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汉文化扫盲(113):人类的起源 -- 语迟
听说最近美国的部分中学课本把进化论给开除了。我虽然对美国有不少意见,对这件事倒挺同意。不给学生讲进化论,那么人类就不是猴变的。那么人类怎么出来的?美国课本只好说上帝创造了人。
人类起源这个问题各家哲学都有说法,进化论只是其中的一种。关于物种起源的问题中国及日本现在的主流理论还是进化论,但这是舶来品。而在印度及穆斯林世界,甚至在西方可能就是别的理论。那么我们中国传统的自然哲学是怎么解释人类的起源的?
一、原理
古中国人把物种起源与宇宙万物的起源放在一起来解释,而且只用了很少的话。其中纲领性的东西只有两句: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四十二》
2、“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易?系辞》
首先谈谈什么是道。道就是太极。这个事情没办法解释。能解释就不是道了。道就是道。中外名称虽各不相同,可能说得都是一件事。例如佛、涅盘、上帝、道、太极,包括黑格尔说的“绝对精神”,曾国藩说的“大本大源”等。儒家说的“仁”可能就是人与道合的状态。道这个事情是永恒的。不生不灭。
就是说在最早的时候,天地宇宙都没有的时候,这个时候是太极。太极在这里指最遥远的存在。内个时候是混沌的,浑然一体。这个本体不是有也不是没有,因为虚实有无是后来的概念。没有空间也没有时间。什么都没有却有个事情在那里。
这就不再说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太极开始运动变化,太极一动,这一动就是一。所谓“道生一”就这意思。这里也有些模糊的地方放在后面说。在这个一出现的同时就诞生了二。譬如在一张纸上点一个黑点。本来这个纸面什么都没有。点了一个黑点就有了两个事情,即黑点与其环境。再举例说,比如一个绝对零度的空间,这个空间没有热,在这个空间里放入一个5K的点,同时就有了两种温度。即5K与0K。这就是“一生二”。
假如这个空间充满导热的介质,在一和二出现的同时,同时受到一和二影响的第三种点出现了,注意这个三并不是一个,而是一类。比如空间里的A点是最初的5K,A出现的瞬间,周围都是0K。而B点接受了A点的热同时又向剩余的0K区域导热,同时受到5K和0K的影响,这时B点既不是5K也不是0K。B类的点就是三。所谓“二生三”,就是说5K和0K同时作用下而出现的新的点。
“三生万物”是指到了B类点出现的阶段,空间里其他所有的点都受到A点、B类点与0K环境的影响,以此类推,这时空间里就会逐渐出现无数温度各异的点――万物出现了。
从一到三只需极短的时间,几乎是同时。三生万物这个阶段持续的时间就长。比如空间里温度各异的点要花一些时间来达到最多,多到一定程度就会减少,最终平衡,所有的点的温度就象最初时那样变得相同。这个过程就是“…―静―动―静―…”的模式。
根据这个比喻来理解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宇宙万物的来龙去脉,也是类似的事情,其模式为:
“…―太极―万物―太极―…”
那么宇宙万物最终的前途就是回归太极,在回归太极的一刹那――太极随即又开始运动,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人在这个过程中怎么出现的?我们中国过去总说人就是小宇宙,是宇宙的缩写。当太极运动到最剧烈最复杂的时刻,由此最剧烈最复杂的状态的影响而出现了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对立面,这个与之对立的事物代表了太极的最剧烈复杂最精巧状态的全部内涵,是其结晶,这个结晶就是人。欧阳修说“人为动物,惟物之灵”。说的就是这意思。 所以根据这个理论,人类是突然出现的。
其他生物出现的原理以此类推,只不过导致这些生物和其他所有现象出现的自然综合因素都不如导致人类出现的自然综合因素那么精巧复杂。
不但如此,宇宙中任何事物的出现和消失,都是突然的。物质与思想及其他任何现象都是这样。比如空间里的5K的A点,在A点出现的一瞬间,这个A点就消失了,因为它的5K的热量损失了一点。由此可以知道宇宙中任何存在的事物现象都是在退化,在趋于消失。现在的人与最初出现的人已经不是一个概念,已经比万物之灵不如了许多,现在的人正在退化,在趋于消失。
这就是说,当人类突然出现的瞬间,那时的太极是最复杂的,是顶点,随即就开始趋于平静。当此之时,自然的内容比现在要庞大得多,有许多我们如今无法想象的生物及其他现象。从那时开始,自然中的各种现象的消失量开始大于出现量,太极在趋于平静。
而在人类突然出现之前,也同时存在现象的出现和消失,不过那时候是出现量大于消失量,这些物种及其他现象的出现和消失也都是突然的。例如寒武纪生物大爆炸与恐龙灭绝。
二、恐龙
现在科学界猜测恐龙灭绝的原因总是想找出一个我们现在的人可以理解的东西。其实恐龙灭绝应该是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我们当时在场,会看到什么景象呢?很有可能的是,没有任何表面原因的,全球的恐龙的数量越来越少,直至完全消失。其实近当代物种的消失也是神秘的,原因也非常复杂,不是单单的一种原因。看当今物种的消亡,应该就可以知道恐龙是怎么灭绝的。道理一样。
有些物种是由于人类因素而消亡,从广义角度来讲,人类因素也是一种自然因素。
另外,根据中国的理论,恐龙可能还会再现。就是说在人类出现之前――那时的太极趋于复杂,导致恐龙出现的综合自然因素的复杂程度不如导致人类出现的综合自然因素,那么人类出现以后,太极运动的复杂程度由顶点开始趋于简单,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还会再出现类似的导致恐龙出现的综合自然因素。具体表现出来,也许就是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利用遗传学技术复制出活的恐龙。
不过更有可能的是,近代恐龙化石的大量出土就是恐龙的复出。太极运动到顶点前出现的恐龙现象与之后出现的恐龙现象并不是一个概念,只相似而已。太极运动由简单轻微到复杂剧烈再到简单轻微的模式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逆向过程,形象说,太极运动到顶点前与后的区别可能类似白天和黑夜的区别。
说到白天黑夜,再举一个例子,现在世界上的夜晚活动的生物种类要远远多于白天活动的生物,而在人类出现之前,那时大部分生物可能都是在白天活动。
三、《易》
太极从最初的一动一直到出现我们现在可以理解的事物,比如大地、风雨、岩石等,这之间的现象和事物具体是什么是搞不清楚的。无法理解。只能用中国的阴阳这种极其抽象的单位概念来描述。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中两仪就是阴阳,四象是老阳、少阳、老阴、少阴。老阳是纯阳,少阳就是含有部分阴但是阳处于主导的现象,这个少阳和少阴就是“二生三”中的三。到此为止。《易》说起来相当麻烦而且我也不懂。
总之,《老子》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说的是轮廓,是“是怎样”,《易》中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说的就是具体,是“怎样做”。天地万物是怎样一步一步出现的。先出现什么后出现什么。当八卦排列组合达到最大数64,达到最复杂精巧,包含所有64卦因素的人就出现了。
四、海洛因
最初的人类什么样的?与现在的人类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人类在退化?举例说吧,我们现在大部分的人不吸毒,而吸毒者对毒品会产生强烈的依赖。这种对毒品的依赖感与饥饿感相类似,会另人发狂甚至丧命。
假如所有的人都吸毒,那么人类的基本欲望会增加到三种。那时一半的耕地要用来种植罂粟,人体在毒品的作用下会发生很大的改变,现在的吸毒者的病态到那时则成为正常,而现在的正常人到那时则会成为另类。类似当今的不吃饭的神人。甚至很长时间以后,在一些复杂因素的作用下,人体也许会出现新的脏器。同时一些脏器萎缩消失。随之而来的是社会结构的巨大调整,等等。这样来看,有没有这种可能:
粮食最早的时候也是一种毒品?
佛学说人类最早的时候可以自由飞行,喜欢到处旅游,后来就是因为贪恋一种叫做“地肥”的东西,才使身体变化很大,而且越来越重,导致成了陆地动物。更不容易理解的是早先人类可以或隐或现,在不同空间任意穿梭。比如《谭子化书》中说
“射似虎者,见虎而不见石;斩暴蛟者,见蛟而不见水。是知万物可以虚,我身可以无。……自然可以隐可以显……”。
这就是说人类的退化表现在原始功能的退化,早期的人类可能不但能够飞行,而且还可以不用吃饭,只有少数堕落分子才吃饭,可以不通过语言交流,可以象鱼一样潜水,还可以象蛇那样预报地震。
其实就是从最近几千年的历史来看,人类的退化表现得也很明显。现在的人远不如古时的人聪明。科技这种东西虽然复杂却容易理解,而古人说得有些话我们现在就几乎搞不懂了。现在还找得到一个老子、孔子和佛陀吗?
五、耶和华
佛陀曾说,一个人只要念过一句“佛”,他将来终归会成佛的。其实这是佛陀的幽默,意味深长。实际上一个人无论他念还是不念一句“佛”,他将来也终归会成佛。因为宇宙万物早晚会回归太极。
《圣经?创世纪》中说“神…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仿佛神的脸和身体与人差不多,后世很多人对这句话的误解就是因为把“形像”误会成了“模样”。
上文说太极运动到最复杂最精巧状态的全部内涵的结晶才是人。太极是“神”,人是“万物之灵”,是“小宇宙”,这不就是“神…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吗?
“神的形象”表现在人身上,不但包括外在体征,还包括慈悲、智慧、直觉、预感等等所有的东西。
对于人类及宇宙万物的起源,佛学、儒学、道家及宗教的观点差不多一样。这些教主们怎么得到答案的?这个问题不好说。只能大概的说他们可能是一些最早期人类的孑遗。那时的人心与天地相通,明净透彻,心中不存在疑惑。这可能就是孔子说的“生而知之者”吧。
六、哲学
进化论与自然科学属于同一哲学体系。这样的哲学体系全世界一共有三类,即宗教、儒学、还有进化论+自然科学。简称A吧,宗教、儒学、A。另外还有一些内容交叉的体系,例如马列主义就是儒学与A的混合物。
A体系与其他哲学体系最大的不同在于这个体系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宗旨和纲领。还没有人来对此进行恰当的归纳总结。说A体系“没有明确的宗旨和纲领”并不是说这个体系没有宗旨和纲领,A体系的宗旨纲领就若隐若现地存在于进化论当中。
也许, 2500年前由古希腊发端的自然科学,到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才找到了一种比较准确的哲学表达。可能其哲学主旨也只能表达成这样。再清楚一点就做不到了。(完)
中国人过去写历史,关注的是人。这与西方史学的研究方向不同,西方历史关注的是事件。不知诸位是否看过奥斯卡获奖影片《英国病人》,这个电影就可以说明西方文化在关注什么。影片情节是发生在战争期间的一场婚外恋,因为在战争的背景下发生,男女主人翁的结局相当,怎么说呢?惊心动魄?“瀑布惨”?姑且这么说吧。影片并不是在刻画人物,而是意在刻画战争。如果传统的中国人来写这个故事,就会写人的,道学先生会来一番道德批判,情圣们则会描绘出一对超凡的才子佳人。譬如《三言二拍》里著名的《卖油郎独占花魁》。这个故事的背景同样是战乱,写的是北宋南渡时,国破家亡的两个年轻人在异地相濡以沫的爱情。故事对战乱一笔带过,却把卖油郎对花魁娘子的绵绵情谊写得婉转动人。
这个中西治学方向的不同是有原因的。李自成祭奠崇祯皇帝时说,“君非甚暗”,崇祯自己则说,我不是亡国之君,而臣皆为亡国之臣也。自古我们中国人就认为历史事件的发生有其必然性,国运所至,命中注定,此乃天意,非人力所能及也云云。崇祯不是亡国之君,其实大臣们也不都是亡国之臣,还有杨嗣昌,还有卢象生,还有熊廷弼和袁崇焕。洪承畴其实也是蛮有才干的嘛。大明之所以亡国,什么都不为,气数尽也。由于这样的天命观,中国人对历史事件没什么兴趣。研究事件意义不大,君不见传说中的高人对于500年800年以后的事情都了然于胸,还怎么会有兴趣呢?而西方人因为糊涂,觉得事情比人有意思,才会在事情上花那么大的功夫。
中国历史写事件,基本上是裹在个人历史里写。这是从《史记》开的头。《史记》以前写历史是编年体,其实也是以人为主。春秋笔法很省墨,大战争惊人事件等等几个字就打发过去了。不象西方史学那么琐碎。这也许是因为中国历史上的事情太多,而西方历史相比就苍白,几乎没什么东西,所以才会过分地挖掘细节。
总的来说,司马迁写《史记》有其哲学目的,以宣传他的哲学思想,这个思想可能大体是儒家的东西。用西方语言说,儒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研究的目的是希望人能把握命运。比如《史记》记录的飞将军李广,这个人的军事才能世所公认,不但才干“天下无双”,品德也很可观。李广做二千石的官做了40年,死的时候却家无余财,一辈子也不曾考虑添产置业的事情,有了赏赐辄分其麾下,而且身先士卒。然而李广的命运却很蹭蹬,一生郁郁不得志,结果也惨。连文帝都为之可惜,说李广如果在高祖时代,万户侯岂足道哉?
然而李广到了也不过是个部级干部。看着一群庸才封侯进爵,地位远在自己之上,李广愤愤不平:“从和匈奴打仗起我就参与,到现在因为汉匈战争封侯的有几十个人,我仿佛寸尺之功都捞不到,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这是命中注定的吗?当时一起喝酒的一个半仙王朔就问李广,做过什么亏心事情没有?果然,李广曾经诱降八百羌人,却违背承诺在羌人归降的当天就将其全部杀戮,就是这件事情一直放不下,耿耿于怀。王朔说,“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除了这件事,太史公还把一件极小的事情与李广一生的惊涛骇浪并列放在一起,实在是大有深意。李广在家赋闲的时候,有次可能犯了宵禁,被一个小官呵斥,李广说老子是李广,那也不行,拘留。没过多久,天子召拜李广为太守,李广便杀了内个小官。
宋楚瑜这次来大陆说过一句话是“心胸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这话说得很对,李广虽然天下无双,却是个心胸狭隘的人,睚眦必报。这个事情应该就是《李将军列传》篇的点睛之笔。李广如此坎坷愤懑不得志,其实并不为杀已降,只因为他没有那么大的胸怀而已。
古语云,
世间享千金之产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产者,定是百金人物…
但凡观察人,总会发现其人命运与其心胸性格有关系。例如《大宅门》中的白景琦,此人对钱就没什么概念,挥金如土不知吝啬为何物,他从来也没把钱当回事,这就是所谓的千金之人,因为他有那么大的心胸。世间汲汲于富贵者,大多都是舍本逐末,只向外头去求财,却从不考虑来向内修心,汝等且扪心自问,“人皆欲富也,且问万贯缠腰,如何布置?”你有那么大的肚量心胸装得下这许多的钱吗?功名利禄是一个道理。
佛学说“命由心造”,这个说法想必太史公也是同意的,儒学也是此意。儒学不是说“大德必得其位”、“大德必得其禄”吗?上面写的李广就是一例,李广还是德行不够。不过李广虽然心胸不大,但是他那些好处却也难得,他自裁之日,“一军皆哭”,百姓也无论知与不知,“老壮皆为垂涕”。司马迁说李广的好处是“其身正,不令而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广带兵很松散,纪律不严,但是士兵“咸乐为之死”,这就是李广正气浩然的效果,下属不令而行。否则,虽令不从也。
《史记》中类似的事情很多,目的就是教人警惕自身,时刻深刻反省,出了事情或者命运不济不要怨天尤人,看自己的心胸性格有没有问题,发现了问题而且改正了,心变了,命运就会跟着变化的,这就是人定胜天。接下来再举例详细说明之,这就是本贴的题目:《袁盎晁错列传》。
司马迁把袁盎晁错放在一起写是独具慧眼,袁盎晁错虽然势同水火,这两个人却是一样的人,两个人的悲惨结局都是由自己的性格决定的。晁错的问题是恶恶太严,这是君子常犯的毛病,袁盎的问题是好名,殊不知名与刑一样都是可以杀人的。两个人似乎都是慷慨君子,然而都败在了没有学问上面。
袁盎晁错的生死角力发生在吴楚叛乱的时刻。晁错这时已经是乱了分寸,的确吴王叛乱与晁错有直接关系,但是在这件事情上晁错的原则还是不错的,那就是必须削藩来捍卫中央集权。国中国的局面非长久之计。这一点晁错看得不错。但是晁错犯了一个错误,这个错误是一般人常犯的,那就是对于削藩缺乏通盘的谋划考虑。只想着削藩削藩,削藩了以后会怎样他不管。他没有考虑到如果藩王们反了怎么办,所以事到临头才会乱了方寸,居然昏了头建议景帝杀袁盎来追究罪责,这又是一个错误。出了事情先不考虑怎么应付而先去追究责难责任人?主次分不清楚了。晁错一要杀袁盎,袁盎反过来就劝景帝杀晁错,分析得头头是道,结果景帝不得已骗着把晁错给杀了,到底也没什么用,诸侯们不但没有因此退兵,还差点把前去游说的袁盎也给杀了。
《史记》说晁错这个人“峭直刻深”,峭是尖锐锋利的意思,直是不会拐弯,刻是苛刻,深是过分。所谓“气性乖张,多是夭亡之子。语言深刻,终为福薄之人”,晁错的这个缺点在现代社会较普遍,说话写东西做事非常狠,什么解恨说什么,不留余地,这就是刻薄,是过分。这与浮躁的社会空气有关,浮躁表现出来就是气性乖张。以晁错的学识不应该是张狂浮躁之人,但是他的性格却早就犯了众怒,晁错虽然心怀天下却不懂得自保。
晁错成了政治的牺牲品,结局是“衣朝衣斩东市”,被骗到了法场,到死前一刻才知道皇帝要杀他。而且是腰斩。诸位看这个“峭直刻深”,不正是一把刀么?
晁错胸怀大志又见爱于皇帝,政治抱负得以施展,但是他的不成熟成了致命的事情,急于事功而待人严苛,这一方面是其性格使然,一方面也是因为不成熟。综观晁错一生,一路平步青云,并无历练和磨难, 没有遭受过打击使他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以至于最终的毁灭。晁错并不懂得宽容与宛转平和。
与晁错一样,袁盎也是常称引大道理,慷慨激昂,对于政治十分热心。但是根据《史记》中若隐若现的笔意来看,袁盎有些热中于阴谋。曾经宦官赵同在皇帝那里给袁盎上药,中伤袁盎,袁盎患之,但是苦无良策应对。袁盎的侄子袁种出主意说,君找个机会当着皇帝的面骂赵同一次,侮辱他,这样就没关系了。虽是高招良策,却不免于心机,这本不是君子光明正大的作为。袁盎对于毁谤这种事情感到忧虑,这也说明其患得患失的缺点,做不到心无挂碍,心里还是有问题。太史公说袁盎“好声矜贤,竟以名败”,好声就是很看重声望,矜贤就是因为贤德而自满夸耀。袁盎的确在很多事情上有君子之风,《袁盎晁错列传》里写了不少,比如其手下与其婢女私通,袁盎装看不见,后来事情败露,手下逃跑,袁盎亲自追他回来还把婢女相赐,成人之美。正由于袁盎会做人,所以较得人心。不过袁盎的这个会做人会做事,仿佛是因为得到好的名望才这么做的,这就叫做“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袁盎做了那么多善举,最终却因轻率地卷入夺嫡这种敏感的帝王家事而死于非命,这就是名声害了他。他几乎和晁错一样,感觉有些太好了。这都是自满到一定程度出现的糊涂状态。已经不清醒了。
《庄子》中说,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庄子是主张无善无恶的。作恶会受到惩罚,行善则会得到名望,而这个名望正象刑罚一样对人伤害很大。所以聪明人躲避名望犹避水火,出名了并不是什么好事。袁盎的事情正说明了这个道理。
本贴写了三个人的故事,目的不是要来臧否人物,这三个人心胸性格上的缺点对于现在的很多人都有借鉴意义,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内省也,以史为鉴,以人为镜而正心胸,这就是明哲保身。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汉语中有“默契”这个词。比如两个人吧,如果非常默契的话,很多时候的交流是不需要语言的,一个眼神,什么都明白了。
所以人原来最聪明的时候,是没有语言的,人们不需要说话,交流就是会意,人心很明净,社会很和谐,说的哪门子话呢?连眼神都不用对。后来渐渐傻起来了,就要对眼神了,渐渐地还要说话了,而刚开始的时候说得是很简单的,但是内容丰富,几个字,几句话,就能把很复杂的问题说清楚,语言+会意一块用,这个阶段的语言,就是现在所谓的“文言”。
文言并不是谁吃饱了撑的创造出来的,也不是哪一个集团吃饱了撑的创造出来的。文言又称为“古文”,所谓古文就是先秦时候的文,先秦时候只要是个有语言能力的人,不管认字不认字,不管是孔子老子还是一个种地的农民,还是一个烟花妓女,说出来的话,写的书信文章,都是文言。
从语言开始出现一直到汉代,文言的发展也是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总的趋势就是复杂化。从汉代到唐这1千年,群众语言依然是文言。这时的文言已经有了两个流派。一个是群众版,一个是知识分子版。这个知识分子版是新出的,先秦时候并没有。这两个流派的区别拿今天的事情来比较,比如翻开一个社会学科的博士的毕业论文,希奇古怪的名词一大堆,结构复杂的长句一串一串的,而老百姓并不这么说话写东西。就是这么一个区别,一模一样。
因为这个知识分子版的文言比较讨厌,假大空,到了韩愈就发起了“古文运动”,来进行文章的革命,要打倒知识分子版的文言。
韩愈同志发起的“古文运动”是历史上很有名的事情。古文运动反对的就是作文华而不实、脱离群众。就是说,写文章要象说话一样,老老实实地说,一是别人都能够看得懂,二是不要说废话,要说就说点有意思的,能起到教育作用或者能处理解决问题。
“古文运动”有鲜明的针对性。打击的就是诸如《腾王阁序》类似的文章。
王勃的《腾王阁序》写得很好,美极了,这个不错。为什么要打击呢?因为这样的文章只是“为了作文而作文”,把文章本身当作玩意儿来玩它,这跟“玩物丧志”没什么区别。比如玩鹰的、“赌神”、“燕子李三儿”、“黑客”,任何事情只要一门深入,都能玩出来名堂,文章也是一样。
玩文章可不可以呢?当然可以,跟下个棋扭扭秧歌写写字,一样,娱乐活动嘛,但是所有的文章都这样写,那是不行的。
古话说,“文以载道”,写文章最主要的目的是讲道理,要教育人,或者能够处理解决问题。文章形式是次要的,不能喧宾夺主。
汉赋是汉代的主流文学,即知识分子版的文言。比如贾谊的《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云云。这属于“骈文”一类,文章讲究对仗工整,音韵优美,在文章形式上花的工夫很大。唐太宗的时候中央下个文件,还是这么跟作律诗一样,很好笑。到了唐宋八大家,开始要求骈文闭嘴。唐宋八大家怎么写文章呢?就是今天强国论坛的文风。八大家就是这样来写东西。老百姓都能看懂,都知道你在说什么。唐宋八大家的影响很大,虽然以后历代知识分子版的文言时不时的也露露头,但是一直无法流传。历代文章大家,比如明代宋濂、高启,清代的桐城派,归有光等,都是遵照八大家的主张来作文的,朴实老实。
汉到唐1000多年,骈文大盛,其中当然有佳作,意思好,文章也优美,比如南朝梁代丘迟的《与陈伯之书》:
暮春三月
江南草长
杂花生树
群莺乱飞
这一篇文章劝降了8000部队,写得确实非常好,也很有用。但是此种文风一旦泛滥开来,大部分写作的人由于稀里糊涂的缘故,就只会去追求文章华丽机巧,卖弄学识文采,而根本忘了他为什么写文章。或者根本就是腹中空空如也,并没有真才实学,只会掉掉书袋子,哗众取宠或者装腔作势的来吓人。
其实这个古文运动是从曹操开始的。曹操主张作文要“简约、通脱”,有什么就说什么,要说人话,说清楚,没什么说的就闭上鸟嘴,开了一个很好的头。曹操交代后事的文章里,竟然说到了死后小妾怎么打发的问题,根本没想着此文要让这个那个赞叹,而慷慨激昂地废话一通。但是曹操这个人名声不好,正确的主张也被埋没了,子曰不因人废言,有几个人去听呢?
到了唐代,因为民族空前的大融合,一种全新的语言――白话文出现了。这时候的白话文,就象现在的网络语言一样,属于口头流传阶段,当时以文字形式出现的,还是文言。流传至今的一些唐人小说,那时的市井文学,就象今天的《故事会》,满足最低层次的文字需要,那时这些小说还是文言,老百姓都懂。
到了两宋,白话文正式登台亮相,这个时候老百姓说话已经是白话文了。诸位看朱熹同志怎么写文章:
“...此身躯壳谓之腔子,...如将刀割着固是痛,若将针扎着也是痛。如烂打一顿固是痛,便轻捣一下也痛...”
“仁字最难形容,是个柔软,有知觉,相酬接之意,此需自去体认。...试自看一个物,坚硬如顽石,成甚物事,此便是不仁。...”
这就是宋代的白话。施耐庵写水浒的时候,明代老百姓说话还是这样,“端的是好景致”,“作甚?”等等。
从唐一直到鲁迅,中国就有两个文字系统了,一个是知识阶级的,是文言,一个是群众阶级的,是白话。这个时候的中国很有意思,社会上两种人一目了然。农民说一句“好啊好啊”,知识分子说的就是“善哉善哉”,读书人从小就开始进行文言培训,长时间的浸泡,说话也是这么说的。一直到五四白话运动的时候,中国社会上还是这个样子。
白话已经存在了1000年,掌握文言的人越来越少,老百姓已经相当隔膜了。正是文言当死,白话当立的时候。如果不是洋鬼子来侵略,这个变化也迟早会发生,不过会往后拖一拖。
白话运动与古文运动的意义完全一样,还有后来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意义精神也一样,即写文章说话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大部分的人能懂,知道在说啥。否则有什么意义呢?废纸嘛。
这个白话运动其实是很不简单的,白话由于流传在民间,历代中央政府不屑一顾,没有人来搞规范,不是那么规矩,各说各的。所以五四时期是探索的时期,这个也写白话,那个也写白话,流派也是很多的。哪个能作为国家推荐的规范文本来推广呢?
最终白话运动能够成功,一本书传遍全国各地并没有交流的障碍,没有搞得东北白话与江西白话不一样,胡适白话与鲁迅白话不一样,流派纷纭乱糟糟,得力于两个关键人物。一个是鲁迅,一个就是咱毛主席。
鲁迅和毛泽东就是当代的韩柳,是划时代的文章巨匠。这两个人最终规范了白话文,白话文统一了。
现在看鲁迅的文章与今天的白话是有些不一样的,鲁迅的这个白话还是宋版,就是还是从宋代的白话来的,由于鲁毛的文言造诣登峰造极,脱胎于文言的能够普遍流行的白话才在此二者笔端成型。怎么说呢?就是说从文言到鲁白话再到毛白话,是一脉相成的,鲁白话起到转变的决定作用。诸位看今天的粤语,几乎是外语了,写到纸上都看不懂,这就是当时白话中的一个流派。总之,今天中国大陆人写东西说话的这个规范(其中包括语法),直接来自毛泽东,间接来自鲁迅及文言。没有这两个人的工作,当代中国的语言规范就没有今天这么统一。现在强国论坛诸位写文章用的白话,就是毛白话,不过比较稀松一点。规范的毛白话,请看当今的中央文件。
语言本身是并没有交流的功能的,人们通过语言,来会意。达到会意的目的。文言现象在当今也是存在的。比如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的两口子,两个人在一起交流,语言非常简单,外人很可能什么听不懂。就是说上古时代的中国人,比如尧舜那个时候的人民,就象孔子说的那样“生而知之”,道理很明白,根本不需要学校老师来教育。这样大家都明白,交流起来,用的语言是很简单的。越往后蠢货越多,这样来教育他们,因为他们很蠢,就要说很多很多的话。这就是语言越来越复杂的原因。就是因为蠢货越来越多了。
文言因为根本的目的与白话一样,都是要会意,而且当今白话根本就是从文言而来,所以文言障碍实际上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并不需要很长时间来反复训练才能看懂文言。怎么来破这个障碍呢?
方法是就是静心来细读,使劲读,不超过10遍,一定能读懂。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各家的注解,不能迷信,我认为读文言首先要自己读,谁来解释都先不听。不管谁的解释,名气再大,比如朱熹对论语的解释,拿来做个参考而已。不能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实在读不明白的才把各家的注释来翻一翻,说的不对要抬杠。孔孟学说都是叫这些个乱注释瞎解释的东西给搞得不对了。
子曰: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壮年戒斗就是明确反对竞争的话。因为这个时候的人好斗,什么都要比,你家安了德国原装的整体浴室,他妈的!格老子不服!格老子也要装一个。你升处长了?他妈的!格老子不服!背后垫你几黑砖。所以有这个不好的趋势在,就要加以警惕遏制,不要闹出事情来。
老年戒得是说没有学问修养的,年龄越大越糊涂,年轻时不在意的事情,年龄大了反而特别看重,比如斤斤计较,不只是钱,什么荣誉地位权力都特别在意,不能失去,放不下。老色鬼也是很恐怖的哦。就是说人老了,好象特别想抓住一些东西,心胸狭窄的很,又无所顾及,大叫大骂的,讨厌,比年轻人很差劲。所以要戒得。这就看有没有学问了,有学问的,常常能自省,及时发现并纠正心中的不良倾向,这样才能够保持清醒,年龄很大了也不糊涂。没有学问的,就放任自流了,人变得越来越讨厌,或者得了早老性痴呆。老年痴呆的病理是什么呢?就是心胸狭窄到极端,除了自己念念不忘的那一点东西,其他的都不知道了。同志们特别是诸位爷爷奶奶们需要警惕。
孔子不说废话,少年戒色,为什么呢?因为这样身体才好,给人生打下一个好的身体的基础。人生天地之间,圣贤豪杰,须有十分精神,方做得十分事业。如果不懂节欲来保守精神,你就是聪明俊秀,志气宏大,终归还是半途而废。
中国传统的性科学是很系统很详细的,博大精深,可惜现在被西医冲得七零八落,很多人只在潜意识里还有点养生节欲的思想,可是不清晰,并不知道具体怎么办。
中国传统性医学的核心思想就一个字,“节”,有节制,性活动越少越好。活动少,首先要做到清心。欲望起来了,要能控制,会转念不想它,否则虽然看着好象在禁欲节欲,脑子里却乱七八糟的想个不停,“欲火焚身”,甚至滑精,则对身体的危害更大,淫念一起来,精神就散了,生命的本原就消耗了。所谓“欲火焚烧,精髓易竭,遂窒其聪明,短其思虑,有用之人,不数年而废为无用”。所以节欲从清心开始,对自己要有要求,强忍那不是办法。古话说“不睹恶色”,现在这个社会,处处色情诱惑,人要做到清心不容易。
阴历每年5月,“精薄如水”,11月则“精稠如浆”,有性经验的不妨观察一下,这是我们中国的科学。这两个月应该完全禁欲,否则一旦发生性行为,则伤害很大,难以恢复。现在的年轻人几乎没有不犯手淫的,可恨的是到处在鼓吹“手淫无害论”,这是要毁掉我们的青年。有这个习惯,不但读书工作要受影响,而且到了35岁以后,身体可能就彻底不行了,会生很多病,严重点的人就废了,从此病怏怏,一事无成。现在很多人读不进去书,办事情没有精力,心里懒,都是纵欲的恶果。
另外嫖妓这个事情都知道不好,其他的不用说,妓女本身就是糟腐的气质,妓毒尤比尸毒。尸体有尸毒,于尸体在一处一定时间,会感染受害,要大病,这是常识。妓女也一样,虽然有安全套,但那无济于事,好象能防性病艾滋,却防不了这个妓毒。就比如一筐杏子,烂掉一个,慢慢地全烂了,经常混迹于歌厅桑拿按摩院,即便无沾染,在里面做龟公,也要糟烂掉的,道理是一样的。这个糟烂是全面的,不但身体完蛋,气质人品学识修养也完蛋。
同性恋这个事情除了先天那一部分以外,这个变态的习惯,后天是可以培养的,过去有种病叫做“色痨”,就是搞同性恋的结果。现在每每看到鼓吹同性恋的,仿佛同性恋现在挺他妈的时髦光荣一样,“理解”同性恋也挺他妈的时髦光荣一样。真是没办法,真有世界末日的感觉。这个事情对健康的损害尤其大,想死得快,就玩同性恋去吧。中国很需要立法严厉打击同性恋,这一部分人是异数,对他们不能手软,为的是更多人的安宁。
美国人说艾滋从非洲来,其实到底怎么回事呢?第一例艾滋在美国发现,为什么要说是非洲呢?为什么要说是从猴子身上来的呢?中国传统科学就认为爱滋病来源于同性恋。这个爱滋病就是过去的“色痨”,在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
所以现在的年轻人,爸爸妈妈们,要注意“少年戒色”的问题,社会环境不好,就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来引导教育,不要早早把身体毁了,事业前途没有指望。这是一个大工程,需要想想办法。其中首先是要控制孩子的饮食,吃得少吃得清素,欲望就比较淡漠,容易控制。
毛泽东时代生活比较艰苦,吃得不好,但是人民健康普遍不错,与这个节欲禁欲社会上色情的东西根本没有有很大关系。那个时候家庭子女多,这也是节欲的结果。越是节欲,欲望越淡,受孕率反而越高,生出来的孩子身体还好。这都是传统医学的内容。
一个人纵欲要亡身败家,一个国家也是这样。鼓吹性自由的国家,结局都是毁灭。过去是古罗马古巴比伦,现在是美国欧洲日本,他们很快就要完蛋。我们中国能延绵不绝,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对性控制得很严格。改革开放以后,这个性放纵的趋势是一定要警惕的,否则历史悠久的泱泱中华,很可能要毁在我们手里。
那么现在已经出了问题的怎么办呢?
吃药进补都是扯淡的,还是要禁要节。比如30岁以前的,如果能三个月禁欲,想起这个事情就转念,想都不要想,只三个月,身体状况就会大有改观。进而坚持1年,身体就复原了,精神饱满,舒服得很。40岁以前就要坚持1年至3年。是不是太难了?但是如果不能如此,身体愈纵愈亏,愈亏愈纵,恶性循环,就等着翘吧。有些人看似性欲旺盛,那其实是阳虚,亏得太多了。至于具体怎么来做到禁欲、恢复,可以在网上找一找,有办法。只要认识到了,就有办法。
比如大病初愈的时刻,人会感觉到欲望的冲动,这个欲望其实是原始的生命力,以性欲的面孔来表现罢了,此时如果能认识清楚把握好,没有跟着它跑,而是静静地让它起作用,充满全身,这是无上的大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还有平常没有接触情欲的事情,也没有想,而这个欲望自然而生了,这也是药,但是如果跟着它跑了,发生性活动,这个药就变成毒药了。特别是病过以后,在性的问题上不克制,那就完了,你的生命就衰退了。
性欲这个问题如果能利用好,把它变成药而不是毒药,对身体人生将有巨大的帮助。
这个问题很大,我这么三言两语的根本说不清楚,总之,现代医学西医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严重错误。社会观念拿这个错误来做依托,性放纵愈演愈烈,这是要走向毁灭。建议现在的父母多多研究传统医学养生学,教育好我们的年轻人,不但对家庭子女负责,也是对国家民族负责。
三国鼎立这个情况是比较罕见的,从上古时期到现在,这种历史上的割据局面只有唯一的一次。怎么罕见呢?就是说,当时魏蜀吴三国,都具有统一中国的实力和雄心,居然因此而形成了一种罕见的平衡。很巧的事情。我们看春秋战国时代,就是欧洲一直以来的状况,各国势力都不大到足以统一欧洲。后来是南北对立的情况多次发生,两个力是很容易平衡的嘛。
所以说不完的三国,从游戏的角度来看,这一段历史真的是很有意思。
历史总是重复的,这种情况虽然罕见,但是也不是再也没有出现。
最象三国状况的一段历史,就是西安事变前后。
当时是哪三国呢?共产党、国民党,和日本。与魏蜀吴情况完全不同的是,这次三国的个性都非常鲜明。共产党是圣人,国民党是小人,日本不是人。最终化解了危机的却是一个和尚,出家人。所谓的方外人。和尚有什么特点呢?就是丝毫不考虑自己。普度众生,利益他人是唯一的信念。这个方外人迫使小人和圣人达成妥协,一致趋赶跑到中国来的野兽。
张学良
张学良这个人如果不是西安事变,就是一个遗臭万年的人物。这是没有疑问的。
9?18事变的前三天,1931年9月15日,在南方,中共红军全歼蒋介石第52师全部,一共4万多人。这一仗打完,第三次反“围剿”胜利结束。蒋介石正灰头土脸的时候,日本人却在东北悍然发动9?18事变。所以战后何应钦见到被俘的冈村宁次,破口大骂,说你这个蠢货,你知不知道你们在帮助共产党?
作为蒋介石,这个打击可是够意思的。腹背受敌,是兵家大忌,他必须作出对一方的妥协。于是给张学良一纸命令:“不抵抗”。
张学良后来把这张纸条藏在欧洲的银行里,仿佛救命稻草一般。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好洗刷自己。
但是能洗得干净吗?事实是什么呢?
在9?18以前,张学良就是一个四体不勤的阔少帅哥,他根本不知道生活是怎么回事。本来,日本对中国的野心是傻子都看得出来的。张学良身为国防军副总裁,东北边防军总裁,手下十几万人马,兵精粮足,为什么没有战争准备呢?他如果战备搞得好,东北军枕戈待旦,日本人也不会仓促行动的罢。
总之,日本人那边一放枪,这边的大少爷是慌了张了,方寸大乱。注意,这就是一般没有经过磨难的人,不读书不修德的昏聩之辈,在猝临大变时候的反应。头一下子大了,蒙了。
正好蒋介石的命令来了。头都蒙了还能怎么样?有人过来指点迷津,又是老大哥,又是总裁上级,借坡下驴顺水推舟罢。
短短半年,到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
时间不长,张学良就反过劲来了。这个痛苦可是非同小可。本来嘛,“东北易帜”的英雄,还是热血的好青年嘛。“爱国狂”呀。但是老爹被日本人炸死,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日本人又在东北被烧杀淫掠,白山黑水数千万老乡水深火热生不如死。你张学良到底算什么玩意儿呢?国贼逆子的帽子不算过分吧?
这个痛苦对于张学良来说,是人生第一个沉重打击,打击如此沉痛,连吗啡都戒了。所以说到底,英雄还是英雄,狗熊在这种情况下只会自暴自弃,吸毒过量,或者自残自杀。英雄就能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然而,清醒过来的,做梦都想着报家仇报国仇的张学良,却被蒋介石派到东北以西三千公里的地方来屠杀同胞。更要命的是,张学良和周恩来接触以后,他认为和这样的人发生战争简直就是开玩笑。
为什么说张学良是“方外人”呢?因为在整个事件中,张学良丝毫没有考虑自己,连命都不要了。
蒋介石
全国反内战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蒋先生干脆捂起耳朵,“我不听我不听”。是啊没错,“剿共到了最后5分钟就要胜利的时候”,但是蒋先生实在应该在这个时候读一读历史,中国历史上一意孤行,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孤家寡人从来没有一个成功的。
“攘外必先安内”,蒋介石痛哭呼号理解万岁,他认为谁也不理解他,就给我5分钟,我只要5分钟,把共产党干掉,我就带领你们去打日本!问题在什么地方呢?共产党究竟有什么失德之处非要如此赶尽杀绝?
也许是被十年剿共梦想的实现搞得昏了头,蒋介石对周围渐渐浮起的杀气浑然不觉。我认为这缘于蒋介石对张蒋的私人关系的自信。在中国的政治中,蒋和张的私人感情是很不错的,这种情况不多见。蒋介石喜欢张学良,无论是东北易帜的时候,还是张喋喋不休地要求抗日的时候,还是在飞回南京的飞机上,都是这样。张学良是赤诚君子,人见人爱。
西安事变对蒋介石的打击太大,铁腕军人潸然泪下。我一直奇怪蒋介石怎么撑得住?要是我就会万念俱灰一甩袖子出家得了。
毛泽东
1935年10月,红军到达陕北,出发时的30万部队剩下不到3万。1年长征,辗转2万5千里,作战370余次!从此开始,一直到西安事变的1年多时间,毛泽东很少写作,度日如年。
1935年12月,毛泽东说,“...(我们)如果搞得不好的话,还有可能失败”。1936年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成立的大会上,毛泽东说,“我们要学习项羽的精神,干到自杀也要干”。
现实是什么情况呢?到1936年底,不足4万红军面前,摆着东北军17万人,西北军4万人,加上正在集结的蒋氏嫡系360个团30万部队,兵力对比是过分的17:1。蒋介石当然成竹在胸,他甚至有些保守地设计了红军的结局:1/3被打死,1/3投降,1/3流亡苏联。
虽然毛泽东预见到“国民党有发生内部破裂的可能”,虽然毛泽东认为“中国这么大,总有回旋的余地”。但是毛泽东非常清楚,历史是冷血的,六亲不认。历史虽然标榜“邪不胜正”,邪胜正的事情却是数不胜数。红军人员物资匮乏,装备低劣,苏联是画出来的饼。而陕北正好又是一片鸟不下蛋的荒原。红军这次真是山穷水尽了。
毛泽东接到西安事变的电报之后,根据张国涛的回忆录据说是“狂笑”,我认为这是比较真实的。在如此千钧一发的紧急关头,收到这样一封电报,想不笑实在是太难了。这位一向冷静深沉漫不经心的思想者,很少这样失态。没过多久,思想家又失态了一次,同样是因为一封电报。
斯大林坐在莫斯科命令中共:立刻无条件地释放蒋介石。斯大林认为这一切都是日本人的阴谋。毛泽东雷霆大怒,他后来说,“他们把我们看得狗屁不如”。
是啊,中国乱了套,日本乘虚而入,对苏联只有威胁没有好处。什么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解放全人类,对于伟大的约瑟夫?斯大林同志的利益来说,全是狗屁不如。
正如西安事变“震惊世界”的开始一样,更让所有人都掉了下巴的是,最后保护了蒋介石的居然是互相撕杀了10年的死敌共产党。蒋介石终于发现,想干掉他的不仅仅只有共产党,连何应钦都随喜来扔炸弹。至于张学良为什么一定要陪蒋介石飞回南京,老子就是不要命了,众说纷纭。很多人就象埃德加?斯诺一样,认为毫无必要。这其实是对中国和中国人了解得不够。还是毛泽东看得明白:“如果没有张汉卿送蒋先生飞回南京一举,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则无可能”。这件事只有靠诸君自己想明白了,文字是讲不清楚的。也不一定。我看能不能说清楚。
如果张学良不跟着蒋介石走,留下来。张学良何去何从呢?参加共产党?正好给蒋介石一个张毛早已串通的口实,于是立刻翻案,重起内战。不参加共产党,张学良又能怎么办呢?另立山头绝不是张学良愿意的,还得听蒋的命令。与其将来你来抓我,不如主动地跟你走,正好也是大丈夫光明磊落的作为。看来只有张毛二人看得远,懂得。周恩来说张是“负荆请罪”,周公当时也未必想得明白。
张学良虽然毕生未曾斩杀一个日本兵,他却为4万万中国人争取了抗日的权力。更长远的说,他挽救的是一个新中国,甚至挽救的是一个在不远的将来将统领世界的国家。
结语:
一直走着背字儿的宋江,在行将受戮的千钧一发之际,半空里突然跳下李逵,赤条条地,砍翻刽子手,众好汉扬长而去。终于作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中国的事情就是这样,似幻似真,是小说还是现实,现实怎么可能象小说那么戏剧化,看得人瞠目结舌。细细地琢磨起来,是根本搞不清楚的。
子见南子这一段,几千年来说得人很多,孔老夫子当年到底怎么回事,整个事情怎么回事,说的人很多。当然啦,南子很美,干巴巴没意思的儒家学说中突然来这么一段,自然引得诸位精神一振。又见才子佳人的不朽传说似的。
其实孔子见南子的时候,已经56岁以后了,具体多少岁我不知道。南子这个时候我也不知道有多大岁数。反正还是美丽迷人。《论语》这一段前后是这样的:
...
...子曰:“...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
...
君子可逝不可陷,比如一个军官贪恋女色,搞婚外恋,结果小情人正好是敌方间谍来讹他,不给我军事机密,我就把你的丑事都抖出去,看你以后怎么做人。如果是真君子,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做呢?宁可你抖出去,我不做人了,不要名声了,上司要处分,开除军籍,我也不能告诉你军事机密。名声工作甚至老子这条命都可以“逝”,但是不能被你给陷了,陷到你的圈套里面,让你来控制我?
可欺不可罔,就是说你来骗就骗,你一斤黄瓜卖给我,多收了一倍的钱,我也就给了,接受你的欺骗,但我心里很明白你在骗我,不拆穿你罢了。难得糊涂。
第二句是说,君子要博学,做人有规矩,就可以“不背叛”,不背叛什么呢?不背叛人生的正确道路。还可以这么来解释:君子要博学,不要只会死读书出去问个路说个话都不会,什么都是“文”,人情世故,世态炎凉,都是文,都是学问。君子应该懂,书呆子是废物。再加上做人有规矩,原则性很强,别人就没有机会来找茬挑衅。
前面两句刚刚讲完,第三句子见南子就跑出来抬杠。前两句好象是说君子就是大拿,除了生孩子不会,什么事情任何情况都有坚定的主意,都能应付,但是遇到子见南子这种事情,君子也干瞪眼没辙。
子见南子究竟怎么回事呢?
这个南子也许无非就是漂亮而已,并不一定有多坏。女人一漂亮,而且真的特别漂亮,其实麻烦事情很多的。即便就是好人,想让别人说好话也是很难的。红颜薄命嘛。这就是人情世故。女人说其坏话是嫉妒,男人又是嫉妒又是吃不到葡萄生气。这是人丑陋的一面。反正南子因为很漂亮迷人,名声就习惯性地不是太好,有很多传说,搞不清楚真假。
南子要见孔子,是南子当时把持着卫国政权还是缠着卫灵公把孔子请来,很多说法,谁知道哪个是真的。反正南子要见孔子,孔子也就去见了一面。两个人隔着帘子说了几句话,南子十分恭敬,穿了隆重的礼服,行了跪拜。
孔子一生坎坷,几次几乎身临绝境,就是在卫国这一段日子还不错,国君大臣都对他很好,很照顾他。南子是有身份的人,她要见,也许还是卫灵公出面说的话,孔子即便就是不想见,是非之人嘛,但是不看僧面看佛面,不想见也得硬着头皮见见的。
从这一段就可以看出来女人办事情不动脑子。你说你一个南子,国君的宠妾,见的哪门子孔子呢?有什么意义?你自己觉得光明正大,见孔子一面,想听听格言。真的没有别的意思吗?自欺欺人。为什么不想想可能会给孔子带来麻烦?卫灵公看来是醋性不大,肚量蛮大的嘛。
好了,见完了回去了,卫灵公倒没什么动静,子路却给脸色看了。子路这个人是大炮,看见不顺眼的事情就要说,当年孔子在鲁国好不容易做了大法官,进了政治局了,脸上稍微有点高兴,子路就当面放炮,批评孔子。
南子要见孔子孔子也没法子,子路这次说不出来什么,只好生闷气,给脸色看。堂堂孔子,居然去见这么一个坏女人。
按照南怀谨老先生的解释,这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是孔子在为南子说话。“予所否者”,就是说我认为你们对南子的看法是不对的,如果南子真的很坏,天会惩罚她的。(咱们看结果。)南老先生没有讲这个“矢之”是怎么回事,按着老人家的解释,可能这个“夫子矢之曰”是“孔子指着子路说”的意思。有点批评的味道,挺严厉,子路你怎么这么糊涂!
这就是在教育学生,凡事不要道听途说,要能分辨谣言。
传统地解释是,孔子看见子路的脸色,也有些生气,本来就很窝囊,学生还这么误会我,于是“矢之”,把一根箭折断或者插在地上来发誓,说如果不是硬着头皮去的,我有那么一点点想见见南子的意思,天厌之天厌之。
按照这个解释,比如冠冕堂皇光明正大不得不去,去见了一个大美人,回家肯定老婆还是要给脸色看。这就真说不清楚了,我有没有想见见的意思呢?你再说没有,谁信才怪。当然这不是比喻孔子和子路,说的是类似的尴尬情况。真是百口莫辩。
我觉得吧,孔子不会那么没风度,来赌咒发誓。孔子不是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点修养,孔子肯定有的不用怀疑。还是南老先生说得对。
总之,就是圣人遇到这种事情也是无可奈何的,不能做到“可逝不可陷”,也不能“弗畔”,如果人家一番好意,但是实际效果却对你不利,几乎跟找茬挑衅一样,你也只能顺其自然,被牵着鼻子走。否则就是学生腔腔愣头青。会闹得不欢而散。
接下来于是“子曰:中庸之为德也,...”。这就是中庸嘛。有时候你能做主,就有时侯你做不了主。没有绝对的事情。要针对具体的情况,确定该怎么做,不能僵硬机械地处理问题。
南怀谨老先生对《论语》的看法很特别,《论语》其实是一本正规的书,前后意思是连贯的,每个章节集中地讲一个意思,很精心地把孔子平常的零碎话、事迹、弟子的零碎话等等组织起来,并不是胡乱堆的弄在一起完事。我认为确实是这样。
这些文章在新兵营保存一段时间后,将由版主转移到相关版面去。那里的版主视情可能也将做推荐操作。
一般加精华的标准要求是原创作品,因此加上【原创】的标签可以方便版主们判断。谢谢了
送花一朵,欢迎语迟兄。
此文乃吾“文化”版彀中之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