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投票【小调查】有意想另外再开一个网站,有没有来捧场的? -- 铁手
- 投票信息
单选,参与 57 / 6
有点兴趣40/3无所谓0/0没兴趣17/3
按照“严谨,精品”的原则去做。每天有几个人来看,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为华文论坛这十几年的历程,留下一个有系统的档案库。
对每个想整理手稿的写手来说,这个工作其实非常难的,所以我想了两天才说。因为我恰好自己“编”了一部分自己的文稿,发现做起来非常繁琐。等于是你家里的车库,杂物堆积如山,你下个决心要整理出来,可就是不敢动手啊。
如果一堆人说,大家一起吧,互相激励,我觉得容易开动。
换句话说,如果能跟桥上兄,嘉木MM他们并肩,在这个图书馆里,能占一个书架,我觉得是非常荣幸的事情。至于萨苏忙总,他们在楼上雅座,不是我们能靠近的
建议首先搞个纲领。
1
网站的设立基本思想,目的和原则。
具体可以讨论,但建议要兼顾国内网络环境管制要求,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读者的规模
2
确定内容,哪些类型可以进入网站?
第一是河里的精华,首先要确定哪些是精华,最基本有个字数底线吧。比如500字,300字以上。然后再讨论花的数量
第二可不可以是转载的文章。
关于转载,一是要不要设定一个作者的名单,哪些作者是可以进入殿堂的?二是关于历史文献。国内的一些公众号都具有可转载权,像最近比较火的顾子明,说话虽然很玄乎,瞎说,但是阅读体验还是很好的。
后沙本尊也在河里,但苦于很多文章被莫名其妙的删除,如果能存档,再好不过。
建议先拉个名单,不要多,30,50人就可以。国内值得看的,也不会比这个数量多的更多了。
第三,绝版的图书,比如,相关技术类的图书,古典文献。万年看客系列文章肯定都没问题吧。要考虑版权纠纷,考虑到网站所在国的法律环境。
第四,要列一个负面清单。什么不能干,提前说清楚。例如,时事政治建议排除掉,这对于网站的生存发展有利。
3
结构,结构得先讨论好。
老铁可以先把站开起来,代码试运行,在过程中调整。但这之前还是先定一个基本的结构。要有自己的特色吧,不要搞成博客,也不能是wiki,但也是可以是两者的融合。其实西河就已经是两者的融合了。
总之,这是大好事,先干起来吧。
草率的谈几句把吧,欢迎多多批评。
王城兄,《红楼梦》一本书,为什么会变成“红学”?它有什么好的,能好得过西西河?
论作者,《红楼梦》只有一个作者,我们有多少?
论覆盖面,《红楼梦》也就说点吃吃玩玩,能像西西河这样覆盖中外,衣食住行?
论政,曹雪芹怎么比得过忙总?
论说书,曹雪芹怎么比得过萨苏和王外马甲?
论八卦......此处删去若干字。
所以,我坚信将来会有“西西学”。不要说北大,就是哈佛的博士生,靠挖掘了西西河某个题材(比如葡萄是不是近视眼),写成论文得以毕业,也是可能的。
我们把西西河的文字整理好,保护好,是为了孩子们将来可以偷偷懒,复制黏贴就能把论文答辩混过去,逃离教授的非人折磨,也是功德一件。
不建议折腾,有回帖或者评论才是一个帖子或者文章的精华,如果只是一篇又一篇的大长文,那和博客没什么区别,然而博客网站都已经死了。
不管是B站视频还是油管视频,评论回复多的,才是有热度的,翻看评论应该不是我一个人的习惯。
同样,西西河没回复的帖子也会很快沉底,西西河也是我见过的回复最不方便的论坛。
说实话西西河是我上的第一个没搜索的论坛,超级不习惯。
以后真有这门学问,老本你啥时候变迂嚒的?
才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课题。
先说简单的,自己应该可以回自己的帖。我以前提过短评弹窗,如果技术上可能,做一个弹窗,其他人可以在里面发短评论,但这种短评论只短期保留,比如说48个小时。
再说复杂的,这个“认可”是个什么样的机制?具体怎么操作?是专人编辑,还是大众投票加机器筛选?
西西河的体量不小了,可以细化分流。
目前西西河采取的是辩论模式,任何一个做法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
辩论模式,往往会激发出优质的或者意想不到地结果。这个做法,也有缺点,导致同一类型的讨论可能一直在重复,因为过往的精华,没有一个好的归纳和总结的方式。当然,挖河泥,可能让大家找到答案,可是,挖河泥,真的是麻烦。
辩论模式适合中性话题。不适合敏感话题。例如,大家都认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可是,真的面对问题,大家立即就变成了带有倾向性。例如,太祖也有缺点,那么,一旦有人开贴在河里谈论太祖的缺点。结果是可想而知,投草肯定是堆成垛。又例如,目前政府在应对美国挑衅方面,显得毫无章法,大家可以看在心里,但是一旦有人说破,肯定又是群起而攻之。恰恰是这些话题,才需要谈论,供别人参考。所以,水军是个往往起坏作用的群体,尽管,我们理解他们不这么做,就拿不着劳动报酬。不过,水军,也需要提高从业水平的。
河里目前的一网打尽,是个好功能。可是这个功能,我觉得很不上手。例如,我趋订了一些喜爱的河友。目前,有一网打尽趋订主题,一网打尽趋订推荐,一网打尽趋订收藏。一网打尽趋订主题,这是个好功能。可是,我还需要:一网打尽趋订被推荐,一网打尽趋订被收藏。
一网打尽趋订推荐,一网打尽趋订收藏,有助于扩大趋订圈,可是,有真知灼见的人,是不多的。反倒是,一网打尽趋订被推荐,一网打尽趋订被收藏,这俩功能更有助于我能迅速找到趋订河友精彩的回帖。因为,好多精华,不在主题帖里,而在回帖里。回帖被收藏,被推荐,这才是去芜存菁的好方法。
可以设定一个得花数量的坎。新网站收集所有比如得花50朵以上的贴,为每个人建个目录,子目录就由他自己的关键字再加一个"其它"。没有关键字的贴自动分入"其它"子目录。得花数没过这个坎就在新网站不会显示。这样就利于阅读,不利于吵架。
之前自己有个贴子,对于知乎模式的琢磨。简单的说就是表达方式的不对等。
民主这个东西,一方面批评人“民主无量”,另一方面似乎真的“民智未开”。老毛的大鸣大放大辩论,最终是失败了;老铁,也要鸣金收兵了。
我们都不喜欢“营销号”,那么为什么“营销号”只在微信和知乎的时代有、论坛上活不下去呢?说到底,还是表达方式、表达权力的平衡。
不妨想象,不远的未来,是人人衔着奶头乐的时代,是人人是自己的国王的时代。只不过更多是桀纣那种。
我这个悲观主义者,加上抑郁症潜质,此时不是很阳光。
临高要比西西河戏剧化娱乐化,但是西西河作为这么多年中文世界中思想、舆论的记录,注定是宝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