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整理】清朝相关论文资料整理,陆陆续续有空就补充一点 -- 阴霾信仰

共:💬480 🌺2201 🌵4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家园 【整理】清朝相关论文资料整理,陆陆续续有空就补充一点 -- 有补充

这次就先整理一部分论文,存着留个底,以后如果想用了,找起来也方便。

清朝前期的民族政策初探

The Tentative Study on the Ethnic Policy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研 究 生 姓 名 : 彭白 雪

指 导 教 师: 马晓丽 教授

学 科 门 类: 法学( 民族学)

专 业 名 称: 中 国 少数民族史

节选:

第二章 入关初期的民族政策

(一) 圈地政策

(二) 汉人投充为奴

(三) 制定“逃人法”

(四) 剃发政策

第三章 康雍乾时期的民族政策

三 乾隆“崇满抑汉” 的民族政策

随着清王朝政权的不断稳固和满族统治者对满汉关系的不断调整以及“满汉一体” 的民族政策的不断实践和发展, 到乾隆统治时期, 满汉矛盾不断缓和, 已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但引发满汉矛盾的种种因素仍然存在, 并且与乾隆时期日益严重的八旗生计问题、 人口膨胀、 物价上涨等问题交织在一起, 成为影响乾隆时期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就使这一时期的满汉矛盾虽然不及清初尖锐但更为复杂和隐蔽。

为解决八旗生计问题, 乾隆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损害了汉族士大夫阶层的政治利益和底层汉族民众的生存利益, 加剧了汉族士人的不满和广大汉族民众的反清斗争。

(一) 八旗仕途开放

清朝统治者一直将八旗视作国家之根本, 并将其作为维护和加 强统治的重要支柱。 为确保满族的优势地位, 清朝实行具有民族特色的“官缺制度” , 即按照民族成份将各官职定为“缺” , 根据官员的身份和资格以“官” 补“缺” , 不得逾越定制, 这实际上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官僚统治集团在清王朝中的政治地位。至乾隆时期, 清朝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官缺制度。 乾隆时期, 八旗人口不断膨胀, 其生计问题日益严峻, 为解决此问题, 乾隆在继承康、 雍两朝政策的基础上, 扩大旗人的入仕途径, 在官缺等方面给与特权。 八旗除了可以拥有满缺、蒙缺和汉军缺等官缺外, 发展到可以替补绿营和其他非八旗官缺。 八旗入仕允许挤占汉缺, 但汉人极少能担任满缺官职。 乾隆三年, 官员奏请设立“八旗公库” 、“广开登进之路, 凡近京省城府道州县副参游守等官, 俱宜参用满洲”[1] 。 乾隆帝怕大量补用满官的做法会加剧满汉矛盾和分歧, 影响统治的稳定, 对此奏请皆不准。 但迫于八旗生计压力和维护八旗的支柱地位, 乾隆帝还是逐步开放了八旗仕途。 实施了“定满洲外用先行考试” 、 “绿营有缺, 附近旗丁顶补” 、 “在京满洲、 蒙古官员均补用绿营” 等措施。 乾隆六年, 旗人的任职范围再次扩大, “满汉进士, 原属一体, 嗣后满洲进士, 亦著照依甲第名次, 选用知县”[2] 。

乾隆朝的这种选官用官制, 影响了汉官的仕途, 损害了汉族士大夫的政治利益, 必然会加深满汉臣工之间由于利益不均衡而产生的矛盾。 乾隆八年发生的杭世骏事件, 就是这一时期汉官不满的表现。 翰林杭世骏对乾隆“内满外汉” 的用人方式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意见不可先设, 畛域不可太分。 满洲贤才虽多, 较之汉人仅十之三四”[3] 。 尽管杭世骏言论有不实之处, 但道出了大多数汉官的心声。

(二) 汉军出旗

由于康熙、 雍正朝在八旗生计问题上所行之策屡难奏效, 乾隆即位后, 做出了一项自认为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的办法, 即汉军出旗, 将空置出来的兵额交由满洲与蒙古八旗顶补。 八旗汉军源自汉人, 在战争中曾经是八旗的三大支柱之一, 但毕竟分属不同民族, 无论满族统治者如何宣扬“满汉一体” 和“满汉平等” , 当涉及其切身利益时, 内心仍有难以消解的民族歧视观念, 以牺牲部分汉军旗人的利益来缓解更亲近的满蒙旗人的生计问题。 大量出旗汉军被改补绿营,在遣散处就近补入, 不再享有旗兵的军饷, 其年老者闲散者则改入民籍。 继续留在旗内的汉军, 其地位和待遇也有所下降, 这样就使汉军变得无足轻重, 而朝廷就可以在不加军饷的情况下, 缓解八旗生计问题, 减少朝廷的财政和政治压力,同时又保证了满蒙八旗的特权优势地位。乾隆朝满汉矛盾呈现出融合中隐含矛盾的态势, 但满汉矛盾已不再是清朝社会的主要矛盾, 但乾隆皇帝固守“首崇满洲” 的观点, 视满洲为国家之根本, 将维护满洲特性, 抵制汉习上升到维护政权长治久安的政治高度, 高度警惕汉人,对汉人深怀猜忌、 防范之心。 为彻底消除其内心的“隐忧” , 通过滥兴文字狱、禁书、 修书等手段试图彻底消除汉人的反清思想和民族意识。

(三) 维护满洲独特性与禁止汉化

乾隆帝为维护满洲习俗禁止满人汉化, 实施了木兰秋狝、 东巡谒祖等措施和制度, 并将其奉为后世子孙必须恪守的“家法” , 并对满洲贵族粉饰浮夸、 玩物丧志, 陷入汉人科甲、 朋党陋习的倾向进行了整饬。 乾隆帝继承传统, 将“国语骑射” 视作国家之根本, 乾隆二十五年, 谕令: “满洲本性朴实, 不务虚名, 即欲通晓汉文, 不过于学习清语技艺之暇, 略为留心而已。 嗣后八旗满洲须以清语骑射为务, 如能学习精娴, 朕自加录用”[1] 。 在生活和交往上, 乾隆帝更是不遗余力的维护满洲特性, “旗人一耳带三钳者, 原系满洲旧风, 断不可改.....将带一钳之风, 立行禁止”[2] 。 对于满族知识分子与汉族名士的过密交往, 也是乾隆帝不愿意看到的, “降谕八旗满洲, 须以清语骑射为务, 不在学文。 如有与汉人互相唱和, 行文往来者, 一经发觉, 绝不宽贷”[3] 。 在婚嫁上, 禁止满汉通婚,乾隆三十年, 下令: 禁止蒙古、 锡伯、 巴尔虎、 汉军包衣佐领之女与汉人通婚。乾隆五十七年规定, 满洲宗室不得与民人结亲, 不准嫁女于八旗之外的人, 违者治罪。 乾隆在位的几十年, 是清朝满汉文化融合的关键阶段, 正是由于乾隆在维护满族特性方面事无巨细的强调, 减缓了满汉融合的进程, 阻碍了满汉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四) 大兴文字狱

清朝文字狱始于顺治朝, 渐于康熙、 烈于雍正, 到乾隆朝达到高潮。 在乾隆执政的六十年里, 有据可循的文字狱多达一百三十件, 残酷的文字狱加深了汉族士人对清王朝的不满情绪, 成为“盛世” 下隐藏的一大危机。 满族取代明朝, 以少数民族统治天下, 对汉族士人深怀猜忌之心, 见到“明” 、 “清” 字样, 就高度紧张, 总要反复揣测其中是否隐藏着反清情绪和心理。由此所造成的文字狱中,真正的反清者固然存在, 但更多的是使无辜者受害。 翰林胡中藻有诗句“一把心肠论浊清” , 因“清” 字前面加了“浊” , 就被认为时有意诋毁清朝, 因此被治罪。 徐述夔《鹤立鸡群》 诗中有“明朝(zhao) 期振翮, 一举去清都” 的诗句,本意是赞扬仙鹤在不久能够一飞冲天, 直飞天帝之都—清都, 却硬被清朝统治者解读为: 期望明朝振作起来, 一举摧毁清朝都城。 就是由于这样莫名其妙的解读使徐述夔被枭首。 这样的例子在乾隆朝文字狱中数不胜数, 使得广大汉族知识分子噤若寒蝉, 对清朝的不满情绪日益剧增。

乾隆后期, 统治者将文字狱进一步升级, 将文字狱与修书、 禁书相结合, 使文化专制达到顶峰。 乾隆帝想通过编纂《四库全书》 , 借搜集、 整理群书之名,审查各类官私文献, 从而发现和销毁有反清思想的著作。 《四库全书》 是乾隆对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贡献。 但在编纂过程中, 寓禁于征, 不仅大规模销毁“违碍书籍” , 而且对于著述和收藏者大肆屠杀, 把文化建设扭向文化恐怖统治, 成为乾隆后期文字狱的基本内容。[1] 乾隆查缴禁书主要从乾隆二十二年彭家屏案开始。 彭家屏收藏明末野史众多, 这些书或为明末事, 或是记述南明弘光政权, 并不存在诋毁清朝的言辞。 虽然这些书籍大多被烧毁, 乾隆也并未查阅其内容, 只是凭空臆断其中必有诋毁之词, 甚至说彭家屏作了敌视清人的批注。 乾隆皇帝在没有物证的情况下, 重治彭家屏, 他的用意是很明显的了, 这就是杀一儆百, 震慑汉族臣民。[2] 随着查缴禁书的深入开展, 四十四年之后, 这样的案件更是层出不穷。 乾隆三十九年查缴禁书达到高潮时, 乾隆帝暴漏了他寓禁书于征的目的:“明季末造, 野史甚多, 期间毁誉任意, 传闻异词, 必有地处本朝之语.......杜遏邪言, 以正人心而厚风俗”[3] 。 乾隆编纂《四库全书》 的目的并不是要对中国文化进行总结, 修书是手段, 禁书才是目的, 是为了将不利清朝的书籍销毁, 严防汉人知识分子, 力图消弭汉族文人的反清思想和情绪, 巩固满洲的统治地位。 但这样严苛的文字狱只能从表面上使汉族士人和知识分子服从, 其内心的反清情绪却日益蔓延, 成为乾隆朝满汉矛盾的一个隐性因素。

(五) 限制民人出洋与回籍

满族统治者对汉人深怀猜忌防范之心, 对汉人与任何外来势力的交往保持高度的警惕。 清初, 郑成功抗清势力活跃于东南沿海, 与清王朝展开了几十年的对抗, 对清朝造成了极大地威胁。 统治者为了阻止沿海汉人对郑成功势力的支持,削弱反清势力, 实行了严厉的海禁政策。 康熙时期, 清朝统一台湾, 在东南沿海的威胁基本消除, 康熙帝调整政策, 颁布“开海贸易” 的谕旨。 但为防范反清力量, 完全掌控沿海地区, 自开海贸易后, 清朝就对民人出洋贸易严格限制。 由于海洋贸易有利可图, 许多内地商民为获利, 留连于南洋而不归。 这一现象使康熙深感担忧, 唯恐这些民人与海外之人相互勾结, 又生事端, 这种担忧发展到康熙晚年, 最终禁止了南洋贸易。 康熙帝认为“汉人心不齐, 如满洲、 蒙古数十万人皆一心。 朕临御多年, 没以汉人为难治, 以其不能一心之故”[1] 。 康熙对汉人勾结外夷具有深深的恐惧, 于是断然禁止南洋贸易并严防居留南洋的汉人回籍。

康熙的思想对乾隆具有极大的影响, 乾隆帝看到了海外贸易对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经过慎重考虑, 做出来开放南洋贸易的正确决策, 但他仍然继承了康熙对汉人的防范和猜忌, 对民人出洋进行严格限制, 同时对出洋民人的回籍大加限制, 以此来限制民人出洋。 乾隆帝实施了“限制出洋民人回籍以三年为限, 三年不归不许再回原籍” 政策, 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控制因开放南洋贸易可能对清王朝带来的种种威胁。 这样的严密防范滞留在南洋的商人不敢回籍, 也影响了欲出洋贸易之人, 使之加深了对清朝的怨恨和不满情绪。 乾隆时期, 满汉矛盾虽然已经大为缓和, 但在盛世下也隐藏着难以化解的民族对立情绪和反清心理。

尽管乾隆时期的满汉矛盾已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但乾隆时期以抑制为主的民族政策和清朝少数民族政权的特殊性决定了满汉矛盾不可能在这一时期彻底消除, 它将长期存在。 这一时期的满汉矛盾不仅包括由于满族的压迫政策引起的对抗性矛盾, 还包括由于满汉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非对抗性矛盾。 尽管这一时期满汉文化呈不断融合之势, 但由于乾隆维护” 国语骑射禁止满人“汉化” 并强迫汉人“满化” , 使这一时期的非对抗性矛盾也不能在短时间内消除。 乾隆的抑制政策引起了广大民众的不满, 乾隆三十九年爆发了山东王伦起义, 成为清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也揭开了各族人民反抗斗争的序幕。

第四章 清朝前期民族政策的影响

一 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增强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二 民族政策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民族矛盾

尽管清朝历代统治者宣扬“满汉一体” , 但在实施具体的政策上仍以满洲为根本, 在官员任用、 科举、 法律等方面明显的表现出民族间的不平等, 为防止汉族士大夫的逆反心理对政权的威胁, 大兴文字狱, 显示出强烈的民族压迫性。

清初为实现对广大汉族民众的统治, 错误的实施了“五大弊政” , 包括剃发、 易服、圈地、 投充、 逃人等。 实施剃发政策, 严重伤害了汉族民族的情感和利益, 由此引发了强烈的反抗情绪, “在苏北、 安徽、 湖南、 山东等地相继发生了反清斗争,其中, 以江阴、 嘉定等江南地区的反抗最为激烈”[1] , 剃发易服政策一直实行到清朝统治结束, 对汉族人民的压迫也伴随始终。 由于满汉矛盾的加剧, 社会动荡,统治者才不得不对圈地、 投充、 和逃人政策做出些许调整, 直至康熙朝才逐渐停止实行。 清初的五大弊政, 其核心是维护满族统治阶级的利益, 极大地伤害了民族感情, 损害了汉族民族的切身利益, 恶化了民族关系, 而这主要是由满族统治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和民族局限性造成的。

为防止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联合起来威胁清王朝的统治, 统治者往往对边疆少数民族采取了封禁、 隔离和分而治之的措施。 例如, 清政府严禁蒙汉民族之间通婚, 并不准内地汉民到蒙古地区贸易耕种, 蒙古人不得学习汉族文化等, 违抗者给予严惩。 在新疆回部地区, 清廷实施汉回城并立政策, 将此作为隔离汉族和维吾尔族的手段。 甚至这样的隔离和封禁政策还在同一民族内部发生, 如在蒙古地区的盟旗制中, 规定各盟旗之间设置卡伦, 彼此之间不得越界, 众建以分其势,以防止各盟旗的联合造成对中央政权的威胁。

清代朝前期实施的具有压迫性的民族政策, 其直接后果是加剧了民族间的矛盾, 激起了各个被压迫民族的反抗情绪。 清朝中后期的民族政策大多是对前期政策的沿袭, 随着时间的推移, 民族政策的压迫性本质也逐渐显露, 这成为了各被压迫民族起义抗争的重要根源, 也成为清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尽管为了维护政权的稳定, 清朝统治者也做出了一系列的调整, 但由于其阶级和民族的局限性,

所实施的民族政策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压迫和歧视性, 民族政策不能消除各民族间的民族矛盾, 民族问题将伴随整个清代。

最后加个小感想,历史科班对于满清的民族矛盾也没避讳,河里不少人倒是畏之如虎。。。恨不得只提阶级,不提民族。。。连文字狱是阶级压迫不是民族压迫这样的“神论”都能搬出来,还历朝历代都有。。。真是让人捧腹大笑。。。

不是唯物主义吗?满清的满汉矛盾贯穿整个清朝,怎么就不能提了???

有啥要藏着掖着的。就因为政治正确?都2020了,还得从古代王朝找合法性,这也太没自信心了吧。

通宝推:天狼星,海上金流彩云乱,为什么不可以,倒海翻江卷巨澜,审度,醉寺,大漠老兔,桥上,燕人,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7)
家园 明清两朝的禁书与思想专制

作者姓名李漩

专业中国古代史

研究方向明清史

指导教师王剑教授

明朝沦陷之后,作为异族统治的清朝,对于文化方面的统治与其说是重视,还不如说是敏感。禁书运动在清朝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程度,其禁书范围之广,查禁手段之繁,刑罚处置之重,是没有哪个朝代可以比拟的。即使是专制统治己达到相当高度的明朝,对其也只能是望尘莫及。

第2章小巫见大巫—明清禁书比较

2.2 明清禁书规模比较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清朝的禁书,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次数上,都远远大于明朝。其中,违碍书籍的数量是明朝的约29.2倍,科举时文是明朝的约27.2倍,剧本小说是明朝的10.2倍,妖书是明朝的约8倍,禁书总数为明朝的约12.6倍。

明朝的统治时间为278年,清朝自天聪年间开始禁书,到道光年间,共224年,比明朝还要少50多年,而其禁书的数量却比明朝多了不止十倍。虽然这只是一个概数,但却能很直观地反映出明清两朝在禁书数量上的巨大差距。

2.3 明清禁书手段比较

2.3.2禁书手段实施程度的差异

清朝与明朝的禁书手段最大的差别并不在于手段种类的多寡,而在于手段实施情况与效果的差异。明朝的禁书一般都是朝廷颁发谕令,而实际上却往往并不能将其有效实施。明朝政府曾多次下令禁毁时文,而嘉靖年间的南京翰林院孔目何良俊却依然慨叹“夫用传注以剿取科第,此犹三十年前事也。今时学者,但要读过经书,更读旧文字千篇,则取青紫如俯拾地芥矣。夫读千篇旧文,即取青紫,便可荣身显亲,扬名当世。而体认圣经之人,穷年白首,饥冻老死,迄无所成。……则五经四书可尽废矣。”①屡次下令禁毁时文的结果却是“五经四书可尽废矣”,由此可见明朝政府是否在真正认真地围剿时文。另外,隆庆年间给事中李贵和上言禁毁陈建所纂的《皇明资治通纪》,以其“荧惑众听,减否时贤,若不禁绝,为国是害非浅”,于是“上从之”。但这次“始命焚毁”之后,却“海内之传诵如故也”。甚至到了万历年间,“复有重刻行世者,其精工数倍于前”②。明朝政府对于小说戏剧也屡次下令禁毁,而到了末年,其情况却是“小说盲词,……层见叠出,愚夫诵之,几与正史并行。……”③

由此可见,明朝政府禁书,除了专案查缴的文字狱之外,一般都是政府空下谕令,并没有什么有效实施的手段和显著的效果。

与明朝比起来,清朝皇帝在查缴禁书的工作中可谓尽职尽责,极其认真。乾隆三十四年,查禁钱谦益《初学》、《有学》二集,“今偶阅其面页,所刻初学集,则有本府藏板字样,有学集。则有金匾山房订正、及金间书林敬白字样。是初学集书板,原系伊家所藏,纵其后裔凋零,而其书现在印行,其板自无残缺,转售收存,谅不出江苏地面,无难踪迹跟寻。至有学集,则镌自苏州书肆,自更易于物色。但恐因有查禁之旨,书贾等转视为奇货,乘间私行刷印密藏,希图射利,尤不可不早杜其源。高晋此时现驻苏城,著传谕令其将二书原板、即速查出。”④乾隆皇帝查缴禁书的细心实在是令人佩服,连禁书的版本与藏书之地及流传之地都要亲自查看过问,督促官员

迅速查缴。有这样的皇帝,其属下官员还有谁敢不尽心竭力地卖力查缴呢。又乾隆四十六年对尹嘉锉一案禁书的查缴,在将尹嘉锉抄家问斩,将其所著禁书销毁之后,乾隆皇帝又下旨说“尹嘉拴悖谬书籍既多,其原籍亲族戚友,必有存留之本。著传谕袁守侗,明切晓谕,令其将书籍板片悉行呈出,毋任隐匿,一并解京销毁。至尹嘉拴,曾任山东山西甘肃司道,其平日任所必有刊刻流传之处。并著传谕该督抚等详悉访查,如有书籍板片即行解京销毁。倘查办不实致有隐漏,别经发觉必将原办之该督抚等治罪。”①皇帝在查缴禁书时连罪者的亲友及曾经为官之地都一一想到,可见清朝对于

禁书查缴之严密,及皇帝对待查缴工作的不遗余力。除此之外,清朝的皇帝对于禁书,尤其是违碍之书,几乎每本都要亲自审阅,签

出其违碍之处。雍正年间,世宗皇帝逐条批驳吕留良的观点,还为此专门著成了《大义觉迷录》一书。又如乾隆二十年三月的胡中藻《坚磨生集》案,乾隆皇帝一一签出了其违碍之处“且至称蒙古为胡儿”②,“题曰坚磨生诗钞。坚磨出自鲁论,孔子所称磨涅,乃指佛胖而言,胡中藻以此自号,是诚何心”,“又曰又降一世夏秋冬”,“又曰一把心肠论浊清。加浊字于国号之上,是何肺腑”。③等等签出之处,笔者在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这种例子见于清朝禁书的各个案件,几乎每个案件都是由皇帝亲自过问批审的。

另外清朝皇帝一般都命令官员限期收缴禁书,随时汇报收缴情况,并将禁书解京一并销毁。如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查缴违碍书籍谕令“……著通谕各督抚,以接奉此旨之日为始,予限二年,实力查缴,并再明白宣谕,凡收藏违碍悖逆之书,俱各及早呈缴,仍免治罪。至二年限满。即毋庸再查,如限满后,仍有隐匿存留,违碍悖逆之书,一经发觉,必将收藏者,从重治罪,不能复邀宽典。且惟于承办之督抚是问。”④又乾隆五十八年禁科举时文,“令督抚等认真查禁。陆续收缴。三年汇奏一次。并将查出删本解京销毁。”⑤如此限期严办,即使有那种想要敷衍搪塞,将禁书之事不了了之的官员也不得不认真办理。

综上所迷,清朝相对于明朝来说,不仅在禁书手段的种类方面有了很大的拓展,而且在实施过程中也远比明朝要认真严密。可见清朝对于禁书的查缴更加重视。

2.4 明清禁书处置比较

首先,对于违碍书籍相关之人的处置,在明朝,最重的刑罚是处死,最轻的刑罚为置之不问。其中永乐年间的禁书案例都是因人废书,被处死及连坐的文人既不是因为禁书,也不是因为文字狱,而是因为效忠建文帝。禁书只是对其处罚的连带结果。

在这里,笔者暂且不将这此案例算在对于禁书的相关处置之内。

除去上述靖难之役禁书的案例,明朝共禁毁违碍书籍次,其中相关之人被处死的案例有23件,大约占63.8%,因为违碍书籍而连坐的案例笔者目前还没有发现。

清朝禁毁违碍书籍的案例到道光年间共有103件,其中相关之人被处死的有50件,大约占连坐家属的有32件,大约占31%,清朝连坐家属的刑罚一般为男性家属处斩,女性家属给功臣为奴官员因为查禁违碍之书不力而受到牵连的有9件,大约占9%,其中有三起案件牵连的官员被处死。

对于违碍书籍相关之人判处死刑的处置,明朝所占的比例相对

于清朝较大,但这件处死的案例中,有二十件发生在洪武年间,是太祖皇帝罗织文字狱大肆屠杀文人的结果。在以后由明朝统治的多年间所发生的寥寥可数的十几件禁书案中,只有三个案例的相关之人被判处了死刑。其他的基本上都是杖责、流放,甚至无罪释放。另外,明朝没有因为违碍书籍而连坐家人的案例,更没有牵连办案官员。而在清朝,连坐的案件是比较普遍的,并且,皇帝还常常迁怒于办事不利的官员。

以上,我们只是从数字上理性地感受了一下二者的区别,下面笔者将通过具体的

案例让大家更为感性地认识到清朝对于禁书相关人员处罚的严酷性。

清朝有很多违碍书籍的案例是因为著书或献书之人神志不清,患有疯癫之症而引起的。通常情况下,正常人是不会和疯子一般见识的,但是在清朝,疯人著书或献书却能掀起大狱。如乾隆十八年丁文彬献书案,主犯丁文彬原系一个神智错乱的疯子,却被判为凌迟处死,其兄侄三人被判斩监候,十五岁以下的两个侄子给付功臣家为奴。

另外还有蔡、徐二人,只因为看过丁文彬所著“逆书”,就被判杖责,并革去功名。与此相类似的另外五个疯人献书案中,只有两人幸免于死,被判处杖责和流放,其他三人都或被凌迟,或被斩首。

另外,清朝禁书案牵连人数之广,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如康熙年间的明史案中,牵连多人,其中有很多只是因为买书或卖书便送了性命,更有一个“朱姓者”,只是卖书者的邻居,因为书贾正好外出,买书之人“坐其家少侍,及书贾返,朱为判其价”,由此就被“偕其妻发极边”①,即使这样,还是因为他已经年逾七十而被轻判了。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乾隆四十四年,智天豹《本朝万年书》案,赵五只因租赁房子给智天豹,就被杖责八十。乾隆四十七年卓长龄诗集案中,其子卓天柱本系目盲,根本看不到任何悖逆之书,却也被“从轻”判处斩监候。由此可见,在清朝,只要和禁书沾上一点点关系的人,都可能招来杀头流放之祸。

更加离谱的是,即使是和禁书没有一点点关系的人,也会受到无辜的牵连。雍正四年的查嗣庭日记案,除了处置查嗣庭一家外,竟因为“浙江士子,未必不因此效尤”,而“将浙江人乡会试停止”②。因为一本禁书,而牵连一省的文人士子,刑罚之重,牵连之广可见矣。乾隆二十年胡中藻案件中,大学士等也曾议奏照查嗣庭案例停止江西省乡会试,幸好乾隆皇帝及时认识到了乃父的过激行为,说道“因胡中藻一人,而阻通省士子上进之阶,联心实有所不忍,所奏不必行”,但他同时也下诏说“嗣后如再有此等悖逆之案。不但暂停数科。必当大示义正。以挽颓风。该省士民其共知所做。”③由此看来,乾隆皇帝对于停止乡会试之事也并非全然“不忍”。

而在明朝,逃民涂仁用所上诗词同样的“语涉妖妄”,只被判处发戍辽东铁岭卫,并不牵连任何家属或官员。而吏部尚书王公恕,作《大司马三原王公传》,有所违碍,孝宗皇帝只是命其“烧毁板籍”而己,并不下罪本人。倒是王恕反而埋怨起皇帝来了,竟然因此而赌气“乞致仕”而去。这种情况在清朝是实在难以想象的。

通过本章中对于明清两朝禁书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清朝的禁书要远较明朝严厉。在规模上,清朝的禁书无论在数量上还是次数上都远胜于明朝,其禁书总数是明朝的12.6倍,颁布禁书谕令的次数则是明朝的4倍。清朝的禁书手段也更加全面,逐户查缴、颁布禁书书目、设立书局收书,这些在清朝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明朝根本没有被运用起来。明朝的皇帝往往都是空下谕旨,甚至听凭禁书泛滥。清朝政府对于禁书的查缴也更加彻底,基本上每个案件都由皇帝亲自过问,甚至连禁书的各个版本和其可能的流传之地都要一一责令官员严格查禁,而对于禁书的板籍也和禁书一样务必要做到销毁净尽。清朝对于禁书相关之人的处置,也远较明朝严厉,其刑罚更重,连坐更加普遍,甚至常常牵连无辜之人,而且对于有所违碍和造妖言的罪名,等同谋反大逆之罪,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给予宽免。由此可见,清朝的禁书无论是从规模上,手段上,还是处置上,都远较明朝严厉。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则是两个朝代思想专制的差异。这一点,笔者将在下一章中做更为详细的论述。

3.3 清朝思想专制更加严厉的原因

通过上一小节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在思想专制诱导型手段方面,清代的皇帝做得更为细致具体,对于暴力型手段坚持与执行得也更加严格,因此,清代的思想专制严于明朝,这一点毋庸置疑。作为两个兴替更迭的朝代,清朝的思想专制为什么会比明朝远为严厉呢下面,笔者将从两个方面来探究其原因。

3.3.1 异族统治的需要

从中国的历史传统而言,满族入主中原,似有名不正言不顺、夷狄乱华之嫌。而且仅一百多万人的满族分散在了汉族人的汪洋大海之中,清统治者也担心汉族文化的扩张。汉族几千年的文化和众多的人口对满族来讲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客观地说,人数不多的满族要有效地统治偌大的一个中国,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都是十分困难的。

就本质而言,民族矛盾的核心是文化冲突。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宗族社会,“对于民族逸士,国家观念向来很薄的,所以在异代兴替的时候,朝统更变,无论姓赵姓李,胡人汉人,都无所谓,忠君爱国也有相当限度的。不过一涉及文化礼俗,则由其传统的保守性,绝不容随便更改。”①文化礼俗的矛盾以及清朝入关初期所采取的民族歧视政策,势必引起汉人激烈的反抗。顺治二年六月,清廷发布剃头令和易服令,此举意在从精神上压服汉人的民族意识,却反而起到了“逆向效应”。“头可断,发不可剔”,“宁为束发鬼,不作范头人”,是当时汉人的普遍心理。

于是,知识分子作为民族精神的引领,通过各种文字作品来表达其反清复明的政治目标和绵绵无际的故国之思。虽然南明小朝廷与清朝的实力大为悬殊,其隔江而治的时间又欠长,“但汉族知识分子精神上赋予的寄托和认同,却远远超出了事物本身的覆盖”②。许多明末遗臣不顾前朝已经沦亡的事实,一往情深地使用南明的年号。甚至那些经不住诱惑,为苟全性命而投靠清廷的汉族文人,也心存夷夏有别之嫌,在编书作文时,常常流露出对故朝的怀念。遗民们对清朝的抗争并非仅停留于心绪的表达,而是进一步投入到了当时激烈的反清武装斗争中。清兵南下,顾炎武和归庄于昆山起兵,傅山在晋东、河南武安组织策动反清活动,黄宗羲结寨四明山,组“世忠营”以抗请。王夫之起兵于湘南。

虽然这些小规模的起义都被镇压了下去,但清朝政府却看到了作为异族统治者来管理一个偌大的中原王朝的危机。如果任凭这种对新朝的排斥、对故国的忧思肆意泛滥下去,而不加遏制的话,必然会直接危及到大清王朝统治的根基。于是自顺治皇帝开始,清朝政府便实施了宽严并行的思想专制政策,一方面标榜“文治”来笼络汉族知识分子,令一方面,又通过禁书、文字狱等手段严行切断人们对故国的怀念。这种思想专制政策很快便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在康熙年间,遗民社会己经历经了一代人的更替,再加上圣祖怀柔政策的感化,遗民情结正在逐步消失。而到了乾隆年间,

在文网密布的现实情况下,更加没有人敢妄念前朝了。甚至这种思想专制已经渗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是对于故国的忧思,即使是对于时政、对于统治者所忌讳的“胡”、“虏”等字,也无人敢提,举国上下,一片嚓若寒蝉的局面。可见为了防止汉人忧思故国而采取的思想专制政策,到了乾隆年间,已经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

3.3.2皇权集中的结果

家园 明清禁书研究的结语

结语

禁书,作为中国古代社会思想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出了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发展过程中一条黑暗、阴郁的主线,映衬出封建统治者企图以政治手段全面控制学术文化的发展,使学术文化成为政治的附庸,抹杀其特有的发展规律的险恶用心。

随着学术文化的发展,政府对文化管制的领域也在扩大,而且,在明清两朝,皇权在不断加强,统治者的经验也在不断积累,禁书的手段也日益丰富、系统和完备。其造成的深远影响也不容我们忽视。

第一,加强了两个朝代的思想文化专制

禁书,作为思想专制的主要手段和表现形式,其目的就是为了通过暴力方式来加强皇权与思想专制。明清两朝,莫不如此。一般来讲,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禁书事件往往集中于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诸如明初建国和清入关以后。这也都是为了树立皇权权威,使刚刚被征服的臣民在行动上和思想上都达到完全的顺服。

尤其是清朝,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王朝,更加企图从肉体上和思想上消灭一切敌对势力,彻底泯灭汉民族的反抗精神。于是禁书事件无时不在,文字狱也从单纯地针对文人学者而进一步地扩及到了民间。清朝统治者的做法确实奏效,“乾嘉之学的兴盛,正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知识分子的悲哀。民众的思想完全被禁锢在程朱理学的糟粕里面去了”,“读书人只能钻进故纸堆而苟全于一锥之地”①。再也没有出现明末百家争鸣的局面,更没有敢于站出来向理学挑战的“疯子”。整个大清王朝,从大臣到平民,莫不成为了俯首帖耳的奴才。

第二,毁灭了优秀的古代文化典籍。

纵观我过古代禁书史,从秦朝直至清朝,封建统治者所禁毁的书籍,绝大多数都是优秀的文化典籍。这些书籍,除了少数的幸运者被保存了下来之外,绝大多数都被淹没在了一次又一次的禁书事件当中。特别是在清朝,《四库全书》的修著工作其实也就是一次大规模的禁书运动。在这次禁书中遭到销毁的图书有近种,几乎与收进《四库全书》的图书等量齐观。更何况在乾隆皇帝三令五申地下令收缴违碍书籍之时,更不知道有多少私人藏书家为了免于刑戮而自毁图书,这种情况下被毁的书籍更是难以统计的。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文化由于禁书而遭到的创伤是我们根本无法估算的。

第三,阻碍了十七世纪以来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十七世纪以前的宋元明时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天文、地理、冶金、农艺、医药、航海、造纸、印刷等各个领域,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到了明代末期,中国社会起伏动荡,新旧思想斗争激烈,以泰州学派为代表的一批具有民主主义精神的思想家脱颖而出。与此同时,西方的科学文化也在迅速传入,中国的知识分子,以徐光启、宋应星等人为代表,吸纳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并注释和介绍了大量西方科技书籍,为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科技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随着满洲贵族的入关和中西“礼仪之争”的发起,天主教在清朝遭到了严厉的禁止,西方人的活动也紧紧被限制在京城范围之内,为皇族的娱乐和奢侈生活服务。虽然清王朝并没有明令禁止西方科技书籍,但随着天主教经典的禁毁和对西方人活动的限制,西方科技书籍的流通也相应受到了压制。再加上考据学的兴起,中国的广大知识分子转而埋头于古籍当中,一心沉迷于繁琐的整理和考证工作。这样一来,中国的科学技术,从十七世纪以前的领先地位,从此一落千丈,停滞不前,远远落后于欧洲各国,从而也导致了中国

近代以来落后挨打的局面。

---------------------------------------------------------------------

人家专业科班也不讳言文字狱造成了清朝科学技术的一落千丈。

现在反而有人顾左右而言他了。。。拼命给满清这个最黑暗的朝代找理由。。。

至于拿中医考据来诡辩,呵呵。

汉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哪个朝代中医没发展???

清朝还荣获了历朝历代唯一没有官修本草的“殊荣”。

中医这个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看看温病学派里面的代表,叶天士,王孟英,吴鞠通等人,哪个埋头在故纸堆里面了???

现在学中医,也学这些师古而不泥古的大家。至于那一大堆考据书籍,也就有点文献价值。

通宝推:戒定慧,逍遥笑清风,
家园 转个太平天国反满的介绍。《奉天讨胡檄》也是只有阶级矛盾?

如何评价太平天国初期义军到处搜捕旗人,起义失败后满清贵族又以酷刑残害义军? - 曹变娇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4322263/answer/1504379618

节选部分: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汉族作为中国的主体民族,在当时受到少数满洲贵族的统治和奴役,这本身是一种“足反加首”的不合理现象,从这个主体民族都是被奴役的地位的情况下要谈中国的崛起复兴,是毫无可能的,故而汉民族必须要先谋求从满洲贵族的奴役统治中将自己解放出来,才能进一步谈发展,而等到谋求合理的主体民族地位的辛亥革命成功以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则提出了「民族平权」的重要思想,此后一直延续至今,

最后,需要着重强调的一点是,从颠覆满洲贵族集团的统治这个角度来说,严厉打击旗兵,固然是正确的,但是一方面太平军在所克的旗人驻防地——满城进行的不问老幼妇孺的残酷屠戮,我认为总体上要持批判态度,小部分表示谅解。小部分的谅解在于,满城从本质上说是军事堡垒的性质,而例如说南京满城就出现了旗人妇女上城施放枪箭助战的情况,在城破之前,杨秀清传谕准许投降,而江宁将军祥厚对此断然拒绝,继续负隅顽抗,而满城旗人在城破之后,又继续打巷战,给与太平军阵亡一千余的严重的杀伤,在此种情状之下,我们对于太平军之后的严重违纪行为可以予以一定的谅解,但总体上我认为应该要持否定的态度,无论如何,不问男女老幼的一概屠戮是极为野蛮、残暴的违纪行为,太平军这样做是严重违背其创造“太平天下”的初心、违背上帝教宗旨的错误做法,太平军是一支标榜自身为反清起义、救济天下的农民军队,打击八旗的作战力量自然无可厚非,但不分老幼妇孺、一概诛杀的性质是恶劣的——搞的是起义,不是种族灭绝;我们绝不可称赞此种野蛮残暴的做法,更何况出现了许多残忍的行径,这样的做法不但无助于反清事业,反而坚定了旗人为维护清王朝斗争到底的决心,是有害而无利的愚蠢行为,同时,更不能因为太平军有部分出于为明末的血债报仇的心态而为之叫好,认为大快人心,太平军是反抗封建暴政,以营建人间天堂、创造人人平等、民风淳朴的唐、虞之世为目标,与满洲贵族征服中原有绝大的性质区别,更重要的是,放着好好的、正常的人不去对比,为什么一定要去和纳粹德国、侵华日军、入关八旗那些畜生对比?

----------------------------------------------------------------------

看到某些说反清起义只有阶级矛盾,没民族矛盾的神论。。。且不说反清复明这个口号一直从清初喊到清末。太平天国都能被华丽地无视了,我也真是佩服这么选择性失明的观点。。。

通宝推:逍遥笑清风,
家园 补充点有关太平天国不那么和谐的部分,河里存个备份

说不定啥时候就被删了。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通宝推:迷惑不解,
家园 补点清朝钦天监和传教士的旧事。 -- 补充帖

康熙历狱中,精通西学的李祖白、宋可成、宋发、朱光显、刘有泰等钦天监官员(天文学家)被判处斩。仅仅汤若望等3人幸免一死。

历狱之后,往往为人忽略的是当精通西学的汉官凋零殆尽之后,满人趁机直接介入到钦天监的运作中:

从“礼部议钦天监应添设满洲官员。天文科灵台郎二员。漏刻科挈壶正二员,回回科博士二员。此三科各添笔帖式二员。历科添五官正一员。俱选用精通满汉字之人。其观象台观看天象,每日有天文科汉官一员、天文生五名,其添设满官,毋庸议。奉上谕曰:观看天象,关系重大,应令满官兼看。天文科满官应作何添设,著再议具奏。又天文科见有天文生四十名,著添十名,一班用十人,一更著用二人。至是,礼部会同吏部议奏天文科应再添满官五员,共为七员。每日轮派满汉官各一员,赴观象台观看天象。”可知康熙亲政之前钦天监的民族构成情况了,天文科七员灵台郎中满官即有五人。

清朝时候,往往是钦天监设监正:满1人,治理历法:西洋1人,监副:满1人,左监副和右监副才是满汉各1人。这里的汉人基本也是从汉军旗里面找。

康熙朝的测绘也是传教士带着旗人:

贵州巡抚、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三级臣刘荫枢谨奏:钦差绘画舆图大人,西洋暦法雷孝思、西洋暦法费隐、向导护军参领英珠、吏部郎中郎务礼、钦天监右监副双德、武英殿监视常保,于拾月叁拾日将贵州舆图画毕,赍送到臣。

除西洋传教士二人外,所提及的测绘人员皆是旗人。考之《皇舆全览图》全部测绘人员,亦是旗人远多于汉人。

康熙朝开设的算学馆也是“选八旗世家子弟学习算法”,雍正时期是:每旗官学资质明敏者三十余人,定从未时起,申时止,学习算法。

一直到了乾隆年间,满人实在不堪用,才总算“满汉学生各十二人,蒙古汉军学生各六人,算学教习。即以奏停八旗官学内教习算学之人。”

传教士在康熙朝都得用满语和皇帝交流,几何原本之类的西方书籍,必须翻译成满语,为了防止传教士私下跟汉人接触还派兵到传教士家里盯梢。

传教士张诚(J. F. Gerbillon)的日记,康熙不准传教士在有汉人和蒙人的衙门里翻译任何科学文献。汤若望在明朝著述颇丰,到了清朝,啥都没写。

一直等到人家打上门了,还是:

奕䜣办同文馆培养翻译官:“分派通解外国语文之人,携带各国书籍来京,选八旗中资质聪慧,年在十三四以下者,俾资学习。”两广总督的瑞麟上奏汇报广州同文馆的情况:“……奴才等公同酌议,似应量为变通,拟请嗣后同文馆学生,专用旗人,毋庸再招汉民。”防汉防到这地步真是没救了。

家园 补充几个文章链接 -- 补充帖

清朝是否在民族融合上具有积极的意义? (清朝真是各族血泪史)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8043613/answer/2353960165

清朝的满城是怎么回事?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522356/answer/682458674

大家怎么看待左宗棠这个人? (BY孙中山)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735236/answer/2364741454

部分孙中山言论集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4072091/answer/2337600754

再补一段孙中山晚年比较有意思的反思:“自光复之后,就有世袭底官僚,顽固底旧党,复辟底宗社党,凑合一起,叫做五族共和”,“清朝武人之专制难以灭绝”,国家“长在四分五裂之中”,满洲为日本所控制,蒙古为俄国控制,西藏为英国控制,始终不能建立一个独立和统一的民族国家。自1919年之后,孙中山进一步指出,“五族共和者,直欺人之语”。

结合起来看可以理解为啥孙中山晚年又转向民族主义,回到了早期清朝是外国的想法了。

最后来个比较囧的百科介绍:

文悌(?-约1900)清末官吏。满洲正黄旗人。瓜尔佳氏,字仲恭。以笔帖式任户部郎中,出为河南知府,改御史。1898年(德宗光绪二十四年)4月,康有为等在北京成立“保国会”。他患其“集聚匪徒,招诱党羽,因而犯上作乱”,乃伪与康有为相往还,暗中窥探维新派的言行,诋毁康有为立保国会“名为保国,实为乱国”,“徒欲保中国四万万人,而置我大清国于度外”。“保中国,不保大清”这一诬陷之词,为慈禧太后日后大兴党狱的借口之一。他还严劾康有为在京城“任意妄为,遍结言官,把持国是”。

还真是红果果地把满清和中国对立起来了。也难怪时人有非汉排满,乃满排汉的说法。

家园 清朝官员的大数据研究 -- 补充帖

以往史学界对清朝中央机构的研究往往关注制度史领域,且由于材料限制,对官缺制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较高品级的官职上,缙绅录量化数据库的建立,将为学界更系统全面地了解清代官职机构的人员构成提供更详实的实证材料。

以往研究通常认为,尽管旗人在中央机构中占到了三分之二的官缺,但汉人官员仍占到一席之地,来自八旗的满洲、蒙古旗人、汉军旗人和民人共同组成了京师中央机构的官员。

而通过对缙绅录数据的初步统计可以发现,实际上在六部衙门中,七至九品和未入流的较低品级官职基本全由旗人担任

由表6可见,具体的分析中,六部衙门除刑部之外,七到九品官员中旗人都占到了90%左右的高比例,而主要由笔帖式、库使等组成的未入流官职,基本100%全由旗人垄断。

而四到六品的官职中,六部衙门之间旗人的比例也有较大差异,刑部衙门中旗人官员比例尤其少,仅占约38%,而礼部衙门中旗人官员比例高达70%,其余各部中等品级官员旗人的比例则都在50%到60%之间。

六部衙门中一到三品官员中旗人官员的比例则与以往研究的结论较为一致,且各部门差异不大,占到60%左右。

上述差异性和一致性的具体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但是缙绅录量化数据库的建立无疑治社学界深帘耍赴察清代各级机构官员群体的构成提供绝佳的材料。

家园 建议你把引文分开

能看出后三段是你自己写的文字。别的不知。

我的意见如下:

民族问题的本质是政治问题。

西方民主制度完善,没有中国目前这样明显冲突的民族问题。

毛主席时期政治制度建立在人民根本利益上,也没有如今的民族问题。

见前补充 4576563
家园 河里修改功能废了也挺麻烦的,我先搬运

搬运好了重新再发一个整理的主贴吧。。。

满清已经是死的不能再死的死老虎了,居然现在还一堆人对当年的满汉矛盾畏之如虎,解放军进军西藏新疆又不是白白进入的。

古代的矛盾和现在八竿子打不着。

转点专业论文,也没发现专业搞历史的有啥忌讳的。。。

中华民族的构建和TG息息相关,这么忌讳前朝也真是不知道他们在怕啥。

对现在民族政策和忽视阶级斗争不满可以理解,不过把这些争论隐射到前朝去,以至于搞出文字狱和满汉矛盾无关的神论。真是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啊。

见前补充 4576569
见前补充 4576572
家园 很大可能,西方是学明朝

满清为诋毁明朝,对明朝传承的著作进行篡改和禁毁。

如李兆良老师关于《坤舆万国全图》的研究工作,论证该图是明朝早期郑和下西洋所绘制,而不是现在主流所宣传的西方所绘制。

科学网—李兆良《坤舆万国全图》研究之最新进展 - 姬扬的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319915-1099105.html

家园 有清一朝以民族名义反抗最持久的是南方底层 -- 有补充

从明末到光复一直在战斗。在湖北新军起义之前,这些会党是反清的主力军。

广西,广东,湖南,湖北,四川。体现为洪门,哥老会,天地会等会党形式。原因很简单。满清杀戮太狠,却杀不断底层汉人的根。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2)
家园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 补充帖

信夫。

武昌首义后,第一个响应的是秦人。明末清初,浙江人顾炎武奔走北方,联络豪杰意图恢复,最后定居在陕西华阴。他评秦人:

秦人慕经学,重处士,持清议,实他邦所少。

即秦人重思想轻实利。

秦楚实中华之脊梁。

家园 竟然忘记太平天国了 -- 补充帖
见前补充 4576622
见前补充 4576627
见前补充 4576743
家园 图片压太小了,重新传一下这些不怎么和谐的部分。。。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通宝推:桥上,
家园 继续补充些有关太平天国的相关记载

据胡恩燮《患难一家言》:余见事乱,登万竹园城堞探望,甫登而烽烟直上,见众贼缒城○集,驻防兵纷纷弃甲,贼尾追而下········夜闻城上呼杀声达旦不绝,驻防城一带,火光烛天。贼之破城也,于九日五更,仪凤城地雷发,城塌,贼拥入,将军忠勇公祥厚,协领壮愍公伊伯讷力御,杀贼无算,贼卒不少却···是日,江南提督壮敏公福珠洪阿,江宁驻防协领壮愍公伊伯讷,署江宁城守协副将沈鼐皆战死····是日,江宁将军忠勇公祥厚阵殁,贼攻驻防城,炮如雨集,将军令丁壮悉数登城助战,不足则增以老弱,令妇女饷军,一昼夜弹药俱尽,城遂陷,将军身中数枪,战死城上,贼剖其心以去,某官率千余人夺朝阳门以出,贼遂屠驻防城,男妇幼孩无一免者。

据《张继庚遗稿》:····不料南门西门兵勇闻仪凤门破,皆弃号衣散去,贼见无人,遂蚁附而登,城遂陷,少顷,贼遂满街满巷矣,探闻制军遁入满城,祥将军云:“我力只能守内城,大人可速出去,招集百姓助战。”制军遂从小门出,行至小营,满兵尾其后,骂为汉奸,遂被杀,附近居民收葬于小营中,俗所谓妆楼故址云此初十日事也···十一日内城破,祥将军战死城上,身中数枪,贼挖其心去,后葬于西华门旁。都统率千余人杀出朝阳门去,或云都统战死,将军杀出,不可考矣。满城中如妇女小孩,皆被杀,无一存者。

据《太平军两次攻占杭州亲历记》:如是者数日。忽于三月初三日闻得发匪尽退,城中胆大好事之人见富家屋内无人,即随手牵羊取物。旗营中知之,尽出所有之兵掠取民间,不分大小店铺、贫富居民之家,无物不要,口称非吾等打败发匪,尔等身家性命安得存全?如是者兵民抢夺约有十日。抚台罗遵[殿]破城时吞金而亡。杭州府麟趾策马携女冲出城外......城中满营,第七日破之。营中旗兵官弁,将军、都统预出号令,发出火药,每家兵丁发给三斤,官弁衙门每给一桶,将、都二衙门,每给四桶火药,候发匪破营时将军号炮一响,众家齐放火药,彼此身殉。此时营外观者见有四十七处火头,所以营中变为瓦砾之场。只有钱塘门一带旗兵不愿殉难,自开城而逃。不料发匪截路,死伤凌辱者不知其数。故于克复后,杭城旗兵仅存三十一人耳。

家园 有关前面论文提到的朱元璋兴起的文字狱,学界一直有不同意见

比如陈学霖的《明太祖文字狱案考疑》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家园 贴图那个帖子,前两张土太小了,看不清,

说实在的,后两张图看着也费劲。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