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读《毛泽东年谱》1953.12.24-1954.3.17 -- 老老狐狸
前三十年很大一个问题是董事长和总经理之争,创业时完全靠董事长,总经理没什么可发挥的,创业成功以后,大局已定,主要是总经理发挥,这个矛盾就出来了。
您这么一梳理,更加启发了这个想法。
再看改开以后的党内八老。
邓不用说,留法时的小弟。
陈是上海特科的手下。
李彭薄均有协助邓的简历。
杨31年从苏联回来到上海,在中央工作,然后一起与周到苏区。
唯有王震看不清楚有何交集。
总体上后三十年基本是总经理的余脉。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啊。
这里面完全看不出多少五号的余脉。
邓公嘛。红七军离队后,五号大概就不把他当小弟了。
总理看重、亲近的部下,像童小鹏、熊向晖、杨德中、杨贵等,改开后都边缘化了。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
1979年邓小平复出后首次访美,陪同出访的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慎之在飞机上问邓小平:“我们为什么要这么重视同美国的关系?”邓小平回答说:“回头看看这几十年来,凡是和美国搞好关系的国家,都富起来了。”
...
=======
这屁话到底是李慎之这可恶的屌毛虚构的,还是李慎之的徒子徒孙李郁虚构的?
反正都是改开后扯着设计师的大旗,那50年代有没有扯周恩来的大旗?谁把李慎之介绍给设计师的?
建国前,预期寿命很低,不到40岁。
主席父母,以及袁世凯、孙中山、黎元洪、冯国璋、吴佩孚、胡汉民、汪精卫、谭延闿等一大批知名政治人物都是5、60岁去世。
主席53年就满60了,提出一二线,安排接班团队,应当与这个有一定关系。
是个好同志,至少给当年的我留下了这么个印象,但当年的我见识有限,也就是囫囵吞枣,没有逐字逐句去审视,现在去看不知道会不会一样,比如金冲及就很理解和同情高华嘛。
比如"恋栈",以及围绕这个逻辑整理的一些所谓真假资料,让围观群众根本分不清到底是"资料证明了恋栈"还是"预设立场的恋栈再去选择甚至制造资料"。
我有一个刁钻的角度可以破"恋栈",但我把它藏在我"婶婶的脑海里"。等内外反动派围绕这个逻辑花了很多预算,做了很多工作之后,我再搞一个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然后放肆的嘲笑反动派的智商,找找优越感。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否则此后,去或不去,都会有亲疏之别,反而不利党的团结。
因为陈毅去世时,只是中央委员,中央委员去世,毛去了,其他政治局成员去世怎么办。因此,主席只能选择临时睡衣出席,才不立先例。这样做,虽然仍不很合理,却已很合情,毕竟是当年井冈山的战友。
这是毛非常高妙的一着。
人非圣贤,谁身上没细菌?
是因为李林甫能力确实太强,周不会有什么反映,个人能力差不多,实力更是超出一大截。
我觉得毛主席这次失败影响很深远,可以说是建立新中国党政法统以及接班体系的失败。
往前看是五马进京,往后看是八大和一届人大。可以说是过渡政府往正规化政府的转变关键时期。
五马进京的主要意义不是削藩,而是毛主席试图冲淡、制约刘少奇华北山头在中央党政机关一家独大的一种努力,可以说是强干弱枝甚至说是勤王。看五马的职位安排和顶掉、盖掉的人就明白了。
本来这种格局会体现在八大和一届人大的安排上,但高岗自身的缺陷,邓小平的抉择,以及陈云的叛卖,把这个安排基本颠覆了,刘少奇和华北山头的势力反而更加胶固,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群体。而毛主席也只能忍到最后一刻动用文革来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