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我的喀什,我的南疆 楼二 -- 故乡在喀什
人家是关门拔毛。
很多吧,不需要这样的操作,应该解决的是沙漠不存水的地表问题
地下水很难对改变土壤产生积极作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矿物质没有办法排出去。
不比引海水便宜?
另外,藏水入疆也行啊!
天上调水
不是水不够的问题,是怎么改良地表的问题。
还是引海水淡化比较好,或者印雅鲁藏布江。
不要考虑成本。
地下水相对于海水是有限的。这是理由一。
地下水的水质比较复杂,不容易控制。
“风过留声,雁过留㡾,梅过留香,人过留名”。对于政治人物的评价,新疆人是非常认真,也是非常耿直的。在疏附县的乌帕尔有一个著名的景点: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墓。那里有一个非常小型的赵紫阳纪念馆,陈列的是一组黑白的照片。那是1980年代乌帕尔地震后,时任总书记起紫阳顺访景区的一个记录。因为政治时宜的原因,这个小展览馆经常开开停停。景区的主任不急不躁,让开就开,让停就停,处之泰然。
与乌帕尔的维吾尔兄弟一样,新疆的汉族也是。除了各种展览馆外,民间文学的代表小段子是真性情的表白。比如:“王震开荒,王恩茂种粮,龙书金吃光"。这个段子主要就是兵团系统对那个年代不满的一种发泄。“七五”事件后离任的一位书记,收到了“某省人民的好儿子,新疆人民的贼娃子”的评语,这基本就能说明新疆老百姓对其的评价国。
和别的省区有着极大的区别的地方还有是领导的称呼。一般来讲,除了三人,新疆老百姓称呼自治区一把手都是直呼其名的。这三人的第一位是王震。对其称呼(尤其是在兵团系统),很多人都是尊称:司令员。兵团系统内,最高级的接待用房一般都会被冠以"王震宾馆"。至于老司令员是不是住过?这不要紧。第二位被冠以书记称谓的是“宋书记”。即:宋汉良。宋书记作事的认真和细致在新疆是有口碑的。当时疏附县有维吾尔族老百姓到乌鲁木齐上访。宋书记是亲自接待。后来县领导在收到自治区党委转来批文后才发现,宋书记了解的情况比当地的干部还明白。所以“宋书记”的尊称是有其合理性的。现在,又有了一位陈书记时常被老百姓提及。这位陈书记就是刚刚离开新疆的陈全国。 陈书记是2016年8月29日到任新疆的。那时的新疆尽管没有"七五事件"的大规模暴恐,但零星的"三恶"露头事件层出不穷,案件不断,社会恐慌是一种普遍现象。陈书记是2021年12月25日卸任的,那时候的新疆已经是远离暴恐,欣欣向荣了。除了美国人,大家都很开心。
陈书记在新疆的任期是5年3个月16日,一共1945天。在这一段时期,新疆,尤其是南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各种变化中,我觉得最难得的是两件事。
一,把新疆,尤其是南疆的基本社情摸清了。这么多年以来,新疆的基本社情都是一锅"乌玛什"(即:乱炖)。尽管年年的材料和数据汗牛充栋,但谈起新疆到底有多少人,多少清真寺,多少负债?基层的老百姓,尤其是农民在想什么,怕什么,盼什么?很少有人能说得清楚,讲得透彻,理得明白。
2017年以来,访惠聚驻村,精准扶贫,"三同"下沉,国语普及,对口援疆,转移支付,安居富民工程,教育医疗民生工程等等都是围绕新疆最贫困人口展开的。这样的事业是绝无仅有的。
我去过前苏联,也见识过苏联那种"高高在上"的民族工作。在前苏联,少数民族文字要么是西里尔字母为基础的(包括维吾尔族文字),要么没有文字(如:回族)。经过陈书记领导下的治理,现在看来国境线两边的各少数民族差距太太了。新中国的民族政策就是师法苏联的,各独联体国家的民族政策基本也是苏联的延续或翻版。但中国在政策理念上的超越已经是明显的事实了。
我也去过巴基斯坦,也见识过以邻为壑,动辄刀光剑影的氏族仇杀。尤其是在部落区,基本上没有什么法律和政策可言。在解放前,新疆和巴基斯坦的这些地方差不多,但现在这些地方对喀什(更不用说相对比较发达的北疆地区)的羡慕是毫不掩饰的。因为近些年来新疆对"三恶"势力的打击是卓有成效的,而这些势力在巴基斯坦则是一如既往的嚣张,有时甚至是理直气壮。
我也去过北美的印第安人保留地。在美国的保留地,酒比较便宜,赌场比较普遍。在加拿大的保留地,香烟比较便宜,但酗酒比较厉害。加拿大北部的一些保留地,国家甚至出台专门的法律禁酒。在新疆,各地都在想方设法地融入网络经济,哪怕是打馕,也要要阳光下的正经生意里找到自己的位置。不用懂语言,看看近些年新疆贫困地区老百姓的精神面貌就可以明白:这块土地上的人干劲十足,朝气蓬勃。
从政策上,政治上和历史上来看,新疆的经验是在沟通与交流上找到了突破口。以平常心看待差异,以将心比心的态度来沟通,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来推动。如果说苏联(独联体),南亚和北美是在以静态的方式保存差异来求得妥协或均势,那么陈书记5年的治疆经验就是以动态的方式来达到共同进步和协调发展。以前讨论新疆,羁糜,经略,怀柔,笼络等词汇其实就是让大政方针背着历史的沉疴,现在则是各族人民齐头并进的向前奔。
在整体环境趋好的情况下,有些民汉通婚的家庭甚至在民族选择发生了变化。以前,很多孩子的民族写的是维吾尔族。这几年,不少人都改成了汉族。这种选择在民族学里是身份认同(英语:identification)。身份认同有的时候是要诉诸暴力甚至战争的。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疆有少数民族居然认为挂在少数民族身份上的政策性照顾已经显得没有必要了。这就是这些年新疆工作成果最明显的地方。这些年能够把各个民族的心用共同的事业把人心凝聚起来,不得不说:陈书记高明! 赞!
二,把党的力量直接输送到了最困难的田间地头。在新疆,共产党员的工作就是梅西加摩西。梅西是阿根廷的足球明星。他不光自己能进球,还能助攻,让队友也进球。更为难得的是,他还能够在球队遇到经济问题的时候,慷慨解囊,以自己的资金支持球队的运营。摩西《圣经》里的人物(在《古兰经》里被称作穆萨)。他带领族人逃出了埃及,远离了灾难。
与其他贫困地区不同,新疆,尤其是南疆,发展是一个两重性的作务。既要让老百姓走上致富的康庄大道,也要同"三恶"势力作坚决的斗争。新疆既是脱贫致富的最前线,也是政治斗争的最前线。2017年来,陈书记带领的新疆在两条线上都胜利了。一方面作"梅西",把党员干部数年如一日地通过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把一个个脱贫的项目催成了花,结成了果。把致富的例子象皮球一样地射入了贫困农民的心门。另一方面,把清理干部队伍,深挖"两面"人当作一项事业来推进。在陈书记的治下,新疆很多可看破而不说破的禁忌被打破了,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土规矩被打破了,历史遗留下来的政策漏洞被补上了。自1990年代始,南疆的基层政权建设不断出现问题。自2017年以来,加入共产党在有些地方又重新开始成为时尚。究其原因,很多老百姓说:现在的共产党有了共产党的样子了。这就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的一些贴子也通过公众号在网络上转来转去。有些朋友在看到后,专门找到我来给我说南疆变了。尤其是以前我写的关于南疆宗教场所的帖子中,先后收到了好几位故交的消息,都说南疆的清真寺开始变化了,没有那么多,没有那么失控了。读到后,我忽然想起一句诗:漫卷诗书喜欲狂。
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最怕的是什么?面对面的斗争。以前,通过政法和政治手段对"三恶"势力的打击不可谓不激烈。但总是难以除根,总是有"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无力感。2017年开始的各种经济和政治举措,直接把共产党组织带到了老百姓面前,在阳光下带着老百姓脱贫致富,在阳光下对各种消极势力进行斗争,在阳光下把老百姓指出的问题摆清楚,讲明白。阳光下,怎么可能有"三恶"的土壤! 在乡村的工作是琐碎,细致,具体的。有的朋友在村组一呆就是三年。离开时,很多人依依不舍,甚至和农民一起泪洒离别的现场。对于很多习惯了"三点一线"和"三门"干部来讲,把共产党带到田间地头是一项前所未闻的事业。但当农村基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后,这些干部的三观也升华了。以前文件和书本里的概念与理论,现在都是活生生的了。如果说农村的发展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么经过一线农村"梅西"和"摩西"历练的干部则是南疆的宝中宝!连"三恶"都可以驱走的干部,还怕什么风浪!有这样的干部代表共产党,还担心什么人心向背!这些干部是新疆最美丽的风景线
如果把新疆比一个人,那么明明白白的社情和坚强的基层组织就是任督二脉。现在,新疆的任督二脉是打通了的。
2017年以来的新疆,给老百姓带来了一个珍贵的礼物:希望。有了希望,人就开始有了梦想。以前,我总是纸上谈兵地认为:如果把南疆5地州的经济发展上136倍,那么南疆在中国及至世界经济的版图上有自己就有的地位。现在我认为这个梦想是可以实现的。因为,新疆有了一大批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干部,有了千千万万愿意跟着共产党的干部走到底的各民族兄弟姐妹,所以新疆的未来不是梦。这就是陈书记给留下最值得宝贵的财富。我们不能辜负他!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正在写如何把南疆经济增长136倍的内容。 以后会涉及阶级和阶层的话题。
如果搞通瓦罕走廊,恐怖主义渗透只会更容易。
现在阿富汗恐怖主义份子进入中国基本是通过巴基斯坦。瓦罕天然屏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