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再读汉武帝年谱,杂感:凭什么给你卖命? -- 铁手
大概6年前,看了 江南水: 汉武帝年谱——七十年≈两千年 的系列帖,介绍了汉武帝主要年份的作为。从中国古代史来看,可以说自古以来,中原王朝都一直不断的承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压力,有些朝代占优势一些,有些朝代则处于劣势。最近一朝,则可以说是击败了来自海外的压力。
从周朝开始,外来压力就一直持续不断。过了几千年来看历史,我们当然都希望以王各朝都能够抗住这些压力,最好还能反击。秦、汉、唐各朝,对热血的人来说,是颇可以自豪的朝代,因为这些朝代的武力,可以在防守的基础上,还能有所反击,能够把力量释放到平时未必敢于想象的远方。
但是历史也告诉我们,有所谓的暴政。比如著名的孟姜女哭断长城的传说。以前读书的时候,我也认可修长城强征民夫是一种暴政。爬过丛山峻岭古长城,见识过长城之险峻,可以想象当年没有机器的年代,这是一项多么艰难的工程。可是现在想想,孟姜女的遭遇固然令人同情,但是修筑长城不是为了某个人的奢侈享受,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福泽了后世几百几千年,庇护了后方的家园。后人可以感恩,但是当时人未必那么感谢,反而会有怨恨。秦二世而亡,为什么?
汉武帝时期,最著名就是对匈奴的不断作战。这期间出现两个极其有名而且常胜的将军,卫青和霍去病。玩游戏,最高兴就是杀敌上千自己丝毫不损,这还只是玩游戏,损多少其实真的没什么关系,但是人的心理就是不喜欢哪怕是虚拟的损失,更不必说是实实在在的损失了。即使以卫、霍的战迹,杀敌三千,自损八百的情况也时常有,而其他的作战,动辄损失成千上万骑兵的情况也很多。尤其是后期的作战,虽然对方日子不好过,自己的人、马损失也很大。
六年前看 江南水: 汉武帝年谱——七十年≈两千年 的系列帖,当时因为网站所存在的问题:我希望西西河能够实现有价值讨论,但是网站上有不少人因为政治观点立场不同导致冲突、分裂,有感而发,写了 铁手:【讨论】历史的重复,汉武帝和毛泽东所面临的问题和应对方式。虽然是通过网站当时状况到历史中找共鸣,但是历史未必就是我希望理解的那样。
重读汉武帝系列,这次,我脑子不断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凭什么给你卖命?
秦始皇的眼光显然不是一世、二世,修长城是长久的考虑,但是国民未必认可。汉武帝试图通过武力来消除匈奴的威胁,对普通民众未必没有好处,但是征战就要死人。武帝和秦类似,主要通过军功赏赐来激励士兵作战。
毛泽东时期似乎不同。直接的军功奖赏似乎是没有的,而且以“人民子弟兵”的称号,也不可能从老百姓那里搜刮。是什么让人可以冒着生命危险“跟我上”,而不是把危险给别人“给我上”?是什么让人装备不如同行(国军),而士气却远超?这里放个链接也许可参考 【原创】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我关注的重点,也许比较狭隘,是西西河大浪淘沙,凭什么留下的是金子,不是泥沙?
我打开了好久没开的电视,我看见一个女主播,看见女主播声色俱利,春风荡漾,神采飞扬,气场强大,我有点怕,不敢看她的眼睛,敌不过她的刚强和尖锐,只好顺着她的眼睛往下看,看了鼻子看嘴,有点红,棱角分明又极其深邃,也害怕。又往下看,看了脖子,觉得有点瘦,修长多筋。就把目光继续往下,看到胸膛了,哦 ,这不对。。。。。我这下等人真是不知道怎么看呀。
根本原因当然是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路线正确,等等。
但是,有了正确的路线,不等于能就取得了胜利。否则就和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一样,都是主观唯心主义。
比如说,很多回忆都说红军穷,但是红军军官不打士兵,所以愿意干红军。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有不打人的纪律出台。
其次,朱毛自己不能打人。
然后,他们要选不打人的干部。当一个团长的位置空缺的时候,候选人A有才,一把西瓜刀可以从县东门砍到西门;B有资历,在秋收起义时为毛主席挡过子弹;C西瓜刀耍的一般,资历也一般。但是AB打人,C不打人------这时,就要选择C当团长,AB需要教育,教育好了才能提拔。C上任之后,忘了初心,开始打人,那么就得再撤掉。
没有这个干部制度,出台三千纪律,八千注意也是空话。
王外马甲的骑兵团有个情节-----属于冀中军区的回民支队,因为反大扫荡失败,要调动到冀鲁豫军区。路过骑兵团驻地,骑兵团当时归属冀南军区管理。
回民支队穷得很,骑兵团是主力部队,装备比较充裕。回民支队请求调拨一批武器。
冀南军区同意了,骑兵团的参谋长和政治部主任拍了桌子,说这是另外两个军区的事情,凭什么要我们支援。
结果是,武器还是调拨了。军区把参谋长和政治部主任免职。参谋长送到太行山学习,他在抗日时期是团级干部,55年授衔的时候,还是团级干部。
解剖这个麻雀---
冀南军区的领导有大局观;
冀南军区对于不服从命令的骑兵团干部,处理起来毫不留情(不管你战功赫赫)。
只有这样,最后大浪淘沙下来的各级干部,都是那些大局观比较强的-----真是不换思想就换人。
只有这样,各部队才能步调一致。才会有后来打起大战役,各个杂牌部队先主动出击,破路断桥,吸引扰乱敌军,给主力部队创造战机。
才会有史不绝书的-----我们团(我们营,我们连)打光了没关系,一定要坚决完成任务!
确定了西西河的性质,才方便讨论它的运作方式。才方便讨论如何留下金子,不是泥沙。
如果它是非赢利性的,那么有点像大学生的新年联谊会。联谊会成功与否,在于有没有人能出好节目,甚至在于有没有美女主播。
看客不太重要,这和毛主席的革命不是一回事。
西西河的盛衰,其实就是大牛的多少。大浪淘沙,其实就是如何留住大牛的问题。
反正我是同意----好像是史文恭MM的----看法,在西西河,有些人应该比另外一些人平等一点。
来自三湾改编。
来自官兵平等,支部建在连队上和党指挥枪的三大原则,来自为人民服务的信念。现在不提前面两个,特别是第一个,就提最后那个党指挥枪,忘记了使命和灵魂的人,其实是行尸走肉。
那就是我们(人类)到底想要什么?当然,基本的生存条件肯定是要的,但是其实远远不止这些。以前在别的讨论政治经济问题的时候,我就有这种感觉,那就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错的,或者不全面的。理性人,并不会仅仅追求实际物质利益最大化。比如土改分地的经济作用可以解释解放军队伍的迅速壮大,但是不能解释邱少云、董存瑞。我的感觉,很多人参加革命是要“出气”、“变天”、“扭转乾坤”,现在时髦的话叫追求“人性中的普世价值”(当然这个东西的具体定义常常是有阶级性的)。毛泽东能很好的顺应他们的需求。
建议找罗义俊的《汉武帝评传》读读(1988上海人民出版社),所看过的资料中应该是最好的了,事件考证很用心,不过功力不够
网上有同名的抄袭作品,还是出版物
汉武帝能建功立业,不止是论功行赏,远不止驱赶匈奴一件事,在南方开拓一点不少
他兴起那么多大案,杀的寄生虫动辄数以万计,阶级上升通道就是这样开辟的,不杀抄家收入不用来征匈奴也便宜不了农民
不是他掌权,主父偃这样的顶级谋士都埋没那么多年,所谓文景之治,既得利益者很舒服,文帝就是自保,根本没实权
汉武帝时期关东小亩都改大亩就减轻农民1成多负担(井田中间1/9分给八户,多数研究者包括推荐书作者认识有问题),类似新疆建设兵团北迁西迁那么多对穷人无疑是有好处的(南迁估计也少不了),对后世更不用说,后人守不住是另外的问题
还有农具或农业科技的改善与推广,以前历史教材有,不过蜻蜓点水
毛时期的积极性也不仅仅来源于荣誉称号,对小兵在内各级老革命还是非常照顾的,爬上去的走资派贪得无厌罢了
那时平均主义,当兵的在边疆收入更高,加上官风比较正,贡献和回报实际更成正比
再有就是对于绝大多数,和光头之下相比天堂生活的确是老毛给的,而且不断改善(教育医疗水利最直接),敬业是报恩
从网站管理角度,本篇比喻不太恰当,不如问为什么是刘邦还有老毛得天下
近六七年西西河活水很少,有句话,金子在哪里都会闪光,但如果金子熠熠生辉前就被水军的泥沙埋没,自然就进不了主河道
相当长时间内西西河给不了作者名利,那些已经认证或都眼熟的个体(非组织成员),如果感觉不痛快,自然也会冷落
除了强悍的刺头,哪怕规则以内,一般河友是无法和观点向左的水军较劲的
如果不符合后者胃口,肯定会压制有水平或有潜力个体,都符合的话西西河就没价值了
关键还是扩大受众群,通过技术的(终端软件等)和组织的手段(提高认证门槛甚至清除一批幸进的,外站文章推荐可破格),熬到两岸和平统一(最迟4年左右)就左右逢源了
到了隋唐,牧民干脆亲自下场组成护商队,共同参与丝绸大贸易。
唐后期,南方海运兴起,内陆毛驴组队,然后士大夫们就同骑士们翻脸了,防贼式的防着骑兵悍卒。以骑兵为核心的武将们遭到无情打压。
邓就是这么想的,凭什么大家给我卖命?于是采用赊买路线统战大资产阶级,统战政敌,一国两制,两少一宽都是这么来的,这是历史的常态
毛泽东是历史的变态,是一个民族被压迫到亡国灭种发出最后的不屈的声音,与其说是给毛泽东卖命,不如说是为了自己不被灭亡
邓之后这种赊买路线就被发扬光大了,干啥都要讲利益,我凭什么要干活?这样干有什么好处?无利再不会早起
毛泽东是把理想和现实结合的最好的人,他有理想,也明白如何把理想一步一步的变成现实。为什么大家给毛卖命?因为在内心深处,中国人除了房子票子妹纸,还是想争一口气
而合法性又得要找理论依据。
就说武帝打匈奴吧,以前的国策是和亲,凭啥到武帝这儿就开打,这个合法性问题不解决,武帝别说找人卖命,本身这个命令就很难下。
所以万事有个过程。
在武帝年谱(4)里面提过武帝出兵闽越的事,可惜没说透。其实这件事不算大事,但对武帝来说,影响很大。
当时武帝20岁不到,毛头小伙一个,南方闽越在周边搞事,有人喊救命,武帝先问的太尉田蚡,田蚡的意思是不必理睬,这时有个叫庄助的人站了出来,说了一句掷地有声的话:“今小 国以穷困来 告急 ,天子不振 尚安所愬,又何 以子万 国乎?”
武帝一听,对哦,我是大国,是老大,大国就要有大国的样子,老大更要有老大的样子,否则以后怎么带小弟,于是决定出手,但这次出手有点尴尬,仅派庄助“孤身持节”前往,不过结果出奇的好,庄助跑过去,费些周折从当地调了一些部队,还没开打,闽越就撤退了。
果然是老虎一发威,没人当病猫,所以没过几年,闽越又搞事的时候,武帝直接就调部队过去镇压,这时淮南王刘安(豆腐发明人)上书“谏止”武帝的鲁莽行动,武帝不为所动,只是又派了庄助去刘安那里做解释工作,庄助怎么解释的呢,庄助提出了明确的新理念,即“汉为天下宗,操杀生之柄,以制海内之命,危者望安,乱者仰治”,这次发兵的结果也确如庄助所言,武帝的部队还没到那儿,闽越就杀了搞事分子,然后表示投降。
庄助的两次发言,不仅为武帝的外交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更重要的是经过了实践的检验,也就为以后打匈奴找到了合法性。
还有人民解放军、人民公安,当然现在人民公安改称警察了
没票子,即死。没房子,等死。
如果理想不是票子房子,很快会被凉冷世界淘汰。就是各种新闻报导的劳模先进工人,起码衣食不是问题
说起这个事,其实不必说什么劳模工资低,出外面私企什么什么的。在国企还能持续发展进步,到私企,大机会很快就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