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 才德之辩 -- 履虎尾
见银雀山汉墓竹简《吴问》:
吴王问孙子曰:“六将军分守晋国之地,孰先亡?孰固成?”
孙子曰:“范、中行氏先亡。”
“孰为之次?”
“智氏为次。”
“孰为之次?”
“韩、魏为次。赵毋失其故法,晋国归焉。”
吴王问曰:“其说可得闻乎?”
孙子曰:“可。范、中行氏制田,以八十步为畹,以百六十步为亩,而伍税之,其口田狭,置士多。伍税之,公家富。公家富,置士多,主骄臣奢,冀功数战,故曰先【亡】。
【智氏制田,以九十步为畹,以百八十步为亩,而伍税之,其制田狭,置士多。伍税之,公家富。】公家富,置士多,主骄臣奢,冀功数战,故为范、中行氏次。
韩、魏氏制田,以百步为畹,以二百步为亩,而伍税【之】,其口田狭,置士多。伍税之,公家富。公家富,置士多,主骄臣奢,冀功数战,故为智氏次。
赵氏制田,以百廿十步为畹,以二百四十步为亩,公无税焉,公家贫,其置士少。主俭臣收,以御富民,故曰固国。晋国归焉。”
吴王曰:“善。王者之道,口口厚爱其民者也。”
这是否真是孙子所说,还有争议,也许是后人伪托。但是它摆脱了才胜于德或德胜于才之类的性格之谈,而是直接将赵韩魏三家能够分晋的原因联系到经济制度上,在那个时代这是很有见识的观点。
顶此旧贴,与履虎尾老师商榷。
又一次打耳光事件——才胜德也。
这段写的太好了。领袖人物的“才”与“德”,综合起来可以称为“领导力”。俺对这个“领导力”一直懵懵懂懂,通过阅读一战前德国的历史略有所得。
徐弃郁 先生的《脆弱的崛起:大战略与德意志帝国的命运》写的很好,对德皇威廉二世的很多行为做了深刻剖析。
可以比较清楚的理解下面的书评:
该书修订版有个书评: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 著名历史学家 大卫·史蒂文森
大过年的,河里的老人都开始冒泡了?
才是把事情干成的能力,德是事情是怎么干成的
所以君子也可能是蠢人。
中国传统文化里的“才德”,强调“与人打交道”混社会技能,崇尚“人主以官人为能者;匹夫以自能为能”,这种传统混子文化,是极其鄙视“与物打交道”的自然科学与人个生产技能的,所谓“才德”,就是那帮与生产完全脱节的读书人用来给自己脸书贴金的,很难相信一个鄙视生产的人,会尊重客观事实规律,所以古代史书所记载有“才德”的人,实际上大都既无才又无德。
到了工业时代,这帮读书人的所谓“才德”,直接就在清末被社会化生产碾压成渣,因为人类知识体系发展到工业社会时期,社会生产规模化,已经能碾压农业社会,不尊重客观规律、不实事求是、只讲人情关系的农业社会混子文化再没有立足之地。
而在工业社会里,任何参与社会生产环节的人,不管是生产岗还是管理岗,首先需要的就是专业能力,专业能力从何而来?靠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然后在参与生产实践的过程中总结归纳而来。
有了专业能力,才能对事务有洞察能力,个人的世界观、方法论才能发挥作用。没有专业能力,凭空读书读出来的所谓“才德”,全都是空中楼阁,“才德”修炼得再好,没有专业能力,也是被人忽悠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