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整理】三峡大坝等防洪泄洪的微信讨论 -- 流江河

共:💬139 🌺1629 🌵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整理】三峡大坝等防洪泄洪的微信讨论

我所在的一个微信群,有一位民主党派成员A,率性天真,不时转发他们党组织微信群的一些信息。昨天,他先是转发了一条大坝泄洪的视频和微信(事后他说是一个退休老人C转发的),后来又转发了一些宜昌城被淹的视频,说“我的一位大学同学B,常常骑自行车到三峡大坝溜达。他发来的宜昌淹水视频。”

下面是A转发的C的微信内容:

C:西南持续降雨,三峽库容难以承受,决定开闸放水。这个耗资955亿元人民币,历时12年建成的世界最大水利工程,开闸泻洪的壮观景象你可能从来没见过,许多人开车前往现场去观看,请打开视频一饱眼福吧!

我本人没有去过三峡,但感觉那个视频内容跟我了解的三峡大坝不符,而C的微信内容语言风格很熟悉的感觉,所以我在群里回复说:去过的可以看看上面那个视频,究竟真的是三峡,还是世界各地大坝的视频剪辑。

很快,A转过来他在当地一位同学B的回复。A转发他和B的聊天是截屏,我这里重新录入转贴在下面。我只做了以下简单整理编辑:(1)B的有些发言原来分成几次发的,我这里合并在一起,以便于阅读。(2)修正了AB打字错误;(3)去掉了可能暴露AB身份的信息。

A:你们那边的水灾究竟怎样?有人发一个三峡泄洪视频。这是三峡大坝的组成部分吗?

B:这里不是三峡大坝。我们这边情况好一点,因为长江边,反而地势高,水流得快。

A:上面那个视频显示的泄洪图景是什么地方?

B:不知道。三峡大坝不是这样子的。现在葛州坝、三峡还不需要泄洪,主要是拦截上游洪水,还有他们要蓄水发电。水轻易不会下放的,否则今年冬天、明年春天他们无水发电的。最怕是上游先下雨,然后中下游开始下。这个时候库区蓄满了,再上游又开始下。如果下游水位已经很高,库区顶不住,只能泄洪,那下面就很紧张。有时候判断错误,不提前准备库容,先装满水。再来大雨,错误造成洪峰。湖南就干过这事。现在是每年都淹,习惯了麻木了。水库就是这样,春季你需要水的时候,他不放(要发电);夏季你不要水,他拼命往下放。现在总体来说越来越干;雨季又太多太集中了!

A:只要不出大事就好。1975年河南驻马店是连环垮坝:显示板桥水库垮坝里,导致石漫滩水库垮坝,然后连锁反应,26所水库都一一垮坝,导致人类历史上第一天灾人祸。

B:我们湖区的人,从小知道水的厉害。不过三峡大坝修建后,荆江两岸收益最大,好几年没有看见封堤抗洪了。我就住荆江大堤下,现在江面大概与我们五层楼齐平。还没到警戒水位,大堤上照常跑车。以前每年都要上堤抗洪。

A:三峡究竟泄洪没有?外面有各种说法。有的说在泄洪,有的说没有泄洪,有的说在偷偷泄洪。

B:没有,不需要。大坝高,还不到警戒水位。

A:有朋友提出疑问:既然三峡没有泄洪,宜昌怎么淹成这样子?

B:不是江水漫到城区,而是城区的降水太大、太集中,不能及时排出。

A:那些视频显示的都是宜昌的洪水?

B:基本上反映了上周宜昌市的情况,其他城市也差不多。襄阳昨天下午还飘起来一个年轻女子的尸体。主要问题是,城市光鲜亮丽,但排水设施不好。宜昌临江靠山,原来没有这些事。现在道路硬化了,沟渠填平了!湖泊和小河变成了居民区,水无处可去。原来可以直接排长江,现在到处流。江水是不可能上岸的。如果江水上了岸,就没有什么能挡住它了。再说,一旦缺口形成,会越来越大,没法挽救(98年九江缺口,连火车皮都冲走了,后来沉了船才兜住)。它会顺势东下,不仅荆州保不住,武汉都危险。你知道这边的地形的。荆江大堤就是为了保江汉平原(包括武汉)修的。所以,江水是不可能上岸的。即使是98抗洪,也是埋了200吨炸药,准备荆江分洪。所以,绝对不是江水进城了,是内涝。

B:我们这边如果水太大,一般民垸先扒口子;民垸扒完了,再顶不住才会考虑分洪。解放以来,只有54年分过一次(荆江分洪区)。网上那些说这次宜昌市被江水淹,是外行不知道这边的实际情况。这边修了一个巨大的分洪区,有湖北公安县的北闸和湖南安乡县的南闸在控制。估计我有生之年都没有机会看见分洪了!

A:所以地理问题,不到现场考察,单凭地图是无法作出正确判断的。

B:防洪有一套严格成熟的体系,光水位就有好多种:警戒水位、保证水位、历史最高水位,等等。什么时候发出响应,都是有规定的。今年估计不会到警戒水位的,也就是说,报警都不会。

B:现在三峡大坝修建以后,基本上100年一遇没问题;加上分洪区,还有洞庭湖,估计千年一遇的也可以保证的。

B:从北闸到南闸距离是100+公里,我全部骑自行车考察过的。反正我们都是顶着洪水在睡觉!不用担心,即使要淹也是湖南做出牺牲。

A:为什么湖南做出牺牲?

B:你知道自然形成的四条河,从长江直接流入洞庭湖,洞庭湖可以调节水位的。历史形成的,每次都是炸湖南那边,因为那边是湖区,没有什么重要的城市。

A:农民怎么办?提前疏散?

B:98年,一夜之间公安县80万人就撤了!很简单的,指挥部一声令下,只把人弄出去。

A:不出人命就行。

B:民垸平时建有躲水楼,里面的土地可以种庄稼,但不许建永久性建筑的。98年公安孟家溪,簰洲湾决口死了一些人,但这种缺口只是一个小民垸,不会扩散的。外面还有最后一道大堤……

A:我今天才对防洪体系有一点概念。

我回复A说:谢谢分享你朋友关于三峡防洪体系的技术信息,也把我零星了解的信息串起来了。这些信息应该普及到基础教育(中小学)自然科学相关课程里面,让人们从小就了解真实的情况,这样长大后就不会偏信,被“带节奏”了。

我还说,很难做到物种之间的平等。人类修建三峡大坝来保障下游千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但是可能会导致其他一些物种的灭绝。对于很多“影响生态说”大V公知,几个物种的灭绝那是“重于泰山”,而下游千万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则是“轻于鸿毛”。

关键词(Tags): #三峡大坝#泄洪#防洪#荆江#洞庭湖通宝推:黄序,独立寒秋HK,大道至简,老树,河江河,桥上,四方城,一刻馆皆様,
家园 一个小故事

欧洲,去接孩子没到时间,与某白人聊天,提到三峡大坝,其开始要鬼扯什么鱼类保护什么之类的,我一听她那个意思就料定她要鬼扯那一套洋磕或者叫公蛭嗑,我就在她发挥之前直接告诉她事实真相。

我的家乡就在某江边,属于宜昌到武汉之间的水患区。

以前为了应对水患,这个区域的老百姓必须:

1、有大片的分洪区,这些分洪区就是为了保大城市而设置的不可居住、不可种植的区域,损失很大。而有了三峡大坝之后,部分就可以用来种植、养殖,发挥经济效益了;

2、水患区的老百姓,每年冬天必须去 挑堤 -- 就是用人工担土的方式修整加固江堤,这是没有收入的劳动贡献,如果没有成年人劳工,就必须用现金代替。大冬天,这些人就只能住在最简易的窝棚里过夜,或者是挤在大堤附近村子里的人家的地上,又潮湿又冷。

我的一个朋友没有考上大学赌气说不上大学就做农民,结果,冬天去挑堤一次之后,老老实实回去念书考大学了;

3、夏天必须守堤--抗洪抢险,每年必须,不管洪水大小。给她讲了很多,这里就不需要细说了。其艰难和危险,中国人都多少有点体会。

光这3条,还是必须有TG这样强力领导的情况下,还能基本保住生命财产。如果是欧洲那套体系,小命都保不住。

而有了三峡大坝,则情况完全不同了。不仅小命保住,而且基本不用担心财产问题,同时也能放心发展经济。

说完这些,时间也就差不多到了。我根本就不留给她时间去发挥和鬼扯。

那些质疑三峡大坝的,都是不相信TG、怀疑TG的内心多少有点公蛭意识的人,根本就不理解三峡大坝的意义。

有些嘛,根本就是想搞事,骗鬼的。

其实关于三峡大坝的信息很简单,看湖北日报的新闻就够了。

ps:洪涝洪涝,洪和涝是完全不同的。大面积长时间积水叫涝,有洪必有涝。在湖北这种地方,每年都必有地方会涝,没有涝是不可能的。

湖北人最怕的是洪,那个一旦发生,基本就完蛋了。所以以前必须每年冬夏两季都投入极大的人力物力去防洪。洪的大致意思应该是:冲起来的大水。

通宝推:流江河,黄序,阴霾信仰,方恨少,沧溟之水,河江河,侧翼,武仙,ton,北纬42度,唐家山,nettman,桥上,方平,尚儒,外俗内正,
家园 按B的解释,宜昌城内应该挖人工湖调节雨水。

三峡在春季也应该适当放水,之所以不能放,还是因为周边湖、河消失,不能循环供水的原因吧?

家园 想起来小时候很多的河渠水塘

我是生长在北方,对水患概念缺乏,印象里92年左右一次大雨,一块本身被建筑工地当做堆料场的农田积水,大概有一个多月才蒸发掉。后来听说是这里本身泥土就是胶泥多,难下渗,农田都是很多年前换过土的。当时某些积水的地方深度能过小孩的屁股。我也是记忆里第一次观察了蜻蜓幼虫的勺子嘴巴、观察了龙虱、水黾

第二次是96年一次山洪,原本的河道被垃圾堵塞、被部分种植,累积了隐患。加上那里原本还有棚户区、砖砌平房,损失不小。

曾经的河渠都在,大多上面有了水泥盖子,成了道路。最为牛逼的是某栋属于基层街道办的没有产权证的楼房,像是高脚屋一样站在河道上方。曾经的缓冲池蓄洪池,当年以为的臭水潭,现在都成为了公园了。不过系统还在,水闸还突兀地出现在步行道的某处。

家园 那个朋友其实是我的一个远房舅老表,比我高一年级,

他参加高考是高中两年,没考上,不知道农作的辛苦。

所以干了半年的农活,还没有体会到特别的辛苦。但是,到了冬季农闲的时候,一家必须出一个劳力去挑堤。他们家父亲是小学校长,他是老大,以前是靠出钱代工。他不读书了,自然就舍不得出钱,由他去挑堤。

他不像我身强体壮,他个子矮小、瘦弱,之前干的估计不是强体力活。而挑堤就不同了,要用扁担挑上泥土,爬坡几十米。他个子矮,离地不够,所以两头的竹筐会拖地,地又打滑,想想都真的吃不消。

所以,赶紧下定决心复读,结果相当于耽误了两年,跟我这个高中三年的同一年上大学。

结果还不错,上的是华中工学院水电系,跟我的一个中学同学同班。

想想,也奇怪,怎么就是上的是水电系,跟水有关系。这个也行是冥冥之中的某种命运吧。

家园 城市化缩短降雨高峰和洪峰的时间间隔

手上没有中文图,抓一张英文图表示这种关系。

点看全图

城市化: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从而增加了不可渗透(水泥)表面的面积。

在城市化之前,存在大量农地、湖泊、沟渠,雨水很容易渗透到地下去,从而减少地面水的汇集。这样,高峰降雨之后,要经历较长时间,雨水才能汇集到河流形成洪峰。

城市化之后,由于大量的房屋、水泥地面代替了原来的农地、湖泊、沟渠,雨水无处可渗,如果城市的下水道、排水基础设施做得不好,雨水大量在城市表面里汇集,来不及流到大河里,则城市出现内涝,街道房屋被淹(比如宜昌)。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对于宜昌这样的城市,如何解决,是个涉及城市规划的大课题。笔者离开规划界已经有很多年了,这个问题还是交给专家来办吧。

家园 大致是的

当时武汉内涝,一个说法就是填湖封渠导致水无法去无处去。

以我现在所在地为例,当年可以说三几百米就一条河沟渠,随着城建,市区扩大n倍,但露天的开放式的沟渠已然罕见,部分填了,部分改管道,部分封顶,近年来逢大雨必有地方浸。

开挖人工湖,有改善,按这边的经验是有限。水道不通,宣泄不及时,造成局部一定时间内水浸;部分建筑物所在地势低,本身就是汇水之地。这些问题,都不简单的“修可以行车的下水道”可以解决的,是整个城市的发展规划思路。城市越大,这个问题越解决不了。

我喜欢住老城区,一个是生活方便,人气旺,烟火味足,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地理环境好,老城区肯定是当地“风水”最好的地方,地势高,地质条件稳定,通风日照好。

家园 三峡之后长沙的变化

没建三峡之前,每年洪水来的时候,长沙湘江橘子洲都要被淹没,是那种淹没到只能看到屋顶和树尖尖的淹没,湘江两岸全部会渗水内涝。三峡建成后,湘江两岸由原来的脏乱差,每年被淹被内涝的区域变成高档住宅区了,橘子洲开发成橘洲公园了。印象中那之后十多年,橘子洲只被淹没过一次,还只是漫水。那之后长沙沿江只有极少数没改造的低洼区域还有时会内涝,再也没江堤渗水,或大面积内涝了。再后来湘江长沙段下游也建了堤坝后,湘江水位就可以及时调控,再也没有涝时没顶,旱时断航了。

98年,长沙决垣泄洪保长沙,有一个高中同学家被淹没了。洪水过后去了那片区域,大部房屋被冲垮在重建(映象特别深刻一个例外的是有一栋房屋应该是三层,结构估计建得很结识,房屋整体被洪水从地基上切割开,转了180度,被移到了路中间,地基以上建筑没有任何损伤),原来那片区域是当时至少有10年不准新建房屋的,属于近郊,98年后可以重建(因祸得福,同学家重建后面积翻番,好住了不少,政府给的补贴基本可以覆盖所有建房成本),之后没几年(没记错的话就是三峡初步建成哪年)就被征收了,现在是大片工业区和居民区,再也没被淹过。

这种变化应该是长江中游靠干流和支流的城市都有的变化。农村没怎么去过,不太清楚。

基于这些,我个人认为为三峡是一个绝对超值的工程。当然了,这些变化除了三峡的功劳外,还是靠各地不断建设导致的,但没有三峡减少水患的前提,这些建设要么要事倍功半,要不完全就没有建设的可能。

通宝推:hullo,方平,未知如之何,桥上,
家园 98年我在长江大堤上住了两个月

主要工作就是查管涌。

轮到值班时,十多人排成一排,一路巡查过去,看是否有管涌。

那时看着滔天的洪水,真是害怕,一旦决堤,家园全没了。

98年冬天时,所有的大堤全部推倒重建,全部机械化作业,完全看不到万人挑土爬堤坡的场景。

三峡修好后,即便在汛期,大堤上也看不到人驻守了。

如果因为三峡破坏生态就反对三峡,我、我的老乡第一个不答应。

通宝推:流江河,踢细胞,老陈70,方恨少,故乡在喀什,老老狐狸,梓童,醉寺,四方城,老树,未知如之何,nettman,桥上,方平,
家园 日本的城市规划在防洪上应该很有可取之处

我不是干这行的,只能说点个人观察结果。

我住过的几个公寓楼都有雨水调整池,就是停车场或者空地下面都是空的储水槽。暴雨的时候可以看到周围的水明显地汇集到这些水槽里。估计是下雨的时候储存雨水,雨停了慢慢排出。

附近的公园里面也都有这种调整池。有封闭的,也有开放的。特别是有些低洼的地方修成球场,下雨时候就作为调节池使用。

城市路面基本是沥青的,人行道铺砖,这些都可以增加雨水渗漏。

下水道挖得很大很深,好像他们叫共同沟。这样暴雨之后排水也比较快。

日本夏天的台风季节暴雨很厉害。不过积水内涝基本没看到。发生水灾主要都是河川决堤或者满溢造成的。

国内估计慢慢也做起来了。只是这种建设需要的周期很长,而且说实话地方长官不是很有动力搞这个。花个十来年才有成效的事情,谁建设,谁受益呢?

通宝推:外俗内正,
家园 不是的,三峡碰上普通洪水也是要“泄洪”的

关键是“泄洪”一词容易引起歧义。

三峡水电机组满流量发电时,流量只有每秒2万多立方米(貌似是2万2),超过这个流量,就要开启泄洪孔“泄洪”。

但是这只是个水利术语而已,长江最薄弱的荆江大堤的设防标准是每秒6万立方米,下泄流量在3万-4万的时候,下游P事没有,但5万以上荆江大堤就得全民上堤了。

三峡每年六月中旬会把水位降到145米,腾出库容防洪。三峡虽然很大,但长江也不是吃素的,三峡的防洪库容是220亿立方米,如果全留着不排水,即使上游来水的流量只有每秒1万立方米,25天就装满了。但流量4万的洪峰几乎年年可以碰到,难道等6天装满吗?不是的,一般是以3.5万的速度下泄,前面说了这个流量下游没事,剩下的0.5万留在水库里,水位会缓慢上升,但还有空间给大洪峰预备着。所以会经常看到记者报道三峡“泄洪”(开启泄洪孔)的壮观景象。

三峡大致的工作方式是,普通洪峰4万左右,下泄3.5万;5-7万的洪峰,下泄4-5万;8-9万的百年一遇洪峰,下泄6万,湖北人民仍得上堤巡查。10万以上的洪峰可以说是千年一遇,三峡下泄8万,下游仍需要开荆江分洪区分走2万,才可以保住荆江大堤。比如说,2011年出现了近年来最大的洪峰,流量高达每秒7万立方米,这个洪峰比98年都大,三峡以4.2万的速度下泄,下游自然啥事没有,没几个人的记忆中觉得2011年有大洪水吧。还有那个经典黑三峡的万年一遇/千年一遇/百年一遇,指的是三峡不会被万年一遇的洪水冲毁,和荆江分洪区联用可以顶住千年一遇洪水,三峡自己可以搞定百年一遇洪水。

所以老百姓理解的“洪水”和水利部门的“泄洪”完全就是两个意思,三峡“泄洪”并不等于在下游形成灾难性的洪水。关键是媒体不做解释,老百姓自然糊涂,其实俺觉得吧,这的确有点拧巴,容易被带节奏,所以还是希望水利部门能发明个新名词。

至于下大雨引起的城市内涝问题,跟三峡实在无关,这事得找市长。。。

三峡的145米防洪水位要保持到9月,然后看天气预报择机蓄水,因为9月时北方来的冷空气会形成一波秋汛,到10月底争取蓄水到175米,然后尽量保持该水位发电,直到第二年春天再慢慢把水位降下去。所以那些担心三峡质量问题的人士们,最该担心的是每年秋冬季,那才是水位最高的时候。汛期的时候,除非碰上百年一遇以上洪水,否则三峡不可能蓄满的。。。

通宝推:流江河,米爹,田昭明,常挨揍,钱六,不会游泳的鲨鱼,独立寒秋HK,游侠骑兵,方恨少,宏寺,老老狐狸,老调重弹,牧云郎,嘉洲,桥上,方平,神仙驴,empire2007,菜根谭,加东,醉寺,jhjdylj,旧时月色,白玉老虎,黄锴爱李莹,唐家山,燕人,未知如之何,外俗内正,心有戚戚,
家园 武汉人民得感谢湖南人民数十年的重大牺牲

三峡之前,每年汛期,武汉市都是如临大敌,31年、54年不说了,就是三峡大坝合拢后的98年,河里如果有当时的在汉大学生,想必有暑期留校上大坝值班昼夜巡视警戒管涌的吧,那么热的天,白天40℃,三十万人在大堤上值班。

GA部门老同志讲:(三峡大坝前数十年)国家为了保武汉,不谈湖北省内的诸多泄洪县,即使是兄弟省份湖南,就留有八个县以备泄洪之需。

要不怎么说湖南湖北两湖一家亲呐。

作为泄洪县,对当地农民的损失有多大?被泄洪的良田,很久都没法恢复地力。更不说乡人极其重视的祖坟了。所以国家给的那点赔偿,哪个农民愿意要呢?泄洪区,不止是为国家做贡献,真是为国家作牺牲。

一到汛期,(省市)GA部门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下泄洪县去”动员“当地老乡紧急转移,经常会遇到死活不愿离开乡土的老人家,最后往往是GA干警强行背走。

除了保证人的安全第一,还要保证牲畜的安全,那也是农民们宝贵的资产。

”两只脚的不管,四只脚的得带走;猪可以不管,牛必须转移“ ---- 老GA如是说。

通宝推:钱六,老老狐狸,桥上,方恨少,外俗内正,北纬42度,qq97,燕人,
家园 其实很多技术是现成的,城市有中水利用系统。

但是,但是当技术与官僚意见不一致时,参见央视“大楼”。(这大楼最初方案更高比例更苗条,也还有其它好方案)

本来规划方案以15 20年起步,常常30年50年的规划。环评可研资料备足才运行,但拍板决定的因素不一定是来自资料。

家园 建国初湖北省号称千湖之省,武汉有127个

截止2015年,湖北省现在只剩下300个,武汉市还剩38个。即使幸存的湖泊,其水域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减,无一幸免“。

很多小区,如梅园小区,填的就是以前的湖(晒湖)。有的从名称上直接就知道填的是哪片湖---比如南湖小区。这些建立在被填的湖泊之上的小区,位置本来就低,被淹也是没办法。

房改前,90年代初,家长单位在梅园盖了一栋家属楼,结果年年被淹,一楼积水及脖(不是脚脖),用大浴盆送孩子出小区去上学。积水里有各色鱼等(武汉人都知道,淹了水的鱼吃不得),还见有🐍。

最后大家都受不了了,单位最后还是在大院里(地势高)扒了一幢老楼,重新盖了一栋。

有人说武汉市装备的抽水机是全国最多的,即便如此,也抽不赢。

房地产贡献不小。

通宝推:桥上,
家园 湖北人最该感谢三峡,更该感谢四川重庆人民

当年好像是李总理讲过的,对争资源争经费争项目的湖北省领导:”你们还争什么?你们才有多少万移民(需要搬迁安置)?四川重庆有多少万?“

湖北省领导顿时闭嘴。三峡,从某种意义上,利在湖北,亏了四川。三峡大坝在湖北,被淹没的库区主要在四川重庆呐。这要换在别的国家,可能嘛?

所以重庆设立直辖市,而不是80年代拟议中的三峡省(省府拟定宜昌)。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