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孟事件有感 -- 敬畏生命
而且有一定的合理性。毛对新中国最初建立的体制并不满意,他发现革命制造了一个既得利益集团,他们在这套体制下非常容易演化为新的统治者和权贵阶层,而人民也将吃二茬苦,受二茬罪。建国后不久,毛就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他后来的诸般作为,多是为了改造乃至摧毁这套体制。毛的晚年像一个迷,但从这个角度就容易理解了。毛身后几十年的事实证明,毛的忧虑并非无的放矢。
但从一个千载难出的历史伟人来看,主席对身后历史的管控能力,和他的身前功业完全不相当。
晚年时,他一边感叹着英雄运去不自由,一边却自剪羽翼,单单留下了党内最大的邓系走资派。
武汉东湖事件是文革派与保皇派力量置换的转折点,在文革小组纠军内一小撮的关健战役时,毛选择了退缩。
戚,关,王等先锋闯将的去势,预示着文革群众组织的彻底落幕。
扯远了,其实这段历史河里论述的够清楚,如何理解置之己用,在于个人的历史立场。
见笑了。
毛意识到体制的问题,但无法平空构造出一套新体制,一是缺少同路人,二则我觉得他也不太清楚什么样的体制才能彻底杜绝这些问题。其实直到今天,我们这个时代仍旧无法给出答案,所以也不要苛责前人。毛的做法是不断试错,在外人看来就是各种矛盾的做法。至于身后事,如果没有一套新体制取代旧体制,彻底终结系统的劣化,仅仅通过周密的人事安排就行?防上十年八年,接下来还不是要走上老路。所以这件事情对毛根本就不重要,毛的思维是哲学式的,他的目标是体系。如果不能革新体系,操弄权术和人事不过是负隅顽抗,没什么意义。
主席后期打击军勋实力,特别是井岗山瑞金一直跟着主席红一方面军的军勋,未尝不是受古书的影响,认为军人干政非国家之福。
再说毛泽东打击的不只是军勋集团,对文官集团的刘少奇、陶铸等等打击力度更大。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主席也打击文官集团,可是跟打击军勋集体的强度小多了。军勋集体两节大佬,彭帅彪帅都折戟,反而文官集团第二号人物笑到最后。如果主席向打击军勋集体那样对付文官集团,邓就不会有设计师这个称号
再加上孔家店价值观对底层的控制,上层社会简直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轻而易举就能过上奢靡享乐的生活,随便盘剥一点就足够家族挥霍,谁还有动力向外扩张呢。
资产阶级自己内斗,草根看看热闹,目前的上层也不代表下层的利益,他们一直以来是很明显的以为自己跟欧美上层是共同利益体,华为掺低配处理器卖给中国老百姓的时候也没想过爱国的问题,中国对华为祸害消费者的行为也没有任何处理,跨国公司不要谈爱国,而且还是对外卖好的东西对内骗老百姓拿好东西的钱买假东西的跨国公司,任家爱国,爱的也是外国,不是中国,中国的官、资都从不爱国,只会煽动傻乎乎的底层给他们摇旗呐喊,让他们在国际资本内斗中有点啦啦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