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del -- 莫问前程
我听的二手的故事,还是删掉吧。信息可能有出入,我也不好去核实。听的都是一方的讲诉。
我的支付宝花呗有1.6万,借呗5.4万,京东金条3万,京东白条2万多,百度2万多,苏宁只有3000,微信的微粒贷没有资格。
支付宝借呗的利息最低,日息万分之三,百度最高日息万分之六,京东万分之五。
现在,网站的各种借贷广告很多,这说明中国的资本已经出现了过剩,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法规,年息超过百分之36,不受法律保障。
为了实验一下借款是否方便,分别在支付宝和苏宁借了一次,基本是秒到账,支付宝那次忘记还了,直接从我的账户扣款。
听到一些人借了高利贷,甚至裸贷,就感觉自己真的老了,只是几个大的网站,借贷就很方便,利息也不高,国家也有限制,怎么就能滚成那么多。
可能真如很多人说的,支付宝和京东,只给不需要借款的人借贷资格,年轻人一般没有。
真的走投无路的人,哪个机构会借给他?
十一万买个教训,如果终生能够记住这个教训,就算值了吧。
除了上述个人角度,成年人还要从社会角度看一看。这个嘛,我就不多说啦,虽然个人感慨良多。
不知是不是我脑子有病。反正有些事,可能是我们老了,没冲劲吧。
手续费比利息都高。这些小额现金贷除了利息以外,还有手续费,美其名曰你没有贷款资格,是他们通过渠道给你贷款的,所以你得付手续费。不是说资本过剩的问题,而是高利贷的利润空间太诱人了。确实有一部分年轻人还不上,但是绝大部分人是还上了,利息归出资人,手续费归那些放款要债的人。
我老婆的侄子就从还不了贷款的人,让他老爸把本金利息还上一部分后去这样的公司去打工了,就是也干上放款、要债,从中挣钱。比如你一个月放出去20万,利息每个月3%,手续费也是3%,这样手续费归了放款要债者,也就是说他一个月6000元的收入。只要借款人每个月还款,就有手续费的提成。不想还的人很多,但是贷款之前都是做了调查的,贷款人是大部分都是家庭条件比较好而自己不正混的那些,一旦还不上,他们这些放款的人拿着小喇叭站在家门口,或者是你家铺面的门口大声吆喝着让还钱。最后家里没有办法会把钱还给他们。这样的事干着多爽,谁还愿意去做实业?
个人借贷业务出现后必然牵扯到破产,信用记录等问题。
现在中国没有个人破产制度,因为以前没有这个需求。不会为不存在的问题立法。
下一步是个人破产制度,因为无限责任制不可能继续。好人也会犯错。
再下一步是个人信用记录,这是为了保护金融机构。
一步一步来。
国家规定了年利息超过百分之36,不受法律保护,这些借贷公司就用手续费替代,但手续费应该是固定的,不应像利息一样滚动吧,如果手续费也如利息一样按日期滚动计算,那么,实质上也还是利息。
高利贷必然与黑色社会性质的群体相关,本身就行走在法律的边缘,甚至就是违法组织,希望这些人遵纪守法,无疑是痴人说梦。
7000的一半没必要,因为其实借钱的人7000的本金都还得起,是利滚利还不起。
而要是还11万的一半,也没有任何意义。这个11万本来就是放贷方无中生有变出来的高利贷概念,只有那7000是他们的本金。所以放贷方根本不会有任何承担。因此不改变规则,光改变金额是没有任何帮助的。比如大不了接下来放贷方把规则改了,7000翻成22万,你还一半还是11万。
在高利贷这个问题上,任何数字的改变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要改的是规则本身。为什么个人破产是金融史上最伟大的基石之一,就是因为破产是真正让放贷方担责的办法。一旦有借款人破产的概率风险,那么放贷方就会需要在将钱借出去前弄清楚这个概率。通过这个风险概率,就可以计算出自己需要保本的利率,就如同保险公司需要通过计算事故损失概率来制定保费一样。这些数学计算,就是所有现代金融产品和技术的根源基础。
一旦这个基础有了,那么个人贷款行业就成为一个成熟行业了。这时候各种资方就会进入行业竞争,各种产品利率都会出现。这样高利贷的生存空间就大大减少了。
这是我听放高利贷说的。
如果他们动用武力,那么迅速呼叫警察。如果不动用武力,就随他们去闹腾。他们都是成熟的收债人,不会因为这点钱动杀机的。
----------
等他们闹差不多了,大家一起坐下来讨价还价,归还部分就可以OK。
就能挺过去,就不会有高利贷了。
反正我认识的民间放贷的这么说。他们对于收贷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给我举了个例子,前去收贷的小弟被关在门外待了一宿,借款人踏踏实实睡了一夜,小弟一点办法也没有。
也许正是因为收贷难,所以高利贷才利息高,回收风险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