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是否真的存在民风、地域性格这种东西? -- 贼不走空

共:💬17 🌺8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是否真的存在民风、地域性格这种东西?

1、今天公司集体观看政治教育视频,里面有一段话“在江门这个民风淳朴的侨乡为何会长出XXX这样一株毒草呢?……”

2、前任领导最近黯然调离岗位了,他主政一方五年,时常放在嘴边的一句话是“XX市的人就是这样子,……XX市的人就是不行。”

3、书记开会讲话批评说“我们有些人,小富即安、未富先安……”

对于这些阐述我的内心是拒绝的,对于各种地域标签我从来都是嗤之以鼻的,即使对位于歧视链最底层的黑人,我都拒绝贴标签。

江门就民风淳朴么?海陆丰就民风彪悍么?四川人就不思进取么?东北人就都咋咋呼呼么?上海人就都市侩鼠目么?湖南人都死犟不低头么?……

上面的这些标签,符合很多人的感性归纳,不禁要颔首的同时,理性反应过来,这都是偏见!理性的久了也难免被众口铄金动摇。最近工作上推不动,加压没效果,绩效考核加大奖惩效果不大,我也有可能步某人后尘:“不是我不行,而是这一方水土这一方人不行”,呵呵。

实际上不仅仅是我在困惑,深圳最近很露脸,擢升先行示范区了,山东多个地级市纷纷组团过来学习,带队书记感叹来感叹去,虽然没说山东人不行这种政治不正确的话,但大意也是队伍不太行,恨铁不成钢,大家都在焦虑呀。

所以上来求助,有没有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一段话用铁一样的论断来坚定我的三观呢?

另外总是觉得有点沉闷,前天写了一段汉朝七十年与今年的七十年华诞对比,同样面临强敌,好像人民气概上有差距,缅怀前辈们的壮志豪情,“动则灭国”“虽远必诛”,以及50多年前的小战士“敌人非但不投降,竟然胆敢还击”,好得劲的感觉。

但是我也承认应该沉闷,对战之前,猛虎要俯身低首,猛禽要收敛羽毛,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不想闷太久。但是,或许发达国家就都是这样闷着,发展中国家才更有精气神呢。

家园 基于自然文化政治而形成地域差异

简单举例吧,房子,雨雪水多的地方尖顶,少的平顶;生活艰难的地方人比较凶残寡义;山区寒冷地区相对爱喝酒吃辛辣;穷的地方妇女地位低。诸如此类。

所以不同地方还真有有民风地域性格这东西。

我赞成你的想法,事搞不好怪群众不行是不对的。李源潮提过“三门干部”。做一个事,必须得依据当地当时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方案并执行推广,并依据执行当中的情况,适时进行调整,这个需要切实的调研和执行。照本宣科或拍脑子,事不成怪群众,这个其实不是地域黑,是推罪于人。

家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男女还有夫妻相呢,居住一起久了真的能互相影响。

家园 你是想让匈奴耕田织布中原骑马烧杀抢掠

可能不?

匈奴那边零下几十度又没有空调,到冬季是只有杀进来,不然树皮都没得吃

人能不凶悍?不凶的都被冻死了

同理,少不入川是对的,早点来四川就只会学习如何打麻将,吃麻辣烫,去做大保健

家园 自然生存条件决定区域人性格

早年间东北富庶,流传的是“东北有三宝,人参鹿茸乌拉草”这样的民谚,一年四季只忙乎一季,其它时间就是猫冬,推牌九唱二人转,妇女叼着大烟袋各家窜,轻易饿不死人。唱歌唱的都是轻松的词“大姑娘美来大姑娘浪,大姑娘走进了青纱帐........”所以才能出现类似赵本山、潘长江之类的笑星、谐星。

西北地区贫瘠,民谚是“风吹沙石跑,车轮比人高,大姑娘一年不洗澡。”唱情歌都是哭腔“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咱们见个面面容易拉话话儿难。一个在山上一个在那沟,拉不上话话儿招一招手。了的见那村村了不见人,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地产的喜剧,往往也是源于对当地方言的调侃。自然也就难出全国知名的喜剧演员。郭达要是不说陕西话,就只能演《北京欢迎你》里的北京人了。

家园 当然有

人的性格也是环境造就,这个环境包括家庭环境,职业,历史,自然地域当然也有影响。

穷山恶水的地方人就狠毒,赖皮,不如此活不下去。自然条件好,富庶的地方人就傻白甜多些,竞争不那么激烈罢了。交通要道,港口地区人民开放,闭塞地区人就保守。人口密度大地区人民就冷漠,人口密度小地区人民就热情。盆地人就格局小,大平原上的人一般比较开朗......这就是地域性格。

官僚媚上欺下,商人奸诈油滑,农民刻苦,教师唠叨,警察多疑,工科生严谨木讷,理科生爱究死理,文科生感性......这是职业性格。

这些不是感性归纳,是有深层道理的统计经验。

家园 政治生态
家园 自古就有

戚继光

“且如浙江乡兵之称可用者,初为处州,继而绍兴,继而义乌,继而台州;至於他处,则虽韩、白再生,不可用也。”

曾国藩

“尤不宜用城市之人,读戚南塘之书,自能领悟”。“以山乡为上,百技艺者皆可为猎,专挑多力之人”。

下者不识差异,难免南橘北枳。中者因地制宜。上者教育团结百姓。

家园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干部是关键

我觉得一方面事在人为,刘邦起沛县,则沛县人才济济,朱元璋起凤阳,则淮北勋贵满朝堂。如今各个企业都被华为等标杆企业的狼性所激励,觉得自己的队伍太肉太面,怒其不争,网友们的普遍观点是钱给够了狼性自然就出来,喂草只能出来羊性;韦尔奇等的观点是强化危机感,每年淘汰10%的员工,就能出来狼性;管理者对改变企业的精神面貌应该是能起到一些作用的;

另外一方面,宏观大气候对微观小气候的影响,鬼子扫荡三光的那两年,饶你是李云龙独立团,都得躲起来避风头;

第三,今年深圳出尽风头,大家一比较就会发现上海毫无建树,关键时刻拿不出东西来,加深了上海人只适合当买办打工的既有印象;

最后,过于考虑宏观,真的不折腾,蛰伏维持现状,就几如退休状态,对自己对上级都不好交代。是一个暮气沉沉的管理者带不出一只朝气蓬勃的队伍的问题,还是一个朝气蓬勃的管理者处在一个暮气沉沉的时间段的问题呢?

家园 道理

不复杂。

首先,你说的刘邦,朱元璋的时代早过了。那个旧时代大概维持到清中后期,太平天国的广西老兄弟,湘军,淮军等等都是一个小地区能出一批风云人物,但是打天下已经不够用了。之后,国民党就要五湖四海了,常凯申那么爱用江浙同乡,也还得加上黄埔学生才勉强维持最大军阀的局面。这就是时代进步,知识,技能爆炸,必须大规模人口中海选天才了。

深圳,上海之类的,就是个移民问题。上海大发展,除了洋人带来的新知识,就是以江浙广东想发财的商人+苏北安徽山东穷苦农民的移民集体的努力造就的。解放后,上海成了稳定地区,户口不开放,而且上海是个很规矩的城市,能人没法尽情撒欢了,它怎么可能大发展呢?而深圳,就是中国各地“野心家”的飞地,典型的移民城市,各路猛人各种“花样作死”,和米国开发西部没什么本质区别,当然是创造力爆棚。

现在中国处于阶级彻底固化的前夜,很多人已经灰心丧气了,所有就安贫乐道混日子了,这就是各地岁月静好的佛系人群,还有少数没死心的,想趁大门关闭之前尽量往上爬一爬,成绩和混乱就是由这些人带来的。

另外,中国老龄化势不可挡,暮气沉沉是正常的。

家园 南京的民风,广州的民风

shuangcheng

我觉得谁在南京都做不成什么事,做事说到底靠的是人,民风如此,官风如此。

————

又令我想起这个话题呀。民风,to be or not to be...

广州民风就彪悍生猛吗?民风,我也不知道它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了。

清末年代“民风”不咋地吧?最近看《觉醒年代》,陈独秀们掀起的新文化运动起到了民风一改、精气神一振的效果?

家园 兄弟,你说大保健

那我可不困了

家园 凡事无绝对

生活在重庆的川南人

基本不打麻将,最近一次打应该有两三年了。

不吃麻辣,讨厌火锅。

家园 妇女地位高低跟经济的关系还不是很绝对

潮汕、闽南经济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到现在都是男尊女卑。

家园 生产力,生产关系,资源禀赋决定一地的民风

我去过的地方不多,只在上海呆过几年,观察得比较多,也有些思考,所以,别的地方不好说,但是对上海和上海人还是有些认识的。

上海是中国第一批真正意义的现代市民阶层的诞生地,这里的地域文化有两个源头,一是自宋以来到明清江南的传统市民文化,二是1840年以来的欧风美雨。研究从宋以来到明清江南市民文化的文化作品和研究著作并不少,但我个人最推荐的还是《金瓶梅》(实际上明中后期出现的大量的禁毁小说,大多都是为了迎合吃饱了饭开始想那啥啥的江南市民阶层的需求而创作的,《金》只是其中最著名,也是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实际上把《金》中很多要素抽出来,你就能发现,完全就可以套到上海去,《金》书的故事发生地在山东临清,正是明代四大钞关之一,交通便利,商业发达,各色商品和人物汇聚,造就了一个光怪离陆的世界,这不就是现在的上海吗?在这里各色人等汇聚,有张大户那样的大财主大有产者,西门庆这样的充满野心和欲望的小有产者,更有武大这样的不声不响、忍气吞声的做点小生意糊口的,有武松这样的流氓无产者,还有贪官污吏,骗钱的游方大夫,退休的权贵,依附这些权贵的清客和流氓。。。而书里那些沉湎于金钱、情欲、嫉妒进而疯狂的女人们,不就是大家身边的她她她吗?最重要的一点:《金》书中西门庆这样的充满野心和欲望的人,不论他是大有产者,小有产者,还是普通打工族,甚至是一个流浪汉一个乞丐,都无处不在。西门庆只在临清吗?他在临清、也在北京、在上海、在深圳、在广州,在杭州、在武汉。。。在纽约、在伦敦、在东京、在巴黎、在莫斯科。。。他就在你我的身边。明白了这一点后,我终于知道《金》的真正伟大之处了。另一方面,《金》书里描写的社会风俗,各色人物的衣食住行和行为方式,就是那个时代江南或者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们生活的写照,是一副最生动的”江南百景“图。

待续。。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