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两个和种族相关的小事 -- 一着

共:💬154 🌺920 🌵3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两个和种族相关的小事

两个月前出差去纽约,晚上和朋友在曼哈顿一个饭店的酒吧喝酒。喝到后来,又来了几个蒙古人,加入我们接着边喝边聊。这几个人来到时候已经喝了点酒。可能酒保看他们有点醉态,就拒绝卖酒给他们。

我起身离开后,那个酒保在电梯前追上我,问我是不是我和他们是朋友,能不能帮他把那两个蒙古人劝离。等我跟酒保回到酒吧的时候,事态已经升级了。一个蒙古人,还是个歌唱艺术家,已经一拳把一个粗大的黑人酒报保打翻了。

在以后的几个小时内,一直到半夜三点,我们都在处理随后的麻烦。酒店把警察叫来,一个在美国居住的蒙古人在路边给警察塞了两张百元钞。那个警察没有带走打人者,只是让他不能再住这个旅馆,马上去别处找地方过夜。

其实这件事以前,我还见过其他两次欧洲人在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挨揍的事情。一次是我的同伴,在乌兰巴托被一个蒙古人认为无理,要动手揍他,勉强被众人拦下。

一般来说,白人(包括俄罗斯人)在蒙古,西伯利亚的雅库特,或外贝加尔地区,一般不会有他们在中国那种超脱的安全感和优越感。蒙古人,西伯利亚的东方民族,他们对外国人不卑不亢。他们的友善和尊敬往往更多是针对那些和自己文化传统相近的人,而不是欧美客人。

中国人对欧美人,加上日韩,往往都做不到不卑不亢,否则哈美日韩的各种说法从何而来?更遗憾的是,许多时候中国人表现出有卑有亢,把外国人分成三六九等,赤裸裸地对非洲人表现出鄙视,衬托出对高加索人的仰视。其实这种有卑有亢的种族意识比西方的种族主义还要丑陋。

经常听人夸俄罗斯是什么战斗民族,想到其中的种族含义,的确让人不舒服。还有动不动就夸漂亮的孩子是洋娃娃,好看的艺人像欧美人。种族自信何在啊?

记得前些年女艺人蒋雯丽总说她奶奶是犹太人(河南的那种),所以自己的鼻梁如何如何...

关键词(Tags): #民族自尊#不卑不亢通宝推:夏至欧锦,逍遥蜀客,陈王奋起,脑袋,
家园 这段话说的精辟

中国人对欧美人,加上日韩,往往都做不到不卑不亢,否则哈美日韩的各种说法从何而来?更遗憾的是,许多时候中国人表现出有卑有亢,把外国人分成三六九等,赤裸裸地对非洲人表现出鄙视,衬托出对高加索人的仰视。其实这种有卑有亢的种族意识比西方的种族主义还要丑陋。

可惜没法精推,只好献花一朵,表示支持。

家园 仅仅因为肤色而歧视那肯定不对,但情况比单纯肤色复杂很多

仅仅因为肤色而歧视那肯定不对,但情况比单纯肤色复杂很多。起码来说,“非洲”给人的印象是穷,因为穷而歧视也不对,但并非不可理喻。

黑人在不同的地方,在非洲的黑人,美国或其它国家的黑人。有必要清晰一下,这轮讨论本来只关于在中国的黑人。最轻的例子,广州的黑人具代表性的不讲诚信,拿了货不给钱,这都带点强盗性质了,打出租不给附加费,车费15块8只给15,出租司机敢争这8毛钱的话,很可能惹大祸,只能忍气吞声,说这是屈辱不过份,所以,如果部份河友包括本人由此歧视在中国的黑人,本人认为合情合理,有些表达比较过火,也只是情绪而已,其中有些还是针对“反歧视”的言论,与“黑人”本身无关。

夹带题外话。本人几次与不同的黑人朋友开车经过黑人贫民区的主干马路,朋友自己或要求我绕大弯避开,说是讨厌看见那些垃圾(原话),这是个例子,种族问题归根到底是阶级问题,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长于用阶级工具化解种族区域等等矛盾,一个不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往往把阶级问题转化为种族区域等等各种问题,换言之,本来没有也能整出来问题。本人不愿意称美国穷黑人为垃圾,他们是被压迫的弱势群体,但在广州的黑人不是弱势群体,来之前就不是,来了更不是。

家园 中国人的审美高加索化是近代以来的事么?

从民国开始的?还是自古以来?这倒是个一直没想到的问题。

另外就是东方民族的美白,对肤色的敏感甚至与之相关的审美,包括性吸引力都有关,是怎么形成的,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家园 根子是孔家店

人分三六九是孔家店遗毒,中国人其实不是种族主义,这是孔家店的等级主义。蒙古人没有受孔家店荼毒,没有人分三六九的意识。

要治疗人分三六九等,主要是要废除考试做人上人的思想。

家园 蛮有趣的——明星中,看到听到“蒋雯丽”就想呕——真实的感

觉。和你举例的事情没有关系,因为之前根本就不知道。

中国人对欧美人,加上日韩,往往都做不到不卑不亢,否则哈美日韩的各种说法从何而来?更遗憾的是,许多时候中国人表现出有卑有亢,把外国人分成三六九等,赤裸裸地对非洲人表现出鄙视,衬托出对高加索人的仰视。其实这种有卑有亢的种族意识比西方的种族主义还要丑陋。

你说的这些很简单啊,背后不就是有钱没钱、富裕还是贫穷的问题吗?潜意识里觉得那个群体是富有先进、这个群体是贫穷落后,就直接带出来崇拜和鄙视的心理。

又要说到凳子了——大家看多了,还以为我和凳子有什么世仇。其实真的就是就事论事——现代中国的这种崇洋媚外的泛滥难道不是灯改的观点、立场、方法吗?

上次我给大家贴了一个总理文革初期接见半工半读学生的讲话,追溯到57年主席的想法,就是治这些病的。可惜他们驾鹤仙去,灯改彻底复辟。

家园 中国近代强调孔家店是正确的,但是今天还是这样就是

“舍近求远”阿Q那种的装模作样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近代时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备的应对孔家店的条件,而现在呢,毛泽东思想有一整套系统的措施,此其一。其二,灯改就是明确的孔家店的代理人,一切崇洋媚外——自私自利的实用主义的时代根源。打倒灯改就是打倒孔家店。所以只谈孔家店,不提灯改,就是隔靴搔痒,欺软怕硬,纸上谈兵。

家园 对,这才说到点子上:

“非洲”给人的印象是穷

下面这句话很有趣:

因为穷而歧视也不对,但并非不可理喻

是的,因为穷歧视他可以理解,大家似乎都有那么一点点小心事。但是归根结底来说是不对的。那为什么不对呢?其实穷,也是有力量的,而且力量可能很大。比如第三世界问题,比如“亚非拉”这么个约定俗成的名词……我们为什么对面前摆放的毛时代有关亚非拉的宣传画上的黑人有一种亲切感,却对眼前真实的黑人有远远地距离呢?翻翻灯改一系列系统颠覆有关第三世界政策就明确了。

家园 中国的确有种族主义,但是是逆向种族主义

洋气是称赞,结婚买洋娃娃送礼是上海的一种时尚。上海丈母娘常常自豪地说,阿拉女婿是德国白人blabla。

中国人的自卑是集体无意识,这才是我一直抨击和想要改变的。

通宝推:一着,
家园 画报这例子很生动很准确

邓以来,“劳动人民”快成负面词汇,谁发家,谁光荣。

家园 其实近代的中国知识分子一直想让洋人取代爱新觉罗家

完成中国上层建筑的重建。对于深受科举制度毒害,思想上完全奴化的中国式知识分子来说,理想的政治模型就是殖民地香港式的。洋人取代爱新觉罗家做自己的新主子,然后在新主子的带领下能考试做官就OK了。

对于中国知识分子来说,只要能考试做官,谁当主子都无所谓,重要的是新主子能让他们当狗腿子。

造成中国人集体无意识的自卑心理的,就是这个考试做人上人的制度,所以必须从根本上声讨这个制度。

家园 这个你得回到大数据

首先,研究下媒体上美化欧美人的内容有多少。

其次,对比下同样关于黑人的COVERAGE,经常性的内容是什么。

等等等等。。。

基本上能算出来群众的喜好分布,如果数据足够大的话。虽然很多群众即没见过欧美人,也没见过黑人。

家园 其实是从改开后开始的

这和传媒的发展有极大关系。

到改开以前,大多数中国人一辈子都没见过洋人,也没看过几部外国电影,更不用说作为“标准”的外国脸型了。改开前对白人的看法是“大鼻子”加“鹰钩鼻”,总之不是啥好话。

至于“尚白”倒不是中国特有,而是普遍存在于各民族、各人种(包括很多非洲黑人部落)之间。这是因为古代贵族普遍不用下地劳动,所以不会晒黑(黑人其实也会晒得更黑)。所以较白的皮肤就代表了较高的地位。

到改开后,西方影视作品大量进入。当时西方影视,以及广告作品中出现的形象更会打扮。而改开之初,女人们连妆都不会化,各个素面朝天,男的穿的基本都是军装的变种。这种情况下能模仿的对象只有西方。

同时西方人生活富裕,自然也会引起羡慕和崇拜,崇洋媚外的风气普遍。更重要的是当时如果搭上“海外关系”,基本就是一夜暴富的路数。所以审美高加索化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家园 是的,长期更大的问题是对白洋人的盲目崇拜

是的,黑洋人话题只是近期热门。长期更大的问题是对白洋人的盲目崇拜。想来想去,“洋气”估计从电影《庐山恋》开始,影评两大点深入人心,女主角洋气和第一吻,刚刚重温一遍电影,从头到尾画面和台词完全没有涉及美国,却生生开创一个时代的洋气。后来的影视作品无数这样的剧情,夫妻分离,母亲要求带孩子去“国外”,总是用这句说服父亲“不要耽误孩子的前程”,自动成立,但具体描写“国外”的生活极少极少。

2000年有一部电视剧,巍子和许晴主演的《背叛》,故事内容的关键词主要有,国营工厂变成公司,集资创业,农民被骗自杀,中外合资,外国资本洗黑钱,跑马圈地,唯一没怎么触及的内容是“政府”,最后男主角巍子算是为国家民族壮烈牺牲,算是另类英雄。另有一个小内容,女主角许晴的闺密,被华人男朋友骗去意大利卖淫,后自杀,巍子请黑手党干掉那个男的。我的意思是,这类作品显然不合潮流,名气似乎也很小,我觉得挺好看,没看过的朋友不妨找来看看。如果这样宣传多一点点,盲目崇洋自矮风气就不可能泛滥到今天的地步。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