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父辈眼里的前三十年 -- bshu

共:💬677 🌺8594 🌵41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6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这个例子很好,俺娘就能现身说法

俺娘工人出身,初中毕业但整个初中几乎一点都没学,她从初中课程开始补习,花了十年靠自学和上夜校拿到大专文凭,终于成了白领,她80年代就是趴图板绘图,但人家退休前CAD软件用得比来实习的大学生都熟,全自学的,其实改用电脑对她来说最难的就是如何控制鼠标,练了几周扫雷就搞定了。俺娘退休前还接触过一些有限元,俺想如果她年轻二十岁,肯定也能自己啃下来,毕竟大专里微积分和简单的编程还是学过的。

但是如果不会XYZ/ABC,那改用电脑需要自己学的就太多太多了,自学基本不可能。至于为什么这么多人不会XYZ和ABC,这里就没人愿意讨论了。。。

通宝推:桥上,
家园 恰恰相反,俺爹他们厂里到了05年一台传统机床都没了

就算能保留几台,您觉得能解决几个岗位?

家园 你没看见合格率沈阳这边低吗?

一样的全新数控设备,想想为什么?

家园 自然是大下岗造成的工人队伍素质不稳定导致的结果

沈阳合格率低恰恰是东北产业崩溃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家园 笑 别看骂知识分子 爱之深责之切 压根没指望农民兄弟

当然,还有重要的一点,臭老九历来不受待见,谁都能踩两脚,这种好事,爽得很。

家园 你的态度,在我看来很恶劣

我请你明确回答我:

在我和你交流的文字中,我哪里“赖毛泽东”了?

我有怎么让死人给我背锅了?

你把我没说过的话强行的安在我头上,你这样的态度,在我看来非常恶劣。

家园 "改革开放之前的政策造成的长期/后遗效应"是啥意思啊

这不很清楚么?

家园 这是很简单的逻辑呀?你看不出来吗?

以改革开放作为时间节点,之前是一段,之后是一段---不可能有第三种可能。

那么,究竟是之前的问题,还是之后的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分析呀。

怎么了?这难道不是研究问题最起码的常识吗?

家园 依然是口号震天,实证薄弱的文字,请移步“大河奔流”

阁下使用“人均寿命增长”来推演出“改开后农民被多制造了多少孟姜女”---这是靠不住的。

请移步“大河奔流”,我的意见发表在那里了。

家园 事实不全,逻辑破碎---啥叫“雄辩”?

如果说“雄辩”仅仅是文字的激烈性---在我看来这样的雄辩不要也罢。

家园 既然您这么说,俺到此为止
家园 应该可以看一看教资源的投入

比如教学楼面积等等。有一段时间给教师打了不少白条,工资经常发不出。嘴上吹没用。一边把教育医疗资源往自己所在的中心城市集中,一边给农村和小城市教师打白条。毛时代教育医疗资源摊得比较均匀,跟后面的比不一样,目的和操作手法也不一样。

家园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前面说懒不成,又来说文化低,总在微观个体上打转转,是看不清问题的。

就说你举的例子,任何人离开自己的职业通道七八年,乍回去肯定会有不适应,但这并没什么了不起的,经过短暂的培训就可以。所以别把数控设备的使用吹得那么神,对于产业工人来说,多年的经验和认识才是最重要的,他们缺的,只是学历而已。

而且,当年有多少这些所谓的新型制造业在沈阳招人?招多少人?你有没有相关的数据?我相信,沈阳当年的第二产业,也吸纳不了太多的人。如果招的人不多,那下岗工人会不会数控又有什么关系。

下岗潮几年后新华社的一个报道:

“宝藏”——下岗技工的技术亟待开发

年届知天命的沈阳某大型企业的下岗工人姚占春,没有想到下岗几年后,还会发挥自己的才智,在新的岗位上实现自己新的价值。在高新技术激光显微熔覆技术领域中,如何使粉剂溶合更均匀,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沈阳大陆激光技术有限公司聘到姚师傅,他利用多年的实践经验,发明了一种“自运送粉器装置”,解决了企业的难题,在为企业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重头再来”,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在沈阳坐出租车,如果你愿意和司机侃谈的话,很多现在掌握方向盘的曾经就是沈阳一些企业的技工。原来是“车钳铣,没个比”,现在是“车钳铣,没人理。”

 沈阳大陆企业集团董事长董侠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公司从沈阳劳动力市场一次招了16个钳工,经过短期培训,适应现有企业工序后,这十六个工人全部达到高级技工的水平。12位工人的精度达到5道,4位竟达到2道。一道是什么概念?一个头发丝是20道。

美国一家大公司的老总到沈阳大陆企业集团考察后,向董侠叫板,象你们公司的工人,如果要找100个的话,你要花多长时间?董侠告诫他,给我三十分钟就够了。我去沈阳劳动力市场的资料库中一检索就可以给你找到。

总部在瑞典的ITT飞力沈阳泵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淑萍形容沈阳的技术工人时,用了一个词:“遍地都是”。“在沈阳想找个好的装配工,你到自行车修理铺就能找到。” ITT公司1995年落户老工业基地沈阳,招聘广告一发,招来了很多的技术工人,现在,这些工人已经成为企业的骨干。

---------

问题是,沈阳“遍地都是”的下岗技工,有多少能成为上面的幸运儿?

一点感想,死去的老国企,就算是给这些新企业免费培训人才的基地了,量足,还不讲价,不过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通宝推:桥上,
家园 这些伤痕家们看不到的。

80后农村的对第一条,记忆犹新。族中一兄长出车祸死了,几经周折拿到赔偿,但其间的一个小插曲耐人寻味,同行的目击者吓疯了,据他说他思想压力太大,怕被灭口。呵呵。

家园 那位口口声声别人“逻辑性差”的先生,其ID是出处的

实话实说,本狐每次看到到这位先生的ID,再对照看看他的发言,真觉得挺有意思的。

“让领导先走”这句话,出自中国青年报记者刘冰在1994年12月8日克拉玛依友谊馆大火灾难发生二十多天后写的一篇通讯《人祸猛于火——克拉玛依“12·8”惨案的警示》。

让领导先走

点看全图

这句话几乎成了克拉玛依大火的标配注释。

17年后,腾讯做了个专题:究竟有没有“让领导先走”?

多年之后,开始有人对此提出疑问:

最大的疑问是,克拉玛依当地的官员确实都生还了,然而除去当地领导之外,观看这次演出的还有来自区里的领导,由两名自治区教委正处级督学带队的“两基”评估验收团 ,共23人。而这23人,包括两名正处级督学一共有17人遇难,另外6人全部受伤。这个死伤比例,大大超过了这次灾难的平均数。

2006年南方周末的报道就证实,时任副市长的赵兰秀在着火后“站起来大声喊‘切断电源’,回头看见毕建国,让他立即报警,然后转身扑向正在着火的舞台,连拉带拖将表演《春暖童心》的学生往下疏散,随即被一股火浪打倒。”“当时只感到脸、手和脚火辣辣地疼,挣扎着爬起来走了两步就失去了知觉。”“她像从地狱中走出来,双手如滴油的蜡烛一样在融化,脸部90%多的部分被烈火碳化,嘴与鼻子好像熔化到了一起。”

要说领导,赵兰秀其实就是当时剧院里级别最高的领导,地级市副市长,副厅级。在后来的审判中,她被判刑4年半。

根据百度百科新疆克拉玛依大火

被报道为:“只顾躲进厕所,对学生不管不问、丧尽人性的况丽和张华堂。”

事实证明也并非如此。况丽是抱着被烧伤学生一起躲进厕所的,而张华堂则打开厕所门不断招呼学生快往里躲,因此救下了很多人。在法庭审判时,正是这些获救学生的家长和学生一起泪流满面地向法院陈述事实,才使得张华堂没有被判刑。但由于舆论的铺天盖地,他依然被免去了职务。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到底有没有“让领导先走”那句话呢?

有亲历者称,“让领导先走”这句话确实有,但是在演出开始前说的,主持会议的某人说“演出结束后,同学们不要动,让领导先走。” 结果被中青报记者移花接木到火灾发生以后。

而据长期追踪这一事件的记者陈耀文和另一位一直详细跟踪此事的调查记者的说法,“没有任何有效证据证明是谁在什么时间说了这句话,只是个别幸存者回忆提到类似的话”。

而在本案的起诉书和判决书上,确实都没有这句话。

但是,同样有不少亲历者反映,当晚确实听过这个说法,并且就是在起火以后,这些亲历者往往都十分坚持自己的记忆。但到底是谁说了“让领导先走这句话”,有推给唐健的、有推给赵兰秀的、有推给况丽的、有推给赵征的。

然而,心理学中有所谓“虚假记忆 ”的说法,人们在特定情况下受到刺激,其形成的记忆可能相当不准确,有可能受到外部影响。但既然有多个案例提到有这么这件事,那么当然有可能是真的。

关键词(Tags): #让领导先走#克拉玛依大火通宝推:acton,高中三年,梓童,journal,独立寒秋HK,阿蒙2008,潺潺流水,唐家山,楚庄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