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抖音(TT)成功的商业之道 -- 陈王奋起
这几天TT赚足了大家的关注,关于张一鸣头条系能成功,大家一定很好奇。
简单扒一扒。
社交媒体兴起其实已经很久了,从早期的MSN,QQ走向图文,视频分享,到Facebook和Twitter的兴起,他们的每一步都是以用户为主导的。我有什么样的社会网络,就有什么样的网上社交网络,基本上就是把传统社会的网络关系平移到网上,中国的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照搬这一套。
当然这一招早期是很好用的,因为这已经足够先进了,而且先发者占据了优势,自然希望延续下去,躺着赚钱。
但是年轻人一看没意思了,也没有认识几个人,上网也就粉几个明星, 慢慢互动就差了。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年轻人觉得Facebook不酷,twitter更是增长乏力,我平时也就上Twitter看看几个科研机构的最新报告,顺便浏览一下羞羞的图片,放松一下。
Instgram首先起来打破这个僵局,靠图片滤镜和短视频带来的趣味,差点颠覆Facebook和Twitter的防线。但是IG还是以用户为主导的分享,依靠自然扩散增加影响力,爆炸力有限。
抖音来了。
它一样靠图片滤镜和短视频带来的趣味吸引人,但革命性的引入了平台赠送流量,一般人注册上抖音,上传节目,平台自动赠送5000次浏览量,这个数量不一定固定,大概意思。平台根据用户观看视频的时长,点赞数, 分享数等判断节目质量,从而决定是否加大浏览量投送。
抖音的这个做法让年轻人找到了做明星的感觉,觉得自己是被认可的人,从而沉迷其中,观看者看着一个个和自己类似的普通人有了明星的样子,也有身临其境的代入感,很多人跟我说,他们经常刷抖音不知不觉几个小时。
在抖音平台,有几个有点小趣味的视频,得到几万粉丝并不太难,很多小团队花几万块人民币就可以得到上百万的粉丝,获得巨大的商业价值。因此越来越多的创业团队进入,开垦这个巨大的流量金库。
一旦平台成长到几亿用户,流量自然就不是问题了,钱也就不是问题了。2019年淘宝和抖音签署的协议,其中买流量的费用是60亿,成交返佣是10亿,对应的营业额是400亿,也就是说返佣2.5%。
这不代表抖音要放弃做电商平台。从流量角度来说,抖音是一个流量中心化平台,同时也是靠优质流量生存的平台。抖音如果直接通过电商变现,在一定程度上讲会对内容造成伤害。是把流量分发给优质内容,还是分发给电商,也就是说,APP上大流量的位置是有限的,到底是放优质内容,还是放电商广告呢?
这是个矛盾的问题。而这一点今日头条也在放心购上进行尝试,也想明白了。解决的方式是如果真要做电商,就独立做个电商APP,把今日头条流量再导流过来。所以抖音也是一样,跟淘宝合作比较轻,对用户体验影响不大。而且也不影响头条系电商自营上的摸索,18年头条系电商做了150亿GMV。
看到这里,大家大概理解张一鸣的思路了。他的第一步思路是烧钱吸引人来玩,第二步是送流量让你爽, 第三步是卖电商广告,赚点小钱,第四步就是自己做电商,颠覆淘宝了,至于微信,抖音起来后,大家涮微信的时长大幅度变短,微信成了即时通讯工具,一句话,被管道化。
当然,微信的反击是从娱乐端入手,全资控股起点等文学网站,买卖东西你们和马云去拼吧,我管你们花钱和开心的事情。
好了,大佬们赚钱的事情我们少操心,我们就看自己在大时代有什么着眼点和着手之处。
如果把娱乐视频换做高质量网文,把小屁孩换成高阶读者群,把电商流量换成读者打赏,再结合一下线上线下的互动渠道, 把变现能力根据读者群融合度进行分级。 最终目标不是电商平台, 而是成为海外华文媒体龙头。 我想西西河是有现成资源的, 前提是把流失了的资源拢回来, 优化管理结构以适应长远目标, 培养自己的文化生态。
陈王看看这个提议有多大可行度?
靠打赏维生太难了。
我观察过微博上地瓜熊老六和乔木的文章打赏,基本上都是头部博客流量了,地瓜熊老六的美国疫情日记大概平均每篇100万阅读量,每天打赏的数量在50~150之间,平均80次打赏 ,每次平均算8块钱,大概每天640块钱,大V们靠这个要饿死了。
从105多到2949都有,统计了59篇文章,打赏35574个, 平均下来每篇603个打赏。按8块/个算,一篇大约收入4800,我不知道平台有没有提成,但是我看他的上面还有广告(公众号都有),这部分也应该有钱。
文章阅读人数倒不多,每篇大概都在4.5万左右。
其实抖音所以这么容易跪,也和这个有关。
本质上抖音不是社交媒体,而是人人都能talk&show的电视频道+智能遥控器
用户侧通过简单下滑+兴趣推荐+sns分享,完美闭环了电视遥控切台模式,精准测算点击率,饭桌聊电视节目
创作侧通过智能推送+点击统计解决了创作者内容报价的标准计量,可以让创作者的精力专注于创作。
广告侧通过支持电商和同标签多内容反复重复轰炸,完美提供了电视购物和电视广告轰炸的替代品。
所以抖音的致命伤也就在此了,他是“即时新鲜内容撮合中介”,并没有对任何一方有持久长期不可旁路的沉淀来锚定用户。
起的会很快,砸钱也会见效,只要循环不停滞,也很难被别人取代。
但是,但是,一旦政府或其他机构停滞了这个循环,哪怕只有一两个月,他这个“即时新鲜内容”就很容易被别人取代了。
一天640,一个月两万块钱,说句实在话,写一个月文章比上一个月班累多了,对于西西河平均水平来说,两万月薪的工作不难找,但熊老六的写作水平还是在西西河平均水平之上的。
乔木身份特殊,前公知,自由主义一帮人有点同情他,愿意给他打点钱,左派看他弃暗投明,也愿意打钱,另外他明说了,疫情期间没有收入,也是一大批人愿意打钱给他的原因。
我在微博和知乎都开通了打赏功能大概3个月,到目前为止收到12元。
偶尔也打赏。他的文章给我的感觉:
乔木虽然是前公知,自由主义分子,崇拜民主,但是有几点和国内公知不一样,首先是民族主义立场,毫无疑问他屁股还是坐在中国人的立场上。其次,他的文章基本比较追求客观真实,不瞎说不造谣。
功能类似味精, 不是主食。 主要收入来源应该是会员费和文章版权的分享。 高质量文章可以冲抵会员费, 西西河帮助推介作者和其作品,出版的话达成版权分成。 另外建立西西河自己的多媒体,是FB路线还是微信路线或是别的, 要看具体条件。 但是多媒体一来作为搞笑的推介平台, 二来大大扩大内容的制作方式和传播途径, 三来可以容纳各种现代媒介的介入渠道达成资讯流通和共享, 这些各有各的变现方式。 有多大想象能力,就有多大发展空间。正如你说的:
功能类似味精, 不是主食。 主要收入来源应该是会员费和文章版权的分享。 高质量文章可以冲抵会员费, 西西河帮助推介作者和其作品,出版的话达成版权分成。 另外建立西西河自己的多媒体,是FB路线还是微信路线或是别的, 要看具体条件。 但是多媒体一来作为搞笑的推介平台, 二来大大扩大内容的制作方式和传播途径, 三来可以容纳各种现代媒介的介入渠道达成资讯流通和共享, 这些各有各的变现方式。 有多大想象能力,就有多大发展空间。正如你说的:
改两错别字还要另发新帖 :-(
经营这么个网站不容易, 所有的改动都是老铁的劳心劳力。 但是独木难支大厦啊。 西西河要源远流长, 靠老铁一个人是无法成功的, 同志们。
我在网站上阅读文章还没有打赏的习惯,但北外乔木是第一个让我破了这个例的人。理由跟你分析的是一样的。
想关注学习一下
看清共性就需要弄清一些概念。先说两个定义,
什么是网?
网是一种聚集态的连接状态。
什么是云?
云是此聚集态中各种要素的映射存在状态。云里面的内容形式包括,要素的分解、组合、存储、计算、传输等。
最直观的网有互联网,其次铁路公路运输网、电力传输网。最容易忽视的就是你提到的那些平台比如抖音、淘宝等所形成的网。其实每个人在朋友圈聊天或者在河里发言写帖子跟大家参与讨论的这个状态也是以网的形式而存在,这就是一种聚集态。
此刻把这个聊天讨论的所有要素,包括人、各种特征、话题、气氛、语气、词汇特点等等各种各样的要素总结提取出来,就形成了云。
所以,抖音、淘宝、微信、百度的成功就是形成了一种网的状态。这是成功的根本。
网的形成与生产力水平有直接关系,比如,从骑马联络到书信、电报、互联网传输等阶段,是会诞生每个阶段的新网的状态。且后来zhe会替代之前成功的网。
抖音----展示、满足疑问好奇的网
淘宝----满足购物的网
微信---满足互相联络的网
百度-----满足疑问的网
铁路、飞机-----满足运动的网
电力传输----满足电力需求 的网
一套游戏积木——满足拼装游戏的网
…………
…………
你的帖子----满足大家交流一个共同话题的网
最容易发现的新网,就是容易想到的用新技术能够替代老类型的网。所以前些年那些各种共享和使用升级,都是来自这个逻辑。
当前这些已经形成的网的优点是比之前使用方便,弱点是太庞大。比如淘宝包含太多商品,而每个人终其一生能够查找浏览淘宝中的多少类型商品呢?抖音各种形式的视频都有,但每个人依据爱好、口味、需求,他能够看到少视频呢?所以他们这些网的这种无所不包的庞大看似完备充实,但是其中成本是非常高的。于是未来必然会被打破,会被取代。
只是上面说了,这些网对应的是每个阶段生产力水平,那么打破他们就需要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并且到一定程度。
现在,5G到来、云网融合开始。上面那些网的挑战马上就要出现了。因为新技术带来的是更加灵活的聚集态的形成。
举例,一套积木只能组装一个玩具是一个成本水平。如果两套积木可以组成三个或四个形态的玩具呢,三套积木组成3+N种类型的网具呢?此时要想形成一个庞大的聚集态(网),成本会远远低于之前那个水平。
(云网融合中的网络切片功能等就能够大乱一套积木组合一个玩具的那个逻辑问题。)
现在淘宝和微信自己都明白要开始面对下面生存问题了。
就说眼前,三大运营商从去年吧,就联合所有手机生产商搞出手机短信功能全面升级的方案。此结果直接会替代微信的很多功能。
个人未来的机会,
要明白网和云的真正概念定义,在中国升级5G过程中去发现新的聚集态(网),也就是一块积木。未来的聚集态都不会太大,但是每个聚集态会像一块积木一样,参与其他的拼接而形成一个个巨大的聚集态(网)。最关键的,未来那些庞大聚集态(网)不是永存的,不像现在的抖音、淘宝,而是大众需要的时候就突然出现一个庞大聚集态,而不需要的时候就会散成一个个小型聚集态(网)。
这个逻辑很像社会热点话题的运动,一个热点出现,大众会突然迅速的聚集,热度一过,聚集态散开(消失)。然后开始酝酿形成下一次庞大聚集。
不过发言不多,受限制太多了,往往写了几千字,这也不能发,那也不能发,已经发的还要屏蔽,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