可以跳出框框,考虑更好的策略,这就是实事求是——活的毛泽东思想。
哈哈,我似乎已经明白该如何做了!
一个众所周知的实例:
http://www.guancha.cn/TianJiao/2014_07_23_248912_s.shtml
[URL=链接]市场换技术,为什么汽车输高铁赢[/URL]
高铁有跨越当家,技术拿到手了,市场还没丢。汽车是经理当家,市场被占了,核心技术还一直拿不到手。
我的实战经验是:股权激励只对人物有用,对普通人无效。
人物本来就是开拓型的,有了股权的保障,可以让其安稳地开拓。
但普通人是保守型的,得过且过,也不会有远见,对未知事物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拒绝成长,拒绝新业务。他们对股权的态度就是有便宜就占,便宜没了就撤。比如阿里巴巴上市时一堆人加入,但一旦有一天,阿里坠落了,这些人根本不会因为自己也是股东而对企业负责起来,而是直接套现走人换公司。
采取什么样的激励制度,取决于产权持有方式和企业特点。
成功的家族企业要么自己管理,要么使用打工皇帝,打工皇帝的意思是极少数的关键人。但非常不幸的是,其余的人往往情不自禁地代入。
经营层一般在乎是短期回报,往往采取高风险的方式,以求得短期利润。产权持有者在上市可以套现的情况下,也不认为淘自己的墙角。
巨型企业就是国家机关的变形,不能用普通的企业思维来考虑问题和看待它。
追根到底,你这种看法反映的是金融行业对实业人员的心理冲击,还是想赚快钱的冲动,以为老板们都是傻瓜。
我也是觉得这个说法是以果找因。
我的意思是应该依实际情况来采用合适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这两种。在实践中各种方法都有成败的实例。
我提了两个问题作素材,一个是根本因素,即你说的产权持有问题并着重提出“安全有效的”持有;第二个是提出“新业务”“创新”诸如此类的开拓性活动,本身就是日常经营管理当中的重要事项。
那些激励机制只是一个形式. 你以为你给的多给的好, 还有人比你给的更多更好.
所以看看成功企业管理经验, 无不是有一个有卓越领导能力, 人格魅力, 远见卓识 (至少在一段时间内), 积极进取, 富于冒险的领导者. 机制只能辅助加成甚至守成, 而领导者万中无一.
中彩票的几率极小,大家还是抢着买。“提干”的几率也极小,比如陈永贵,然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是毛时代“隐形”的激励手段。
企业文化一旦养成了,就像郎平的口头禅“革命靠自觉”。你以为女排精神是说着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