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我们应当怎样纪念李文亮医生 -- 任爱杰
洋人虚伪,其最善YSE, BUT忽悠大法。其控制舆论的关键,就是好像在同意你们,但是真实意图在后面的BUT。
可以想象一下:
岸英同志为国捐躯,但是我们也不要学他忽视战场安全;
于谦同志勇挑重担,但是我们也不要学他不顾帝王感情;
岳飞同志收复河山,但是我们也不要学他不讲大宋政治。。。
再顶天立地的英雄,后面都可以加个BUT,何况李文亮个普通孩子呢?
后果,就是他们透露出来的,人人都成了精致利己者。
不管做了什么,只要是为了人民、为了民族做出来一点点贡献,我们都要纪念这位李医生的。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而不是今不如古。
就拿你举的例子来说--
的确,武汉官僚们上报后在没有批复的情况下可能无权公布信息。但不公布信息并不等于什么都不做,坐等疫病爆发。如果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官员,那么即使事先没有预案,先检查一下本市的医疗设备情况,看看医疗器材,床位等等是不是够用。召集各医院领导做出准备。提前调度防护服、呼吸机等等总没问题吧?
但是武汉和湖北官僚们干了什么呢?答案是什么都没准备。不但没准备,还大开两会,大开万家宴等等群众集会。诚然,领导们可以推说他们被专家们误导了,毕竟专家当时说“未见明显人传人”。
但真是如此?还是因为怕担责任?毕竟如果发动医疗系统做准备,万一上头不批,或者疫病不来,那么岂不是至少要落个“糜费公款”的罪名?而如果疫病不来,自己又做了决定,那么岂不是成了笑柄。以后上司会不会认为自己神经过敏,没有才干?仕途岂不是一片黑暗?如果进一步影响到两会,影响了春节的欢乐团结喜庆的气氛,这官恐怕就当到头了。
反过来,如果把专家的“未见明显人传人”解释为不会人传人,那么就什么都不用干,皆大欢喜。即使后来真的疫病发生了,自己没有直接责任。自己都是听专家的。专家治国嘛。
不论非典也好,这次也好,官僚们的心态其实和嘉庆年间的同行们一样 -- 希图侥幸!
但希图侥幸者往往得不到好运。不论是嘉庆、非典还是新冠,历史再三证明了墨菲定律。于是黑天鹅们铺天盖地而来。官员们手足无措,以致大局崩坏,悔不当初。
兵法有云--“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接到警报,不做准备,自然要一败涂地。现在的官员们真的是承平日久,脑子里早就没有了这根弦。而更重要的,是到底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还是自己升官发财放在首位?这决定了面对警讯,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反之,看湖北周边诸省,一闻警讯,如临大敌,早早就做出了防疫隔离的措施。这就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所以,这次总结经验教训,一定要把官员们利益和警讯挂钩才行。接到警讯,上报是基本的。在等待批复期间,立刻为最坏情况做准备也是应当的。没有做到的官员应当追究一定的责任。这样至少可以树立一个范本。至少官员们如果不能时时刻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那么至少让他们知道,因循疲顽是要受到惩罚的。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1,如果什么都不做,老好人,得60分,大刀阔斧雷厉风行,肯定会动到别人的利益,大概率得30分,小概率得90分。正常人会如何选择。所以近年来社会活力方面有点“一抓就死”的感觉。
2,昂扬的斗志从何而来?如果我努力工作是为了供20年的房贷或者保险费,那挺没劲的,及格万岁,稳定稳重。则要给工作赋予意义,以前动员人民修路修水库说是为了毛主席,今天华为人知道自己努力工作是在跟美帝战斗了,全社会都要被意义动员起来,而不是工资扣罚条例。
就你举的这些事例来看,
武汉和湖北的官僚与其说是“怕担责任”,还不如说是真的以为没啥鸟事。因为“怕担责任”说明胆小,如果真知道肺炎有多严重,就不会豁出自己的命去开大会了。这种无知的后果是现在据说当地已经有好几个厅级官员病死了。
湖北前黄石市长、长江财险董事长杨晓波因重症肺炎病死
武汉市民宗委原主任,也就是统领宗教的官员王献良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抢救无效,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去世
武汉市委书记马国强钢铁系统出身,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是银行出身。两个人都缺乏防疫经验。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是的,现在的技术官僚,就是把做官做公务员当成一个谋生手段,上面不指示下面坚决不动。
动了,就有可能犯错,犯了错,发挥主观能动的就要首当其冲地背锅。有了功,上面抢功的不要太多。
所以,以我一个工科生的愚见,要有一个合适的制度,保护那些主观能动的基层干部。至于怎么保证,我也不知道。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原文:训诫是人民法院以国家名义对犯罪情节轻微
武汉:警察对医生训诫。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这次舆情明显是境外独轮运采用运作策划,并在内部推墙党协助下完成的。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在巡视中排在前面的相当重要内容,这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出发点是一样的,就是在中美PK的大背景下,确保自身不乱。
从治国角度讲,历朝历代,瘟疫如同洪水、地震、干旱、蝗灾等一样,均为最高级别的灾害,因此也是为官为政者的头等大事,是风险防范的首要。
蒋某作为一方大员,在疫情已经出现苗头的时候,与中央精神对着干,也缺乏一般为官者的基本素质,对重大形势丧失判断力,被几个专家一忽悠就忽悠瘸了,所作所为充其量只能算一介循规蹈矩的小吏水平。
所以总结教训,至少有两个问题需要反思。
第一,新时代党国大员要员的能力水平问题。如果能力水平都如蒋某,或者说一个救火队长水平的人都找不出来,需要习总两个亲自,那么现在堂上的衮衮诸公又是怎么选拔上来的,靠亲疏有别?靠听话?靠两袖清风不犯错误?固然这些因素很重要,但对于群众而言,能打的可能更重要。
第二,专家治国的问题。高福院士已经很久未在官媒上露面了,作为国家疾控中心主任,应该算御用的最高级别专家了,很显然由于建言有误现在被打入冷宫,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专家治国失败?恐怕也不能这么说,不是还有钟南山、李淑娟这样的专家力挽狂澜吗?
问题在于用什么样的专家?或者说哪儿的专家靠谱。
一直有个模糊的感觉,觉得中国现在最生猛的科研,不在专门搞科研的科研院所,而在企业。道理大概这样,科研院所作为事业单位,与企业相比,第一没什么钱,第二没什么竞争,所以科研院所差不多是养老养名望,由于有官方背景,往往名气很大,但实力水平一般。
如果决策找这样的专家,失败的可能性要大的多,问题是官方决策,从程序上讲,找官方科研机构又是必须的,否则养这些人干嘛?
从趋势上,产研发一体是保障专家水平的必然,但一个行业,产研发一体的单位有好多家,行业决策时七嘴八舌的又听谁?但不管怎么说,不能在这些产研发一体的单位之上,再成立一个官方机构来统一意见。从这次疫情来看,疾控中心在拿出提出决策意见之前,没有和钟南山、李淑娟、军队的陈薇院士这些产研发一体的大拿们共享沟通,从而导致国家决策失败。
这次疫情后来搞的国家专家组,以后可能要变成类似委员会的常设机构,来替代疾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