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读光武帝功臣传有感 -- 华恩
读光武帝功臣传有感
1.第一传李通、王常、邓晨、来歙。是光武妹夫、姐夫、表哥。第二传后才是邓禹、冯异、耿龛、马援等。诸葛亮分组织中人才为心腹、爪牙(无贬义,爪为做事,牙为杀敌)、耳目。前者算心腹,后者算爪牙?
2. 李通深信:刘氏复兴,李氏为辅。算是找准人生定位,实现了人生价值?
3.李通起兵时,父亲为高级公务员,准备逃亡。其手下劝他不逃,做个忠臣,结果两人都被王莽杀。这人也是个死读圣贤书的,害人害己。
4.王常是自开公司的,光武帝来讨论并购时,王常与合伙人有段有意思的辩论。
合伙人:大丈夫既起,当各自为主,何故受人制乎?
王常:往者成、哀衰微无嗣,故王莽得承闲篡位。既有天下,而政令苛酷,积失百姓之心。民之讴吟思汉,非一日也,故使吾属因此得起。夫民所怨者,天所去也;民所思者,天所与也。举大事必当下顺民心,上合天意,功乃可成。若负强恃勇,触情恣欲,虽得天下,必复失之。以秦、项之埶,尚至夷覆,况今布衣相聚草泽?以此行之,灭亡之道也。今南阳诸刘举宗起兵,观其来议事者,皆有深计大虑,王公之才,与之并合,必成大功,此天所以佑吾属也。
自嗨与做大事的辩证法。
5. 来歙。在军中遇刺客(守卫也特不严密了?)将死,招虎牙将军盖延。
延见歙,因伏悲哀,不能仰视。歙叱延曰:“虎牙何敢然!今使者中刺客,无以报国,故呼巨卿,欲相属以军事,而反效儿女子涕泣乎!刃虽在身,不能勒兵斩公邪!
跟史可法狱中见左光斗神似。是信义一脉相承,还是史家互相抄袭?
6.邓禹。光武帝的第一大功臣,我家族谱的第一人。20出头与光武帝面试时,
谓曰:“我得专封拜,生远来,宁欲仕乎?”(你要当官吗?)
禹曰:“不愿也。”(不是)
光武曰:“即如是,何欲为?”(那你来干嘛?)
禹曰:“但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禹得暛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我要与你青史留名。)
也是一种求职境界了。
禹进说曰:“更始虽都关西,今山东未安,赤眉、青犊之属,动以万数,三辅假号,往往髃聚。
更始既未有所挫,而不自听断,诸将皆庸人屈起,志在财币,争用威力,朝夕自快而已,非有忠良明智,深虑远图,欲尊主安民者也。四方分崩离析,形埶可见。
明公虽建藩辅之功,犹恐无所成立。于今之计,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以公而虑天下,不足定也。”
以公而虑天下,不足定也。与曹操的聚天下英才,以道御之。是两种方略,似乎后者更科学,或者殊途同归?
7.邓禹收复长安后,汉中王刘嘉诣禹降。嘉相李宝倨慢无礼,禹斩之。宝弟收宝部曲击禹,杀将军耿欣。自冯愔反后,禹威稍损,又乏食,归附者离散。而赤眉复还入长安,禹与战,败走。
杀降王的下属李宝,是邓禹转胜为败的分水岭。意气用事,后果很严重。邓禹可以比三国诸葛亮。
我没明白这句的意思,后来发现好像断句有问题,应该是:以公而虑,天下不足定也。
好像也讲得通
跟魏延出子午谷,建文削藩顺序类似,开始谁都不知道哪块云彩下雨,该走哪条道儿
走完了大家说早知道走那条道儿了
李宝弟弟挺牛,没准儿不杀李宝他为祸更甚呢
既然局势变这样不可收拾,必然背后有更深层次原因吧
其实历史的细节也不知道。
杀李宝这个事,时机应该是很不好的,后面感觉就形势急转直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