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整理】清朝相关论文资料整理,陆陆续续有空就补充一点 -- 阴霾信仰
焦炭冶铁这技术明朝就有了,方以智的《物理小识》里面就有记载。
煤则各处产之,臭者烧熔而闭之成石,再凿而入炉,曰焦,可五日不决火,煎炉煮石,殊为省力。
明朝时候,葡萄牙人他们不仅雇佣了华人工匠到果阿去帮助教导他们如何铸炮,还从广东购买了大量铁原料送到果阿(也有转手卖给日本),因为比他们本土的铁不仅便宜质量还更好。
为啥发达的明朝冶铁技术倒了清朝就没发展呢?这还是和清朝的防汉政策密切相关。
明朝上万矿工规模的起义就发生了好多次,由于工人独特的纪律性,他们连三权分立都搞出来了,战斗力也极强,官军经常打不过起义军,连俞大猷这样的名将都被起义军打败,不得不称病旋师。
到了清朝,则是从源头上禁止开矿,这样才不会有矿工造反。
到了乾隆年间,全国铁矿只剩下区区93处。对于不是官营的铁矿可以重税,逼其停产,直接把整个产业发展的道路给彻底封死
到了1840年间,产铁量只有区区2万吨,对比一下明朝,仅仅嘉靖年间,私营的铁产量估计下来就高达4万5千吨。清朝倒好,200年下来退化到700年前的宋朝水平去了。
在这种停滞和倒退下,历朝历代都有的技术进步都戛然而止,不落后才见鬼了。
就在这200来年中,西方沿着我们已经趟过的技术路线发展赶超,最后用坚船利炮打破国门。
提到技术,补一个《中国古代手工业工程技术史》
细品各朝的标题:
秦汉手工业技术的蓬勃发展
魏晋南北朝手工业技术的缓慢发展
隋唐五代手工业技术的发展
南宋手工业技术的繁荣
元代手工业技术的艰难发展
集大成的明代手工业技术
清代早中期手工业技术的缓慢发展
…清代后面就没写了。
作者:李梦阳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1389682/answer/1313691607
无独有偶,何堂坤的《中国古代金属冶炼和加工工程技术史》也只写到清前期。还是“集大成”的修辞,内容大部分都是明朝。
万历年间的铁产量可以推算。以1602年的矿税银和课铁折银来推算年产量也有79000吨了,最高年份破十万吨。
已上生铁共五十八万七千一百四十四斤,每斤价银六厘嘉靖十年 张彦杲《议处修偃新规》
丁字库生铁四万六千七百六十斤,每斤银六厘"万历 何士晋 《工部厂库须知》
熟铁每斤价银四分生铁一分五釐铁索铁钉每斤价银三分自雍正十年为始凡岁修等工均照此例估销 —— 钦定大清㑹典则例 (四库全书本)/卷132
明代万历生铁官方采购价格为六厘,熟铁为一分六厘,而清代雍正生铁采购价为一分五厘,贵了九厘,熟铁为四分,贵了两分四厘。
清朝雍正时期白银还不像乾隆年间那样贬值,万历朝银价只比清朝高了1.2倍,雍正年间的铁价却比万历年间涨了2、3倍。
在现在公认的国际公法的范畴下,国家的继承,与政府的继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新中国以来我们一直主张的是取代国民党政权,属于政府的继承,不属于国家的继承。
1、国家继承与政府继承的区别
(1)发生继承的原因不同:国家继承是由于领土变更的事实引起;而政府继承是由于革命或政变而导致政权更迭而引起。
(2)参加继承关系的主体不同:国家继承关系的参加者是两个不同的国际法主体;而政府继承则是在同一个国际法主体继续存在的情况下的新政权和旧政权,即旧政权的国际权利和义务被新政权所取代。
应注意的是,并非一切政权更迭都引起政府继承。按照宪法程序而进行的政权更迭,一般不发生政府继承。即使是由于政变而引起的政权更迭,只要政变后成立的新政府声明尊重前政府的国际义务,也不发生政府继承问题。然而,政府的更迭如果是由于社会革命而引起的,新政权在本质上不同于旧政权,就发生了政府的继承问题。
--------------------------------------------------------
作者:chy_2t
链接:https://wenku.baidu.com/view/3db668b369dc5022aaea004a.html来源:百度文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元清当然是中国的朝代。你的说法,混淆了这两个的差别,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的。
直接拿现代的国际法套用在古代王朝总是怪怪的。
我们古代是自成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就不能简单地套用在古代的朝贡体系上。
按照你摘的这部分国际法倒是也能硬套进去,无论是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还是后金建立的后金国,相对于当年的宋辽和明来说都是独立的国家。
联合国前些年还发文纪念过大蒙古国成立800周年。
你研究历史的初心在那里?我评说历史的立场又在那里?
为啥连施琅,尚可喜,洪承畴也能被纪念,为啥说起清朝就是皇帝英明神武,雄才大略,辫子戏满天飞,说起明朝就是皇帝不干正事,昏庸无比,太监横行。
这些乱象怎么搞出来的呢?一个铁产量破千万吨的朝代的评价被一个铁产量不到200万吨的朝代吊打,真是滑稽。这是同一个中国吗?
按汤恩比的意思,这句话的意义在于,尽管历史事实俱在,对历史的解释却是当代人做出,因此必然带上当代人的观点和认识。
对满清历史我是这样理解的:
满清作为边疆政权利用中国内政巨大矛盾,趁虚而入,用暴力和拉拢双管齐下,在康熙朝基本奠定天下,成为中国事实上和法理(儒家思想)上的统治者。直到鸦片战争之前的200年间,满清作为中国政府的合法性(儒家思想)是无可置疑的。鸦片战争后满清政府丧权辱国,是为内政不修,满清失去做中国主的资格。随着国势日蹙,中国人民再次认清满洲奴隶主的“非我族类”的本性,这导致辛亥革命既是民族革命,又是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
因此在原则上我认为在康熙之前投降满清的如洪承畴,吴三桂,尚可喜等,都是汉奸。满清自己都把他们列为“贰臣”。施琅维护国家统一,不是汉奸。清朝后期从洪秀全开始的造反者,是为中国利益的义士。曾国藩之流维护满清政府的儒家正统地位,不纯是汉奸,算半个汉奸。
前些年的毛泽东不能说也没好到哪里去。
满清或者元朝,就是汉族王朝的灭亡,只不过是文化未消失而已。这点确实是事实。也是值得骄傲的和自豪的。
所谓元朝清朝说无非是往汉民族自己脸上贴金。
其实国家大事,分分合合,很正常,土地多多少少也是很正常。
有德者,实力强者居之。不要扯什么别的,也没有意义,至少这100年以内,恐怕还是如此。
尽管近代出现了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其实世界的道理到了今天,也还是一个狗样,没啥区别。
实际上,即便是高知的河里,大中华主义也还是泛滥的。
满清对于中国就是罪大恶极,哪怕是有归还和开拓国土的功劳,也不能忽视其巨大的罪恶。
其实,我们的祖先也是一塌糊涂,在当年的杀戮中,平民的杀戮远远好于官军的杀戮程度,同时就是满清的奴役军队,虽然很悲惨,但是他们对于汉族政权军队和人民的杀戮也是极其血腥残酷的。
杀良冒功在清、明官军,绿营奴隶军,明朝投降军队是普遍现象,其意思在于军功和财产。
而太平军等农民军队是在于裹挟和钱财,总的来说,裹挟老百姓的,往往还是少数。
因为他们的作战更多的是抵抗和逃跑,所谓流窜主义。
所以一定是农民军队的对立面更面临严重的问题。
所以初步可以推断,是太平军的对立面的杀戮更多,有关于清军甚至曾国藩等的杀戮的记录实在是太多了。
不同意上面的太平军的杀戮犯罪更大的结论。
其次,太平军作为农民起义反抗部队,本身素质就应该差于官军或者说体系部队。
然而,他们的犯罪在大部分资料对比中,往往少于官军等等。
明清历史确实很有意思,尤其是明末郑成功和李定国部反抗清军,确实可歌可泣,比官方的反抗还要更完美。
是列宁的主张。
所以比较而言,斯大林的私心是最小的,无论是哪种处理方式。
斯大林在格鲁吉亚等问题上完全是跟从列宁的政治主张,也就是国际派的思路。
格鲁吉亚捍卫斯大林的思想正统,并不一定是因为获得了斯大林的倾向性照顾,应该没啥问题。
大概奥尔忠尼启则他们似乎也确实更支持斯大林。
邓小平撒谎太多了,这个思路和毛差距太大。
毛是认可斯大林的实用主义的,但是这个实用主义里面有理想,不像邓小平毫无理想。
斯大林的问题并不是破坏法制,也不是个人崇拜。
只是处理手段过于简单粗暴,同时在国际共运方面处理不够细致体贴。
有时候判断出现失误,比如对中共和国民党的力量对比评估,确实斯大林也出现了误判。
过于实用主义了。
人口构成,甚至不用大规模清洗,因为这些民族要面对新区的适应区。
恰恰是赫鲁晓夫和贝利亚他们的放回迁移的民族,导致了国内的巨大的动乱,各种矛盾,还破坏了国家的均衡的民族构成。
在那个时代后的今天已经很难搞这种方法了,面对的世界舆论压力太大了。那个时代包括我国建国初期是最好的时代。
其实因为战争带来的人口迁移很正常,所以和平时期,适当的为了减少民族矛盾这个现实,进行有序的民族迁移非常正确!
所谓回复五千年文化历史,其实没多大的意思,正常的研究就好。
搞好这两千年,就可以了。
历史的早期的那点长度并不能给国家带来多少的实惠。
作为研究,就好了。
只不过在世界上来看,我们的历史还行,还算上等。
比起奥斯曼,拜占庭历史,我们的历史确实中断了几回,应该反思在落后家族传承之外的历史衰落过程。
不能一直捧着孔子那点玩意自傲,没啥意思。
对于辽、金、满清、元朝等等,我们没有什么可骄傲的。我不同意算他们为中国正统王朝。
应该总结经验教训,至于人民的中国化,这是另外一个问题。
这些异族统治者大部分不是好东西。
林清他们后来被满清污蔑成宗教迷信,但元末汉人大起义也是靠明教、白莲教这样的宗教名义起事的,只不过一个成功,一个差点成功。
如果没有曾胡李左,太平军就已经把满清推翻了。所以太平军的起事是靠民族矛盾,但被镇压是因为阶级矛盾。