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人物】遵温相嘱,二事合一,略加整理。敬请各位批评 -- 熊腰

共:💬8 🌺1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人物】遵温相嘱,二事合一,略加整理。敬请各位批评

一、关于刘伯承,我一直以为是堪与毛周比肩的统帅级人物。军界高层除了彭德怀,好像都对他评价甚高。而彭德怀是连老毛的娘都要操的人。显然不足与论。

几位元帅中,徐向前、陈毅曾经在他麾下,对他极为推崇。朱德更是当军阀时就战败于刘,后来又一起在四川搞起义,刘被公推为总指挥,事在南昌起义之前。朱曾言刘“仁信智勇严,有古名将风”,推崇备至。徐帅临阵病重时,推荐刘帅代替他。叶剑英入主国防部,第一件事就是让人收集刘帅军事言论,依之而行。粟裕准备打台湾前,也建议由刘帅或林彪来统一指挥。邓小平更是自从给刘当政委后,就一直学着刘“白猫黑猫”的说法,练字也学“刘体”。连毛泽东都说邓“只听两个半人的”。这半个人就是刘伯承,因为他独眼残废。刘少奇周恩来当时一个是国家主席,一个是总理,都是邓的头,当然要听。刘已半退,要人听就不容易了。蒋介石赞其为“当代孙武”;白崇喜称其为“共军第一悍将”;顾祝同被擒后,甘心跟随。日本军推其指挥为“支那一流的游击战术”。杨谙公称其为“有抱负而具天才”的三数人之一,认为“使此人得志,何忧乎四川”。

刘在领导徐帅这样的高级将领时,给机会让他指挥,并把徐的优秀战例在军事会议上亲自讲评,极具统帅之风。其长征过彝人区,以其独具的人格魅力结盟小叶丹。小叶丹一夕唔谈之后,甘心倾倒,生死以之。共同演出了一幕极其动人的故事。这等风流,直追诸葛七擒之举,虽古来名将无以加之。其大智大勇,千里跃进大别山。当前有阻敌,后有追兵之际,提出“用进攻的手段对付进攻的敌人”,“狭路相逢勇者胜,不顾一切的打过去”。处绝境而不惧,临大敌而愈勇,终于打出一条血路来。其激励将士之能,即背水之韩信、沉舟之项羽不能过也。其爱兵如子,痛惜叶成焕阵亡,刘伯承俯拥其躯,泪洒疆场。

自知招雄主之忌。功成身退,不让古来智者。文采亦佳。早年诗句“壮士未埋荒草骨,书生犹剩少年头”,“手执青锋为共和,独战饥寒又一秋”。实不让陈毅<<梅岭>>名篇。抑郁沉雄,犹有过之。晚年所著回忆文章,亦多动人,且气度不凡。如<<我们战斗在太行山上>>,<<四战之地,四战之军>>等。

听其言,察其事,观其行,高山仰止。实为其余九帅所不及。论资历,当推朱总为首。论人物,我独服刘公。

愚以为网上文章言及刘公时,多未能全面衡量。此文目的,一以邀同志之共鸣;二以观贤者之批评;三来刘公事迹甚多,还望各位大侠多多披露。

二、我以为蔡和森是中共党内唯一器识、才具、胸怀与毛泽东相匹的人物。只有蔡能与毛在同一思想层次上交流,是毛唯一真正的知己。他死后,毛已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成为高处孤独的探索者,而生“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之叹。使蔡不死,毛翁当不至自傲若斯。中共后来独裁风气当不至如斯之甚。霸才无命,为中国发一叹息。

湖南人才之盛,近代实无其匹。就思想水平、学问水准而言,当时天津的学生与长沙学生相比,有如中学生和大学生之比。看一下他们的通讯和文章就可以知道。湖南数百年来深厚的文化淀积,王阳明、曾国藩一脉相承,对人物器识、才具、人格的成长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非他处所能及。当时的长沙有向警予,李立三,李富春,萧三,罗章龙等一大批热血青年,而毛泽东、蔡和森是他们的领袖。据李立三回忆,当时湖南进步青年中,盛称“蔡毛二怪”之名。他们还得到学界前辈的器重和期许。杨昌济先生临终前不久,托付友人说,毛蔡二君,海内奇才。先生不言救国则已,言救国必先重二君。

蔡和森发起成立新民学会,以吸引同志,共谋发展。后来留法,新民学会运动有力。故全国各省,湖南学子留法最多。新民学会一分为二,留法成员中蔡是当然的领袖,国内的则以毛为首,经常通讯交流。当时毛蔡都有以新民学会经营天下的想法。从他俩的通信中可以看出,他们是精神上、智慧上高度相通相助的知己。蔡和森死后,再也没人能够与毛结成那样的关系。刘少奇、周恩来等思想水平是不够的,他们都不能与毛在那样的层次上交流。他们无法领会毛内心深处的想法。他们的交流大多是事务层次上的。所以毛在他们面前是有智慧上的优越感的。他们无法在深层次上影响毛的思想。而蔡和森能。刘周是事务上的好手,毛蔡则同为思想上的巨人。因蔡杰出的能力和实践,其个人影响当时是在周恩来等人之上,而这不是由什么上级组织决定的。后蔡在法国首先提出成立中国共产党,事在陈独秀之先。中共成立后,新民学会成员在毛蔡的影响下,逐渐融入共产党。

回国后,深受当时领袖陈独秀的器重,留在中央工作。后对陈不切实际的做法不满,认为“简直不可救药”。罢免陈后,他极力主张把毛泽东选入中央,毛因之而成为“毛委员”。他还是党内最先认识武装斗争重要性的少数几个人之一。曾要求去农村搞武装,当时的中央不同意,坚持要在城市。后来被顾顺章出卖。若让他去,以蔡之能,或许也能别开生面,为武装割据放一异采。

蔡和森文章非常好,当时就有人认为超过毛泽东。理论上非常强。但毛更具实践精神。没有毛,可能蔡统不了江山。但有了蔡,毛就不会是后来的毛。

多读一点他们年轻时的文章书信就知道,他们开始也是书生。毛也不是天生的奸雄、独裁者。事实上他们的人格都非常高。但当他在大事上总是高过别人一筹,其他人甚至无法领会他的想法时,逐渐他就会开始独裁了。这就是为什么毛说“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他还是敬重英雄的,只是时无他心目中的大英雄。他并不想独裁,但能够和他共论天下的人死了。在那个高度上,他孤独了,他独裁了。这是中国的悲哀。这就是我为什么发出叹息。

欢迎网友批评。

通宝推:gschen,赵沐浴,
家园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希望各位不是被我前面的态度气跑。或是我不该拉温相作虎皮。希望各位是在读书求证。希望不久能听到反对或赞成的声音。

我虽对自己的结论觉得很有根据。但事实上实在不见得。来此的目的,是要听到朋友的声音,以丰富自己的思想,改正自己的错误。若达不到这个目的,就没有必要了。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谢谢了。

家园 对于毛我想,大凡有能力有魄力的人,不会去想独裁

大凡有能力,有魄力的人,不会去想独裁,唯有有限能力的人,才会因为担心自己能力不够去想独裁,不过这样的人一般都做不到,因为本身能力就有限。在我的感觉中,毛泽东的为人和曹操是类似的都是属于善用人才,文的武的都行,出身也不论。这个尤其可以在建国之前看到。建国以后,我也不认为毛就想独裁,而是因为别人的一些小动作导致矛盾的升级。又因为个人威信使事情的发展走向极端。如果毛的个人威望没有那么高,事情也许不会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前两天刚看GLADIATOR,所以有了那么一点联想。在GLADIATOR中,想要独裁的罗马皇帝因为个人威信不够高,所以虽然对议会非常痛恨,也还一直不敢对议会有什么样的动作。最后居然蠢到想在竞技场靠杀了将军来获得威信,没想到即使被他先暗算了,他自己还是死在了将军手下,

家园 是的。有一些独裁者的地位

是因为他们远高于同时人的能力,自然形成的,尽管他们并不想那样。如拿破仑那样的人物,显然鹤立鸡群,不让他独裁,都觉得浪费人才浪费时间。但一旦他们开始独裁之后,即使他人格高尚,或早或迟,就膨胀到犯大错误的地步。这就是人性的悲哀。

当年歌德面对拿破仑战争,就不想写爱国主义小说。他认为欧洲在拿翁这样的天才领导下统一起来,不是什么坏事。而拿破仑最终还是失败了。我们不能骂歌德贱,竟然愿意当亡国奴。实际上他比绝大多数人更高尚,更有智慧。贝多芬是个巨人。他也崇拜拿破仑。为他写了第三交响曲。但当拿破仑称帝后,他从人格上鄙视拿破仑了,认为他“也不过是个凡夫俗子”了。这就是拿破仑的悲哀了。

拿破仑并不象一般的独裁者。他说“我喜爱权力就象艺术家喜爱钢琴一样”,因为他有这个能力让权力发挥出巨大的效率,就象钢琴家能用钢琴奏出美妙的乐曲。到了艺术的境界。而在这种艺术的境界上,民主是无用武之地的。贝多芬不会跟我讨论如何把“欢乐颂”写得更好;齐白石不会跟我商量小虾如何画得更好。问题是权力的使用要对现实世界产生作用的,不象音乐绘画那样超然世外。当独裁者自我膨胀到一定程度时,其过份使用的权力艺术的特色,必然使现实世界失去均衡而倾斜。悲剧就发生了。

所以,伟大的英雄使这个世界威武雄壮丰富多彩,但也给这个平凡普通的世界带来悲剧。平凡的执政者使这个世界显得平庸无聊,但也给平凡的百姓带来平安和庸福。

那么,我们究竟想要什么呢?

家园 从这个角度理解独裁,别开生面,赞一个!
家园 能让那么多牛人折服的人,不服不行

皇帝帅到连黑格尔也称之为“马背上的世界精神”

毛伯和皇帝一样,都是孤独的。

家园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我相信, 中国人一代比一代强. :-)

家园 毛伯可不孤独

只是他能化身千万,千万不能化身一人

实践出真知,能够敏锐将大数人的实践化为自己的真知,大多数人的真知却无法汇集到所有人的身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