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2045年1小时全球抵达 -- patrouille
新华网报道,日前在福州举行的2020年中国航天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包为民发表了《航班化航天运输系统的发展与思考》主题演讲。
在演讲中提到,我国计划到2045年,将在全面提升新一代运载火箭性能水平的基础上,实现1小时全球抵达、地面与轨道间以及轨道与轨道间的航班化航天运输。
并且指出航班化航天运输系统的新目标,需要三个阶段来实现:
第一阶段:2025年前为起步建设阶段,主要任务是突破关键技术,形成试验试用系统;
第二阶段:2035年实现目标初步建成,年总飞行数百次、总货运千吨级、总客运千人次;
第三阶段:2045年目标全面建成,实现按需发射,每年总飞行次数达千次量级,总货运万吨级,总客运万人次。
链接:中科院院士:2045年中国火箭实现1小时全球抵达[/https://tech.sina.com.cn/roll/2020-09-18/doc-iivhuipp5106967.shtml]
中国航天总算拿出了个计划,比马斯克的火星计划更实在,不仅有噱头和远望,也有步骤和日程。
9月4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型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在轨飞行期间,将按计划开展可重复使用技术验证,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术支撑。2天后,于9月6日成功返回预定着陆场。
这个被称为中国版x37b的航天器首飞,是摸着鹰酱过河的又一实践案例。
2017年10月30日《科技日报》的一篇报道就说过:“记者日前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获悉,该院正联合国内优势机构共同合作研制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并计划于2020年左右首飞。其最终目标不仅能将单位有效载荷的运输成本降低至现有一次性运载火箭的十分之一,还能大幅缩短发射准备时间,有望像飞机一样实现航班化的天地往返运输。”
果然,2020年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就发射升天了,而且还用的是专门研制用来发射神舟载人飞船的长2F,航班化的天地往返运输这个念头在航天人脑子里盘算很久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和x37b 一样,应该都是小型的无人航天飞机,都还在技术验证阶段。中国的计划比较踏实,美国的技术基础厚实,验证得早。
这样算下来大概2,3天一班,每次载10人左右,大致上就是放大版的,安全性,经济性,实用性更好的航天飞机。未来的载人航天技术也有同样的使用要求。
2045年,也许普通人就可以乘“神龙号”航天飞机直达火星。
我注意到规划中的几个关键字,运送千人、千吨货,万人、万吨货。
运这么多人、这么多货往返太空干什么?难道仅仅只是为了旅游,满足部分人的好奇心?我看不仅仅如此,这说明,我国对外太空的运用,着眼于产业化。
目前外太空产业化做得最成功的,还是运用外太空的高度资源,实施侦察、通信等。
这远远不够。毕竟,外太空的资源多得很,比如太阳能、高真空、微重力等等。
目前我国正在建设太空站,太空站建设完成后,就可以好好试验一番,太空产业化怎么搞:
1、地面上的太阳能电站建设如火如荼,今后是不是考虑在外太空建设空间电站,用微波传送至地面?外太空太阳能可以全天候发电,不受天气和昼夜影响,值得一试。
如果空间电站可行,那么是不是可以尝试在空间生产太阳能帆板?
2、太空具有高真空、微重力环境,是不是考虑一下特殊材料的生产?
3、如果外太空工厂具备生产能力,是不是考虑一下空间采矿?
……
一切以赚钱为目的,凡事好推进。
虽然新闻当中没有明说,但是既然航天运输都能航班化,空天飞机的商业化也是可以期待,过25年而已。
每一次技术革命都相应在交通运输领域树立一个标杆,之前是轮船,接着是汽车、飞机。
高铁能够被视为新四大发明,不就是因为三百公里时速带来的便利性吗?
那么一万公里时速的空天飞机呢?
不过这一小时到达的,一般人是不是受得了?
好在本朝已经掌握了太空中打水飘的技术,这个无人航天飞机应该有本事在外太空低成本变轨。这样就可以直接用作轨道飞机,既可以当侦察机盯紧美国的航母,又能够反卫星。
和同样在研发的射程上万公里的超然冲压超高音速巡航导弹结合起来,那么无论美国的航母停在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本朝都可以将其击沉。
兔子研究高超音速十几年了,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根据设计师论文,估计是火箭+超燃冲压发动机。三哥前几天玩了几秒钟的超燃,刚会爬这边兔子已经跑起来了。跟这个比起来马斯克的东西也跟玩具似的,老美这下该着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